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 资讯平台 > 第三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原理”课教学过程探析

2018-07-16     来源: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京),2017.4.102~107     作者: 李伟斌

【摘要】“原理”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础性课程,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理论基础、政治立场和哲学方法,在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融入“原理”课的教学中,首先要明确价值观教育这一教学目标,重视教师自身政治素养和理论素养的提高,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依据各个原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系统诠释,同时也要改变教学方法,展开生活教育,重视实践教学。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原理”课;价值观教育;教材内容;教学方法
【作者简介】李伟斌,哲学博士,河北经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原文出处】《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京),2017.4.102~107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6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清华大学高校德育研究中心重大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项目批准号:16JJD710008)的研究成果。
2016年12月7-8日,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要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主阵地,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承担着重大的责任,而作为主干课程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以下简称“原理”课)又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占据着基础性位置,因而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贯彻落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动中发挥着非同一般的作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原理”课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明确价值观教育的教学目标定位,并要深化教材内容,在具体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深入而系统的诠释;同时改变教学理念与方法,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重视社会实践教学,开展价值体验教育。
一、凸显价值观教育,实现从知识教育到价值观教育的教学目标转变
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同于大学中一般的专业课。专业课面向个别院系的大学生,以知识教育为主;思想政治理论课则面向全体大学生,以价值观教育为主。“原理”课首先要向大学生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是因为,如果缺乏对原理内容的准确把握,必然无法培养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是理解了原理内容,却未必就一定能够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认同,树立起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因此,在“原理”课教学目标的定位上,必须以原理内容的讲授为基础,同时又要超越知识层面而上升到价值观教育、信仰教育的层面,把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养成作为课程教学的核心目标。这就需要“原理”课教师努力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提高教师自身政治素养和理论素养,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神圣感。“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2]“原理”课教师在青年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养成的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教师自身的知识广度、理论功底、信仰热情,甚至一笑一颦、某一句话、某一用语,都会在学生的心灵上留下深刻的烙印。因此,“原理”课教师的政治立场必须坚定,必须真正信仰马克思主义,自身的价值观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持一致,同时还要具备较为开阔的知识面及较深的理论功底,至少能以整体性视野将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贯通起来,并在教学中能够进行内容互动。在理论研究上,要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方法和观点揭露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观点的实质,旗帜鲜明地批判错误的价值观,提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首先把自身的理论基础夯实了,才能充分发挥“传教者”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真正触动大学生的灵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真正理解、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立场和方法,将马克思主义作为形成自身信仰的重要影响因素,从而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自己的自觉意识和行为准则。在当前大学生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等问题日益凸显的情势下,提高“原理”课教师乃至全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政治素养和理论素养就显得尤为迫切。教师自身素质得到更进一步的提高,才能避免因政治立场不坚定、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不深入、学术功底不扎实而在现实中崇奉资本主义价值观,在讲台上宣讲西方自由主义,从而误导学生,导致方向性错误及方法和观点上的错乱等弊端。
第二,研究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内在机理,增强大学生理性思维能力和价值判断能力。“原理”课中价值观教育的对象是处于青年阶段的大学生,其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和确立是“原理”课教学的核心目标。然而,青年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本身就是一个多维而复杂、系统而反复的长期过程,“涉及青年学生生理、心理、思维、理性等的发展,并在内外因素反复作用下在群体与个体相互作用过程中逐步形成与发展的”[3]。同时,“原理”课教学所面对的又是处在多元价值的社会环境中并且是在急剧变革的时代里有着各种价值困惑的大学生,这就要求“原理”课教师必须研究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和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内在机理,遵循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规律,有意识地增强大学生在多元价值环境中的价值观甄别和判断能力,引导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
第三,凝聚师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识,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在“原理”课的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明白,授课对象是拥有自由意志和批判意识的平等主体而非被动的工具性客体,教学行为属于主体间的行为而非主客体间的行为,因此要想展开充分的沟通、完成教学目标,就必须具备交往理性,重视授课双方凝聚对教学内容的共识。另外,“原理”课教学不同于其他知识层面的教学,它在最终转化为个体行为和信仰时还必须有情感的参与,情感在塑造个体价值观和信仰并激发行为的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甚至比理性的作用还要大。因此,“原理”课教师就要讲究授课艺术,重视对授课内容的情感渲染,在交往理性和情感投入的基础上进行视域融合和情理互动,营造和谐而有生气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深度接纳和认同“原理”课的教学内容,最终凝聚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识,有效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
二、深化教材内容,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系统诠释
