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 资讯平台 > 第三期

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规律探讨

2018-07-16     来源: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京),2018.2.27~35     作者: 佘双好

【摘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一种特殊的教学活动,它既要遵循教学活动一般规律,也要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特殊规律。因此,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必须遵循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的特殊规律。具体来说,要遵循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相统一的规律、教学与教育相结合的规律、主导性和多样性相结合的规律、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结合的规律、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一致的规律、“知”“行”辩证统一的规律,才能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规律
【作者简介】佘双好,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协同中心副主任(武汉430072)。
【原文出处】《中国高校社会科学》(京),2018.2.27~35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课题“实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计划的途径、载体和方法研究”(12&ZD037)和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意识形态问题研究”(2016MZD012)阶段性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讲话中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通过课程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集中、系统、全面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教学活动,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最具基础性和稳定性的教育渠道。要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既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也要遵循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规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通过课程教学方式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特殊教学过程,既要遵循课程教学的一般规律,又要遵循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特殊规律,我们必须充分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特殊性赋予教学过程的特殊性。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笔者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看作教学过程、教育过程和精神建构三个过程的统一。
第一个过程涉及教学过程的一般规律。教学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体系,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内在逻辑结构。它是一个在教师引导或主导下的有助于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发展的特殊认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认识的主要对象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或者说是课程内容及其知识结构。通过对这种知识结构的学习和掌握,学生逐渐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观点,并逐渐构建起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理论体系。
第二个过程涉及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规律。思想政治教育在本质上是使统治阶级思想成为占统治地位思想的过程。这个过程体现了意识形态发展的规律性:“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资料”。思想政治教育的这种本质特征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为主导性与多样性、先进性与落后性、稳定性与多变性等系列矛盾。
第三个过程涉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活动的特殊规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不仅仅是一个学习知识的过程,也是个体在知识启发下实现与理论所代表的力量的结合过程,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过程。马克思主义是反映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要求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不仅是掌握外在的知识体系的过程,更是内在力量的激发过程,需要激发学生内在的积极性。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过程涉及理想信念的形成问题。理想信念的形成是一个超越具体知识和功利层面的东西的过程,它需要人格的影响力,正如马克思所说的这是“只能用爱来交换爱,只能用信任来交换信任”的过程,是在教师创造价值环境下学生精神建构的过程。马克思把自己的理论与理论所代表的力量的结合过程看成是“闪电”过程。他说:“哲学把无产阶级当做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做自己的精神武器;思想的闪电一旦彻底击中这块素朴的人民园地,德国人就会解放成为人。”这样的学习过程是学生在教师启发下的自我精神世界的建构过程,是一个知、情、意、信、行的完整过程。它比一般的课程学习更为复杂、更为全面,需要触及个体的心灵,需要个体全面参与。
正因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过程的特殊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中存在着一些特殊的规律性问题,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认真遵循。
