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 资讯平台 > 第四期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创新的精神动力

2018-08-28     来源: 《观察与思考》(杭州),2018.5.25~33     作者: 张国宏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理论创新的速度之快、范围之广、程度之深、成果之多,可谓前所未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创新何以能呈现出井喷之势?这既源于客观实践的动力,更要有精神的动力。当实践发生深刻变化,为理论创新提供了客观基础的时候,能否实现重大理论创新,关键要看创新主体是否具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高度自觉。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使命、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理论追求、对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忧患意识、对全球治理和人类命运的高度关切,等等这些方面一起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创新的精神动力体系。
【关键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创新/精神动力
【作者简介】张国宏,男,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理事、浙江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副会长、浙江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会副会长(杭州310053)。
【原文出处】《观察与思考》(杭州),2018.5.25~33
【基金项目】本文系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马克思主义研究工程”专项课题“习近平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理论特质研究”(16MYZX13YB)的阶段性成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新的历史方位,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把握时代大势,顺应人民愿望,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创新。这一时期,党的理论创新的速度之快、范围之广、程度之深、成果之多,可谓前所未有。理论创新何以能呈现出井喷之势?这就必须深入研究这一理论创新的动力问题。无疑,十八大以来改革发展和治国理政的伟大实践需要是这一理论创新的基础性动力。然而,理论创新既要有实践的动力,更要有精神的动力。当实践发生深刻变化,为理论创新提供了客观基础的时候,能否实现重大理论创新,关键要看创新主体是否具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高度自觉。深入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创新的精神动力问题,对于我们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更加自觉地推进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创新的精神动力之源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作出的重大独特贡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其创立的过程本身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新时代中国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发挥作用并实现自身发展的过程。这一过程倘若离开了马克思主义,则是万万不能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正是对马克思主义真理性的坚信和对马克思主义所描绘的理想社会的追求推动着习近平同志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在坚持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在发展中更加有力地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如果没有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是不可能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更谈不上把马克思主义与新时代中国实际相结合实现中国化新的理论飞跃。因此,如果说十八大以来改革发展和治国理政的伟大实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创新的实践基础的话,那么,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创新的精神动力源泉。
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底色。树不能断根,人不能忘本;根稳才能叶茂,本固才能茁壮。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的伟大开创者,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政治报告中讲“中国化”问题以前,首先着重阐明了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原则和立场问题,强调经典作家的理论“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论”,并且尖锐地指出了我们党的马列主义修养还不高,这就需要学习,来一个全党的学习竞赛。在毛泽东看来,“中国化”只能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其前提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而不是相反。如果离开了这个基点,所谓的“中国化”,就会走入歧途。他强调:“马克思列宁主义是一切革命者都应该学习的科学”(1)。邓小平反复强调自己是个马克思主义者,称马克思主义为“老祖宗”,指出:中国搞改革开放,把工作重心放在经济建设上,“没有丢马克思,没有丢列宁,也没有丢毛泽东。老祖宗不能丢啊!”(2)“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3)进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反复强调要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不能忘本。2012年11月他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4)2015年12月,他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干事业不能忘本忘祖、忘记初心。我们共产党人的本,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对党和人民的忠诚。”(5)2016年7月,他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背离或放弃马克思主义,我们党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这一根本问题上,我们必须坚定不移,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动摇。”(6)
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并不意味着死守马克思主义的“本本”和“条条”。死守“本本”,唯“书”是从,显然是行不通的。信仰马克思主义,就要发展马克思主义。早在1930年,毛泽东就掷地有声地提出了“反对本本主义”和“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7)的口号。邓小平明确指出:我们“绝不能要求马克思为他去世之后上百年几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不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8)习近平认为,“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结合新的实践不断作出新的理论创造,这是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活力的奥妙所在”(9)。
正是凭着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通过艰辛探索,创造性地回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历史性课题,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次次伟大突破和创新,把马克思主义发展到新的水平。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是在坚守马克思主义信仰、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基础上,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巨大的理论勇气,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解决新时代中国改革发展实践中的问题,全面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二、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创新的精神动力之魂
实践主体从事的社会实践活动与实践主体所持的根本立场和价值取向紧密相关,立场和价值取向不同决定着从事社会实践的价值主体必然会采取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形成不同的理论认识,这也正是真正的科学理论与伪科学理论的区别所在。党的理论创新活动更需要正确的价值导向,否则,创新活动结出的只是损害人民利益的苦果。
