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 资讯平台 > 第四期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准入与退出机制研究

2018-08-28     来源: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武汉),2018.3.54~56,83     作者: 程勤华

【摘要】加强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既是新形势下强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主渠道功能的重要举措,亦是新形势下激发高校思想政治协同效应的必要手段。一方面,高校思政工作主渠道功能的加强需要依靠思政教师的知识传播和品性感染,另一方面,高校思政工作协同效应的发散需要依靠思政教师的积极联络和密切配合。故而,运用相关机制,加强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不仅可以在专业素养和政治立场两个方面突出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的正面影响和正向推动作用,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确保整个高校育人的方向正确、介体精确、实效提升。
【关键词】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强化/激发
【作者简介】程勤华,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人事处处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思想政治教育(浙江  杭州  310053)。
【原文出处】《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武汉),2018.3.54~56,83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高职院校‘问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项目编号13YJC710002)、2017年度浙江省教育厅高等学校访问学者教师专业发展项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准入与退出机制研究”(项目编号FX2017096)的阶段性成果。
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负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高校思政课在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国家核心竞争能力、维护社会安定与和谐等方面的作用。2016年12月,习近平同志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着重指出:“要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就必须“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高校思政课堂作为高校思政工作的“主渠道”,在把握政治正确、传播政治能量、引领政治精神方面意义重大;同样,高校思政课教师作为高校思政课堂的主体,在把握政治立场、传递政治理念、开拓政治视野等方面作用明显。因此,用好思政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与加强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是两个密切相关的命题。在此意义上,加强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构建思政课教师的准入与退出机制,不仅是关系到高校育人方向正确的问题,还关系到育人媒介精确把控、育人实效保障问题。
一、构建高校思政课教师准入与退出机制是确保高校学生政治立场的关键抓手
我国高校肩负着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历史使命,而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否适应国家的需求、符合人民的期待关键在于其政治立场是否正确、是否坚定。因为,政治立场决定价值取向,而价值取向影响个人行为。故而,高校及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首先在立场方面传递正能量,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树立标杆。
1.学生对于政治立场的认知,来源于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言传身教。所谓政治立场,指的是个人对于政治现象的态度与评价,是人们看待政治问题、处理政治事务、发表政治言论时坚持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对于青年学生而言,他们的政治立场与树立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要求有关,具体涵盖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坚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以及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等三个方面的具体内容。值得注意的是,个人仅能通过观察社会现象、倾听社会民意等方式形成对于政治立场的初步认知,而对于政治立场的深度认知则需要通过高校思政课堂等更加专业的渠道获得。事实上,无论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念、坚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抑或是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的命题,都需要高校思政课教师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对其进行阐释与讲解,帮助学生形成基于理性层面而非感性层面的深度认知。
2.学生对于政治立场的理解,来源于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言传身教。从词义来看,认知只是思维表面的了解,而非思维核心的认可。因此,要使学生政治立场坚定,还需要对有关共同理想的命题做进一步的解析与讨论。高校思政课堂设计有“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讲授章节,由思政课教师引领课堂就“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以及“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的问题展开讨论,帮助学生从历史与现实的两个维度全方位地了解中国的选择,厘清中国的道路,而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达到自觉坚定政治立场的目的。
