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 资讯平台 > 第三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纲要”课程研究

2018-07-16     来源: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京),2017.4.108~113     作者: 贾凯

【摘要】“纲要”课的课程属性,增强授课的问题意识和针对性,应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消极影响,这些因素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纲要”课十分必要。历史观教育与价值观教育、近现代两大历史任务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两对范畴,以及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探索,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纲要”课提供了可能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纲要”课的基本思路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以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贯通“纲要”课的教学体系;二是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重点,优化“纲要”课的教学内容;三是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目标,提升“纲要”课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纲要”课;历史观;中国近现代史
【作者简介】贾凯,法学博士,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助理教授。
【原文出处】《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京),2017.4.108~113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6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清华大学高校德育研究中心重大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项目批准号:16JJD710008)的研究成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当前和很长一段时间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重要任务。作为四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以下简称“纲要”课)承担着使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近现代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必然性的重任。这一课程的定位和属性决定了“纲要”课教学需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其中,只有这样才能深化学生对“四个选择”的认识,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纲要”课的必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1]当代青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生力军,高校教育应当为青年的成长成才提供精神动力,其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能“缺位”。就“纲要”课而言,课程属性、增强课程的问题意识和针对性、应对历史虚无主义对大学生历史观和价值观的消极影响,这三方面因素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纲要”课十分必要。
1.课程属性决定了需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纲要”课
“纲要”课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传授的是历史观、价值观,而不是单纯的历史知识;要向学生系统阐释中国近现代的历史进程、基本规律、主要经验,使其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信心;教学要将理论阐释同解析历史进程、总结历史经验相结合。因此,“纲要”课教学的重点是历史观、价值观教育,这一课程属性决定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其中的必要性。但是在实践中,很多“纲要”课教师的授课仍然以知识传授为主,历史观、价值观教育不够;有些“纲要”课教师受限于原学科背景,不具备完备的中国近现代史知识储备,对于“四个选择”必然性的认识也不科学。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部分“纲要”课教师毕业于历史学的中国近现代史专业,他们接受了较为完整的历史学学科训练,掌握了完备的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知识,但是理论素养和方法较为欠缺,也不能主动总结历史规律和进行理论分析;其次,就大多数高校的“纲要”课教师而言,他们的学科背景极为庞杂,出身民族学、哲学、政治学等学科者众多,甚至“原理”课、“基础”课教师兼教“纲要”课的现象十分普遍,这意味着他们可能不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也就谈不上开展更高层次的价值观教育;最后,虽然本科生在中学阶段具备了一定的中国近现代史知识,但是他们的知识储备和结构不足以直接接受历史观、价值观教育,他们在课余生活中也较少主动去掌握相关专业知识,这使得“纲要”课教师需要花费很多时间进行知识传授,否则大部分学生会完全听不懂授课内容。总之,“纲要”课教学目前基本处于知识传授层次,这与课程设置初衷、课程属性是相悖的,为此必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其中,这样“纲要”课才能有“灵魂”。
2.增强教学的问题意识和针对性需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纲要”课
“纲要”课教材围绕着170多年的历史编写,分为10个章节,其核心问题是“四个选择”。就课堂实际授课情况来看,可以大体分为两类:一是按照“纲要”课教材的“编”“章”授课,授课内容也基本是课本知识,这是大部分高校“纲要”课教学的现状;二是很多高校推行专题授课改革,按照每位教师的研究领域,将课程分为十几个专题授课,每次授课等同于一次学术讲座。第一种方式完全依照教材授课,通过一个学期的授课基本可以使学生了解国史、国情,但是很难使学生对于近现代中国历史的基本线索、“四个选择”有一个整体认识。同时,受限于学分、学时以及为了更好处理与“概论”课的关系,很多学校的“纲要”课仅讲到1949年或1956年,且很多“概论”课教师授课时对于社会主义革命和探索的涉及较少,这很容易造成学生的“知识盲区”,即“纲要”课授课没有涉及“改革开放”这一历史选择,学生也就不能理解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早期探索。总之,这种授课方式看似遵循了课本的章节设置,但是又“虎头蛇尾”,损害了课程的完整性。第二种授课方式是目前很多“双一流”高校都在探索的改革,其初衷无疑是为了提高教师课堂授课内容的深度、学术性,既能使教师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学生的知识,又适应了这些高校学生基础较好的状况。但是很多教师的实际授课内容过于专业化,甚至局限于历史“枝节”,不能做到理论提升。这种授课方式在丰富学生知识、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方面会取得不错的成效,但是无益于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以上两类授课方式虽然表现不同,但是授课的问题意识都不强:第一类属于消极“不作为”;第二类属于为了改革而改革,忽略了“纲要”课的特殊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纲要”课恰恰能够解决这一问题,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作为“纲要”课整体与章节内容衔接的线索、桥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纲要”课专题授课中,可以使各专题内容成为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又能使各专题本身有一个“灵魂”贯穿始终,避免思想政治理论课演变为专业课。
3.应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消极影响需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纲要”课