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始终坚持这一立场不动摇,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一个重大原则问题。真正站在人民立场上,就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毛泽东指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10)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在新的长征路上,全党必须牢记,为什么人、靠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我们要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政治立场,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11)习近平之所以能创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根本上说是因为他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只有真正站在人民立场上,才能始终心怀人民,忠诚为民,也才能谙熟民情,集聚民智,从而也才能不负人民的重托,无愧历史的选择。透视习近平治国理政的理论和实践,可以看出,以人民为中心是贯穿其中的一条红线,体现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人民为中心的施政方略、以人民为中心的制度设计、以人民为中心的评价标准等方面。以人民为中心正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在指引,是其实现理论创新的价值根基和精神动力之魂。
党的十九大报告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概括为“八个明确”,将其基本方略概括为“十四个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其核心和灵魂,渗透在每一个“明确”之中,更是直接聚焦于“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方略上。十九大报告通篇都洋溢着人民立场的意志和情怀,代表着人民立场的利益和愿望。以人民为中心,最主要的是要以代表人民根本利益为价值取向,以实现人民美好愿望为价值旨归,以激发人民创造活力为力量源泉。
首先,代表人民根本利益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价值取向。代表人民根本利益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逻辑起点。习近平强调指出:“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我们要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带领人民不断创造美好生活!”(12)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是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出发,“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13),彰显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强大力量。其次,实现人民美好愿望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价值旨归。“民之所望,政之所向。”十八大结束后,习近平与中外记者见面时郑重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14)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提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并据此强调“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15)十九大报告既着力民生福祉,强调“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16),又着眼人民夙愿,完整勾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再次,激发人们创造活力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力量源泉。生机勃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对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的高度尊重,是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具体运用,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创新的根本动力和思想源泉。习近平指出,“改革开放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每一次突破和发展,改革开放中每一个新生事物的产生和发展,改革开放每一个方面经验的创造和积累,无不来自亿万人民的实践和智慧。”(17)我们需要以小学生的姿态向人民群众学习,“在人民面前,我们永远是小学生,必须自觉拜人民为师,向能者求教,向智者问策。”(1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实践证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19)。
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使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创新的精神动力之核
使命自觉是共产党人应有的政治底色,也是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历史使命。正是高度的使命感、责任感激励着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自强不息、奋斗不止、矢志不渝,敢于克难攻坚,勇于修正错误,从而“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20)。伟大使命孕育伟大目标,伟大目标产生强大动力。党的十九大报告通篇贯穿着一种伟大的历史使命感、责任感。报告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新的历史方位的新判断,并专门用一个部分全面深刻阐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梦想,强调指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不懈奋斗的历史使命,更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21)。“使命自觉浸透着习近平有关重要论述的始终,使命自觉是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明特征。”(2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创新的目标引领和精神动力内核。
自1840年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之后,战乱频仍、山河破碎、民不聊生,受尽磨难的中华民族始终处于生死存亡的历史关头。实现民族伟大复兴成为近代以来整个中华民族不懈追求的最伟大梦想,是中国人民面临的“中国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性命题。近代先进仁人志士的艰辛探索,无论是洋务派的“自强求富”、维新派的“君主立宪”,还是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都没有能够完成这一历史重任。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起点。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时起,就义无反顾地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如果说,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中形成的毛泽东思想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征程,是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使命的理论表达,在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形成的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从站起来到富起来这一历史时期的理论表达的话,那么,在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和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中形成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则可以说是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的理论新表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出的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奋斗目标,以及其对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步骤、历史任务和未来走向的科学把握,正是对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救亡图强重大历史性命题的深切回应,是对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深情关切,昭示了共产党人高度的使命意识和责任担当。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本内核就是谋篇布局民族复兴,是实现中国“强起来”的强国方略。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这一思想正是对“实现什么样的民族复兴,怎样实现民族复兴”的创造性回答,其精神实质正是大国走向强国的创新理论,其主体内容则是解决中国强盛问题的新时代强国方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是新时代强国方略的目标引领和动力源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新时代强国方略的主题主线和根本之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代强国方略的价值引领,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新时代强国方略的关键环节和重要抓手,五大发展理念是新时代强国方略的发展取向和集中体现,坚持中国特色强军之路是新时代强国方略的安全保障,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是新时代强国方略的根本保证。
四、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理论追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创新的精神动力之脉