由于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理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是一个逻辑严密的整体,因而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原理”课教学的过程中,便不宜将该门课程原有的教学体系打乱,而应以教材本身和原有教学大纲为基础,在授课过程中将具体原理和各个知识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在贯通起来,以此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深入和系统的诠释。
第一,“绪论”部分讲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基础。这部分首先要讲明的便是马克思主义的概念,既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和列宁等人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也包括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使学生明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概念上是内含于马克思主义当中的。其次,重点讲授马克思主义的四个鲜明特征,使学生明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便具有相应的四个特点:一是科学性、真理性,它是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哲学理论基础的;二是鲜明的政治立场,即致力于实现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三是时代性,它由实践而来并随实践的深入和时代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是一个不断总结实践新经验、不断借鉴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并在理论上不断扩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四是理想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马克思主义一样,以共产主义社会为最终理想,致力于实现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的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第二,在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中讲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物质性、整体性、结构性以及三个层次之间的逻辑关联。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其方法论要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立足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期阶段的这一基本国情、立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立足我国是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这一事实而提出的,它不是抽象的编造,而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尊重中国最大国情和最大实际的基础上能动的反映和创新。在辩证法原理中,以“联系”原理来说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整体性和结构性,不能割裂三个层面之间的有机关联;以“发展”原理来说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共产党人合乎历史前进方向的理论创新,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以“对立和统一”原理辨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层次之间的逻辑辩证关联,讲清楚第一个倡导指明了社会生活中四大领域的价值目标,第二个倡导是第一个倡导的深层本质,第三个倡导是前两个倡导得以实现的主体性和道德性保障,三个层面既对立又统一。
第三,在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发展规律”中讲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基础、本质、根本评价标准和意义。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指出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发展动力、目的,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以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实践基础的,并随着这一实践的深入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终目的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实践,为后者服务,并接受后者的检验。在价值论中重点说明价值观的本质是人们关于价值本质的认识以及对人和物的评价标准、评价原则和评价方法的观点的体系,价值评价具有客观的、根本的标准,即人民、人类整体的要求和利益。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表明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实践过程中客观存在对于中国人民的意义,本质上是人们对这些事物评价标准、原则和方法的观点体系。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客观事物进行价值评价的过程中,其根本标准应当是人民、人类整体的要求和利益。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承载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体现了当前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回答了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对当前中国人的行为起着规范和导向作用。
第四,在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中,首先由“社会意识”概念来阐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种意识形态,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具有社会经济形态和政治制度的性质,反映了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利益和要求,服务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特定的经济政治制度。其次,由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重点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促进社会发展尤其是在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过程中的能动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理想追求和道德规范。同时,我们也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才能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大国、文化强国。另外,根据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阐明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主要力量,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根据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原理,帮助大学生理解公民个人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积极作用,坚持群众史观并不否定个人的作用,明确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每一个国人的责任。
第五,在第四章“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和第五章“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趋势”中,我们可以在叙述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起源和发展的基础上,将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与资本主义价值观结合起来,介绍资本主义价值观的产生根源和本质,在两相对比中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民性、科学性、先进性,使大学生对当前资本主义价值观具备深刻而清醒的认识,使其不致被西方各种价值观念所迷惑和误导。资本主义价值观是资产阶级在长期的反对封建专制主义和宗教神学的斗争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之后,成为资本主义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资本主义价值观在批判封建主义和宗教神学、启发民众、保证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和为资产阶级建立国家提供理论依据等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曾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产生过积极的影响。然而,资本主义价值观本质上依旧是资本主义社会中的观念上层建筑,是资产阶级的阶级意识的集中体现,是为资本主义经济基础、资产阶级的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服务的。资本主义价值观内含对私有制的肯定与对自由、平等、博爱的肯定之间的矛盾,它以商品交换的自由掩盖生产过程中对工人的控制,以言论自由、民主选举美化金钱政治,以抽象的平等掩盖事实上的不平等,因而资本主义价值观具有欺骗性和虚伪性。