“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可以给人类带来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智慧。”[2]但是,只有真正弄懂马克思主义,掌握了科学的历史观、价值观,才能揭示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抵制唯心史观和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几十年来,历史虚无主义和各种错误思潮对青年造成了不良影响,其观点集中体现在六个方面:第一,全盘否定中国近代史上的各种革命;第二,否定近现代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第三,否定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探索实践,割裂前后30年;第四,以所谓史实歪曲党史、国史的主流、本质;第五,抹黑、丑化党的领袖和英雄人物;第六,全盘否定中国文化,主张全盘西化和接受“普世价值”。其理论实质在于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3]同时,历史虚无主义对中国传统文化大多采取否定的态度,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没落、落后的文化,是应该全面否定的,中国唯有“全盘西化”、接受“普世价值”才有出路。基于这种逻辑,近代中国人民对于资本—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所做的抗争便是徒劳的,应该拥抱西方文明。很显然,历史虚无主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全面否定,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历史的歪曲,贬低人民群众在历史创造中的作用,削弱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严重侵蚀着青年的历史观和价值观。这些因素使得“纲要”课课堂成为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主阵地,“纲要”课教师应该将作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集中体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堂教学,坚持人民立场和阶级分析法,使学生掌握党史、国史的主线、本质。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纲要”课的可能性
“纲要”课的属性和特点,增强“纲要”课的问题意识和针对性,历史虚无主义的不利影响,这些因素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纲要”课十分必要。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纲要”课的教学过程包含历史观、价值观的辩证统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实际上是两大历史任务的具体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又是中国共产党革命、执政实践的一部分,这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纲要”教学是可行的。
1.历史观教育与价值观教育辨证统一于“纲要”课教学全过程
“纲要”课虽然不是纯粹的历史课,但是其授课过程坚持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注重历史观教育;作为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纲要”课教学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融入其中,这决定了教学过程必须注重价值引导。历史观教育、价值观教育的双重属性并不矛盾,而是辩证统一于“纲要”课教学全过程。因为人类历史发展既有其内在规律性,同时又离不开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社会历史既存在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然性,又渗透着人类自觉的价值追求。”[4]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西方资本—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和压迫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就人类历史发展趋势来看,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相比中国封建社会形态和生产力发展水平更为先进,近代中国沉沦的过程也是封建经济式微、资本主义因素增长的过程,也就是说西方的侵略同时带来了中国的近代化。但是,这并不代表西方的侵略和压迫具有正当性,恰恰相反,一代代仁人志士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艰难探索,内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追求,体现了历史必然性与人的价值追求的辩证统一。旧民主主义革命是中国人民探索建立“富强”“民主”“文明”国家和“法治”社会的80年,体现了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新民主主义革命是追求“富强”“民主”“文明”国家和“平等”“公正”社会的30年,也体现了爱国主义伟大精神。总之,“纲要”课教学既要阐释西方资本—帝国主义国家侵略的非正义性和中国走向近代的历史必然性,又要体现一代代仁人志士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奋斗的主动性、创造性,其内核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部分内容是一致的。可以说,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追求是中国近现代史的一条重要线索。
2.近现代两大历史任务内在包含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追求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要实现的两大历史任务。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华民族进入了发展进步的新纪元,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到来。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1],中国共产党仍将带领着中国人民为第二大历史任务而奋斗。“纲要”课十个章节的内容也是围绕两大历史任务的奋斗历程来展开的。一方面,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过程,是一个为建立独立、富强、民主、文明的国家和自由、平等、公正的社会而奋斗的过程,其发展方向为社会主义,体现出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过程,是一个为建立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国家、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现代社会、培育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建设者的过程。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探索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道路,即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其发展方向是社会主义,体现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部分内涵;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实际就是中国走什么样的社会主义道路的问题,其结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此过程中形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中不难看出,两大历史任务决定了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目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两大历史任务在价值层面的体现。二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作为两大历史任务衔接的桥梁,也可以作为“纲要”课授课的一条基本线索。
3.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的探索提供了实践经验
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的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实践,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纲要”课提供了实践经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的理想、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这一时期价值观教育的主线。党通过多种方式开展新民主主义价值观教育,例如,创办人民出版社;开办上海大学并设置马克思主义相关课程;在局部执政区域以短期培训类大学为依托,以服务革命斗争为核心,在学生中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活动。新中国成立以后,价值观教育活动更为系统,例如,在高校开设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课,确立马克思主义在全国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地位,同时发挥青年团等学生组织在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中的协同作用。1957年以后,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也出现了一些“左”的错误。