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 资讯平台 > 第四期

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形与神”

2018-08-28     来源: 《北京教育》:德育,2018.4.72~76     作者: 常宴会

【摘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形与神”在不同的语境下有不同的含义,主要包括教学内容与思维方式、教学基本功与教学艺术、教学表现形式与内在神韵三种理解。不能把“形与神”理解为一种主从结构,认为后者更加重要,而应该具体分析二者的矛盾,在教学场景中理解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形神关系的协调,一要在回归文本、结合现实和注重对比中促进学生养成马克思主义思维方式;二是追求以教学基本功为基础的超常发挥,“技艺高超近乎道”;三是结合媒介技术、交往关系的变化激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各项特质,发挥教师的主动性、灵活性和想象力。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马克思主义/思维方式/“形与神”
【作者简介】常宴会,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  300350)。
【原文出处】《北京教育》:德育,2018.4.72~76
新时代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既要融入党的十九大报告的主要内容,更要深刻领会十九大的精神实质,这是讨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形与神”的重要现实背景。在目前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研究中,时常出现一种主从结构的、非此即彼式的争论。比如,新媒介技术的应用和内容本身的创新何者是第一位的,话语体系的创新和理论本身的创新何者更加重要,教学方法的灵活多变与符合教学目的这一根本宗旨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等等。我们可以把此类对比中的前者理解为教学的表现形式,而后者理解为教学的核心、精神或神韵。简而言之,这些议题主要是围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形与神”关系展开的。如果把两者关系放到这个主从结构框架下理解(甚至“形式与核心”这种表达方式本身就是偏重某一方的),则可能导致两种倾向:一方面认为,“形”的改进——教师的表达、使用的技术和方法本身就是“神”,或者说,目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内容上没有问题,主要的问题是表达方式不对;另一方面认为,目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太过迷恋技术层面的创新,而忽视了课程内容的建设。两种方式都是以割裂的、非此即彼的方式看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形与神”关系,尚未揭示出二者关系的复杂性。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形与神”的内涵
一般来说,“形与神”主要用在评价文学艺术作品上,指的是作品不仅完成了基本动作,更将描摹对象的韵味显现出来,超越一般性的带有了灵动性。“形”是表现形式,“神”是精气神韵,“形”是躯体,“神”是灵魂;“形”是载体,“神”是思想。“形与神”高度统一的散文,称之为“形散神聚”;“形与神”完美结合的绘画,誉之为“神形兼备”。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形与神”关系主要运用于以下三种语境。
一是教学内容为“形”,马克思主义思维方式为“神”。思想政治理论课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既有非常丰富的知识含量,又体现了一定的理论深度,还包含了理论界的前沿问题,这些知识的传授根本上是为了让学生形成马克思主义的思维方式。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是纯粹传授基本知识的课程,而是具有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相统一的鲜明特征,这一点既体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必修课程的设置上,也体现在看问题的视角上。比如,从唯物史观的角度看待中国近现代的历史进程,从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的角度理解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在理解伦理道德、法律、民族精神等问题时主要是从马克思主义视角出发等。任何一种思想理论类的教育都是有立场的,按照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我们旗帜鲜明地提出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知识传授就是为了促进学生形成马克思主义的思维方式。另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所学习到的原理知识,可能不会在每个学生的生活中都用到,这一点,即便是专业课程也是如此。随着社会分工的日益深化和大学通识教育的普及,很多学生在毕业之后并未从事自己所学专业,但我们仍然能够看到不同专业对学生思维方式的影响,可见,思维方式更为重要、更为持久,符合思想政治理论课“让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定位。不过,二者在很多时候是不可分的,因为思维方式就在知识之中,就在日常的学习中,没有完全脱离观点的方法,也没有完全脱离内容的思维方式。此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形与神”关系就体现为,不能满足于完成知识上传授,还要努力让学生形成稳定的思维习性。
