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 资讯平台 > 2013年立项2015年结项

联合名师深化思政课课堂教学方法 改革与实践创新

2018-10-24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胡涵锦

《联合名师深化“思政课”课堂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创新》入选2013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项目“择优推广计划”以来,我们以十分珍惜和敬畏的态度,扎实做好项目的研究和建设工作。在教育部社科司的直接领导和指导下,在上海市教卫党委、市教委的关心和帮助下,我们认真学习、领悟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以及中央一系列相关文件精神,以入选“择优推广计划”为契机,不断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
一是进一步凝练入选项目的教学理念,深化和拓展入选项目的内涵和外延,在实效性上下功夫;
二是进一步总结实践经验,并将入选项目的基本思路和举措,分期、分片在上海市18所各级各类高校中进行了宣传推广,普遍反映为三个“可”,即:“可复制”、“可推广”,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三是进一步探索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和水平的路径和方法,以入选项目为基础,形成系统的、由诸多要素组成的“组合拳”——“思想政治理论课‘1+4’教学共同体教学模式改革”,入选了2014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项目“择优推广计划”的培育项目。
我们将再接再厉,为“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办好”,切实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感染力,使之成为当代青年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优秀课程而努力奋斗。
目 录
一、情况报告
(一)探索与建设
(二)体会与提炼
(三)宣传与推广
(四)不断探索与创新
二、相关新闻报道、图片
(一)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刘西拉教授上“思政课”
(二)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张杰教授上“思政课”
(三)“1+4”“思政课”教学模式
三、“名师进课堂”视频资料(选编)
(一)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 刘西拉 教授
(二)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仝  华 教授
(三)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王建新 教授
(四)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院               李  梁 副教授
(五)上海交通大学校长                   张  杰 教授
(另附DVD光盘5份)
一、联合名师深化“思政课”课堂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创新“择优推广计划”入选项目建设推广情况报告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中,采用“请进来”的方法开展课堂教学,已较为普遍,深受学生的欢迎。但在教学实践中,也不免存在“临时性”、“随意性”、“不稳定性”等不足和问题。上海交通大学在近年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中,探索以组建由校内优秀专业课教师、本市和国内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校内外离退休哲学社会科学专家和教师、国有大中型企业领导、以及学校党政领导等组成的“思想政治教育名师联合工作室”为载体,整合优质师资资源,加强体制保障,积极开展“名师大班讲授”的课堂教学方法,不断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建设,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和成效。这一以“联合名师”的教学方法,既具有深刻的教学理念,又具有“可复制”、“可推广”、“可操作性”的实际价值,在诸多高校中作了宣传推广,也得到了同行们的认同和借鉴。同时,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1+4’教学共同体教学模式改革”,这“1”,就是指包括“联合名师”在内的一个高水平、复合型教学团队;这“4”,就是指专题化教学、小班讨论、实践现场教学、网络辅导等四个环节在教学过程中的有机耦合。这一项目,已入选教育部社科司2014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项目“择优推广计划”的培育项目。
(一)探索与建设
1.必要性和可行性:有机整合优质师资资源
中央诸多文件一再强调,“提高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关键在教师”。平心而论,就每一所高校而言,优质师资资源毕竟是有限的,除了加紧人才培养、人才引进以外,从实际出发,借助“外力”,从体制、机制上有效整合优质师资资源,满足广大学生享受优质师资资源的利益诉求,与专任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一起形成“合力”,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质量和效果,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可行的。
2.体制、机制要保障:组建“思想政治教育名师联合工作室”
聘请非专任教师从事“思政课”的课堂教学,体制、机制的保障尤为重要。2011年,上海交通大学组建了“思想政治教育名师联合工作室”(以下简称“名联室”),2013年,联合名师开展“思政课”课堂教学的项目入选“择优推广计划”以后,进一步加强了“名联室”的建设,近年来,相继聘请获得国家教学名师、宝钢全国优秀教师特等奖、全国师德先进个人、上海市教学名师、“最受学生欢迎教师”等荣誉称号的校内专业课教师;教育部“思政课”教指委专家、“马工程”专家、全国优秀教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优秀教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手、教育部骨干教师择优培养人选、上海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等国内和本市优秀“思政课”教师;校内外在职或离退休的哲学社会科学专家和教师;国有大中型企业领导、以及本校党政领导等“加盟”,形成宝贵的“思政课”课堂教学的“人才库”和“资源库”,一般以“专题化”教学方式,“实质性”地参与从本科生到研究生(硕士生、博士生)“思政课”的课堂教学,改变了以往较为普遍的“三个一”教学模式,即:“一门课”、“一个班级”、“一名专任教师”从头讲到尾的课堂教学方法。联合名师进课堂,使大学生们与倍受尊敬、崇拜、爱戴、仰慕的名师们“面对面”、“心连心”,把思想教育、政治教育、理论教育、道德教育、人格教育等有机地统一起来,有助于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说服力、感染力,受到了莘莘学子的欢迎。
(二)体会与提炼
1.精选名师
作为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名师联合工作室,应该由哪些名师所组成,无疑是首先需要认识和明确的。名师的受聘,不只是形式上接受一份聘书,而是必须要走进大学生中间,“身体力行”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对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质量,有实质性的推进效果。
(1)精选本校专业课优秀教师
“立德树人”,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高等学校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中央有关文件多次要求,要“吸引和鼓励专业课的教师承担一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任务,促进专业课教师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之间的交流”。“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这些要求有着明确的指向和要求,不应只是停留在文件上,而是要“落地”,要切实付诸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践中。
在上海交通大学诸多专业课教师中,近年来涌现出一批业务素质高,教学效果好,热忱关心学生成长的好教师,在学生中享有崇高的威望和威信。“名联室”精选了其中的部分教师,他们来自机械动力、土木工程、电子信息、基础医学等专业,均为教授、博士生导师,分别获得过许多荣誉称号。尤其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些受聘的名师,多位是上海交通大学“最受学生欢迎教师”。
(2)精选国内和上海其他高校“思政课”优秀教师
中央有关文件指出,要“建立校际之间教授互聘、优势互补的教学协作机制”、“积极探索建立校际之间的教学协作机制”。我们既聘请了德高望重的教育部“思政课”教指委专家和“马工程”专家,也聘请了本市的中青年骨干教师,既强化“思政课”理论意蕴,又发挥与90后大学生沟通交流的优势。
(3)精选在职和离退休哲学社会科学专家和教师
中央有关文件曾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哲学社会科学专业教师作为一个整体,强调了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并多次强调,要注意发挥离退休的哲学社会科学著名专家学者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我们既聘请了在职的哲学社会科学专家(如:上海市党史学会副会长等),也在充分考虑身体健康因素基础上,聘请了离退休的哲学社会科学专家(如:原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常务副院长等),以及获得“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等多种荣誉称号的退休教师。
(4)精选国有大中型企业领导
“思政课”课堂教学,既需要理论的阐述,也需要鲜活案例的讲解,特别是要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对接”。我们聘请国有大中型企业领导(如:曾任上海宝钢集团公司副董事长、党委书记)讲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经济体制改革,给学生和教师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感受。
