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经济上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要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以对经济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以借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材、教师和教学方面更好地满足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
【关键词】供给/结构/教材/教师/教学
【作者简介】李效东,北京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44)。
【原文出处】《思想教育研究》(京),2018.3.88~92
【基金项目】本文为北京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中心、北京交通大学重点教改项目“通过课程改革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项目编号:132924522)阶段成果。
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是使我国供给能力更好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不断升级和个性化的物质文化和生态环境需要[1]252。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1]378。经济方面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进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思想政治理论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以通过教材体系、教师素质和教学方法的改进,更好地满足学生日益增长、不断升级和个性化的需要。
一、通过强调关注现象、坚持问题导向和注重分析引导改进教材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推出更多高水平教材[378。教材是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载体,是教师和学生知识传承的主要渠道。什么样的教材才是高水平的教材呢?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教科书》的谈话中批评说:“这本书的写法很不好,总是从概念入手。研究问题,要从人们看得见、摸得到的现象出发,来研究隐藏在现象后面的本质,从而揭露客观事物的本质的矛盾。《资本论》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分析,就是用这种方法,总是从现象出发,找出本质,然后又用本质解释现象,因此,能够提纲挈领。”[2]139。毛泽东对苏联《政治经济教科书》的批评对编写思想政治理论课系列教材指明了努力的方向,那就是从客观现象出发,坚持问题导向、注重分析和解释问题能力的培养。
(一)从客观现象出发
从客观现象出发,让学生读起来有兴趣,这是对教材的基本要求。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教科书》的谈话中指出,“人的认识总是先接触现象,通过现象找出原理、原则来”,“原理、原则是结果,这是要进行分析,经过研究才能得出的”[2]139。毛泽东认为苏联《政治经济教科书》的写法与此完全相反,所以“没有说服力,没有吸引力,读起来没有兴趣”[2]139。“没有说服力,没有吸引力,读起来没有兴趣”也是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要克服的主要难题,克服这一难题的主要方法还是要从客观现象出发。
客观现象包括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教材往往从自然现象出发,经济、管理学、法学、社会学等社会科学则从社会现象出发,然后引出要讲授的定理、定律、原则、原理、理论,这种方法非常值得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编写工作加以借鉴。当然,客观现象不仅仅限于自然和社会现象,还包括思想现象或思想流派,它们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要面对的重点现象。由于现代信息科学技术的高度发达,学生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各种各样的思想流派。面对流派纷呈的思想理论,只是弘扬主旋律还不够,还必须关注和面对多样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也只有充分了解了多样化,才能真正做到弘扬主旋律。事实上,也只有在多样化的思潮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能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和发展。如果没有对黑格尔、费尔巴哈的崇拜和批判,就不会有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如果不研究和批判当今时代最新的思想理论,马克思主义就会成为僵化的马克思主义。
在内容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不能只介绍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还要介绍和批判各种对当今社会有重大影响的社会思潮,比如历史虚无主义、古典和新自由主义、“普世价值”等等,通过思想交锋和理论论争来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芒。同时也不能只介绍近代中国的深刻变化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还要介绍近代西方的主要变化及其理论创新,通过国际对比来认识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成就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
(二)坚持问题导向
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只有聆听时代的声音,回应时代的呼唤,认真研究解决重大而紧迫的问题,才能真正把握住历史脉络、找到发展规律,推动理论创新。[5]理论创新只能从问题开始。从某种意义上说,理论创新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筛选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1]342
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学生之所以觉得思想政治理论课没有用,就是因为它不能像经济管理、电子信息、土木工程等其他课程一样,能帮助学生掌握解决某方面问题的能力。但马克思说:“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替代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3]9马克思主义通过组织和发动群众从总体上解决了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问题,因此是最强大最有力的知识。如果学生感觉不到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强大的生命力,就不可能产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兴趣。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着眼于帮助学生认识马克思主义改变世界经济政治和人类命运的伟大力量,因此必须在编写教材过程中把思想理论和实际问题紧密地联系起来。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教科书》的谈话中就曾批评说:“教科书对每个问题总是先下定义,然后把这个定义作为大前提,来进行演绎,证明他们所要说的道理。他们不懂得,大前提也应当是研究的结果,必须经过具体分析,才能够证明是正确的。”[2]139先下定义然后进行演绎,其实就是从理论到理论,这是教材缺乏说服力、吸引力和可读性的最主要原因。这就要求教材的编写要具有问题意识,要着眼于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采取从实际到理论、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写作安排。