二是教学基本功为“形”,教学艺术为“神”。教学基本功包括很多内容,比如,教师的普通话水平、礼仪规范、职业道德、对教学重点难点的把握、教学内容的设计等,它是一个教师完成教学活动的基础能力和基本要求,既是这个职业的准入门槛,也需要教师在其职业生涯中不断提升。教学艺术则更加侧重教师的个人风格,突出了人的因素在教学活动中的影响。我们经常讲“经师易得人师难求”,有时候在生活中也体会到,好像同样的话不同的人说出来可信度也不一样,说明教学艺术在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学基本功和教学艺术之间不是水平高低之分,因为有时候我们发现一名教师可能在基本功上有缺陷(如普通话不够标准),却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深受学生喜爱。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教学基本功和教学艺术的要求还有一些特殊性,前者包括在理解教材和学生的基础上,还要对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社会上最新的思想动向和相关事件有所了解,及时回应学生的思想困惑,后者主要指的是教学艺术的发挥必须在一定的意识形态框架内,要求教师懂得政治、科学和艺术之间的平衡。有学者详细分析了掌握这种平衡的要点,“政治运作规律与学术研究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不同的地方在于,它不是站在学者的或教师的角度来看问题,而是从国家的战略上,从社会的根本利害上考虑问题。……这就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具有政治眼光和政治敏感性,具有把握政治事物及其运动规律的思维方式即政治思维。他们应该向政治家学习,并从社会政治运行和发展中总结经验,克服自身具有的某种书生气和学校知识分子在政治上的幼稚性。”[1]
三是教学表现形式为“形”,教学的韵味为“神”。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丰富内容需要借助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甚至选择什么样的形式决定了教学内容的接受程度,为此,不同的教学组织和教师个人做了大量的探索,由于课程的要求和教学形式本身的有限性,近些年关于教学表现形式的研究已经进入一个较为平稳的状态,主要包括理论讲授、实践教学、辩论赛、拍摄主题视频、课程论文及答辩等方式,很多教师在教学中还积极使用时下最流行的语言、短视频等,教学形式丰富多样。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论坛和相关文章中,教学表现形式一直是引起争议的问题,一种流行观点认为,理论讲授是较为传统和死板的方式,对很多学生来说都是不受欢迎的,因而需要加入更多生动活泼的因素。但实际上,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不是非此即彼的,课程是否枯燥与采用了哪种方式并没有必然的联系。理论的高度凝练和对问题的深刻洞察更能让学生发现生活的复杂性,掌握分析问题的钥匙,这要比一时的兴趣更为重要,这里的关键在于讲出理论的韵味。比如,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的物质性的命题,本来是一个“常识”,但如果讲清楚这里的“物”不是自然的、直观的“物”,而是“物化的社会关系”,是超越“感性确定性”传统的新世界观,在社会生活中展现为“物”对人的支配,就能够为学生理解资本主义社会的运作机制提供一个切入点。我们经常看到著名的理论家在讲坛、课堂上娓娓道来,台下座无虚席,实际的表现形式非常简单,不过一支粉笔一块黑板,课堂的精彩全赖理论的洞察力和丰沛的生命体验的流露。讨论这个问题并不是要证明教学表现形式不重要,恰恰相反,我们应当特别重视教学表现形式对教学韵味的影响,包括媒介技术的更新带来的传播方式变化,话语方式变化背后的师生交往关系的变化等。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形与神”的关系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形神关系需要进入实际的教学场景,才能避免对这个问题采取过于平面化和非此即彼的理解。“形与神”这种关系通常被认为是一种主从结构,其中总有一个是更为重要的、是目的。这种思考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的,但有时候“形”制约着“神”,甚至“形”就是“神”。因此下文中的“根本”和“次要”只具有相对的意义。
第一重语境中“形与神”的关系:帮助学生形成马克思主义的思维方式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根本目的,教学内容的选择是服务于这项宗旨的,但是马克思主义的思维方式正是在其具体的观点中展现出来的。思维方式是人们理解问题的基本视角、主要方法、理论框架等的统一,马克思主义思维方式可以从实践、社会、辩证和历史等范畴出发来把握,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重点问题,这些范畴能够显示出深刻的解释力和社会认知功能。首先,马克思的实践概念从人的感性活动出发,把世界和人都理解为人类实践的产物,超越了传统的直观感性确定性思维。“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这种思维方式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主要是帮助学生理解何为社会现实。比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社会公德”一节,我们会讨论广场舞的噪音是否可以被认定为违背社会公德,如果从直观的角度来理解,按照声音的分贝数、广场舞的时间和规模等指标来界定,则可以进行非常简单的道德评价,但如果把这个事件放到实践的历史性角度来看,就会发现其中包含着公共生活资源的供给、城市化进程与公共生活习惯等复杂因素,实践的思维方式在这里体现为不把思考者自己当作完全外在于评判对象的观察者,而是社会生活的参与者,从参与者的角度理解问题。