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情与理”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对关系。对情与理的理解不能单纯局限于方法层面,而要考察其丰富内涵,这是把握二者关系的前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情包括四层含义,即教育者的职业热情、教学对象的发展实情、教学内容的动情与共鸣、教育理论对人的同情。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理也包括四层含义,即思想理论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之理、教学内容回应中国发展之理、教学过程关照学生成长之理、教育者自觉说理讲理。情与理虽不同,但在教学中互助互补,协同发力,缺一不可。情与理的融合有效地提升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说服力和感召力,满足了大学生发展的需求与期待。
【关键词】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情与理”/大学生/思想品德
【作者简介】许慎,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83)。
【原文出处】《北京教育》:德育,2018.4.77~81
“情与理”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对关系。在目前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研究中,一方面,“情”与“理”经常被狭隘地定义为一种教学方法:“情”就是依靠感性的语言、动人的内容、艺术的方式支撑的情感教育;“理”就是说理或理性教育,它必然是比较枯燥的甚至在部分人眼中是“更高级”的表达方式。另一方面,“情”与“理”的关系要么被割裂,要么只在特定的语境或课程中才会结合,“情”与“理”甚至成为彼此在教学中的“负担”。实际上,“情”与“理”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话语中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它们不仅局限于教学方式方法,更是一种贯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全过程的理念,呈现方式多元,彼此之间相互联通、协同作用,在大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新时代,大学生在认知规律、思想状态、思维特征和接受习惯都显现出了新特征,如何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说服力、感染力,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和期待,必须厘清“情”与“理”的内涵,把握二者的关系。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情”
《说文解字》中对“情”的解释是,“人之阴气有欲者。从心青声。疾盈切”。“情”是人的欲求的表达。《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对“情”有比较详细的解释,具体包括六种:感情、情面、爱情、情欲、情况、情理(道理),既有对人与事物的关心和牵挂,又有对现实状态的描述,还指人的常情与事物的一般道理。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我们也常常提到“情”,它是兼顾情感、实情、道理的复合概念,具有浓厚的人文关怀。具体来说有四层含义。
第一,教育者的职业热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情,首先表现为教师的职业热情,具体包括两个方面,对教学的热爱之情与对大学生的仁爱之情。列宁曾指出:“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1](45)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教学的核心要素,对教学的热爱之情是指对所从事的工作、所讲授的理论、所宣传的思想的真懂、真信、真爱,这是支撑教学深度与温度的前提,也是学科自信的重要表现维度。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学生的仁爱之心是指教师对大学生的主动关怀与信任,积极引导与纠偏,适度鼓舞与鞭策。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身的理论性、政治性、科学性,对部分青年大学生来说已经有些望而却步,但亲其师而信其道,教育者的热情在一定程度上会优先于教学内容与教育资源的吸引力与信服力,能够激发学生对教师背后的课程与学科的信任与喜爱。
第二,教育对象的发展实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情,当然包括大学生的发展实情。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单向度的教学正在向双向度的教学转化,学生越来越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中心,把握学生的发展实情就是要掌握大学生的思想特点与价值倾向、心理状态与学习热情、认知方式与接受习惯、话语风格与社交偏好。当代青年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的关键期,特别是全球化、信息化、技术化的发展,大学生获取信息和表达自我的方式日益多元,准确掌握大学生在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上的盲区与漏洞、思想倾向与价值评价中的误区与错误、心理发展与人生态度上的雾区与风险、社交习惯与社会参与中的雷区与任性,是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升教学生动性与针对性的重要前提。
第三,教育内容的动情与共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情,还表现为教学内容的生动及其与大学生之间的共鸣。马克思指出:“人对世界的任何一种人的关系——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思维、直观、感觉、愿望、活动、爱,——总之,他的个体的一切器官,正像在形式上直接是社会的器官的那些器官一样,是通过自己的对象性关系,即通过自己同对象的关系而对对象的占有,对人的现实的占有。”[2](189)毅学内容的生动是指通过具体的人、物或案例向大学生呈现可视、可感、可知甚至可触摸的材料,引发大学生在情绪、生理、思想中的振动,从而产生共鸣。物理学中的共鸣是指物体因共振而发声的现象,教育中的共鸣则是指教育主客体之间在思想上或感情上的相互感染而产生的情绪,是极其主观的体验。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引导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就应当竭尽全力去呈现真实的历史、鲜活的生活、可预知的未来,帮助大学生快速进入教学场域,形成正确认知。