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和应有之义。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科学的、开放的、发展的理论体系,与时俱进是它的理论品格。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过程,必然要求中国化的主体具有勇于创新的革命胆略。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理论追求正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精神动力的命脉所在。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具有强烈理论创新意识的马克思主义政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创者毛泽东指出:“马克思主义一定要向前发展,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不能停滞不前。停滞了,老是那么一套,它就没有生命力。”(23)他把“解决中国问题”和“创造些新的东西”(24)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个相互关联、相互一致的目标,并要求全党同志必须“善于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一步地从中国的历史实际和革命实际的认真研究中,在各方面作出合乎中国需要的理论性的创造”(25)。邓小平强调,“不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25)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传承了我们党长期以来理论创新的强烈意识和使命自觉。习近平强调指出,“今天,时代变化和我国发展的广度和深度远远超出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当时的想象。……事业越发展新情况新问题就越多,也就越需要我们在实践上大胆探索、在理论上不断突破。”(26)为此,2015年1月在第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20次集体学习时,他就提出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28)的任务。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又向全党提出了“不断开辟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29)的理论使命,向全世界昭告了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时代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觉。从毛泽东思想到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再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其一系列理论创新成果生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理论追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基础上,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我国社会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深刻的伟大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波澜壮阔的实践创新。我们党面临的任务之重、挑战之多、考验之大前所未有,更加需要以高度的理论自觉,对时代和实践发展向我们党提出的历史新课题,敢于和善于进行理论思考、理论探求和理论概括,从而实现新时代条件下我们党新的伟大理论创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是围绕国内外形势变化和我国各项事业发展向我们提出的“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课题,以创新的科学精神和胆略,进行艰辛的理论探索,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又在一系列领域作出了“合乎中国需要的理论性创造”,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原创性基础性理论贡献。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方位论,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基本原理基础上,实现了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创造性发展。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准确判断,是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审时度势对我国发展的客观实际作出的新的科学判断,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直接依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基础上,强调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更加强调了人民主体性,更加体现了目的导向性,把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从总体上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又为不断推进新时代党的理论创新指明了新方向,开辟了新路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正是围绕“四个伟大”、“四个自信”、“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新时代强军战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新时代党的建设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不断拓展新视野,作出了新概括,形成了一系列新的理论成果。
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活力源泉。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遵循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又彰显了理论创新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质特征,既坚持了老祖宗,又谱写了新篇章,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运用和创新性发展。“不断开辟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是新时代赋予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使命,必须以一往无前的革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解决新问题,作出新概括,从而将党的理论创新进一步推向新的高度。
五、对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忧患意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创新的精神动力之要
毋庸置疑,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积极自觉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工程,这也是因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功与否与党和国家前途命运是息息相关的。对党和国家前途命运和出路的忧患与探求,正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重要的精神动力。毛泽东之所以提出要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一个重要因素是源于对20世纪30年代初党内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几乎使党的处境和中国革命陷入绝境的反思,源于中国革命进程中正反两方面的实践经验,源于对党和革命事业前途命运的高度关注。邓小平也正是本着对党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执着追求,对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文化大革命”我们党所犯的一系列“左”的错误导致社会主义事业出现严重挫折的局面进行深刻反思,经过长期的、反复的、不懈的探索,创造性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正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在实行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个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的重大现实问题的创造性回答。科学发展观正是对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矛盾和问题的清醒把握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对“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一重大时代课题的创造性回答,反映了我们党深邃的战略眼光、强烈的忧患意识以及高度的历史责任感。
忧患意识是共产党人应有的精神状态。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继承和弘扬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忧患意识和担当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相关著述当中,字里行间浸润着深切的忧患意识。习近平指出:“共产党人的忧患意识,就是忧党、忧国、忧民意识,这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担当。”(30)可以看出,习近平所说的忧患意识与共产党人的责任担当是内在统一、紧密相连的。出于对党自身执政风险的忧患与关切,他指出:“如果管党不力、治党不严,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得不到解决,那我们党迟早会失去执政资格,不可避免要被历史淘汰,这决不是危言耸听。”(31)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习近平强调更加不能沾沾自喜,时刻也不能放松党的建设。他谆谆告诫:“我们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现在更需要愈大愈惧、愈强愈恐的态度,切不可在管党治党上有丝毫松懈。”(32)针对一些国家腐败问题愈演愈烈,最终导致亡党亡国的现象,强调我们要时刻保持警醒!他指出:“世界社会主义的曲折历程告诉我们,马克思主义政党一旦放弃马克思主义信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就会土崩瓦解”(33)。可见,习近平很多次都是从党生死存亡的高度论述新时期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也正是基于对党执政风险的忧患、对建设先进执政党的责任担当,促使习近平对如何永葆党的先进性纯洁性进行不懈思考和探求,从而催生出全面从严治党的新思想新战略,既深化了党的建设的理论内涵,又拓展了管党治党的实践境界。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关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的“十四个坚持”,其中至关重要的也正是坚持党的领导和全面从严治党相统一的执政方略。
