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思政课“5+1”主题实践教学模式是在理工科学校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的背景下进行的探索。该模式以增强思政课亲和力和针对性为目标将学生成长所需和学生专业相对接,将思政课课程实践和暑期实践有机结合,切实通过实施主题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对理论的知识认同和情感认同,提高了学生的运用所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获得感。
【关键词】思政课/主题实践/课程实践/社会实践
【作者简介】甘玲,河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秦平山,河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法学研究(河北 石家庄 050018)。
【原文出处】《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武汉),2018.5下.38~4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6年度教育部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优秀教学科研团队建设项目(立项批准号16JDSZK116)的研究成果。
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2016年12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根本在于做人的工作,中心环节在于立德树人,核心在于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要落实习总书记讲话精神,思政课必须深化教学改革,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满足自身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锻炼学生运用理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5+1”主题实践教学源于2013年河北科技大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马克思主义学院根据思政课教学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探索在5门思政课中开设“实践课堂”,分阶段、分模块、分层次、分类别地实施主题实践教学活动。分阶段:加强教学研究,整合教学资源,从理论到实践,分阶段、循序渐进地推进教学改革。分模块:把5门思政课和1门假期社会实践作为一个整体,构建“理论课堂+实践课堂”的实践教学模式。分层次:根据不同思政课的内容、不同年级的学生特点,逐课逐级推进课程实践教学,最终完成暑期社会实践;分类别:因材施教,根据文理工科学生的不同专业特点实施不同的实践项目。经过几年试点,逐步形成了思政课“理论课堂”和“实践课堂”有机结合,5门“课程实践”和1门“社会实践”有机统一的“5+1”主题实践教学模式。
一、思政课“5+1”主题实践教学的意义
1.思政课“5+1”主题实践教学丰富了思政课教学的内容与形式。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通常体现在学生通过理论学习达到对科学理论的认知、情感的认同与行为的践行三方面,这就决定了思政课教学方法的改革应当综合考量思政课在知识、情感、信仰、能力等层面的目标,应该贯穿学生整个学习期间,范围应当涵盖课堂、校园、网络与社会四个空间,思政课“5+1”主题实践教学模式满足了这些教学要素。
首先,在知识目标上,“5+1”主题实践教学模式强调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延伸与扩展。教师要依据理论教学内容和重点难点,围绕学生面临的社会转型、网络舆情等现实问题和求知、求友、求职、求成等过程中的成长困惑,设计实践主题,有效避免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内容的脱节。其次,在情感目标上,“5+1”主题实践教学模式强调以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活学生的情感认同。情感是态度在生理上一种较复杂而又稳定的生理评价和体验。情感包括道德感和价值感两个方面,具体表现为爱情、幸福、仇恨、厌恶、美感,等等。大学生对科学理论的情感认同是大学生对科学理论价值认同的前提和基础。情感认同一旦产生,大学生就会身体力行地积极寻找科学理论的意义,理解科学理论的价值,并付诸行动。再次,在信仰目标上,“5+1”主题实践教学模式注重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互动中增强了大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思政课要让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必须拓展学生的理论视野,提升学生的理论分析能力,要求学生能够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与方法来分析历史问题和现实问题。最后,在能力目标上,“5+1”主题实践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自主性、探索性的实践活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在丰富多彩的自主活动中培养的,思政课实践教学通过主题实践活动有效提高了大学生的口语表达、学习思考、辩证分析、人际交往、团队合作等能力,提高了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主动性和自发性。
2.思政课“5+1”主题实践教学增强了思政课教学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思政课“5+1”主题实践教学模式突破了传统思政课孤立的课程实践和暑期社会实践分离的模式,将思政课实践教学作为一个整体教学系统设计实践方案,遵循了学生认知由低级向高级、由感知向理性发展的认识规律,在5门思政课中循序渐进地推进主题实践活动,教师根据理论教学内容和重点难点、热点问题设计实践主题,指导学生实施课程实践。5门课结束之后,学生对思政课理论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和理解。再利用假期开设为期两周的思政课社会实践。这一模式坚持“理论课堂”与“实践课堂”并重,多元互动的理论课堂与丰富多彩的实践课堂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从而激发学生主体对理论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了思政课理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3.思政课“5+1”主题实践教学提升了大学生对思政课的获得感。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是新形势下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关键。思政课“5+1”主题实践教学围绕增强教学的亲和力与针对性,以获得感为归宿,丰富实践教学形式,使学生理论有认同,心理有共鸣,思想有升华,能力有提升。思政课“5+1”主题实践教学模式为大学生提供了直面社会和生活的机会,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锻炼了能力,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是大学生在理论上认同。要使大学生真正认同理论,必须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进行教学。从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阶段来看,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实际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帮助和引导受教育者实现内化和外化,使受教育者形成一定社会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过程。思政课“5+1”主题实践教学模式以问题式教学入手,实施理论教学;以主题实践项目,引导学生实施实践活动,从而有助于学生通过思政课学习感受理论的魅力,增强在思政课学习过程中的认同感、获得感、满足感,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和为民族复兴而奋斗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是大学生在心理上产生共鸣。“5+1”主题实践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成长成才所需出发设计主题和实施实践活动,使抽象的理论更贴近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易引起大学生的心理共鸣和情感认同。