第四,教育理论对人的同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情,最深厚的表现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饱含着的对人的同情。马克思在《资本论》德文初版序言中论述了工人阶级的“苦难”,指明“资本主义生产的自然规律所引起的对抗”给工人阶级带来了痛苦和灾难,但是“问题本身并不在于资本主义生产的自然规律所引起的社会对抗的发展程度的高低。问题在于这些规律本身,在于这些以铁的必然性发生作用并且正在实现的趋势”[3](26)。于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与“现实的人”的视角梳理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指明“资本主义生产不是绝对的生产方式,而是一种历史的、和物质的生产条件的某个有限的发展时期相适应的生产方式”[4](305),始终围绕人的生存状态、生活条件、生的尊严与对自由民主的追求开展理论创作与实践工作,始终把全人类的解放当作自己的长远的奋斗目标,指明“两个必然”的实现是历史发展的大趋势。“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是,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5](9)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讲述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也是始终坚持对人的同情,抓住大学生在历史和现实、书本和生活之间的定位与需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实现自由人的联合而不懈奋斗。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理”
“理”在《说文解字》中是“治玉也。顺玉之文而剖析之”,“理”即是玉石的纹理,是事物内部的道理。哲学中的“理”则有唯物与唯心的含义,如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如宋明理学中的“在气之先”的、“人心之外”的“万物之规律和法则”。“理”在生活中运用较多的还是“道理”,它强调事物本身发展的规律性和存在的必然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理”,既讲客观道理,也讲主观用理,具体包括理论本身揭理、教学内容有理、教学过程依理、教学主体讲理四个层面。
第一,理论本身揭理:人类社会发展之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理,首先表现为它所依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陈先达先生在《雄踞人类思想高峰的马克思》一文中指出,马克思是登上历史舞台的无产阶级的最伟大代表,他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形态更替的历史规律,揭示了无产阶级推翻资本主义旧世界、建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新世界的历史使命。[6]马克思主义是真理,这不是自封的,也不是一句空洞的套话,更不是一种狭隘的宗派主义。马克思深刻地揭示和论证了人类历史的三种基本形态:从“人的依赖关系”到“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再到“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7](135)。当然,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真理性,不止在于它的实事求是的理论力量,还在于它指明了改变世界的实践力量——无产者,发现了与时俱进的生命活力——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
第二,教学内容有理:中国社会发展之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理,在于它在教学中直接阐明的中国社会的历史、描绘发展的现状、回应面临的问题、总结前进的规律,一句话,讲好了中国故事,而只有那些同时具备导向价值和真实价值的中国故事才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宣讲的好故事。[8]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社会主要矛盾以一种集中、凝练、典型的形式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基本关系、核心要素、关键问题,是社会发展的一面镜子。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讲好中国故事,就是要始终准确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讲清楚中国社会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内在逻辑和外在表现,讲清楚历史是人民书写的、一切成就归功于人民的深刻道理,讲清楚发展中的问题以及如何在解决问题中实现更好的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作出全新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对改革发展四十年来伟大成果的历史回应,更是对未来中国发展方向、发展目标的精准定位。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是要始终坚持问题导向,讲明中国社会发展中的矛盾变化之理以及解决矛盾之理。
第三,教学过程依理:教书育人规律与学生成长规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理,还表现为教学过程要遵循教书育人的规律和学生成长的规律,运用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自觉改造教学理念、打通教学思路、创新教学方法,处理好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的关系、政治性与文化性的关系、学理性与通俗性的关系、教育灌输与渗透的关系。马克思曾经说过:“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9](72)教书育人就是要引导大学生意识到事物发展的必然性,通过多维视角把握事物的真实状况,透过现象看本质。俗话说,不懂庄稼脾气,枉费一年力气。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这就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要切实把握学生成长的特点和规律,善于将学生变为教育的主体,善于将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转为学生自身成长的内在需求,善于将学生头脑中的认知转化为学生切实的行动。
第四,教学主体讲理:教师要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理,最核心的还是要依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自觉讲理、积极说理,勇做、善做传道者。正所谓“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准确定位自身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者、研究者、传播者的三重身份,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释现实问题,在教学工作中积极言说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认知与行为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既与专业课教师一样承担知识传授的任务,更担负着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使命,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传道的自觉是以坚定的理想信念为支撑的,是以“失语就要挨骂”为警醒的,是以政治正确为立足点的,应积极主动、自觉自愿地向青年大学生讲好马克思主义,要理直气壮地讲理、深入透彻地说理,担负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
三、“情与理”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融合