(5)精选学校党政领导
中央多次提出,高校党政领导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人,明确要求校领导要为大学生作形势和政策等方面的报告和讲座。我们聘请了校长、党委书记、分管副书记等校党政领导,深入大学生“思政课”课堂,主讲“思政课”有关教学内容,并与学生开展了广泛、深入的对话和交流。
2.“专题化教学”:名师进课堂
“名联室”的名师,都有着各自的教学特点、个人风格、专业特长。但教学又需要“规范化”,有着一定的目标要求。我们对受聘的名师,进行了合理的安排,相对稳定了所承担的“思政课”的课程和教学内容,基本上是一位名师,对应一门课程。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名师进课堂,主要采取“专题化”教学的方式。篇幅关系,谨例举一二:
(1)专业课教师和退休教师进课堂
“名联室”的专业课教师和退休教师,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大框架下,主要是结合自身的人生发展轨迹及教学科研的成就,着重讲授某一个专题。经过一段时期的教学实践,也基本稳定了课程和教学内容。例如:
受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堂教学的名师,凝练了“成长与感悟”的专题讲座。该老师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方法出发,围绕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中的一系列相关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辩证的分析。
受聘《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堂教学的名师,凝练了“大学会给你什么”的专题讲座。该老师围绕该课程关于经济建设和科技创新等相关教学内容,介绍了多年来他带队参加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屡获金牌的生动历程。
受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堂教学的名师,凝练了针对大一学生特点的“大学生活之我见”的专题讲座。该老师围绕该课程的相关教学内容,从“我的大学梦”、“大学的学习特点与方法”,以及“大学生自我修炼和自我设计”等几个方面与学生们进行了交流,对学生身边许多真实的案例,作了鲜活的描述和深入的分析。
受聘硕士生“思政课”课堂教学的名师,凝练了“从微生物与人的相互关系,看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的专题讲座。该老师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对象是人,而人则是由人与微生物共同构成的生态复合体,研究两者的关系对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应该发挥其主导地位,引导学生关注自身健康,认同自身价值,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受聘博士生“思政课”课堂教学的名师,凝练了“中国21世纪人才的素质”的专题讲座。该老师在讲座中提出,知识、能力和素质,是21世纪的人才必须具备的素质,并对其进行了较为详细和深入的解读。
专业课名师们“名声在外”,倍受学生崇敬,他们的讲课,视角新颖,见解独到,令学生们耳目一新,深受启迪。
(2)国内和本市其他高校“思政课”优秀教师进课堂
受聘“名联室”的校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根据各自原先执教的课程,与相应的教研室“对接”,承担相应的课堂教学。既可以是按照教学进度,讲解教材的某一章节,也可以是根据自己的教学科研积累,根据教学要求,主讲某个专题,既有一定的学术底蕴,又紧密联系当前的实际,拓展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例如: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中主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题;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中主讲的《正确认识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当代价值》专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主讲的《认真学习党的重要文献及其当代价值》、《尊重历史与历史虚无主义》专题;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主讲的《爱国主义与新国家安全观》、《树立全面的学习观》专题等。
难能可贵的是,这些名师对专题讲座都十分专注和投入,每次讲课都花费了许多时间和精力进行准备,并及时地将中央重要文件精神和习近平同志重要讲话精神,有机地融入在教学实践中。其中包括: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等,体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与时俱进。
(3)校党政领导进课堂
作为“名联室”成员进课堂,学校党政领导成员人数相对较少,不可能一一对应相应的教研室或课程,目前采用即时安排的方式。例如:我校校长、中科院院士张杰教授,既走进过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主讲科技创新与创新人才培养,也走进过本科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课堂,主讲“我们的梦”,使大学生们的感受颇为深刻。
3.联合名师:多重效应的发挥
名师进课堂,不是简单的“劳动力”,更不是替代专任教师上课的“机器”。因此,无论是本校的名师,还是外校的名师,都要予以充分的尊敬和足够的尊重。此外,要充分利用名师多重的“效应”,除了上课这一“主打产品”以外,对于受聘的名师,还可包括其他教学科研活动,促进我们自己教师队伍的建设:
一是开展教学经验的座谈;
二是开展集体备课;
三是开展课题研究,,加强理论研讨。
4.初步成效
联合名师,深化“思政课”课堂教学,取得了一些初步的成效,受到学生们的普遍欢迎和好评。主要包括:
(1)增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
(2)增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
(3)增强了思想教育、政治教育、理论教育、道德教育、人格教育的有机统一。
(三)宣传与推广
为了进一步加强“思政课”教学经验交流,我们于2014年11月间,就“联合名师深化‘思政课’课堂教学方法改革和实践创新”的一些体会和举措,分期、分片向18所各级各类学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管理部门)负责人或有关教研室主任,进行了交流和汇报,开展了宣传和推广。这些学校包括(排名不分先后):
复旦大学;
同济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华东政法大学;
东华大学;
上海外国语大学;
上海海洋大学;
上海海事大学;
上海理工大学;
上海电力学院;
上海对外贸易大学;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
上海政法学院;
上海金融学院;
上海商学院;
上海建桥学院等。
大家一致认为,该项目贴合实际,具有三个“可”的特征,即:“可复制、可推广,可操作”。因为无论是“985”、“211”重点高校,还是一般的地方、省(市)属高校,都有一批热爱教育事业、关心学生健康成长的专业课优秀教师;各省、市、自治区都有一批在“思政课”教学科研上出类拔萃、成绩斐然的优秀教师;都有不少已离退休但仍乐意人才培养的哲学社会科学专家和专业课教师,以及和国有大中型企业领导;各校也都有积极支持鼓励改进“思政课”教育教学的校领导,因此,只要强化“整合”优质师资资源的基本理念,从各校的实际出发,形成由以上提及的五个方面人员所组成的名师教学团队,从体制、机制上予以保障,不断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提高,都是有可能、也是有条件做到的。
还有一些高校马院院长或“思政课”教学科研管理部门的负责人提出,上海交通大学的这一教学模式,在目前高校分布的“大学城”现状下,更有着“可复制、可推广、可操作”的可行性,优质教师的相互聘任,从成本上看,也比较合适。有些院长和负责人还认为,上海交大的模式,调动了各种优势资源,让学生接触了更多的名师、名人,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在宣传和推广过程中,大家还就一些具体问题从实际操作层面,作了较为详尽的研讨,例如:联合名师人员如何组成;专任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如何核算;专题化教学选题如何确定等。这都为有效推进“名师进课堂”,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实际价值。
(四)不断探索与创新
“思政课”教育教学,是个“系统工程”,要取得“思政课”教育教学的实效性,必须要打好“思政课”建设的“组合拳”。据此,我们在“联合名师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创新”这个“择优推广计划”项目的基础上,继续不断探索和创新,逐步形成了“思想政治理论课‘1+4’教学共同体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考,并获得了入选了2014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项目“择优推广计划”的培育项目。
“1+4”教学共同体教学模式,概括起来讲:这“1”,是指一个高水平、复合型教学团队,由院内专任教师和“名联室”名师所组成;“4”是指专题化教学、小班讨论、实践现场教学、网络辅导四个环节在教学过程中的有机耦合;“教学共同体”包括三层内涵:教师“教”的共同体、学生“学”的共同体,以及“教与学”的共同体。以“共同体”的理念,有机部署好“1+4”的内在联系,不断推进“思政课”教学的质量和水平。我们也深深感悟到,在全国近2000所大学中,上海交通大学连续2次获得“择优推广计划”的入选项目和培育项目,我们既感到高兴,也感到压力颇大。这是教育部社科司对我们的激励,更是对我们的鞭策。我们将把入选项目和培育项目“打通”,深入实践,积累经验,以优异成效向领导和同行们汇报。
执笔:项目负责人: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胡涵锦
修订于2015年4月12日
二、相关新闻报道、图片
(一)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刘西拉教授上“思政课”
上海交大“校长奖”得主刘西拉跨界上思政课
解放日报 2014年12月27日
古稀教授:让生命燃烧而不是冒烟
在上海交大校园里,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系教授刘西拉是一位“明星教授”。他虽已74岁,仍活跃在教学一线,课程总被“秒杀”选满;他曾多年担任清华和交大双聘教授,荣获北京市和上海市教学名师称号; 他曾担任全国政协委员十余年,参政议政常以“激情”“敢言”著称……继两次被交大学生网上投票选为“最受欢迎老师”之后,刘西拉又成为新一批“校长奖”得主。