一、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相统一的规律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遵循的基本规律是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相统一的规律,这是课程教学内容的马克思主义属性决定的。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是科学性和意识形态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是一门科学,它揭示了人类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产生、发展以及必然为社会主义所替代的客观规律,具有无可辩驳的科学性。恩格斯指出:“社会主义自从成为科学以来,就要求人们把它当做科学来对待,就是说,要求人们去研究它。”列宁也指出:“马克思学说具有无限力量,就是因为它正确。它完备而严密,它给人们提供了决不同任何迷信、任何反动势力、任何为资产阶级压迫所作的辩护相妥协的完整的世界观。”同时,马克思主义又具有明显的意识形态性(价值性、政治性),它反映了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指导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争取自身解放并最终解放全人类的思想武器,是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和进行意识形态建设的核心内容。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科学性来自它的意识形态性,即它是代表历史上最先进、最革命的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学说,最具有彻底性。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性又是通过科学性来体现的,把科学性和意识形态性结合起来是马克思主义的最根本的学科特性。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对世界各国社会主义者具有吸引力,正如列宁所指出:“就在于它把严格的和高度的科学性(它是社会科学的最新成就)同革命性结合起来,并且不仅仅是因为学说的创始人兼有学者和革命家的品质而偶然地结合起来,而是把二者内在地和不可分割地结合在这个理论本身中。”马克思主义这种根本特性,要求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政治性与学术性的统一,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用科学和学术的力量回应意识形态要求,做好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教育工作。
当前,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相统一的规律,具体体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姓“马”、姓“党”这个基本原则上。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学习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渠道,必须姓“马”是毫无疑问的。同时,我们必须进一步强调的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党和国家设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渠道的课程,还要姓“党”。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指出:“党校姓党,就是要坚持一切教学活动、一切科研活动、一切办学活动都坚持党性原则、遵循党的政治路线,坚持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意志为意志、以党的使命为使命,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持在党爱党、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归根到底一句话,就是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自觉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党校姓党,首先要把党的旗帜亮出来,而且要让党的旗帜在各级党校上空高高飘扬。坚持党校姓党,首先要坚持姓‘马’姓‘共’。”习近平关于党校姓“党”的论述,虽然是针对党校讲的,但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也完全适用,它体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性质和要求,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必须坚持的基本准则。
二、教学与教育相结合的规律
教学与教育相结合的规律,是教育活动的基本规律。这个规律是德国著名教育家赫尔巴特提出的。赫尔巴特认为:“教学的最高的、最后目的包含在这一概念之中——德行。但是特别放在教学面前的较近的目的,可以表达为——多方面的兴趣,较近的目的是为了达到最后的目的。”他把“多方面的兴趣”分为经验的兴趣、思辨的兴趣、审美的兴趣、同情的兴趣、社会的兴趣、宗教的兴趣等,并根据每种兴趣开设一定的教学科目,形成对一个人品德的多方面培养,并最终构成德行的基础,从而达到完成教育或教学的最高目的。因而,“教学的最高的、最后的目的”和教育的最高目的一样,就是培养德性。由于教育的基本手段是教学,那么教学必须有教育作用。教学可以产生思想,而教育则形成品格。“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正如在相反方面,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所以,教师教学不能只限于如何使学生获得某种实际的知识技能,而应进一步着眼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同样,任何课程的教学都蕴含着教育的因素,都应为德育服务,教育和教学正如目的与手段的关系。
苏联教育学花了相当大的篇幅论述教学过程中的教养和教育问题。如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将教养定义为学生掌握科学技术知识和跟这些知识相联系的理智的和实践的技能和技巧,并在这些知识的基础上形成观点和信念(世界观),形成高尚的情感和为了共产主义社会的福利而应用这些知识于活动的愿望。这种知识基础和活动愿望主要通过教学获得。但同时,他认为教学过程不只是教养形成过程,也是一个教育过程。“教学永远具有教育作用。”苏维埃学校教育的全部内容是要在学生中培养积极和自觉的共产主义建设者,因此,应注意讲授的科学性与思想性以及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和技巧的学习劳动积极性,保证教学具有共产主义教育的意义。(11)由达尼洛夫和叶希波夫编著的苏联第一本教学论专著《教学论》,更进一步论述了教学与教育的关系:“教师一方面给学生讲解新教材,组织他们进行观察和组织其他形式的活动,同时,培养了学生对所学习的对象的一定态度,形成学生对周围世界的事物和现象的观点,培养一定的劳动态度,养成学生的坚强意志和性格。这就是说,教师在对新一代进行教学的同时,也就对他们进行了教育。……教育和教学的不可分割的联系或教学的教育性,是教学的基本规律之一。”(12)
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教学与教育相结合蕴含在整个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中。从我们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的分析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是比一般课程教学更为复杂的过程,存在多个不同具体过程的相互作用。它既是一个教学过程,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更是一个大学生将思想政治理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过程。这个过程包含党和国家对当代大学生的期待,包含党和国家帮助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基本观念,使其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教育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正是党和国家设立的通过课堂教学方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性渠道,体现了教学与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三、主导性和多样性相结合的规律
主导性和多样性是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内容而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性渠道,所讲授的内容涉及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和全党全国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是我国起主导作用的意识形态内容,因此课程教学内容具有明确的主导性。毛泽东把政治工作作为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认为“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13)。邓小平强调:学校必须“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14)。江泽民指出:“思想宣传阵地,社会主义思想不去占领,资本主义思想就必然会去占领。各级党委要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加强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各部门的领导权。”(15)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16)因此,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中必须理直气壮地宣传和传播马克思主义,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旗帜鲜明地充分体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主导性。