第六,在第六章“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其规律”和第七章“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及其最终实现”中,重点结合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深入诠释每一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表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符合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以共产主义社会为最高理想,既有阶段性又有理想性,使大学生明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含共产主义的道德要求,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并不是空泛的口号,而是要从自己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起。
例如,可以结合“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一节内容重点诠释“富强”“民主”“公正”“法治”“爱国”“敬业”的内涵:“富强”的内涵就是国家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尽可能增加生产力的总量,大力发展经济、文化和社会事业,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需要;“公正”的内涵则是政府要对社会生产进行有计划的指导和调节,实行等量劳动领取等量产品的按劳分配原则,这种分配方式尽管存在历史局限性,在社会主义阶段却是不可避免的,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才能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可以依此逻辑来诠释“民主”“法治”“爱国”“敬业”的内涵。
又如,可以结合“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一节内容重点诠释“文明”“和谐”“平等”“自由”“诚信”“友善”的内涵。共产主义社会在生产关系上将彻底废除私有制,实行普遍的生产资料公有制。由于社会直接占有生产资料并共同组织生产、共同分配产品,因而个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达成了直接的统一,“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商品生产就将被消除,而产品对生产者的统治也将随之消除。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代替。个体生存斗争停止了。于是,人在一定意义上才最终地脱离了动物界,从动物的生存条件进入真正人的生存条件”[4]。同时,共产主义社会的建立不仅以高度发展的生产力为基础,也将使未来社会的生产力得到更高的发展,个人消费品的分配最终以“各尽所能、按需分配”为原则,历史发展至此才最终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文明”和“平等”。人类社会内部不再出现因不同利益集团的划分而产生的阶级对抗,国家、战争随之消失,为生产而生产的利润动机不复存在,真正实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则真正实现了个体自身内部的和谐与“自由”。人们成为共产主义新人,精神境界得到极大提高,能够自觉地为他人、为社会服务和奉献,真正实现人际间的“诚信”“友善”。
鉴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流关系及理论上的根本一致性,几乎可以结合每一条原理和知识点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深入阐发。本文由于篇幅所限,只言及根本原理而力图在整体结构上进行勾勒。每一位“原理”课教师都可以根据自身的知识构成和理论偏好设计出个性化的授课,从不同视角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系统而深入的诠释。
三、改革教学方法,提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
在“原理”课教学中,教学方法的合理与否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否有机融入并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性的重要保障。因此,“原理”课教师要在明确价值观教育这一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努力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改变教学理念,改革教学考核方式
改变以往不对等的教学理念,树立主体性和开放式教育理念,强调大学生的主体地位,与大学生进行平等对话,由单向灌输式教学转为互动启发式教学,由权威结论式教学转为主题研讨式教学,并由封闭式教学转为开放式教学。同时,改革不合理的课程考核方式。当前“原理”课的考核方式以期末考试为主,其中又以考查学生所掌握的理论知识数量为主,考核基于校方和教师的要求进行,忽视了对学生价值观念内化过程中过程性和成长性的评价以及学生自评和学生之间互评的重要性。为此,“原理”课教师应降低期末考试权重,增加平时成绩权重,平时成绩要包括课堂回答、主题辩论、观(读)后感、自评互评、社会调查报告、出勤率,等等,并增加期末考试试卷中综合论述等主观题的比例,重点考查学生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析现实问题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2.贴近大学生生活实际,营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校园文化
价值观本质上并非抽象的理论,而是活生生的具体生活指向,它渗透于生活的任何领域当中。课堂教学只属于价值观教育的一部分,价值观教育应当“回归生活”,使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反复习得。所以,高校和“原理”课教师必须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交往等的实际情况,摸清当代大学生的生理心理状况、思想动态、个性特点,在贴近当代大学生生活实际的基础上,发挥校园文化“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熏陶作用,突出校园广播、学生社团、自办报刊、网络建设等功能,重视校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文环境培育。例如,具体可以利用马克思诞辰日、五四运动等重大节日开展纪念活动;利用师生课余时间组织以人生价值和社会理想为主题的师生座谈会;还可开展“马列经典导读”活动,使大学生真正深入伟人的精神世界当中,引发他们深层的心灵触动,引导他们对共产主义社会理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关联进行思考;也可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会活动,增进大学生在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马克思主义理论过程中的交流和体认。
3.重视社会实践教学,开展价值体验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5]社会实践是“原理”课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原理”课的有效途径。这就要求“原理”课教师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主动设计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大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生产活动、公益活动、志愿服务。例如,可以设计以“阶层固化”为主题的调查问卷,并带领学生走入城市街道居委会或乡村农户,让学生亲自与社会大众进行面对面的访谈。只有这样,大学生才能在真实的社会环境中了解人民群众的真实想法,才能在面对现实社会问题的原始情境下激发思想的触动,才能在社会实践中提高对负面价值观的批判能力,从而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切身体验,增强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爱国主义激情和责任感。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2]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08.
[3]刘波.青年学生价值观形成的一般过程与内在机制[J].思想教育研究,2010(2):107-110.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671.
[5]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N].人民日报,2014-02-26(1).

版权所有 © 2016 - 2025 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0536  京ICP备10054422号-1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