刘西拉教授和爱人陈陈教授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公派留美并取得博士学位的第一对回国夫妻。刘西拉成长于教师家庭,父亲是中国药科大学终身教授。父亲会客间里一直挂着赵朴初书写的陶行知名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师者家风传承至今,刘西拉的座右铭则是“让生命燃烧而不是冒烟”,出自他少年时代读过的前苏联小说《古丽雅的道路》。
任教交大十几年,刘西拉的“土木工程概论”一直是学生最喜欢的课程之一,现在这门课已是市级精品课程。事实上,课程面对的是一批还没有土木工程概念的大学生,但这门课对他们一辈子从事土木专业却事关重大。有意思的是,刘西拉的学生们除了记得《工程概论》课本上的内容,还记得刘西拉在课堂上讲他在美国维护个人尊严的故事、毕业时服从分配从北京到祖国西南工作的故事、在美留学因为音乐而让异域民众更加了解中国的故事……许多次讲课,都是以学生热烈的掌声结束,甚至有人流下眼泪。为此,许多学校包括清华、同济等,每年都邀请刘西拉去讲课。
近段时间来,同学们惊讶地发现,刘西拉经常出现在思想政治课的课堂上。刘西拉长期接触学生,觉得年轻一代是单纯的,有着一腔热血。但他也一直在思考:为什么这股热血没有变成他们应有的非常好的精神状态?带着这样的思考,刘西拉在自觉自愿承担专业教师职责的同时,跨界做起了“思政教师”。他说,专业课程同时也应该是思想教育的载体,思想教育工作不能全是思政老师的事,每个任课老师都该有思政意识。
最终,以刘西拉名字命名的“名师工作室”成立了。他向所有学生公开电话、邮箱和办公室地址,不定期为学生开设讲座和座谈会,成为交大首批5名“名师兼职思政”一员。他的愿望很简单,不仅自己燃烧,还要点亮学生。
与刘西拉一样,这11年来,已有130个获奖者(集体)获评上海交大“校长奖”。作为校内最高荣誉,“校长奖”成为师德师风建设的引领平台,不断优化师德师风的制度机制。除了刘西拉,全国优秀教师、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施索华等“校长奖”获奖者,也以实名开出“名师工作室”,带教青年教师和学子。而身兼3个院士头衔的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教授邓子新,以及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的王如竹教授,则开设首批“劳模创新工作室”,每学期通过技术培训、业务交流、高师带徒等,传帮带“青椒”(青年教师)们。
转载:
光明网  2014-12-29 来源:解放日报
http://edu.gmw.cn/newspaper/2014-12/29/content_103313585.htm
中国上海2014年12月27日 来源:解放日报 
http://www.shanghai.gov.cn/shanghai/node2314/node2315/node4411/u21ai965216.html
上海新闻网 2014年12月27 日 来源:解放日报 
http://www.sh.chinanews.com/web/sh/news?articleId=308341&date=20141227
(二)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张杰教授上“思政课”
[人民日报]上海交大:思政课有了新模式
人民日报 2014年5月7日
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杰日前站上思政课讲台,为大学生们讲授“中国梦,我们的梦”。这一堂课,是上海交大为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和效果,而实施的“1+4”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教学模式改革试点课程的一部分。
“1+4”,是指“1个多元组合教学团队+多课堂教学”的授课方式。这是上海交通大学推出的思政课新教学模式。“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由全国优秀教师、上海交大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施索华主讲并率先做出课堂教学探索。以此为起点,上海交大相继启动了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既遵循教材与教学大纲内容,又跳出教材,将课程教学内容与大学生个人发展有机统一起来,以全面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和水平。为了保证思政课质量,上海交大组建了由校长张杰、校党委副书记朱健,本校教学名师刘西拉和华东师范大学教学名师王建新等组成的“豪华师资团队”,每位授课教师都富有自己的人格魅力,强强组合,使课程教学成为青年学子的思想盛宴。
上海交大校长张杰走上“思政”课讲台 
中国新闻网 2014年04月23日 
中新网上海4月23日电(记者 许婧)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中科院院士张杰23日走上交大“1+4”思想政治理论课讲台,谈中华民族,论中国梦,为交大学子上了一堂特别的思政课。
传统的思政课堂在大家眼里也许颇为枯燥,学生被动接受多,师生互动少。张杰的这堂思政课用50分钟讲课,约半小时回答了来自各学院学生的数个问题,课堂氛围十分热烈。讲课伊始,他以1998年安徽洪水时深深打动他的故事告诉同学,中华民族的民族特质,是比其他的民族更加地尊老爱幼,也因此中华民族更有民族凝聚力。张杰接着为大家介绍了本次思政课的主题——我们的梦,他从美国梦开始讲起再讲到中国梦,并试图从自己的角度比较了中国梦和美国梦,吸引了来自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听众。
张杰与学生们分享了他理解的中国梦,在他看来,中国梦有两个层次,在生活层面这个层次,中国梦和美国梦差别不大,中国梦的核心对每个人来讲也是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但在政治层面,中国梦和美国梦存在着根本的差别,美国梦强调的是美国政治的安排,保证生活版的美国梦的实现,政治版的中国梦是强调整体观,强调的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国梦的最佳途径。
当天是世界的读书日,张杰最后为大家推荐两本书,《苦难辉煌》和《中国震撼》,并给大家留一个课后作业,针对“为什么中国不能全盘照搬别国的政治制度和发展模式?”这个问题撰写一篇论文。他希望所有的交大毕业生都能成为又有科学精神又有人文情怀的优秀公民。 
据了解,张杰所站“1+4”思想政治理论课讲台,是“1个多元组合教学团队+多课堂教学”的新思政课授课方式,该模式由全国优秀教师施索华领衔,是学校根据培养创新型领袖人才的教学理念,为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和效果,开展课程教学改革而尝试推出的教学模式,让当前的“95后”大学生能够独享为他们“量身订制”的思修课大餐。
据悉,上海交通大学将以施索华领衔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教学改革试点探索为起点,相继启动其他三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以此为契机全面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和水平。(完)
为“95后”大学生讲述中国梦
光明日报 2014年4月30日 
张杰校长走上讲台上了一堂特别的思政课
日前,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张杰院士站上了思政课的讲台。围绕“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党,我们的道路、我们的梦”这一主题,身为物理学家的张杰院士,与300多名学生分享了自己的心得。
有过10多年国外求学、研究经历的张杰说,中国梦强调“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整体观,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国梦的最佳途径。
张杰走上思政课讲台,是校长亲自参与上海交大“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教学模式的创新试验。领衔教授该课的全国优秀教师施索华称,这是为了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和效果,针对“95后”大学生特点精心设置的。
去年年底,施索华参与上海市教委的教学创新活动“超级大课堂”,亲身感受了思政课教师与其他学科专业课教师、学生辅导员优势互补的团队教学魅力。她决定为“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组建一支“超级团队”。目前,团队成员有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张杰、校党委副书记朱健、教学名师刘西拉以及华东师范大学教学名师王建新。
延展阅读:
所谓"1+4"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教学模式,是指"1个多元组合教学团队+多课堂教学"的授课方式,该模式由全国优秀教师施索华领衔,是由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张杰、校党委副书记朱健,上海交通大学教学名师刘西拉、华东师范大学教学名师王建新等组成的名师授课团队。
施索华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能否激发学生的自主思考和思想碰撞,而传统课堂教学方式受到空间、时间等因素的限制,往往难以深入开展讨论和互动。因而要提高教学效果,就需改进和创新教学方法,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为此,她把自己近十年来探索"网上德育课"和"施索华工作室"的成功经验,运用到本次课程改革试点中,创新了"多课堂教学"模式,即整个教学分"大班教学+小班讨论+社会实践+网络教学"四个环节进行,真正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内和课外的融合。
据悉,上海交通大学将以施索华领衔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教学改革试点探索为起点,相继启动其他三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以此为契机全面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和水平。
上海交通大学构建思政理论课教学“授课模式”
中国教育新闻网 2014-6-29
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董少校)“我们交大人都怀着世界一流的梦想,这个梦想与中国梦是一脉相承的。”日前,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张杰院士作为授课教师走上讲台,为大学生上思政课,共话民族、党、梦和道路。
在“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中,上海交通大学构建起“多元组合教学团队+多课堂教学”授课模式,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和效果,培养创新型领袖人才。全国优秀教师施索华领衔,组建授课“超级团队”,吸引校长、党委副书记、教学名师等加入进来,实现学科优势互补。