多样性是当代社会面临的客观现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随着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17)各种社会思潮和意识形态观点在多样化的社会现实下不断产生和涌现,高校思想政治领域呈现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和观点并存的局面。可以说,只要我们在开放的环境下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其教学过程中学生接触的思想政治观念都是十分丰富多样的,不可能只有一种思想政治观念。因此,多样性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必须面对的客观现实,这个现实会长期存在。
主导性与多样性相结合,要求我们提升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主导性。这既是我们党处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的基本观点,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过程的一项基本原则。党在长期处理思想政治理论问题的过程中,形成了一些基本原则。比如“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即我们对待学术问题主张多种观点并存,在多种观点的碰撞中发展学术观点;“划清界限,明确差异”,即我们鼓励学术观点争鸣、鼓励多元观点,但“百花齐放”并不是没有原则的,对于一些反党反社会主义的言论必须坚决批判和反对,从而把学术问题与政治问题区别开来,学术无禁区,但政治有纪律、课堂有纪律,需要划清界限,明确是非;“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即只要是人民内部矛盾问题和学术问题,我们都鼓励多样、鼓励差异,把差异作为优势,包容各种各样的学术观点和意识形态观点,只要它们有一定的客观存在的合理因素都尊重和包容其存在;“人文关怀,心理疏导”,这是我们对教育对象应有的基本态度,即要给予教育对象人文关怀,同时从心理、思想等层面对教育对象心理思想问题给予疏通引导,帮助教育对象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以理服人,以文化人”,即我们要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进行教育,通过知识、文化的熏陶和教育,让教育对象在学习文化知识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而不是以势压人,不是强制压服让教育对象接受我们的观点;“引领思潮,凝结共识”,即我们尊重多样化的观点,并不意味着同意和遵循多样化的观点,而是用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来引领,让教育对象摆脱个人的局限向着正确的方向攀升,形成我们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总之,最后的结果都应是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主导性,而不是迎合教育对象本身思想观念的多样化状态。因此,遵循主导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规律,其着力点是加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主导性。
四、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结合的规律
主导性与主体性是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过程中“人”的因素而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以教育内容为媒介所开展的双向互动的活动。相对于教学内容等“物”的因素,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即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过程中“人”的因素,是积极活动的主体,他们共同的客体是教学内容。因此,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过程中,有学者主张“双主体说”或“学生主体说”等,是相对于教学内容而言的。然而,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相对于教学内容是积极主体,并不是说在教学过程中双方发挥的作用是平行并列的,或者是同等重要的。事实上,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涉及教师与学生的“人”与“人”的关系时,因两者的地位并不平等,这种关系也不固定,而是不断发生变化的。因此,我们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对“物”的“双主体”,并不能理解为教师和学生同等重要,也不能理解为两者是一种平行关系。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教育者”与“教育对象”或“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中,作为教育者的教师是起决定作用的主导性因素。教师是课程教学的“发动力量”,是课程的设计者、组织者、实施者,在教学过程中居于一种领导、控制和执教的地位,代表着学校的教育要求,体现着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要求。因此,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与之相适应,在教学过程中作为教育对象的学生则是一种“受发动力量”,是课程的授受者、学习者、参与者,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一种被领导、受控制和受教育的地位。在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对立统一关系中,虽然受教育者相对于教学内容等“物”的因素来说是积极活动的主体,但在教学过程的人际关系中客观上处于受支配的地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不能因为种种教育思想观念的约束或干扰而放弃主导性。
教师的主导作用并不排斥学生的主动性。事实上,让作为教育对象的学生接受作为教育者的教师所倡导的思想政治观念,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最直接的教学目的。教学活动的完成,最终要体现在学生身上,如果学生缺乏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或者说缺乏学生参与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即使设计再完善,也不能算是一个完整的课程教学过程。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的发挥,是课程教育完成的必要条件。因此,缺乏教师的主导性和缺乏学生的主动性的教学过程,都是不完善的教学过程。只有把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动性都充分发挥出来,并把两者相结合的课程教学才能真正达到效果,课程教育的实效性才能真正体现在学生身上。