(三)注重分析引导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上的讲话明确指出,要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1]377,也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当作是解决中国和世界问题的科学来传播,而不仅仅是一种为人民谋利益的政治意识形态。
毫无疑问,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质上是意识形态教育,就是价值观教育,这无需讳言,但是,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既然是我国高等教育教学体系中的一部分,还必须通过理论分析和价值引导的科学方法来掌握意识形态话语权,而不是反过来依靠舆论宣传的方法来完成科学教育的任务。毛泽东批评苏联《政治经济教科书》“所用的方法,不是分析法,而是演绎法”,“对问题不是从分析入手,总是从规律、原则、定义出发,这是马克思主义从来反对的方法”[2]139。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3]55,这同样适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思想理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不能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当作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而是要着眼于帮助学生掌握探求真理的科学方法,也就是从现象出发、通过分析和解释问题认识真理。
从学生成长发展的角度来说,我们应该将特殊的训练列入最低的等级,我们应该将学习原理和理论列入较高的等级,我们应该给以分析方法和过程为基础的致力于解答问题的教育以最优先的地位[4]135。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理论课与舆论宣传的根本区别,就在于教育和教学强调引导分析的科学方法。
二、通过专题研究型教学提升教师教学科研能力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神圣使命。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1]379。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当中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是,教师承担过于繁重的教学任务,以至于没有时间进行科研写作。
(一)加强教师学习
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眼界广阔、知识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和知识体系博大精深,涉及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各个领域,涉及历史、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科技、军事、党建等各个方面,不下大气力、不下苦功夫是难以掌握真谛、融会贯通的。有的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没读几本,一知半解就哇啦哇啦发表意见,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也有悖于科学精神[5]。他说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等著作,过去自己都翻阅过[1]343。
教学就是教师教学生“学”,教师和学生是“先生”和“后学”的关系,教师因为“先生”所以走在求学路上的前面,学生因为晚出生走在后面。教学就是“先生”引导“后学”,如果“先生”没有“先学”,也就不能教“后学”。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可以接触到良莠难分的海量信息。“先生”相对于“后学”的最主要优势就是作为“先学”有较丰富的学习经验,可以为“后生”“后学”提供一些经验和启示,但显然,这里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先生”必须“先学”,如果“先生”自身不学,或者不是“活到老学到老”,面对日新月异的新信息和新知识,教师因为思想“老化”反倒不如“新生代”。当然,“先生”除了“先学”的成功经验以外,还会有失败的教训。不会因为“先生”“先学”就会拥有绝对的“先发优势”,“先生”“先学”可能有“前车之鉴”,“后生”“后学”也可能有“后发优势”。
教学一定要把学放在第一位,教师唯有先学好才能教好,而且要紧跟时代活到老学到老。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否定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它只是强调理论学习的先导性。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在社会信息化的时代教师学习的任务比过去更重,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对此有清醒的认识。
(二)开展专题研究型教学
北京市委教育工委邀请著名学者讲授的市级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共产党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受到学生普遍欢迎,其根本原因有三:一是教师都是某个领域的研究专家;二是教学是专题研究型的教学;三是学生自愿选修课程。课程结束后,教师的讲授内容结集出版了《人民公开课:中国共产党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一书[6],学生作业择优出版《少年中国说:我读〈习近平治国理政〉》一书[7],教师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成果之间均得到广泛传播。
专题研究型教学可以模块化地组织不同专业的教师开展共同的课程教学,就像集装箱把各种货物装好箱后吊装到同一艘货轮上。现在有一种观点认为,只有那些研究型大学才适合于专题研究型教学,这是不正确的。事实上,越是没有研究能力的教师越是没有能力讲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尤其是没有能力从头至尾讲好一门课程。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庞大的科学理论体系,没有任何一个教师可以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都掌握好,一个教师要讲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所有内容难度也很大,为了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深度,唯有走专题研究型教学和专业化的路子,并以课题组或教学组的形式开展专题研究型教学。
特别值得强调的是,应该鼓励教师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系列选修课。北京市委教育工委组织的名家领读经典系列选修课、上海地区各高校按照从“思政课程”走向“课程思政”思路开设的“中国系列”思想政治理论课选修课程,都已经作出了很好的榜样,值得在各全国高校推广。
(三)提升教师学术声望
相比于其他学科和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马克思主义学院要走得远、影响大,必须靠自身强大的学术影响力。鼓励领导干部讲思想政治理论课,对于改变思想政治理论课“没有用”是很有帮助的,它会形成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指导思想的高大形象。聘请著名专家学者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也非常有利于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但是归根结底,思想政治教育的改进、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发展还是要靠一线教师教学科研能力的提升,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学术声望低下必然会使马克思主义理论魅力大打折扣。