多课堂教学包括大班教学、小班讨论、社会实践、网络教学等环节,将教学空间由“三尺讲台”延伸到互联网,并借助电子邮箱、热点电话、网络互动等新形式,实现课内与课外的融合。
施索华说:“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否成功,关键在于能否激发学生的自主思考和思想碰撞。多元组合教学团队与多课堂教学调动起‘95后’大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享受到思想大餐,增强了课程教学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上海交大探索思政课改革 校长与学子课堂互动
上海教育新闻 2014-04-23
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光彪楼一楼报告厅,校长张杰院士为学生授课。
传统的思政课堂在大家眼里也许颇为枯燥,学生被动接受多,师生互动少。不过,这样的状况如今在上海交通大学悄然转变,“1+4”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教学模式的出现,让“95后”大学生能够独享为他们“量身订制”的思修课大餐。 
校长加入授课超级团队 课堂成为思想盛宴 
4月23日,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光彪楼一楼报告厅。 
“大家好,今天我们这堂课的题目是我们的梦,我要用45分钟的时间带大家从我们自身出发,我们重新来认识一下我们的民族、党、梦和我们的道路……” 
一堂普通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课上,正在授课的教师有点特别,他就是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张杰院士。 
提起校长亲自上课的渊源,还得追溯到2013年11月。当时全国优秀教师、上海交通大学教师施索华参与上海市教委的教学创新活动“超级大课堂”,作为主力队员为上海交通大学团队获得“超级团队”做出了突出贡献。参赛过程中思政课教师与其他学科专业课教师、学生辅导员等优势互补、合作教学的亲身经历,使施索华深刻认识到多元结构组合的团队教学所具有的明显优势。她决定为这次课程改革试点组建一支强有力的教学团队。 
所谓“经师易得,人师难求”,施索华整合各方资源,主动上门联系,反复沟通交流,成功地组建起由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张杰、校党委副书记朱健,上海交通大学教学名师刘西拉、华东师范大学教学名师王建新等组成的名师授课团队。在她看来,每位授课教师都富有自己的人格魅力,他们的强强组合,使课程教学成为青年学子的思想盛宴。 
事实的确如此,名师的魅力让课堂显现出互动的活力。 
“下面我留一点时间和大家做互动,刚才我讲到的我们的民族、党、梦、道路,大家可以向我提问,同时也可以向我们施老师提问。” 
张杰校长的话音刚落,同学们的问题一个接一个出现,“中国梦的梦想目前是一个非常远大非常有前瞻的梦想,但是在具体实施的时候我们是不是会因为它而适当地进行变化?您是怎么看这个问题的?”“校长刚才讲到中华民族很多优良传统,但是我们传统也有不足,你能不能说一下我们有什么不足需要改进什么地方?在哪方面应该要取得更大的进步?”“我想知道关于交大的中国梦您的构想会怎么样?”……
多课堂教学模式 打破传统“三尺讲台” 
记者了解到,由全国优秀教师施索华领衔开创的“1+4”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教学模式,是指“1个多元组合教学团队+多课堂教学”的授课方式。这也是学校根据培养创新型领袖人才的教学理念,为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和效果,开展课程教学改革而尝试推出的教学模式。 
施索华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能否激发学生的自主思考和思想碰撞,而传统课堂教学方式受到空间、时间等因素的限制,往往难以深入开展讨论和互动。因而要提高教学效果,就需改进和创新教学方法,探索新的教学模式。 
为此,她把自己近十年来探索“网上德育课”和“施索华工作室”的成功经验,运用到本次课程改革试点中,创新了“多课堂教学”模式,即整个教学分“大班教学+小班讨论+社会实践+网络教学”四个环节进行。 
大班教学以教师授课为主,根据确定的专题阐释基本观点和基本理论,提出供学生思考、讨论的问题;小班讨论由学生结合教学专题在课堂进行交流互动,教师进行必要的引导、总结;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研、参与社会生活,在第二课堂展开更广泛的教学;依托“施索华工作室”网站(http://ssh.sjtu.edu.cn),借助电子信箱、热线电话、网络互动等新形式,将课堂教学的空间由课堂延伸至互联网。多课堂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三尺讲台”的局限,真正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内和课外的融合。 
为了这次“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改革试点的实施,施索华早在一学期前就着手准备。她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特征,根据课程要求和学生特点,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重新梳理教材内容,精心设计了六个教学专题。 
一方面紧扣教学大纲和教学要求,力求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材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充分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特色;另一方面又跳出“教材”,将课程教学内容与大学生个人发展有机统一起来。她设计的“顺利完成从中学生活到大学生活的转变”、“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学习和借鉴西方国家的伦理道德思想“、“大学生礼仪形象与思想道德修养”等六个专题,与大学生的思想关注点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联,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热情和积极性,增强了课程教学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据悉,上海交通大学将以施索华领衔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教学改革试点探索为起点,相继启动其他三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以此为契机全面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和水平。
上海交通大学校长领衔学校思政课改革
中国上海网 2014年4月27日
上海交大校长张杰走进思政课堂
让学生在质疑思考中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
■思政课培养的是学生的理想信念,并且要教会学生质疑和思考的能力,让他们在质疑、思考并且获得答案的过程中,更加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这样的教育,本来就不应该只是局限在思政课堂上
■一所大学量化的指标很容易达到,但是我们的文化是不是能够达到一流大学的水准?大学就是让我们能够永远保有梦想,并且帮助我们实现梦想的地方
■传统的思政课常常是老师照本宣科,学生被动接受。现在学生们常常面对社会现实的各种冲击,帮助他们“读懂中国”,形成坚定的理想和信念,是大学思政教育的重要任务
从本学期开始,上海交通大学上思政课的教师将不再只由思政教师担任——所有教授都必须参与思政课教学,尤其是那些很有影响力的人气教授。本月23日,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中科院院士张杰教授领衔讲授了思政课改革后的第一节课。
“思政课本身培养的就是学生的理想信念,并且要教会学生质疑和思考的能力,让他们在质疑、思考并且获得答案的过程中,更加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张杰院士说:“这样的教育,本来就不应该只是局限在思政课堂上。”
谈谈自己的梦和中国梦
在上海交大思政课上,张杰用45分钟为学生讲述了他求学和工作的经历,用自己的梦想带领学生重新认识民族、党和中国梦。
“每个人都认为很了解自己的民族,但我1998年在英国留学时才第一次意识到,我们民族为什么会特别有凝聚力。”张杰告诉同学们,当时恰逢国内大水灾,他和众多中国留学生一起天天收看关于抗灾的报道。在水灾中,大家展现出来的各种美德,使他第一次意识到中华民族特别强的凝聚力来自尊老爱幼等优良传统。
从事物理研究的张杰在钻研中国自然历史时发现,从公元前206年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2155年之间,中国发生过大水灾1029次;中国处于欧亚板块相交之处,这个地理环境带来很多地震,人口密集的华北地区有据可查的8级地震曾经发生过5次,7级到7.9级地震发生过18次。“多灾多难的自然环境,使我们这个民族尤其善于吃苦耐劳,积粮备荒。”
随后,张杰还对比了中国梦和美国梦。在课堂结束时,他为学生推荐了两本书——《苦难辉煌》和《中国震撼》,并布置了课后作业:就为什么中国不能全盘照搬别国的政治制度和发展模式这个话题,写一篇论文。
解答学生的梦想疑问
“我们的交大梦到底是什么样的?”“常常看到大家关心的都是月薪多少、房子买在哪里,感觉大学也不是一个象牙塔了,我们的大学到底应该坚守什么?”“有时候老师用全英文授课不够流利,我想知道,我们在这里到底能不能接受到世界一流大学的教育?”……在提问环节,一个个尖锐问题抛向张杰。
“我刚到交大来时,有老师给我写信,说我肯定是文科背景,因为我到学校第一次讲话就要求老师们都要有自己的梦想。老师们说,只有文科生才谈梦想。”张杰说,希望我们的学生现在不仅要有科学精神,还要有人文情怀,千万不要做有科学没文化的人。“一所大学量化的指标很容易达到,但是我们的文化是不是能够达到一流大学的水准,大学就是让我们能够永远保有梦想,并且帮助我们实现梦想的地方。”
至于那些抱怨交大不能实现所有课程全英文授课的学生,张杰回应:“现在我们的教师中,具有国外博士学历的确实只占30%,但对比8年前这一比例只有4.5%,你们就会对未来充满希望了。”
教授的经历就是一本教材
“不论是我自己的求学经历,还是我成为一名大学教授后的经历,我都发现原本对大学生来说很重要的思政课都不那么受大学生的重视。”张杰说:“其实,大学生身边有那么多优秀的教师,他们的经历和感悟对学生来说,才是最真实、最能够影响学生价值观和人生观的。”
很多时候,传统的思政课在大学生眼里过于枯燥,常常是老师照本宣科,学生坐在下面被动接受。但是,“现在学生们常常面对社会现实的各种冲击,帮助他们读懂中国,形成坚定的理想和信念,是大学思政教育的重要任务。”张杰说,大学里有那么多独具人格魅力的教授,平时各类专业课堂上,他们对学生理想信念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甚至教授们自己的经历都是一本很好的思政教材。比如已经101岁高龄的前任校长范绪箕教授说,他的求学和工作经历可以说就是中国梦的个人版。
未来,上海交通大学除了将这些大牌教授们请上思政课讲台以外,还将在通识教育的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和理想信念的教育内容,“比如船舶学院的新生在上基础课时,请参与航空母舰设计的学者来为学生上课,谁说这不是一堂很好的思政课呢?”