3.学生对于政治立场的认同,来源于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言传身教。青年学生尚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阶段,较为容易受到周围舆论与环境的影响。高校必须先一步对学生进行思想与灵魂的引导,帮助学生在建立正确人生观念的同时,形成科学的政治认同,提高学生对周围环境的判断能力与抵御能力。高校思政课教师对于学生的影响不仅来源于渊博学识对于学生的智能征服力,还来源于人格品质对于学生的精神感召力,教师讲课不仅传播先进的思想文化,而且展示坚定的政治立场。如此一来,学生可以从教师的言传与身教中获得有关政治理想、政治信念与政治立场的正能量与信服度,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对社会主义事业的执着,以及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坚定。
综上所述,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的素质,是关系到高校思政工作主渠道畅通的重要因素。一方面,教师受教育的程度以及持续受教育的程度,影响学生理性精神的培养以及认知体系的构建;一方面,教师立场坚定的程度以及持续立场坚定的程度,影响学生看待世界的角度以及面对未来的信心。故而,适时设计并推出一套科学合理的准入与退出机制,将专业精通、素养合格,思想先进、素质过硬的教师留在思政队伍中,同时将专业薄弱、素养欠缺,思想落后、素质动摇的教师清除出思政队伍,是确保高等教育立场正确的重要举措,有利于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构建高校思政课教师准入与退出机制是确保高校学生道德文化培育的首要介体
大学教育传递的不仅是科学知识,还在于道德文化。“教育强则国家强”,不仅包含国家对于“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而且涵盖国家对于高品德高素养人才的追求。正所谓“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我国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应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兼具“智慧”与“德行”的人才,能够满足“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目标需求。因此,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在高等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显得十分重要且必要。
1.学生对于道德文化的认知,来源于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言传身教。必须承认的是,精神能够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左右人的行为,精神不同、境界不同人生的格局将大为不同。青年学生处于成长阶段,其在受教育之前对道德文化仅有一种模糊性的意识,即道德文化是家庭的传统以及社会的要求,还未能从根本上理解道德文化对自身成长的影响力以及关联度。高校思政课堂设计有“道德传承”以及“道德实践”的讲授章节,能够从理论的角度与实践的角度、历史的视野与现实的视角,梳理、剖析、解答“道德文化基于个人发展的重要性”的人生重要命题。当道德文化基于个人的理性认知内化为个人的自觉意识时,道德文化就成为个人成长成才的重要推进力量。而要达到这一效果,除了个人的学习领会之外,教师的教学引导也十分关键。故而,高校思政教师的言传身教是学生形成道德文化认知的重要途径。
2.学生对于道德文化的理解,来源于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言传身教。与社会的熏陶不同,教育的传播讲求一种理性的思考,而非个案的感受,这是一种比感官刺激来得更加持久、更加深刻的思维重建模式。在高校思政课堂中,教师对于道德的讲授是从道德的起源开始的,通过阐释道德源于生产实践,是人类自我意识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来帮助学生重建有关道德的评价模式,即道德并非只是存在于人的头脑中的可有可无的东西,而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对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个人行为进步起积极作用的物质。也就是说,道德的虚幻性仅仅表现于形态方面,而道德的能动性却是实际可触的。通过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讲解,学生对于道德的起源、功能与作用会有更深刻的理解,明晰为什么青年学生在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的同时还需要具备良好的道德品格,明白在立德与树人之间的存在有密切的关系。
3.学生对于道德文化的模仿,来源于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言传身教。道德作为一种深层次的文化积淀以及文化理解,其构建的过程除了理论传播之外还在于人格模仿,也就是说榜样的力量基于道德的构建极为重要。在此意义上,品格高尚的教师对于学生的成才具有积极的示范引导作用,因为,在某些时刻,教师的人格魅力是影响学生道德选择的重要因素之一。大师的力量不仅体现在对于知识的授予、对于智能的启迪,更加体现在对于生活的指引、对于情感的解惑。学生极有可能因为遇见一位好的教师而发生改变,其对于道德的选择不仅鉴于个人对于道德的理解,而且在于个人对于教师的崇拜。由此可见,用教师的言行感染人、品格吸引人、作风折服人是高等教育教化学生思想,传递正向能量的又一重要途径。
综上所述,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的素质,是关系到高校“立德树人”思政工作实施的重要因素。一方面,学生关于自身道德体系建设的显性知识,需要通过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课堂知识讲授在理性理解的基础上来予以获得;另一方面,学生关于自身道德体系建设的隐性知识,则可以通过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课外精神感染在情感认同的基础上来实现。故而,适时设计并推出一套科学合理的准入与退出机制,为学生挑选无论在知识储备方面还是人格魅力方面都堪称“丰富”“完美”的人生导师,是确保高等教育理念正确的必要手段,同时也是保证高等教育初心不忘的有益方法。