教育者的主导地位和在教育过程中所发挥的主导作用是两回事。教育对象在教育过程中处于受支配地位并不意味着在教育过程中总是消极被动的,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取决于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在教学过程中实际处于什么地位和作用。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在教学过程中的这种权变关系,从客观上要求教育者提高教育过程中的主导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所提出的教育内容和要求是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的一种思想政治观念,教育者的活动并不是以纯粹个人的身份介入教学过程的,而是以教育者这样一种特定的身份介入教学过程的。在某种程度上,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交往过程不是个人行为,而是角色化行为、职业行为,它从客观上要求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把握主导性。“虽然受教育者的主动性不单取决于教育者的影响,就教育过程而论,调动学生主动性实是衡量教师主导作用的最重要的尺度之一。”(18)所以,从某种程度来说,作为教育者的教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的主导性作用发挥得如何,是衡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重要依据。
五、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一致的规律
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问题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的环境因素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显性教育活动,是列在课表上的有明确教学计划要求和全国统一教材的教学活动,教师和学生也通过明确的教学内容相互之间发生作用。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具有显性教育的特点。这与资产阶级在进行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教育时否认这种教育具有阶级性的做法有着根本区别。列宁一针见血地指出:“资产阶级虚伪立场的表现之一,就是硬说学校可以脱离政治。你们都很清楚这种说法多么虚伪。就连提出这个论点的资产阶级自己也把贯彻资产阶级政治作为办学的重点,竭力通过办学替资产阶级训练机灵听话的奴才,甚至在全国上下竭力利用普遍教育替资产阶级训练这样的奴仆,教他们去执行资本的意志,听从资本的使唤。他们从来不考虑怎样使学校成为培养人的品格的工具。”(19)列宁进一步揭露说:“旧学校总是说,它要造就知识全面的人,它教的是一般科学。我们知道,这完全是撒谎,因为过去整个社会赖以生存和维持的基础,就是把人分成阶级,分成剥削者和被压迫者。自然,贯穿着阶级精神的旧学校,也就只能向资产阶级的子女传授知识。这种学校里的每一句话,都是根据资产阶级的利益捏造出来的。”(20)因此,所谓教育“不问政治”、教育“不讲政治”,都是资产阶级的伪善说法和资本主义私有制压迫群众的欺骗。列宁认为,统治着一切资产阶级国家的资产阶级正是这样欺骗群众:“一切资产阶级国家的教育同政治机构的联系都非常密切,虽然资产阶级社会不肯直率地承认这一点。同时,资产阶级社会通过教会和整个私有制来影响群众。”(20)
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显性教育,并不是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只能是“硬性”教育。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中,隐性教育也是如影相伴的。事实上,任何教育教学过程都同时存在显性和隐性两种教育因素。显性因素和隐性因素就像一个银币的正反面,可以说凡是存在教育教学的地方,都伴有隐性教育因素存在。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隐性教育内容十分丰富,它首先体现在教材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不管是统一编写的教材还是学校自编教材,都不可避免地渗透着编写者的价值观、意识形态等内容,这也是世界各国都非常注意教科书编写的原因。统治阶级通过教科书的编写把自己所倡导的价值观渗透在教材之中,使教育对象受到教科书所体现的意识形态观念的熏陶。我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统一使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教材,教材中所渗透的对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对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理解等也会通过无形的方式影响学生,对于这点必须引起人们高度重视。同时,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隐性教育内容还体现在课堂教学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学从显性教育过程来看,虽然是以教学内容为媒介所开展的教育活动,但教师的思想、观点和情感会自觉不自觉地流露在教学内容的讲授过程中,影响学生。“天地间再没有什么东西,能比孩子的眼睛更加精细、更加敏捷、对于人生心理上各种微末变化更富于敏感的了,再没有任何人像孩子的眼睛那样能捉摸一切最细微的事物。”(22)因此,中宣部、教育部有关文件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是中共党员、必须信仰马克思主义,就是充分考虑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思想政治观点对学生的隐性影响而提出的。苏霍姆林斯基说:“青年对于实际生活中不符合道德原则的事情是高度敏感的。在那些口头上是一套而实际上是另一套的地方,只能培养伪君子、下贱虫和背弃信念的人。”(23)奥地利教育家马丁·布贝尔也明确指出:“教育不能容许这种玩弄手段的行为。即使学生们并未觉察到这种隐藏的动机,这种隐藏的动机由于使教师失去他所具有的那种坦然直率的力量,也会对教师本身的行动起着消极影响。教师只能以他的整个人,以他的全部自发性才足以对学生的整个人起着真实的影响。”(24)从隐性教育的观点来看,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场所,而是各种思想观念交流、交融、交锋的舞台,在课堂内存在着各种各样思想的涌动。因此,教室绝不是一个宁静的地方,教材的内容、教师的思想情感以及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互动等等,都存在于课堂教学之中。
隐性教育不仅存在于教材、课堂、教室之中,而且存在于课外,甚至存在于学校外的社会环境中;不仅存在于校园物质环境中,而且存在于校内组织环境或者文化精神环境中;不仅存在于现实环境中,而且还存在于虚拟环境中(如当代新媒体环境下学生通过网络获取各种信息,网络就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虚拟环境)。可以说,隐性教育正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所遭遇的客观现实环境,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一个广阔而复杂多样的大平台,思想政治理论课正是在学校、社会所构筑的这个大平台上开展课程教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效果的好坏,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个体的教学水平和能力有关,更与整个社会环境所构筑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环境息息相关。要取得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效果,需要从宏观上改变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生态,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实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
六、“知”“行”辩证统一的规律
“知”“行”辩证统一既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教育对象或学生的要求,更是对教育者或教师的要求。教师的言行一致、言传身教、身体力行是学生知行合一的重要条件。知行统一对教师提出了真诚对待自己的讲授内容、对待自己的学问、对待自己的课堂的要求。
“知”“行”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基本范畴。知行合一作为一种基本观点,不同的学派和学者对其理解是不一样的。这里所说的知行合一是马克思主义的知行合一观,即辩证唯物主义的知行合一观。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此做了深刻阐述。马克思对从前一切唯物主义主要缺陷的批判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做感性的人的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25)他倡导“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26)。毛泽东则较全面系统地论述了辩证唯物主义知行合一观:“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27)