交大校长亲授思政课 助”95后”大学生寻找中国梦
东方网 2014年4月23日
上海交大“1+4”思想政治理论课来了一位特别教师——校长张杰院士
精彩的思政课赢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
东方网通讯员凌惠、记者刘轶琳4月23日报道:我们的民族是一个怎样的民族?我们要如何实现中国梦?传统的思政课堂在大家眼里也许颇为枯燥,学生被动接受多,师生互动少。今天上午,上海交大“1+4”思想政治理论课来了一位特别教师——校长张杰院士走上讲台,为交大学子上了一堂特别的思政课。
生动的案例和数据比较,让这堂思政课脱去了枯燥的帽子,在课程结束后,张杰还给了学生们不少提问的机会,大家就自己的困惑、理想、思考等与“亲爱的杰哥”面对面进行交流,课堂气氛活跃,还时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在上海交通大学,“1+4”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教学模式是“1个多元组合教学团队+多课堂教学”的授课方式,该模式由全国优秀教师施索华领衔,是学校根据培养创新型领袖人才的教学理念,为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和效果,开展课程教学改革而尝试推出的教学模式,让当前的“95后”大学生能够独享为他们“量身订制”的思修课大餐。
上海交大组建名师团队开设不一样的思政课
上海热线 2014年4月24日
思政课,在大家眼里也许是最为枯燥的传统课了,学生被动接受多,师生互动少。今天,上海交大“1+4”思想政治理论课来了一位特别教师——校长张杰院士,他特别走上讲台,为交大学子上了一堂特别的思政课。
所谓“1+4”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教学模式,是指“1个多元组合教学团队+多课堂教学”的授课方式,该模式由全国优秀教师施索华领衔,是由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张杰、校党委副书记朱健,上海交通大学教学名师刘西拉、华东师范大学教学名师王建新等组成的名师授课团队。
施索华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能否激发学生的自主思考和思想碰撞,而传统课堂教学方式受到空间、时间等因素的限制,往往难以深入开展讨论和互动。因而要提高教学效果,就需改进和创新教学方法,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为此,她把自己近十年来探索“网上德育课”和“施索华工作室”的成功经验,运用到本次课程改革试点中,创新了“多课堂教学”模式,即整个教学分“大班教学+小班讨论+社会实践+网络教学”四个环节进行,真正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内和课外的融合。
据悉,上海交通大学将以施索华领衔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教学改革试点探索为起点,相继启动其他三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以此为契机全面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和水平。
上海交大校长张杰为本科生上思想政治课
上海交大新闻网 2014年4月24日
4月23日上午,上海交大的思政课堂来了一位特殊的老师,这位老师就是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杰。张杰为“95后”大学生“量身订制”思修课《我们的梦》,并推动全校教师从事德育育人和理想政治教育。
张杰为本科生所上的思政课是上海交大“1+4”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教学模式改革试点课程的一部分。这门课由全国优秀教师、上海交大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施索华主讲。所谓“1+4”新教学模式是指“1个多元组合教学团队+多课堂教学”的授课方式。这是上海交通大学根据培养创新型领袖人才的教学理念,为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和效果,开展课程教学改革而尝试推出的教学模式。
从一则感人故事引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今天我想给大家用我的亲身经历讲一堂课,思政课对我们每个人来说是最真实的身边感悟。”张杰开门见山地说:“今天我们这堂课的题目是《我们的梦》,我要用一堂课的时间带大家来认识一下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党、我们的梦和我们的道路。”
“我们都是中国人,每个人都认为自己对我们的民族有足够地了解,我以前也是这么想的,但一直到1998年有一件事情让我对我们的民族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张杰并没有从宏观的理论切入,而是为同学们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
“1998年我还在国外,这件事深深地打动了我。”张杰回忆说,当时爆发了一场洪灾,安徽有一个家庭,父亲在外打工,家里只有奶奶、妈妈,还有几个孩子。当时他们借着夜色在田埂上跑,洪水很快冲上来,水越涨越高。一个巨浪打来,把除了小女儿外的几个孩子都卷走了。妈妈在被卷走前,嘱咐小女儿好好照顾奶奶。洪水越来越大,奶奶好不容易把小孙女转移到一棵高一些的树上,刚刚将她顶到树桠,奶奶就被卷走了…… 奶奶临走时,叮嘱她:“等戴红五星的叔叔来救你!”村子不见了,奶奶不见了,四周只有无边的黑暗和咆哮的洪水。最后只有小姑娘得救了。她现在已经长大了,和那些救她的人一样,成为了一名公安战士,保护更多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张杰说:“这反映了我们中华民族一个特质,那就是尊老爱幼的文化、家庭观念使我们的民族有强大的凝聚力”。
除了这则感人的故事,张杰还与同学们分享了“存粮防荒年”的故事,告诉同学们“存粮防荒年”的做法形成了勤俭持家的传统,这一特质,从一定意义上帮助中国抵御了世界金融危机。
“我们这个民族还特别善于前瞻性地考虑问题”,张杰列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一五计划到十二五计划,说明“每隔五年就要做一次五年的超前计划,这使得我们特别清楚下一步要做什么,未来的中国将会发生什么变化”,这种举国之力实现大目标的做法,形成了同心协力的文化。
张杰还通过自身的经历和感受,阐述了中华民族重视教育、自强不息、爱好和平、勤劳勇敢、富有智慧等特质。
从交大办学使命讲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张杰从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讲起,讲述了中华民族屈辱的历史,讲述了交通大学开创伊始的历史重任,分析了中国人寻找适合中国国情道路的历程,讲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张杰还与同学们一起分享了中国共产党人在历代中央集体的领导下,不断探索、不断前进的历程。
谈到中国梦与个人梦,张杰指出,梦想对于每个人至关重要,一个人若是缺失了梦想,就缺失了前进的动力,生活也会黯然失色;梦想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同样重要,梦想可以成为一个国家的信仰,引领这个国家的人共同向前发展。张杰谈到了美国梦与中国梦的区别、美国梦的困境、中国梦的前景,认为从狭义的生活层面上看,中国梦与美国梦的差别不大,“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从政治层面看,中国梦和美国梦则存在很大差别。美国梦强调美国政治制度的安排,特别是美国人自己界定的民主、自由、人权等保证了生活版美国梦的实现,而中国梦则强调“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整体观,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国梦的最佳途径。
张杰还分享了政治力量、资本力量和社会力量的动态平衡视角,比较分析了中国梦和美国梦的现状和前景。“中国梦实现的前景应该比美国梦实现的前景更加光明、精彩。现在中国梦已经深入人心”。张杰还以交通大学百岁老校长范绪箕的例子,勉励同学们珍惜青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针对张杰讲的中国梦,有同学提问“人的梦想会根据人在梦想实现的过程进行变化,中国梦是一个非常远大、非常有前瞻的梦想,它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是不是会适当地进行变化?”张杰坦承,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整个国家、民族相对而言对数字有特别地追求,所以曾经把梦想定得非常刚性。而中国梦的表达则追求的是每个人人生出彩的机会。“我们追求的是全体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我们追求的是一个世界一流的梦。”
