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 资讯平台 > 第四期

建构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研究

2018-08-28     来源: 《黑龙江高教研究》(哈尔滨),2018.5.152~155     作者: 许静波 王艺鑫

【摘要】大数据技术的推广将推动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双重变革。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模式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入手,研究大数据技术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具体实践方式,并通过设计具体的教学模式和保障性措施,促进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的更新与教学实效的增强。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大数据/教学模式
【作者简介】许静波,东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与创新研究;王艺鑫,东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0)。
【原文出处】《黑龙江高教研究》(哈尔滨),2018.5.152~155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农业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路径研究”(编号:16JD710033)的阶段性成果;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改革项目思想政治理论课及“四进”专项教学改革研究专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编号:SJGSZD2017003)阶段成果。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宣部和教育部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创新计划》中明确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改革教学方法,创新教学艺术……形成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相互支撑,理念手段先进,方式方法多样,组织管理高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1]。目前,大数据已经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依托和方式,它与具体实践环节的结合形式是其价值和功能的集中体现。故而,将大数据的思维与运行方法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中,构建“大数据教学模式”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高教学实效的重要切入点。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的三个发展阶段
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确保意识形态安全和深层稳定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它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等具体课程,由独立的马克思主义学院或其他公共课教授单位教授具体课程内容。课程开展方式以公共课形式展开,均为在校全体学生的必修课程,纳入绩点考查范围与平均分核算中,是高校学生评定奖学金、保送研究生和各种评优和评比最基本的考核标准。一般而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模式主要有以下三种,并顺序经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种模式可称其为“传统教学模式”或“经典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模式除了教学主客体以外,包括教材和粉笔。一般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结合教科书内容制定板书,陈列教学要点、重点和难点,并按教科书的章节设计课程内容并进行教学,教师往往通过举例和旁征博引对教学要点进行说明和讲解,而考核方式一般结合出勤、考卷测评等方式计算最终成绩。然而,这种传统模式具有单向灌输的特点,不易于激发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二种模式可称其为“电化教学模式”或“多媒体教学模式”。自20世纪末,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不断普及,多媒体技术得到长足的发展,以及高校对多媒体技术所进行的采购拨款数量逐渐增加,高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普遍以PPT作为教学的辅助工具,从而转变了板书授课的传统模式。多媒体教学大大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并逐步融入视频、音频等内容,丰富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形式,然而仍未能实现实质性的教学互动。
第三种模式可称其为“大数据教学模式”,它是我国最近几年来刚刚兴起的一种崭新教学模式。大数据时代的“数据”以种类繁多、高速运行、具有大容量等方面为主要特征[2],它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教育教学模式创新的实践基础。在大数据条件下,通过对数据结构及特征进行归纳,明确数据特征的所指,通过归纳和演绎方法的推进,在数据整理和分析的基础上明确不同因素之间的关联,进而将该种联系运用到具体学科的教学模式建构中,成为大数据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相连接的关键点。大数据教学模式可以分为“线上教学”和“线下辅导”两个组成部分。大数据教学模式的线上教学可以取消正式的课堂,将教学内容通过数据在线的形式传播,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和地点通过互联网接受教育信息,并将产生的疑问通过互联网反馈给授课教师。线下辅导要在规定时间和地点进行,主要采取小组辅导和讨论的形式,由授课教师负责组织。这样,在教学中伴随着“弹幕互动”、面对面讨论等形式,大学生往往热衷于参与其中。大学生具备独立收集资料、整理和分析资料的能力,对于教师规定的教学内容,学生可以自主运用数据库检索进一步学习和研究的相关文献,使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逐渐丰富,并具有师生互动的潜质。
总体而言,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目前已经进入大数据技术与翻转课堂初步实践阶段[3],但成型的或成熟的教学模式尚未得到确立。上述三种教学模式在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是并存的,这既与教师的特长与偏好相关,也与高校资金投入等决策问题相关,还与学生本身的综合素质相关。
二、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1.授课内容不能与时俱进