习近平的忧党意识与忧国意识是内在统一的。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忧患与关切,深含在习近平的忧患意识和使命自觉之中。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状况,不仅关乎自身命运,也关乎国家民族的命运。习近平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34)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指出,“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民族复兴必然是空想。”(35)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党的神圣历史使命,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忧患与关切是习近平忧患意识的重要内容。十八大以来,正是因为对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高度忧患与执着探求,激励着习近平以身许党、以身许国的豪迈情怀,勇于克难攻坚,在理论创新过程中敢于坚持真理,直面问题,及时修正谬误,不计个人荣辱得失,从大局出发,高瞻远瞩,以党、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从而把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不断推向前进。
六、对全球治理和人类命运的高度关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创新的精神动力之重
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36)中国共产党具有高度的世界责任和崇高的人类情怀,“应对人类有较大贡献”是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不懈奋斗的梦想。毛泽东认为,中国共产党人“应当”对人类作出贡献和自觉承担世界历史责任。他指出,“中国将变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工业国”(37),“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38)。邓小平认为,成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则必然预示中国“可能对人类有比较大的贡献”。他指出:“十亿人的中国坚持社会主义,十亿人的中国坚持和平政策,做到这两条,我们的路就走对了,就可能对人类有比较大的贡献。”(39)在世纪之交,江泽民坚持和发展了毛泽东、邓小平所承诺的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责任观,强调中国“认真履行自己的国际责任和义务”,“中国作为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重要力量,必将对人类作出更大贡献”(40)。胡锦涛强调,“为人类作出应有贡献,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早就作出的庄严承诺,我们将坚持不懈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自己的努力,争取对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41)他还提出了努力构建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理念。
对人类和世界作出更大贡献,更是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历史责任。他指出,“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愿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多贡献”。(42)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面对世界形势日益突出的不稳定性,面对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和威胁,基于对全球治理和人类命运的高度关切和担当精神,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提出了包括正确义利观、新安全观、全球治理观、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等一系列有利于世界和平与人类进步的新理念新倡议新方案,开拓了中国共产党世界责任观的新境界。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各种场合提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达到100多次,彰显了一个大国政治家“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和担当精神。
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为新时代党的理论创新提供了新鲜的内生动力。2015年9月,习近平在出席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43)在这个讲话中,他还从五个方面明确提出了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主张。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并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指明了现实路径:坚持对话协商、共建共享、合作共赢、交流互鉴和绿色低碳,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站在实现“强起来”的新的历史起点上,为解决全球治理和人类命运问题贡献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之一。
注释:
(1)《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52页。
(2)(3)《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69、63页。
(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15页。
(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326页。
(6)《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33页。
(7)《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11、115页。
(8)《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91-291页。
(9)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5月19日。
(10)《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57页。
(1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52页。
(12)(13)(15)(16)(19)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50、8、19、45、20页。
(14)(17)(18)《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4、68、27页。
(20)(2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15、15页。
(22)龚少情、齐卫平:《使命自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明特征》,《学术探索》,2017年第11期。
(23)《毛泽东文集》(第七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81页。
(24)《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08页。
(25)《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20页。
(26)《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92页。
(27)(29)《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34、34页。
(28)《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提高解决我国改革发展基本问题本领》,《人民日报》2015年1月24日。
(30)(31)(32)(33)(34)《习近平关于全面从严治党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5、5、8、65、12页。
(35)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16页。
(36)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57-58页。
(37)(38)《毛泽东文集》(第七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56、157页。
(39)《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57-158页。
(40)《江泽民文选》(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82、481页。
(41)《胡锦涛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542页。
(42)《习近平同英国首相卡梅伦再次会晤》,《人民日报》2015年10月24日。
(4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522页。

版权所有 © 2016 - 2025 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0536  京ICP备10054422号-1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