当天是世界读书日,张杰在课后为大家推荐两本书:《苦难辉煌》和《中国震撼》,并给大家留一个课后作业,希望同学们通过读书,思考“为什么中国不能全盘照搬别国的政治制度和发展模式”,并让同学们针对这个问题撰写一篇论文。
“希望同学们更具人文精神,大学更具世界一流文化”
有同学向张杰提问“毕业之前,我们还要补什么?”“我们还有很多的不足,你们问毕业前要补什么,我更加希望你们补足一样东西,那就是人文情怀。”张杰说:“我们非常希望把你们培养成未来的领袖型人才,最关键的是你们要对大学精神要有一个非常深刻的理解。大学精神有两个部分组成,一是科学精神,二是人文情怀。同学们在人文情怀上还要补很多的课。希望同学们既有科学精神,又有人文情怀。”
从这个问题推及到上海交大,张杰表示,学校需要补的是世界一流大学的文化。“二三十年前,我们和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主要在硬件,现在我们硬件已经跟上了。但是再过20年,我们发现自己还不是世界一流大学,是因为在文化方面和世界一流大学还有很大的差距”,张杰说,世界一流大学的文化是卓越的文化,大学靠文化驱动前行。这也就是交通大学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所一直努力的。“我希望再过20年,等到上海交大所有的硬、软指标都达到世界一流水平时,我们的文化也是世界一流大学的文化”。
张杰告诉同学们,在过去一段时间里,交通大学采用以人为本的制度激励模式,努力构建卓越的创新人才成长体系、科学技术创新体系、思想文化创新体系“三大体系”,努力实现“行政主导”转变为“学术主导”,“校办院”转变为“院办校”,“学校要求发展”转变为“师生自我价值实现”等“三大转变”。
“我们最终追求的世界一流大学不是一个空洞的世界一流大学”,张杰说,我们追求的是每位教师享有尊严感,每个同学富有自豪感,每一个管理人员拥有成就感。“最终我们追求的是全体交大人极度幸福,只有那样我们才称得上成为了世界一流大学。”
探索多课堂教学模式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改革试点,共设计了六个教学专题。一方面紧扣教学大纲和教学要求,力求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材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充分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特色;另一方面又跳出“教材”,将课程教学内容与大学生个人发展有机统一起来。六个专题包括“顺利完成从中学生活到大学生活的转变”、“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学习和借鉴西方国家的伦理道德思想“、“大学生礼仪形象与思想道德修养”等,与大学生的思想关注点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联,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热情和积极性,增强了课程教学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为了保证思政课质量,上海交大还组建了“豪华师资团队”。团队成员由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张杰、校党委副书记朱健,上海交通大学教学名师刘西拉、华东师范大学教学名师王建新等组成。每位授课教师都富有自己的人格魅力,他们的强强组合,使课程教学成为青年学子的思想盛宴。
施索华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能否激发学生的自主思考和思想碰撞,而传统课堂教学方式受到空间、时间等因素的限制,往往难以深入开展讨论和互动。因而要提高教学效果,就需改进和创新教学方法,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为此,她把自己近十年来探索“网上德育课”和“施索华工作室”的成功经验,运用到本次课程改革试点中,创新了“多课堂教学”模式,即整个教学分“大班教学+小班讨论+社会实践+网络教学”四个环节进行。大班教学以教师授课为主,根据确定的专题阐释基本观点和基本理论,提出供学生思考、讨论的问题;小班讨论由学生结合教学专题在课堂进行交流互动,教师进行必要的引导、总结;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研、参与社会生活,在第二课堂展开更广泛的教学;依托“施索华工作室”,借助电子信箱、热线电话、网络互动等新形式,将课堂教学的空间由课堂延伸至互联网。多课堂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三尺讲台”的局限,真正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内和课外的融合。
据悉,上海交通大学将以施索华领衔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教学改革试点探索为起点,相继启动其他三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以此为契机全面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和水平。
[人民日报]以人文情怀引导科学精神
——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张杰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人民日报 2014年08月14日
“饮水思源 爱国荣校”,在上海交通大学,这两句平易的校训几乎随时随处都能听到、看到,并深深植入一代代交大人的精神血脉。在校长张杰院士看来,校训中的“感恩、责任”意识,正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重要基石。
记者:不久前,您为交大学生上了一堂思政课,也讲到了交大的历史和交大人的“中国梦”。在您看来,交大的校训与历史传统,对培育年轻学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有什么样的作用和影响?
张杰:交通大学是有118年历史的老学校,我是这所学校第三十九任校长。“饮水思源”的交大校训,始于1926年。它为交大人种下了“雏既壮而能飞兮,乃衔食而反哺”的质朴善根,从此绵延不坠。
今天中华大地上共有5所交大,仍然一起分享“思源”校训,它已是海内外交大人共同的价值取向与精神基因。而“爱国荣校”,更是突破“小我”层面的道德诠释,提升了交大人志存高远、担当济世的人格境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
大学所培养的未来人才,如果没有爱国爱人民的情怀、强烈的社会担当,如果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那么即使掌握了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本领,也很难担负起建设国家、发展社会的重任。
记者:谈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您在思政课上曾经为学生讲了1998年特大洪灾中一个家庭的动人故事。在您看来,核心价值观传承了哪些重要的中华传统文化基因?
张杰:洪灾中那个安徽普通家庭的故事曾经深深地感动我。当滔天洪水袭来,这个家庭中只有奶奶、妈妈和几个孩子。在妈妈被巨浪卷走前,她用尽全力把奶奶与小女儿托举到树上,嘱咐小女儿好好照顾奶奶;奶奶实在坚持不住了,又用尽全力把小孙女顶到更高的树桠上,叮嘱她“等戴红五星的叔叔来救你!”后来解放军解救了她……小女孩长大,成为了一个公安战士。
这个真实的故事反映出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和家庭观念,这也是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的重要来源。
以自强不息、坚忍不拔、勤劳勇敢为核心的优良传统成就了中华文化五千年的辉煌历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支撑。中华民族还具有重视教育、善于前瞻、爱好和平、富有智慧等特质,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基因正是架牢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信仰的支点。中华民族无论遇到什么艰难险阻,都能够从这些优秀特质中找到克服困难和奋勇前进的力量和智慧。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深入挖掘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蕴含的深邃哲理与时代价值,努力实现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记者: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大学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作为一名科学家和校长,您为什么亲自站上讲台去给学生讲价值观问题?