无论是板书授课还是多媒体授课,授课的主要内容来源于教科书,一旦教科书的内容不能与发展的实践紧密结合,大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课程的教学内容、结构框架和基本观点相对稳定,多年来教材的变动相对较少,教师一般也要按照规定的教学大纲,沿袭传统的教学内容进行授课,如果不及时更新教学案例,就会导致理论与现实相分离。在大数据时代中,社会事件层出不穷,热点问题屡屡引发社会的普遍关注,大学生也能通过各种网络渠道接受到这些信息,从而引发对教学内容的质疑和不解[4]。数字技术的发展以及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使得学生可以对当前的时事有较好的感知能力,这导致传统授课方式的内容吸引力不强,不能引发学生的广泛参与,其关键在于“在现有教学模式中,案例更新不够及时,进而导致教学内容不能与时俱进”。
2.授课内容碎片化
虽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科书是完整的思想体系,但由于教师所列举的课程案例和相应的辅助案例不具普遍性或典型意义,该案例与其他案例的相关度不强,与现实生活中正在发生的事件之间也缺乏直接的内在联系,就会导致学生对于案例的认同程度不高。在大数据条件下,传统的定性研究逐步向定量研究发展,依靠数据诠释事实成为不同学科发展的重要方向,从前的抽样调查已经被大数据取代,具有更大的说服力。与此相对,传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较为碎片化的教学方式导致其对于时事热点以及国家发展政策等缺乏统筹性,数据统计意义不强,进而影响课程体系的说服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会因为学生提出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案例而感到无力。可见,如果不将个别事件或案例还原到历史和现实中,尽可能系统和完整地加以论证,特别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诸课程之间建立协同教育机制,很难说服大学生。
3.学生融入和参与度较低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已经进入互动式教学的初步尝试阶段,学生可逐步融入课堂中,但由于缺乏互动机制和相应的考核机制引导学生参与并完成学习任务,学生融入不能以制度化形式发展,并最终导致“教师授课—学生学习”的传统模式得不到根本转变,学生依旧在学习中呈现出较大的被动性,这是传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其中,对重点与难点的把握、对具体多媒体大数据技术的筛选和应用都需要大学生的积极参与和融入,教学对象与教学内容的对接方面也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局限。在大数据技术发展过程中,对数据的整合分析能力以及教育教学方式的整体性演变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发展的重要方向。
图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大数据教学模式框架图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大数据教学模式的建构
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大数据教学模式的结构框架
从结构上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大数据教学模式应包含教学目标、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等三个部分,具体构成如图1所示。
将教学模式分解为以上三个部分,主要是基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多样化、教学目标的多样化和大数据对其所提出的新要求。在教学目标方面,大数据的介入必然产生实证性结果,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建构时应首先对数据进行归纳和分析,增加数据对教学目标的佐证作用,发挥大数据实证性的说服作用。有鉴于此,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可适当引入关键词索引技术,通过对目前网络等平台的关键词进行索引,明确时事走向,并洞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新型思想路径。在教学理念方面,大数据的共享特征要求多主体参与,共同发掘数据中具有特征的部分,并以实证思维对数据中具有特征的部分进行诠释和归因,诸如峰值等数据往往是具体社会现象的量化标志[5],唯有通过师生协作探讨,深化双主体教学理念,才能理论联系实际,对具体现象进行诠释,明晰大数据下的时代特征与思想政治教学重点。在教学方法方面,大数据时代的技术腾飞推进教学方法的创新,如果说双主体教学是一种理念,那么图式教学、视频教学、双课堂教学则是该种教学理念落实的具体方法。将大数据思维引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最终需要更新教学法以实现对价值观和教学理念的践行。在微课方面,高校可推行慕课(MOOC)模式,并将PPT、微电影、微信群及QQ群等媒体教学方式引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更新教学式样,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与价值观和教学理念的革新协同发展。如果以教学时间序列为依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大数据教学模式可以简要图示如下(见图2)。
图2  以教学时间为依托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大数据教学模式
2.建构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大数据教学模式的理念主要来自中国传统的“因材施教”理念和“互动式教学”理论。当代社会是复杂的系统,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理解国家事务、理解社会公共事务的难度增加了,他们已经无法掌握所有相关知识,而只能是根据个人的喜好、需求和个性特点有选择地学习,因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全面、完整地讲授基本理论知识之外,还有必要结合当代大学生的个性化特点,因人而异地就某些具体问题展开深入的教学。这种因材施教的理念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已经无法实现,只有借助大数据方法。在西方,互动式教学理念由苏格拉底“知识的助产士”以及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育理论演变而来,其中包括自主学习理论,依据杜威的实用主义教学方法形成合作学习理论,它也是互动式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考夫卡、夸美纽斯以及罗布斯·斯莱文的教育思想为主要依据界定了清晰的互动范畴以及互动方法。对于大数据教学模式和互动式教学相融合,国外也有较长时间的实践历程。其中,翻转课堂的教学实践既是其代表形式,也是实践大数据思维的重要教学形式革新。翻转课堂亦可翻译成颠倒课堂、逆向教学、逆序教学,亦即the Flipped Classroom Model,简称FCM。早在2000年,迈克尔·特吉与莫琳·拉赫实践了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在经济学课程教学中引进该模式。2004年,萨尔曼·可汗利用图画进行辅导性教学,并伴以视频教学,这是完善翻转课堂教学过程的具体实践。2007年,亚伦·萨姆通过运用PPT及其他多媒体手段,针对学生进行线上教学,这是通过开展翻转课堂提升学生学习效果的具体实践,对翻转课堂流程设计具有重要作用[6]。这些研究成果均可以结合我国实际,运用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
3.思想政治理论课大数据教学模式的应用价值