通过前面两部分的阐述,我们再次回归到对“情与理”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出现的思想分歧,通过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作为一个整体,从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教育内容、教育的理论支撑四个方面的要素分别对“情”和“理”进行了阐释,解决了在教学实践中对“情”和“理”只有单一内涵的偏见,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更加丰满、更加立体,同时也捕提到了二者之间相互依赖、互为补充、同向共进的关系:教育者的职业热情能够激发自觉说理,掌握教育对象的发展实情能够准确把握教学内容回应的具体问题,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可以精心设计动人的教学内容与环节,掌握科学的理论能够更加深刻地呈现理论对人的同情。因此,“情与理”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不是非此即彼、孰先孰后、孰优孰劣的零和关系,而是相互依赖、互为补充的双赢关系。
首先,“情与理”的融合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必然选择,它不仅符合新时代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综合诉求,也凸显了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双重期待。“情与理”的融合在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中有丰富的尝试,从历史上看,尤其是针对农民展开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宣传,生动地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同广大农民的深切需求联系在一起,呈现出情显理隐、相互支持的状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则是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学生进行比较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使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为学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进入新时代,大学生作为网络成长的原住民、图像时代的冲浪者、信息社会的新主体,他们对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主体都提出新的要求:教学内容要更加直观、动人,教学方法要更加灵活、生动,或者更加艺术性,教学主体则要满足知心人和引路人的双重期待。因此,科学把握大学生思想认知的动态能够更好地帮助他们完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教学更加符合大学生的接受习惯;而具有高水平理论素养和丰满人格魅力的教师则是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走进大学生心灵的关键。大学生总体上的精神风貌、时代特征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可回避的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只有善于走近、走进大学生的生活圈、朋友圈,在观察和互动中捕捉大学生的兴趣点,找到思想困惑与价值需求,才能更好地把握教学目标、重难点与学生需求之间的契合,高校选择与计划自身的语言风格、课堂结构、说理力度,干预和调适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逆反心理,帮助学生在掌握系统知识的基础上实现价值观的塑造。
其次,“情与理”的融合不是只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特定情境、特定课程中才出现的教学方法,而是贯穿教学和大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全过程。当前大多数大学生能关心国家大事,视野也比较开阔,对政治问题能合理分析,能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社会问题。但是也有一些大学生仍在思想上存在困惑与迷茫,丧失了理想,迷失了信仰,在思想上非常懒惰。大学生心理内部的需要结构也在发生变化,他们追求独特性,价值观念尚不稳定,时常处于波动、迷惘、抉择之中,情感是不稳定的,易受周围环境变化的影响,学业、生活、人际关系等变化会引起情绪的波动,容易偏激、冲动。育人重在全过程、全方位,大学生的社会成熟期较长,在整个大学时代,他们都要为这种社会成熟的完成而付出努力。因此,“情与理”的融合能够更加高效地引导大学生形成稳定的思想品德,具体来说在于它在知、情、信、意、行的培育过程中帮助大学生形成了稳定的心理特征、思想倾向和行为习惯。但是,人的思想品德不一定是按照心理、思想、行为的顺序来完成,也有逆序式和跳跃式的情况出现;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与个体所处的社会环境也息息相关,存在着外部制约与内部转化的过程。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精准分析大学生成长的每个环节,因情而动,将思想问题的解决与生活问题的解决相结合,主动介入大学生生活圈,促进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养成。
综上所述,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而理论的彻底就在于能够抓住人的根本。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如果简单地将理论的彻底理解为只要有好的理论就能实现好的教学效果,或者说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内容上没有问题,主要的问题是表达方式不对,那么,就是没有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强大的真理性和生命力。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意味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始终坚持人的在场,始终按照人本原则开展教学与管理。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克服情的过剩与理的缺位,没有情的纯粹说理是枯燥、乏味、孤立的,丧失了思想政治理论的人文关怀;没有理的过度煽情则是空洞、庸俗、无效的,折损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基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全方位把握“情与理”的丰富内涵,统筹“情与理”在大学生思想品德养成中的地位与功能,有效地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说服力和感召力,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起来,夯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列宁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4]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5][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陈先达.雄踞人类思想高峰的马克思[N].光明日报,2018-03-26(15).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8]李红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讲好中国故事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