张杰: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对大学履行好时代使命具有指导意义。大学不仅是知识的传承者和创造者,更重要的,它是人类思想精神和道德的制高点,是整个社会良心、公平和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大学的人文精神和学术追求决定着国家和社会的未来。
对于大学来说,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就在于培养科学精神与人文情怀兼具的人才。科学精神是大学实现其知识创新、积累和传播功能的巨大动力,但唯有人文情怀的引导,科学精神才能摆脱功利主义的藩篱,否则,其求真的冲动也会为功利所摆布,也很难出现影响时代与社会发展的大成果。
校长、科学家、教授和年轻教师都应该走上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前台,科学家们的人生经历就是一部现实版的教科书,他们的号召力和人格魅力终将影响年轻一代的价值观,成为推动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力探索。
复旦大学原党委书记秦绍德:有感于大学校长上思政课
光明日报 2014年05月12日
日前,上海交通大学的百余名本科生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上迎来了特殊的授课老师——校长张杰院士。张杰坦言:“今天我想给大家用我的亲身经历讲一堂课,我没有受过系统的思政课的训练,但是我想思政课教育对我们每个人来讲,我们身边感悟到的其实是最真实的。”课堂上,张杰说得最多的是“我想讲一个故事”,从“一五计划”说起,自新民主主义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他图文并茂地与学生们分享曲折的中国道路实践过程。看了这一相关报道,我不禁心头一热。这一消息至少释放了几个重要的信号。
信号之一,是以张杰为代表的一些大学校长开始重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育人是大学的中心工作和根本任务。“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是高等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可是长期以来,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普遍存在,有些人过多地强调大学是一个“学术机构”,而把育人这个根本任务丢到脑后。许多有识之士看到,大学所培养的未来人才,如果没有爱国爱人民的情怀、强烈的社会担当意识,如果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良好的品德和心理素质,那么即使掌握了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本领,也很难担负起建设国家、发展社会的重任。对于中国的未来,这是一个严峻的问题。所以张杰校长主讲思政课的题目是“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党、我们的梦、我们的道路”。很显然,他对主讲内容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宏大的题目下包含着深远的意义——说明他把以正确的思想育人的责任放到了自己的肩上。对一个担负行政重责的校长来说,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信号之二,是张杰校长对思政课的重视。思政课,全称为思想政治理论课。这是中国大学(不包含港澳台)特设的一门课程,是向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和法治教育的主渠道。课程设置由来已久,教材适应形势的变化在不断修订,教学方法适应传播手段的进步在不断改进,担任课程的教师尽心尽责不断努力,也涌现了一些为学生所喜爱的思政课教师。但应当承认,思政课效果不尽如人意,还没有达到设立这门课的本来要求。个中原因很多(此处恕不展开),其中不被重视是根本原因。不少学校领导,口头上重视,实际上并不重视。在大学里,在教师中,有形无形地存在着看不起这门课、看不起思政课教师的氛围,以至于一部分思政课教师也失去了自信。张杰校长的行为则打破了这种氛围。行动是无声的评价。一校之长亲自上思政课,还有比这更说明对思政课重视的吗?大学校长,一向被视为是一校学科建设的带头人。他“试水”思政课,意义不同凡响。
信号之三,是校长带头投入思政课的改革探索。许多人以为思政课没什么真学问,甚至有人骂思政课是贴“狗皮膏药”。其实,思政课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均很强的综合性课程,讲解的是学生们天天遇到的现实问题。要解释得透彻,就要求教师有较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乃至心理学和人文学科的功底,还要求教师适时了解、洞察日新月异的国内外形势。讲好一门思政课真不简单!张杰校长作为一个科学家,敢于踏上思政课的讲坛,说明他有底气。他面对学子们的疑问,脚踏实地,将自己的经历和所思所悟娓娓道来,讲得很成功,很受学生欢迎。这对于思政课的改革探索是有启迪意义的。中华民族一百多年的奋斗是不屈不挠的,近几十年的改革开放是惊世骇俗的,其间有取之不尽的素材可用于思政教育;思政课不妨借用优质社会资源,请有阅历有见地的优秀人士来加入。
除了这几个重要信号以外,张杰校长讲思政课还有更深的一层含义,就是大学要动员所有的工作者——教师、行政管理人员、教学辅助人员、后勤职工都来关心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关心他们思想品德的进步。每一堂课、每一个场所(图书馆、实验室、生活园区)、每一个服务岗位都要形成育人的氛围。唯有那样,大学才能成为育人的摇篮、神圣的殿堂,才是学子们、家长们心目中的大学。
上好大学思政课,书记校长先带头
解放日报  2014年12月15日 
翻起校园记忆,书记和校长给大学生留下多少印象?在“大扩招”时代,不少书记校长可能只在开学典礼或毕业典礼上才得面见,多数只是校园网上亮丽却平面的形象。
如今不少学子期盼好听的思政课,他们希望名师名教授给他们讲成长的故事,人生的哲理,更希望书记校长走进思政课教室和他们交流。现实的情况是,一些大学的书记校长喜欢在开学和毕业典礼上给学子上思政课。上好思政课,开学、毕业典礼当然也是一种好课堂。然而,书记校长如果只是来个“一头一尾”,还不足以带动其他名师名教授一起来上思政课。
最近,上海交大学子又在课堂上见到了校党委书记姜斯宪教授。继“开学第一课”走上讲台后,他再次与学生面对面,接受他们如潮般抛出的问题。他以自身在交大求学七年的经历,讲起七七级、七八级大学生如何惜时如金、如饥似渴学习。他以自身转换十余份工作的经历,谈及当代大学生如何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在基层建功立业。他还提到了“一二九”运动如何救亡图存,激发现场学生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如今大学生都是“90后”、“95后”,给他们上思政课,可以说既难上、又好上。之所以“难上”,是因为他们思想很活跃,自我意识强。之所以说“好上”,是他们更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更看重教师的人格魅力,有时更便于沟通和引导。
怎么将“难上”转化为“好上”?最基本的功课,是从第一线了解当代学子的思想实际。校园中,辅导员可能了解他们,思政专业教师也可能了解他们,而书记校长了解他们吗?不尽然,因为书记校长与学生直接接触、深度接触的机会并不多。唯有走进思政课堂,不是照本宣科,而是一问一答,在师生交流与互动中,方可感知他们真实的思想,并在思想的交流中为他们解疑释惑。
能否上好思政课,也能反映出书记校长做好思想工作的水平。大学生是“用脚投票、不留情面”的,甚至“认老师、不认课”—也就是说,谁的课让自己爱听、让自己不困,他们就去听谁的课,思政课也不例外。在这一点上,书记校长们其实是有优势的,他们中绝大多数是教授出身、阅历丰富、能言会道,同时对学生而言特别新鲜、特别贴近,可以增强课堂吸引力和说服力。如果书记校长上不好思政课,那你也要反思其中的原因了:是否不了解学生的思想?是否还是习惯于“我说你听”的灌输式教育方法?是否缺少新的思想新的知识?
大学思政课,其实是一种全员教育体系,或者说一种核心课程组合。既有哲学理论、政治理论,也有可感可信的案例教育。书记校长各自专业背景不同,更适合使用自身案例、现身说法,更接地气。比如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前校长丁晓东教授,为了上好思政课,他与全校8名党政班子成员一起,在本学期统编思政教材中加入1978年入学校友的回忆录内容,以及本校老教授口述档案,甚至还以近年来校园中“身边的典范”为例,从松江大学城横渡搭救7岁落水儿童的飞行员学生,到为交通事故重伤者献出400毫升“熊猫血”的经济困难生,个个都是活生生的思政教育故事。同学们都反映这样的思政教材有新鲜空气。
有人说,书记校长很忙很忙,比教授们忙得多,能在开学、毕业时出席并讲话,做到“善始善终”已经不错了。的确,要求书记校长常任思政教师,显然并不现实。然而,书记校长完全可以成为客座教授,与专职思政教师搭班配对、联合备课,或带头组织更多名教授加盟,组成走班式的“教授讲师团”,跨界交融共同上好思政课。近年来,从上海交大到工程大,上海一些高校已经开始将书记校长以及德高望重的名师名教授担纲思政课变为了长效机制,为思政课堂注入了新的血液。我们希望有更多的书记校长加入这支队伍中来。
(三)“1+4”“思政课”教学模式
思政理论课“1+4”教学共同体模式改革
——访上海交大“《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改革”项目负责人
新闻晨报  2015年03月24日  
上海交通大学思政教育工作是如何通过课堂教学,使枯燥的理论鲜活起来,把学生的理论学习热情调动起来,同时滋润他们的精神世界的?“1+4”教学共同体模式是如何实施的?取得了怎样的效果和反馈?带着这些疑问,记者采访了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陈鹏教授。
记者:上海交大思政教育如何从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处着眼,从学生们最关注的问题出发,真正做到“润物细无声”?