改革开放以后,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围绕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展起来,这时主要以“基本路线”为基本内容,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主要形式,以培育“四有”新人为根本目标,高举爱国主义伟大旗帜。党的十四大以后,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进一步发展创新,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的宣传教育,更为强调优秀传统文化、公民道德素质与社会主义价值观的辩证关系。2007年,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2012年,党的十八大首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凝练为“三个倡导”,并在全社会培育和践行。总之,党成立以来的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活动随着实践变化而不断发展,其探索经验值得参考借鉴。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纲要”课的基本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5]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责无旁贷,但是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纲要”课,还需要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综合相关课程积累的经验和已有研究来看,需要从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教学实效三个方面着手。
1.以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贯通“纲要”课的教学体系
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问题是中国近现代史绕不开的关键问题;追求、建设、发展中国社会主义过程中所形成的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国革命、中国共产党理论和实践的高度概括和集中体现。对社会主义道路发展方向的追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拓和发展贯穿于中国近现代史的始终,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随之发展完善。因此,以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授课,能够贯通“纲要”课的教学体系。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地主阶级自由派、资产阶级分别提出过救国方案,并经历了由“器物变革”到“制度变革”的发展,其实质是学习西方的物质文明、政治制度,但是实践证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这回答的是中国为什么不走资本主义道路而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问题。五四运动后诞生的中国共产党把救亡图存作为使命,最终探索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其前途是社会主义。这实际上回答的是如何走向社会主义的问题。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进一步解答了中国如何走向社会主义、中国的社会主义是什么和中国的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等问题。通过以上授课分析,“纲要”课教师能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追求、发展和实践作为主线,将“纲要”课的内容贯通为体系,避免使“纲要”课授课停留在知识传授方面,真正起到思想传授、价值引领的作用。
2.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重点,优化“纲要”课的教学内容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贯通“纲要”课教学体系,能够使各部分授课内容有机衔接为一个整体,但是这不足以优化“纲要”课的教学内容。要想优化“纲要”课的教学内容、提升课堂授课的问题意识,还需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其作为每节课授课内容的价值归宿,即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授课内容的“灵魂”。具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授课的具体内容,不论是按照课本讲授,还是专题授课,要紧紧围绕“四个选择”展开;二是授课要有针对性和问题意识,教师授课要有力回应历史虚无主义对相关授课内容的歪曲,正所谓有的放矢。围绕着“四个选择”并不意味着教师的整个授课过程都要阐释这个问题,而是要将其作为课堂授课内容的“暗线”,并将授课结论提升到“四个选择”的高度。以“纲要”课上编为例,课堂内容不应该局限在资本—帝国主义对华侵略的表现、不同阶级对中国出路探索的历程,而应基于此分析中国封建社会为什么无法继续维持、西方资本—帝国主义对华侵略的实质和动力、中国能否走资本主义道路等重大问题,这间接回答了近现代中国为什么选择了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的问题。同时,对于西方资本主义的生产力、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先进性,包括农民阶级、地主阶级在内的中国各阶级对此所采取的态度等史实,要基于唯物史观进行科学分析。历史虚无主义对于农民阶级作用的嘲讽,对于地主阶级洋务派人物评价的拔高,对于反侵略和革命历史作用的消解,实质上都是唯心史观和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虚无,其结论往往是中国应该走改良的资本主义道路。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纲要”课课堂既能聚焦重大理论问题,回答“四个选择”,又能成为驳斥历史虚无主义各种观点的理论武器。
3.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目标,提升“纲要”课的教学效果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殊性使得提升“纲要”课教学效果不仅要做到内化于心、入脑,还要外化于行,使学生做到知行合一。历史知识、历史规律、历史经验的学习,有助于增强学生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智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纲要”课有助于学生认识和领会“四个选择”的历史必然性,以此增强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进而使学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贡献力量。一方面,要使学生深刻领悟一代代仁人志士和中国共产党人是在对各种主义的研究、实践中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建立了中国共产党。他们不仅仅是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者、信奉者,更是伟大的实践者,很多人甚至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这方面的教育不仅能够增强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还能够使他们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另一方面,要使学生明白凡是对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富裕、人类解放作出贡献的人,都会自觉加强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并能将个人成长与民族、国家、人民、人类发展相结合。这方面的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把握个人与国家、社会的辩证关系,力争实现个人成长成才梦与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共圆。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纲要”课,特别是讲好英雄人物和革命前辈为社会主义奋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故事,将有助于使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而真正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1).
[2]习近平致信祝贺第二十二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开幕[N].人民日报,2015-08-24(1).
[3]龚云.历史虚无主义研究[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7(6):90-95.
[4]邱亿通.论历史观与价值观的统一[J].学术研究,1998(2):52-55.
[5]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版权所有 © 2016 - 2025 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0536  京ICP备10054422号-1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