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一种理论形态的课程,在教学活动中是以理论或学科知识作为媒介的教学活动。但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内容所涉及的“知”,并不是普通的学科知识,而是为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服务的学科理论,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性。虽然这种理论的学习过程有一个从外部注入的过程,但从整个学习过程来看,它是广大学生不断超越自身局限性,实现个体思想与代表自己阶级利益的思想相结合的过程。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中学生所学习的知识是具有行动力的“知识”。正如马克思所说的:“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28)毛泽东也说:“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29)因此,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学生所学习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知行合一的理论,是有行动力的“知识”。
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来看,思想政治理论课尽管以“知识”作为媒介,并且这种知识是特殊的有行动力的知识,但是在整个活动中,获取马克思主义理论方面的知识并不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最终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根本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来培养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通过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系统知识来建构学生的精神世界,使马克思主义成为学生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思想武器。因此,使学生运用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来分析社会客观现实,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化于学生的信念、外化于学生的行为,才真正达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目的。因此,知行合一的过程是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最终目的的过程,它体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的规律性问题。
当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规律并不仅仅包括上述几个方面。然而,我们只有把握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规律,才能更好地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因此,要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得到明显提升,必须加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规律的探讨。
注释:
①《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人民日报》2016年12月9日。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78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47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6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38页。
⑥《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309页。
⑦《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83页。
⑧习近平:《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求是》2016年第9期。
⑨张焕庭主编:《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第304页。
⑩张焕庭主编:《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第267页。
(11)[苏]伊·阿·凯洛夫主编:《教育学》,陈侠等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年,第14~131页。
(12)[苏]达尼洛夫、叶希波夫编:《教学论》,北京师范大学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年,第130页。
(13)《毛泽东文集》第七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26页。
(14)《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04页。
(15)《江泽民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60页。
(16)《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153页。
(17)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1949-2006)》,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02~203页。
(18)陈桂生:《教育原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7页。
(19)《列宁全集》第35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421~422页。
(20)《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283页。
(21)《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302页。
(22)[苏]米·伊·加里林:《论共产主义教育和教学》,陈昌浩等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年,第157页。
(23)[苏]苏霍姆林斯基:《我把心灵献给孩子》,见《瓦·阿·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文选》第1卷,教育科学出版社,1979年,第137、136页。
(24)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等编译:《现代西方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流派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第301页。
(2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33页。
(2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40页。
(27)《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96~297页。
(2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9页。

版权所有 © 2016 - 2025 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0536  京ICP备10054422号-1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