陈鹏:在教学过程中,思政教育始终注意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中积极有意义的资源来更好地弘扬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通过“动之以理、晓之以情”来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在具体教学形式中充分发挥了“名师联合工作室”的作用,让教学、讨论、实践、网络四个环节相互耦合。
记者:“1+4”教学共同体模式是如何实施的?
陈鹏:学院于2013年下半年开始酝酿,2014年启动了思想政治理论课“1+4”教学共同体模式改革。“1+4”教学共同体模式:“1”是指一个高水平复合型教学团队;“4”是指专题化教学、小班讨论、实践现场教学、网络辅导四个环节在每个班教学过程中的有机耦合;“教学共同体”包括三层内涵,教师教的共同体、学生学的共同体,以及教与学的共同体。项目以教学共同体理念的实践为导向,探索思政理论课教学新模式。
记者:通过一个阶段的教学改革与创新,取得了怎样的效果和反馈?
陈鹏:目前这种教学方式已经在广大师生中产生了热烈反响。学生普遍反映,在思修课程中融入渗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模式让学生觉得教学充满了哲理,并且做到了以情动人、以理服人。受教育者的热情证明:结合中国传统文化来进行思修课程的教学,可以更接地气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说明这一模式在理论和实践中都是可行的,可以在今后研究项目的推进中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更有力地推动思修课程教学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增强教学实效性。
上海交大:“施礼”有话思政课走进学生心灵
上海教育新闻网 2015年03月25日
她用散文诗般的语言上思政课,一堂党课能赢得学生长时间的掌声,她的手机24小时为学生开着,电子邮箱被学生的邮件挤爆。她就是上海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施索华工作室”主持人、上海交通大学“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施索华。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触动人心灵的工作,思政课是很难讲好的一门课,但施索华奇迹般地把思政理论课上成了热门课,她所开设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公开课,蕴含优秀传统文化,借助大量生动、新鲜、创新的教学内容感染、打动学生心灵,将思政教育这把“盐”融入了日常生活和文化知识这碗“汤”里,对大学生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施礼”有话,堪称大学生的“心灵鸡汤”。 
学子眼中的施索华
诗意生动,思政课可以讲得如此精彩
以诗句开场引出话题,以诗句结尾总结思想,再辅以20-30个触动人心的案例或故事,这就是施索华课堂2个小时的标准配置。凡是上过施索华老师思修课的同学,都会有这样一种感觉:原来思修课也可以讲得如此有感染力,如此有文采! 
每次讲课时,施索华对于古今中外的诗文、名人轶事,都是信手拈来,与教学内容相互补充,彼此增色而浑然天成,使她的课血肉丰盈,增加了厚重的质感。“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精神内守”“君子不器”……古代典籍中的语句常常出现在施索华的课堂上,她的课堂被学生称为“文学和艺术的芳草地”。 
第一次听施索华老师的思修课,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大二学生李宇昇印象极其深刻,施老师在开场白中说:“我这门课,首先要教你们的是道德修养,是怎样做人”。随后,诗话般的语言,又融入了中国古往今来历史文化的精髓,如清风拂面,令人清新振奋,如细流涓涓,深入学生心底。同学们完全沉浸在散文诗般的语言和旁征博引的精彩故事中,在潜移默化中感悟做人的道理。一节课过去,李宇昇很后悔坐在了后排。第二次课,李宇昇和其他同学一样,早早地来到教室抢头排的座位。 
施索华的课“精彩而贴心”,这是很多听过她课学生的共同评价。当施索华老师谈及爱情观时,特意讲到了大学生之间的异地恋,让不少学生内心有了共鸣和感触。施索华在课堂上给出了自己的指导建议,包括如何对待爱情,如何坚持爱情,如何处理异地恋等,让同学们受益匪浅。“上一堂施老师的思想道德修养课,就像是与一个长者进行了一次心灵的交流,接受了道德和知识的洗礼。”这是李宇昇的由衷体会。 
把思政教育融入生活和文化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只是空洞的说教,需要脚踏实地践行。我们教大学生要胸怀世界,放眼未来,可是他(她)连室友、同学都胸怀不了,心里连父亲母亲都装不下,又怎么能够胸怀世界?我们要让学生先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推己及人,再扩充于团体之中。”施索华如是说。 
施索华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经20年,她的课堂没有空洞的理论、乏味的套话。讲解理论,她更愿意从学生身边的小事入手。 
例如,从“大一新生如何适应新环境、融入新集体”引出人与人的相处之道,从“95后如何与父母相处”引出感恩与孝道,从“如何处理异地恋”引出正确的爱情观……施索华就是从小处着眼,从生活入手,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政治素养,让他们受益终身。文化本就有“化”的功能,“化”即是一种随风潜入夜的悄然改变。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最有效的方式是“化”,用文化作载体,润物细无声。 
今年即将毕业的研究生梁辰对施索华的思修课内容记忆犹新,如施老师在课堂上讲述的家喻户晓的孔繁森事迹。“那是一个寒冷得让人心里发抖的日子,孔繁森不幸以身殉职了,他那双深邃而又睿智的目光,仿佛还在凝视着那片神奇的高原,在那里‘千山之巅,万水之源’ 构筑了一个共产党员的神圣境界……”虽然已经过去很久了,但梁辰现在依然能一字一句地复述施索华上课时的原话。 
谈及自己的教学心得,施索华说:“我把思想政治教育这把每位大学生都需要的‘盐’放在了生活和文化这碗‘汤’里,让大家既吃了‘盐’,也喝了一碗鲜美的‘汤’。能得到学生的认可,我就知足了。” 
相关链接
施索华工作室: 
帮助大学生成长的心灵驿站 
2008年初,上海交通大学的每位新生都获得了来自施索华老师的一个承诺——“51863344(我要帮侬生生世世)”,这个热线电话,随时准备为学生提供帮助。 
也是从那一年开始,以施索华命名的工作室正式成立。“和学生面对面地接触交流,可以第一时间了解他们的所想所思,对思政教学很有帮助。而且,工作室还会组织大学生社会实践,打通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关系。”在这样的工作机制下,施索华自己的生活变成了一个大课堂,她随时待命,没有节假日,因为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就会有学生需要她的帮助。学生永远可以在第一时间找到她,“对学生从不说‘不’”是她的信条。 
学生感言
一个学生的博客 
俯身,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伦理道德,忠孝节义,娓娓道来;仰首,是时代民族精神的渗透,社会百态,侃侃而谈。寥寥数语致我所敬爱的思修恩师——施索华。 
一个学生的微博 
今天站着听施索华演讲了两个小时,心中真的很钦佩。老师一肚子墨水,讲起来生动又有趣。“上善若水”、“百善孝为先”……今天大受启发。想到我爸妈了,回家继续做家务! 
一个学生的QQ空间 
昨晚梦到了施索华老师讲的那件事情。说是贫困的家中,母亲含辛茹苦把孩子送进了大学,孩子却把母亲的血汗钱用来沉迷游戏、网吧,也不与父母联系,还以为孩子有多忙。最后孩子收到的是一个信封,里面的信纸密密麻麻写满了母亲给他的选择题“最近身体好吗?A很好B  一般C……D……” 
当时我听着故事差点就哭了,突然很想给老妈打电话…… 
转载:
中国社会科学网 2015年03月24日 来源:新闻晨报
http://www.cssn.cn/mkszy/rd/201503/t20150324_1558412.shtml
三、“名师进课堂”视频资料(选编)
(一)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 刘西拉 教授
(二)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仝  华 教授
(三)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王建新 教授
(四)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院               李  梁 副教授
(五)上海交通大学校长                   张  杰 教授
(另附DVD光盘5份)
 
 
 
 
 

 

版权所有 © 2016 - 2025 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0536  京ICP备10054422号-1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