建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大数据教学模式,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应用价值,可以切实提升教育教学的实效。一是大数据条件下的教学模式强调可视性,以较为直观的方法使教学内容清晰化,提升学生对具体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同时提升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对课程的认同度。二是大数据最重要的特征即在于通过对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使教学内容在量化的基础上推进,这是基于大数据样本统计的精确性而言的。随着课程教学实证性的增强,单纯以理论教学为重心的模式亟待调整,因而样本的精确性和数据的实证性成为建构教学模式的重点,真正做到用大量的、有说服力的实证数据教育大学生,进而实现教学目的。三是大数据时代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强调学生的参与,亦即强调双主体教学,强调运用大数据技术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整合教学过程,“翻转课堂”等教学法创新应与教学内容的创新同步。四是大数据可以长期保持和追踪,经过多年的存储形成纵向的历史数据,它可以客观和准确地了解到大学生思想变化和发展的契机与阶段,并在大数据基础上分析和预测大学生的思想动态,特别是其与各种社会思潮的相关度,从而使教育者更加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可见,大数据作为现今的教学理念与教学辅佐手段,对于改进和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唯有通过合理的模式建构,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四、思想政治理论课大数据教学模式革新的保障性因素
1.开发大数据技术支撑平台,提供技术保障
在大数据时代,教育者需努力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多媒体技术及数据处理技术相结合,在授课形式上,微课、微视频、慕课(MOOC)、微信群及QQ群的建构与运行均需要一定技术手段的运用,因而需要开发课程建设的数据信息平台。以MOOC为例,其由开发端、制作端、运营端与客户端等构成一个闭合的生态系统,课程具有开放性,由平台开发后即可通过付费或非付费的形式进行自由教育,课程的教学过程全程具有开放性,通过话题与主题授课方式展开,每个教学单元可形成独立的整体。在运用MOOC模式开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过程中,需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资源整合,进行课程开发,同时推进前端开发平台整合,并引进资金进行客户端开发,将技术作为整合高校思想政治教学内容的重要工具,并以技术的进步推动教学理念与教学法与时俱进,与大数据时代的教育运作方式有机结合。
2.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革新教学理念,提供观念保障
教学主体是大数据时代贯彻和落实教学理念的关键所在。大数据时代应推行双主体教学,有效提升教师教学效率和学生主体参与度。在教师方面,学校应加强队伍建设,传播先进教学理念,提升教师对大数据时代教学方式的认知,以教师为切入点,全面提升师生结合度和课程教学的完整性。同时,还应开展教学培训,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仅注重定性教学的路径向定量教学转型,将统计学思想和软件引入数据处理过程中,针对时事热点问题进行问卷调查,并通过运用SPSS、Eviews软件实现对数据的处理,验证所研究问题的显著性,避免定性研究的误差[7]。在学生方面,应着重提升学生参与意识与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归纳与演绎分析方法、定性与定量研究方法,并培养团队意识、合作意识与自主学习意识,在翻转课堂等教学实践中逐渐锻炼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并组织学生针对特定社会问题进行问卷设计、问卷信度与效度检验、数据处理与回归分析等,培养学生项目处理与问题分析能力,使师生双主体均能有效利用数据,通过提升自身数据整合与处理能力,使得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成为全方位提升学生思维与行为能力的平台。
3.推进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与现实相结合,提供内容保障
虽然大数据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影响作用较为明显,并直接影响了教学开展方式和师生教学模式,但在教学内容和社会现实之间仍存在很大张力,因而要紧跟时政热点,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导向功能,避免数据时代信息爆炸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与冲击,教师也应适当把关,使得学生在大数据面前可梳理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事实判断体系,合理反思热点事件中的是非曲直,辩证看待政治热点及社会焦点问题,避免随波逐流[8]。大数据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手段,而不是目的本身,应在运用大数据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转向中明确手段与目的的区别,以辩证思想展开教与学,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思想,以大数据为教学转向的路径,最终旨在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率与效果的提升,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与时俱进。
总之,通过将大数据的思维方式、运用模式及载体引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中,可使得该教学理念具有实践根基,并最终实现其对学生思想政治素养与学习科研能力的双重提升。在教学中,不仅要促进教学方法与大数据处理技术相结合、教学内容与热点相结合,还应实现双主体的反思,在大数据时代有效甄别信息,通过合理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使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时俱进,并通过不断反思而实现发展与完善。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19(2).
[2]赵靖岩,胡振波.大数据环境下高校信息化教学模式研究[J].情报科学,2016(1):92-95.
[3]蒲清平,朱丽萍,周莹莹.大数据时代基于APP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以形势与政策课为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5):164-167.
[4]任春华,庞达.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变革研究[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6(22):79-83.
[5]冯艳红,等.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智慧教学模式研究[J].软件导刊,2017(2):200-201.
[6]朱思鸣.基于大数据思维的数字化教学模式构建[J].微型电脑应用,2015(5):42-43.
[7]陈雪强.大数据:教学评价模式的信息化探寻[J].教育导刊,2015(6):82-85.
[8]王睿.大数据时代教学模式的变革[J].人民论坛,2015(36):172-174.

版权所有 © 2016 - 2025 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0536  京ICP备10054422号-1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