通过推进现有教师的学习培训和专题研究型教学,加之整合校内外不同领域的专家和领导干部,将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和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队伍的学术水平和政治水平。同时,还可以按照既具备较高学术声望又有高度政治觉悟的标准选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由此,思想政治理论课讲台的水平将大为提升,受聘马克思主义学院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将具有很高的荣耀。
当思想政治教师队伍的形象变为大学里面最有学术声望且最有政治觉悟的学者,马克思主义学院变成中央、地方和高校核心学院的时候,党和国家的形象、党和国家指导思想的伟大魅力,将会从学生时代深深地扎根每个中国人的心中,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实现国家长治久安也就有了最根本的思想、政治和心理基础。
三、通过自主学习研究培养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话语能力
好奇心和求知欲是人类的天性。正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心中充满着困惑和问题,因此有广泛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读书兴趣。青年学生来到学校,都想从教师那里学习知识和学会做人,并从书本中发现真理和提升思想。因此,学校和教师应该把注意力首先放在发现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上。
(一)自主学习研究是学生成长发展的天然需求
毛泽东一生对于重教轻学的教育理念极其反对,在中学时代他曾离开学校自学,毕业之后他更是醉心于办自修学校。1919年他提出的教育改革是“学校教授之时间,宜力求减少,使学生多自动研究及工作”[8]406。参加革命工作后甚至革命胜利后,毛泽东也念念不忘半工半读、自学为主的办学理念。尽管毛泽东强调自学的教育理念确实有过头的地方,但是,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无疑是所有现代教育家认可的教育理念,更是符合信息化时代的先进理念。
党中央提出要通过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使我国从人口大国变为人力资源强国。被称为“人力资本之父”的美国经济家西奥多·舒尔茨认为,实现这个转变的关键是教育要着重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力,他说:“我们谈论能力的差异,它们是重要的,但我想动力的差异与能力的差异一样重要。”[4]134确实,青年时期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可能一度不如苏联留学生,但是,毛泽东有强大的学习动力,而且特别注重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和研究中国革命问题,因此最终成为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
西奥多·舒尔茨曾大声疾呼:“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花费的时间太多了。我确信,总有一天我们将会发现,只要花费我们现在让学生在教师里的时间的一半,我们就会更接近最优。”[4]136他认为:“我们能用阅读代替讲课,而且,学生可能会学到更多的东西。如果我们讲得少一点,学生阅读的时间就多一点。我相信,原始的论文和文献能够代替教科书,教育质量在这里也会有一个提高。代替上课时间的另一种可能性是用大学生的研究取代传统的课堂教学。”[4]136-137我们国家目前强调实施素质教育以弥补过去应试教育的缺陷,对于大学生来说就是要靠阅读和研究来实现。
(二)通过实践教学培养话语能力
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话语能力。习近平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落后就要挨打,贫穷就要挨饿,失语就要挨骂[9]。话语权不仅仅是传播手段问题,更是话语能力问题。而长期处于听众地位的学生很难掌握话语权,长期垄断话语权的教师也很难掌握听众。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效果不太理想的根本原因,就是因为普遍采取学生当听众、教师垄断话语权的“灌输”模式。这种“灌输”模式培养出来的“听众”型学生,很难具备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错误思潮作斗争的能力,而且很容易受错误思潮诱导背离马克思主义。这种“灌输”模式下的教师,也同样难以掌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即便敢于“主动亮剑”与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潮作斗争,也因为缺乏与听众和读者交流沟通的能力而难以说服人。
因此,仅仅依靠教师讲授和学生听课,很难培养学生的话语能力。在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强调课前教学资料阅读、课堂辩论演讲、课后讨论作业等类似实验操作的实践教学环节,从而帮助学生掌握成长发展所期待掌握的话语权。改革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着力培养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研究、写作、宣传等话语能力,使之成为掌握马克思主义批判武器的思想者,这既是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也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需要。
(三)积极利用新媒体新技术组织教学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1]378
当今流行的“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慕课教学”等教学改革,就是建立在社会信息化基础上的新教学理念,这些理念值得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大面积思想政治理论课借鉴。这些教学理念并不是否定课堂教学的重要性,相反,它是拓宽课堂教学主渠道的技术手段,它要求一次课堂教学要满足无数人无数次的学习,因此对理论深度和学生满意度提出更高要求。“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慕课教学”要求教师建设教学平台、更新教学内容、充实教学素材、加强教学互动、接受社会评价,对教师自身的知识储备、理论素养、教学能力和技术能力都是极大的挑战,是提高教学科研能力的有效手段。同时,学生能够在任意时间和地点通过教学平台上的教学计划、教学视频、教学资料进行自主学习,还能进行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既适应了信息化时代学生的生活习惯,也有利于改进学习效果。
总之,为适应新时代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和党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增强国际话语权的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必须把重点放在教材内容、教师能力和教学方式的改进上,这就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内涵。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2]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美]西奥多·舒尔茨.经济增长与农业[M].郭熙保,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5]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05/18/c_1118891128_2.htm.
[6]“名家领读经典”课题组.人民公开课:中国共产党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M].浙江:浙江出版联合集团、浙江人民出版社,2017.
[7]北京大学创新理论研究院.少年中国说:我读《习近平治国理政》[M].北京: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17.
[8]毛泽东早期文稿[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
[9]习近平.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求是,20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