三、构建高校思政课教师准入与退出机制是提升高校学生政治课堂获得感的重要保障
习近平同志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要“遵循教书育人的规律,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也就是说,高等教育对学生思想的启迪,灵魂的浇灌,源于引导、源于培育,讲求科学合理的方式方法对于实现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目标尤为重要。鉴于此,高等教育改革应围绕方法论的革新而展开探索与研讨。而其中,构建高校思政课教师准入与退出机制,是响应高等教育教学创新,确保高等教育方法正确的重要途径。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具有针对性的思政课堂。高等教育具有一定的学科专业性,按照学科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重点和教学热点,是一种文理兼用的教育方法和教学手段。值得注意的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具有“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特点,也就是说,高校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重点和教学热点会随着具体事物的变化而变化,随着历史时间的推移而改变,随着政治局势的发展而更新。较之于其他学科而言,其变化的速度、改变的频率以及更新的程度都要来的较快、较强以及较大。如此,对于高校思政政治教育的参与者,特别是高校思政课教师而言,无疑是一项巨大的挑战。要求教师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洞察力,保持对时事政治的敏感性,能够捕捉到一瞬即逝的政治气息,以便将真正的具有政治新鲜度的热点传递给学生、推荐给学生、启发给学生。在这里,高校思政课教师的专业素养决定着高校思政课课堂所具有针对性的水平。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具有亲和力的思政课堂。在高等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与学生展开知识的沟通,还会进行灵魂的交流。而对于思想政治课这门以“启发思考”“引领精神”为主要目标的课程而言,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还在于思想的共鸣以及观念的认同。因为,人与人之间思想和精神往往随着彼此的了解、彼此的接触、彼此的肯定,才会达成一致的观点、相似的判断以及相近的领悟。鉴于此,高校思政课堂需要具备亲和力。所谓亲和力,指的是高校思政课教师始终从“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出发,站在学生的立场和角度看世界,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关爱学生,用学生惯常的方式、喜爱的方式、接受的方式去传播思想、传递观点、启发思考。鉴于此,我们客观上需要高校思政课教师具备虚怀若谷、儒雅谦逊、真诚待人的人格精神,将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作为一支“明道”、“信道”的高道德要求的队伍予以打造。在这里,高校思政课教师的道德素养决定着高校思政课课堂的亲和力程度。
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具有多样化的思政课堂。青年学生的特点在于对新鲜事物保持强烈的好奇心与喜好度,对于他们而言,传统课堂的吸引力远不如课外实践来得强烈来得深刻,他们对于社会实践一类的课外探索方式保有强烈的兴趣和热情。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除了“言传”的方法之外,还应有“身教”的方式,让学生在亲身经历、亲身体会、亲身感受之后,形成内化式的人生观点、人生领悟、人生坚持。高校思政课教师要投入更多地精力用于设计课堂形式、革新课堂教学,在第一课堂之外开辟第二课堂、第三课堂,将思想政治教育置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大格局中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特别要利用“互联网+”时代的“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可见,新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教师的革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综上所述,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的素质,是关系到高等教育方法正确的重要途径。一方面高等教育需要在精神上走在前列的思政课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懂得沟通、懂得换位,熟悉高等教育的工作规律,熟悉个人成长的演进规律;另一方面高等教育更需要行动上走在前面的思政课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懂得变通、懂得革新,熟悉高等教育的创新手段,熟悉青年学生的性格特点。故而,适时设计并推出一套科学合理的准入与退出机制,选择并培养一批具有谦逊品质且具备探索精神的高校思政课教师群体,有利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实现高等教育方法论上的正确性与适宜性。
构建高校思政课教师准入与退出机制是当下中央大力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举措和必要性手段。构建高校思政课教师准入与退出机制,可以在专业素养方面对教师进行适宜性的选择和培养,确保政治敏锐度较好的教师传导最新的政治信息,保证政治专业性较强的教师传授正确的政治知识。与此同时,构建高校思政课教师准入与退出机制,还可以在道德素质方面对教师进行适宜性的甄别和选择,确保政治过硬的教师传递政治能量,保证道德高尚的教师进行精神指引。可见,构建高校思政课教师准入与退出机制对于推进高校思政教师队伍建设,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具有正面的、积极的影响和作用。
参考文献:
[1]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版权所有 © 2016 - 2025 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0536  京ICP备10054422号-1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