其次,社会的思维方式意味着从人们所处的社会关系出发理解人的生存状况,分析人类解放的条件。在讲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理想信念”一节时,我们可以从社会关系的历史演变角度出发理解不同历史条件下人的理想的实现。按照马克思关于社会形态的理解,在奴隶制社会中,奴隶是奴隶主的私人物品,没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在封建社会中,佃户是靠租种地主家的土地为生,虽然有一定的自主权,但没有可能发展成健全的人格;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除了劳动力一无所有,虽然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政治权利的平等,但资本的压迫力量毛细血管般地渗透在日常生活中。从以上关于社会关系的粗略梳理中我们发现,人们有什么样的理想是同他们所处的时代及在社会关系中的位置密切相关的。所有人都是有思想的动物,但只有特定时代和特定的人才能获得思考的权利和能力,只有到社会主义时代,才能保证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理想并追求自己的理想。马克思提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499-501)这个判断意味着他是从社会关系的角度出发理解人的生存状况。由于篇幅的关系,辩证和历史的思维方式不再具体展开,它们与实践、社会是联系在一起的。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的思维方式包含在马克思恩格斯的具体论断中,教学内容的编排本身就能呈现出特定的思维方式。
第二重语境中“形与神”的关系:教学基本功是基础,教学艺术是追求,教学艺术是在基本功的基础上形成的,体现出人类活动的灵动性。我们会用很多方式来指称教学艺术,比如“神来之笔”“有如神助”等。教学艺术是在反复的操练基础上形成的个人风格,也是一种高超的教学水平。“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工作的,它当然要运用科学的道理和知识,但是科学知识并不能穷尽关于人特别是关于人的思想政治素质的一切方面,而且科学是掌握一般,而从一般运用于特殊还有很大的余地和空间。”[3]教学艺术特别需要长期的积累和探索。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来说,教学技术的形成需要同时满足政治、科学和教育等方面的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系列讲道理的课程,随着理论水平的增加、人生阅历的丰富,同样的内容也能够讲出更丰富的内涵,学生也能感受到课程的充沛信息、知识和“味道”。这种高水平的教学在形成过程中会有一个从不稳定到稳定的阶段,因此一次做好还不够,还需要次次做好,在长期的高水平实践中才能形成较为稳定的个人风格。
第三重语境中“形与神”的关系:教学的韵味重要,但不同的表现形式本身就是在选择不同的内容、呈现不同的韵味。表现形式原本是为教学内容和目的服务的,但它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内容和节奏。我们以近年来流行的网络技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为例,网络传播的基本规律是去中心化,要求思想的表达更加平等化、知识获取更加快餐化、理论的呈现更加数据化图像化等。网络技术在普及理论的同时,也更加突出了能够符合网络传播规律的部分理论内容,但这与理论本身的传播规律有时是相悖的。尼尔·波兹曼提出,媒介即讯息,不同的媒介偏好不同的人物特征和表达方式。“在电视上,话语是通过视觉形象进行的,也就是说,电视上会话的表现形式是形象而不是语言。”“印刷术时代步入没落,而电视时代蒸蒸日上。这种转换从根本上不可逆转地改变了公众话语的内容和意义,因为这样两种截然不同的媒介不可能传达同样的思想。”[4](8,9)林肯的葛底斯堡演讲、罗斯福的炉边谈话和新世纪各国政要对社交网络的运用,反映出政治领袖的媒介素养,反过来也说明不同的媒介技术也需要不同的公众形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来说,新媒体技术既是我们教育活动的外部环境,也是可以利用的表现形式,但要注意到媒介革新在教学效果上的显著作用。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形与神”的协调
形神兼备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理想状态,也应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职业追求。这种职业理想需要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实现,需要从“形与神”的不同层次协调好两者的关系。
第一,要在回归文本、结合现实和注重对比中促进学生养成马克思主义思维方式。马克思主义思维方式这个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神”需要相当的理论准备、经典阅读、现实关怀汇聚成的教学内容这一“形”为基础,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思考能力。马克思主义思维方式的形成需要把经典原著的详细解读、社会现实问题的分析和不同理论体系之间的比较结合起来。首先,理论教学有难度,但原汁原味的马克思恩格斯著作本身就有魅力,马克思主义的思维方式就包含在具体的文本当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的很多问题需要直接谈到经典文本,另外两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也可以引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历史观、人生观等问题的论述。很多时候,经典文本的解读本身就能回应社会上对马克思主义的种种误解,比如,在《共产党宣言》1872年版的序言中提到,马克思恩格斯所揭示的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到目前为止仍然是正确的,而一部分政治实践策略则由于条件的变化而“过时”了,这里的“过时”有非常严格的限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运用必须与当时的社会条件相结合。