三是大学生在思想上有所升华。思政课的理论魅力在于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丰富多彩的课程实践和社会实践,打开了大学生追寻真理性认识的路径,使学生深化了对理论的认同,引发学生对理想信念、爱国情怀、道德情操等方面的思考,而这种思想的体验必然激发热爱生活、努力学习的精神动力。
四是大学生在能力上有所提升。能力是指完成一项目标或者任务所体现出来的素质。思政课“5+1”主题实践教学模式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基础与应用相结合、知识与能力培养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将实践引进课堂,将课堂讲授与团队活动、主题演讲、问题讨论、主题辩论等方法结合,使学生在掌握了科学理论的基础上,提高了运用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5+1”主题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路径
1.理论课堂和实践课堂统一。“5+1”主题实践教学模式坚持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的原则。在理论课堂,教师围绕理论教学的重点、难点和社会特点,根据大学生成长的内在需求和所疑所惑,对教学内容进行主题式划分与整合,突出问题导向和理论重点难点,以多种教学方式进行理论讲授,重在强化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在实践课堂,教师根据理论教学内容和重点难点、热点问题设计实践主题,组织实施主题实践活动。主题实践活动突出问题性和实效性,鼓励学生“以知践行,以行促知”,重在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和感悟。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为例,教师围绕教学内容设计了一系列的主题实践项目,如高年级适应大学生活调研、主题演讲“中国梦与我的梦”和“世界·中国·大学生”等。以主题实践活动为主线,教师以理论教学推动实践教学,以实践体悟深化学生对理论的理解,最终使学生对所学理论能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最终达到知行合一的目的。
2.教师主导和学生参与统一。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双向活动过程。教育者既是一定社会的思想品德要求的表达者,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组织者,也是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积极性的激发者,因而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同时,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是能动地践行思想品德规范并影响教育者及其教育活动的主体,又是自我教育的主体。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的主导作用和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教育者的主导作用的实现,离不开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的发挥。没有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教育者所传导的教育要求就不可能为受教育者所真正认识和接受,教育目标就难以实现。另一方面,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的体现,也离不开教育者的主导作用的发挥。没有教育者的主导作用,没有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激发和引导,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就不可能得到充分体现,就无所谓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思政课“5+1”主题实践教学中,始终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进行主题实践活动。从实践主题的申报、实践方案的制定、实践活动的实施、实践报告的撰写到实践展示与评价等所有实践环节,都强调教师全程指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体验。
3.理论性与专业性的统一。思政课“5+1”主题实践教学模式强调以增强思政课亲和力和针对性为目标,强调主题实践活动要以学生成长所需和学生专业相对接,因材施教。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实践活动中,针对艺术专业的学生,鼓励学生以绘画方式展示道德与法治的内容;针对机械专业的学生,鼓励学生以编写职业道德规范的方式展示对职业道德的理解;针对影视学院的学生,鼓励学生通过微视频的方式进行教学展示。
4.实践的整体性和多样性统一。整体性是“5+1”主题实践教学模式的独特魅力所在,以实践教学主题为主线,5门思政课课程实践和1门暑期社会实践逐课逐级实施,使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使思政课实践教学形成了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多样性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一个重要特征,主要表现在实践方式、场所的多样性和参与对象的多样性等方面。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主题实践强调活动的丰富性和情感性,有主题演讲、辩论赛、情景剧、游戏互动、校园随拍、绘画作品等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深受学生们的欢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主题实践强调“学原理、读经典、看现实”,注重引导学生运用哲学原理分析现实生活中的现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主题实践重在引导学生以读书报告、历史剧、绘画等形式增强学生学习纲要课的主动性、积极性,提升学生对思政课参与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主题实践重在以校园调研培养其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情的了解;“形势与政策”课主题实践具有特殊性,一方面它是思政课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其课程内容的丰富性和多变性使得其课程实践与其他四门课程不同。其主题实践重在鼓励学生以自学方式学习形势与政策在线课程,了解国内外形势,深化对党和政府的重大方针和政策的认同。暑期社会实践综合上述5门课程内容和方法,以“美丽乡村”“学习李保国”“追寻习近平总书记的初心”等鲜明主题引领和帮助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鼓励学生运用思政课所学的基本理论观察社会、了解国情民情,进行社会调研,撰写实践报告,以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认识。
5.目的性和综合性统一。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目的在于立德树人,通过实践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认同,增强为中华民族复兴而奋斗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思政课的实践教学具有综合性特征。任何实践活动的完成都不可能以某个单一的知识与技能去实现,而是多方面知识与多种能力相互交织的结果。在实践活动中,学生作为实践的主体,除了具备已学到的理论知识外,还需要包括观察社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组织管理协调、人际交流沟通、团队合作等能力在内的各种实践能力。学生将已有的知识与能力运用到实践中去,既是对其所学理论知识与技能的检验,也是对已有知识能力的拓展与提升,既强化了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的意识,也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道德情操、心理素质、情感意志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7-02-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