其次,马克思主义思维方式的养成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结合现实生活,尤其是社会热点事件和社会心态的最新变化,向学生示范马克思主义的解释力,同时带领学生学习使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分析问题。最后,思维方式的形成是在比较中实现的,马克思主义是众多社会理论中的一种,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出一个案例时,学生经常会引用其他学科、其他流派的理论框架来分析教师使用的案例,学生从同一个案例中可能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这是社会思潮多元化、全球文化多样化这一历史趋势在课堂中的体现。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必须对马克思主义与其他流派在思想史上的关系、在政治实践历史上的影响有非常充分的把握,才能回应好学生的问题。
第二,要追求以教学基本功为基础的超常发挥,“技艺高超近乎道”。教学艺术是教师的理论水平、经验阅历和生命体验等因素相互之间产生的化合反应,是一个需要长期努力才可能达到的理想状态,教学艺术的实现必须以教学基本功为基础。通俗地说,教学基本功指的是完成教学的各项基本要求,教学艺术则是在此基础上达到了非常高超的水平,这里的艺术指的是展现出入的灵动性和创造力。如果说教学基本功是“画龙”的过程,教学艺术则是“点睛之笔”。我们往往认为“点睛之笔”更为重要和难得,但其重要性恰恰是在“画龙”的基础上实现的。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艺术应该被看作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在这之前,则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默默耕耘。
第三,要结合媒介技术、交往关系的变化激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各种特质,发挥其主动性、灵活性和创造力。近年来很多新的媒介技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获得广泛应用,使得教学表现形式变得更加丰富和生动,但表现形式背后的教学韵味提升则需要更多关注媒介技术的特质和演变规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表现形式既有一个时代普遍的特点,也是一件颇具个性化的选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达到一种传神的状态,需要教师对不同媒介的特点有准确的把握,运用适合自己的媒介形成教学特色。从传播媒介演变的规律来看,一方面,新的传播媒介并不会完全取代旧的媒介,在新的媒介兴起之后,会迅速增长,改变人们的交往习惯和表达习惯,但这种趋势并不会持续太久,很快就会进入一个平稳期,在这个过程中,原有的传播媒介会被一些人认为“过时”和“陈旧”而迅速衰落,但同样会在到达一定的阈值之后进入平稳状态。另一方面,媒介及其组织对人类感官的开发已经进入到非常精细化的程度,如果说互联网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在以往还只是针对人的视觉进行,那么今天的互联网产品则渗透到人的视觉、听觉、人工智能甚至是生活轨迹等各个方面。媒介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得到了及时广泛的应用,它们改变了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节奏、学生的组织方式、教师和学生的接触方式。[5]如果说直接面对活生生的人是最自然的教学方式,那么媒介技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则会在很大程度让技术成为课堂的主体,用技术的特性塑造课堂。因此,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来说,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但它不应该完全取代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面对面交往,也没有使得全部的仅仅借助最简单的媒介进行教学的课堂失去吸引力,其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掌握主动权,了解不同媒介的特性和自身特质的关系,激发了教师教学的主动性、灵活性和创造力。
参考文献:
[1]刘建军.全面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基本规律[J].思想教育研究,2017,(4).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刘建军.论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J].教学与研究,2011,(3).
[4][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童年的消逝[M].章艳,吴艳莛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5]沈震,杨志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新媒体新技术相融合的若干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17,(3).

版权所有 © 2016 - 2025 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0536  京ICP备10054422号-1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