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 资讯平台 > 2014年立项2016年结项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专题性问题探究教学模式

2018-10-29     来源: 福建农林大学     作者: 刘新玲

2014年立项的教育部“择优推广”项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专题性问题探究”教学模式,是将学生关注的课程问题、课程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教材本身蕴含的理论与现实问题,整合在教材各专题的框架下,设计出具有逻辑关系的问题链,以问题为载体,把教材体系转变为教学体系的实践活动。该模式不是把知识或观念直接灌输给学生,而是通过创设情景和关联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使他们在反思、争辩的过程中,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分析和辨别、在多元环境下学会判断和选择,体验这一过程带给他们创造的成就感:学习不是简单的拿来或给予,而是创造中获得。
经过近4年的教学探索和推广实验,“专题性问题探究”教学模式在福建省6所高校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收到明显效果。
一、“专题性问题探究”教学改革的理念:有趣、有效、有用
古希腊时,著名教育家苏格拉底采用“精神助产术”方法,从具体事例出发,通过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反复诘问的方式使讨论逐步深入,以寻求普遍的道德、知识和真理。春秋时期我国的孔子也非常重视与弟子探讨各种社会、政治和人生问题,启发他们获得道理。教学论认为,教学中的问题,能够促使学生出现一般认识兴趣所特有的情状: 惊奇、迷惑不解、智力活跃、情绪高涨、主动认知,不仅极大地吸引学生听课的注意力、参与探讨的兴趣,而且能促成学生形成创造性思维。兴趣是人意识的内在动力,是达成教学目标实现的先在条件,因此,通过创设教学问题让学生喜欢“思修课”,是符合认识规律,也是“专题性问题探究”教学改革追求的境界之一。
但是,学生关注的问题和社会的热点问题是零碎的,课堂过于关注学生的兴趣,容易使知识体系和教学目标“碎片化”。多种教改实践也表明,有的看似花哨热闹的课堂,未必能对大学生的观念有所促动,更不要说引导“三观”了。因此,现代问题探究的教学模式,必须更加注重有效课堂的理念。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效性体现在鲜明的教学目标取向上,既形成学生对主流价值观的认同。我们追求的高效能课堂,不仅表现为问题逻辑下的学生积极参与,而且表现为:围绕教学内容、社会问题、学科理论创设情境问题,在重视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使教学重点的呈示环环相扣、富有条理,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不断提高,最终实现对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认同。
“专题性问题探究”教学模式还同时强调“教育即生活”、“教育及成长”的理念。这是教育家杜威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针对赫尔巴特教学法逐渐刻板化而提出的教育思想。教育不仅仅是达到社会目的的一个手段和工具,还应该是儿童生活、成长和经验的启发者和诱导者。因此,对学生的成长有用,是“专题性问题探究”教学改革的内在追求。在教材的专题框架下,捕捉学生思想问题、联系社会现实问题、挖掘教材理论问题,将三类问题整合、建构成具有逻辑关联的“问题群”,实现教材的重点、难点与学生生活的对接。
二、“专题性问题探究”教学改革的方法:问题导入、探讨追问、讲解引导
我们将教材分成了八个专题,梳理重点、难点;收集三类问题1000多个(学生关注、社会热点、教材理论),提炼其中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围绕一个逻辑(教材内容逻辑)、两个原则(遵循课程目标、学生认知发展规律),进行各专题的问题链教学设计,编写了近15万字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问题逻辑教案”,通过以下方法实施“专题性问题探究”的教学理念。
1.导入问题重在精彩,激发学生兴趣。
在介入新课时,结合待讲授的内容、学生的认知程度和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存在疑惑的问题,灵活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体验中思考,在讨论中激起学习的主动性。内容相关性是衡量导课成功的重要因素,导课就是要在新旧知识间架起桥梁,与授课无关的内容即使设计得再吸引人,也是不可取的。另外,导课的时间不宜过长,情境设计力求新颖、简洁。
2. 探讨追问环环相扣,教学重点的呈现具有层次性和逻辑性。
一堂优质高效课,不是简单地将已准备好的教学内容呈现出来就能实现的,科学地呈现本身就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为此,每节课前我们都精心准备:将征集到的学生疑难问题、教材理论问题、社会热点问题进行甄别、分类,重新编排教材内容的顺序,从学生的兴趣、需求等角度找到与教学内容的契合点。紧紧围绕教学目的,灵活设计出不同类型的问题,设计适量的封闭式问题,来检查或加深学生对理论基础知识的识记与基本理解;设计一些高质量的开放型问题,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使其在原有知识结构和经验基础上,建构新的认知系统。
3. 重点讲解阐明理论,正面引导形成认同
大学的课程应该给学生理论和观念的提升。以问题逻辑展开教学后,通过教师的重点讲解,说明“是什么”,使学生明白概念、观点、理论的内容;再说明“为什么”,向学生解释概念、观点、理论合理性,为学生接受这些观点、理论进行充分论证,最终有效引导学生的价值认同。清晰明了的讲授、有理有据的论证、合乎逻辑的引导,是课堂这一特定学习共同体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教学行为,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学目标的实现。
在教师设问——学生讨论作答——教师反馈讲授的反复进行中,师生双方的精神世界相互敞开和接纳,知识与经验系统逐渐优化和提升。这个互动的过程,教师既是编剧、又是导演,还是演员;学生也真正进入角色。
三、“专题性问题探究”教学改革的效果和推广:创新、可复制
经过几年的探索,我们认为,以“问题”为载体,将教材内容、学生疑难、社会热点巧妙地融入教学内容,通过对话式的导入问题——探讨追问——讲授引导等教学环节,较好地处理了教材的系统性、教学的针对性、师生的双主体性,实现了学生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真心喜爱、身心受益”的教学目的。
1. 大大提高了听课效果和教学质量教学
“专题性问题探究”教学改革项目,在内容上,加强了教学与学生生活、社会现实的联系;在课堂结构上,将传统的“教师—学生”主客二元结构向主体间性转化,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主动认知的兴趣,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果。
2. 有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
教学中学生获得的不是现成的知识和观点,而是调动知识储备,结合情境对问题加工、重组的创造性思维训练,和这一过程中知识与身心、情感融为一体的体验,在价值取向自觉趋同的同时,富有创造的理性思维得到提高。
3. 有助于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
将“问题”从思想意识层面引向现实教学层面,从零碎分散状态变成集中有序,教师需要深入专研教材、深度把握专业理论、研究社会问题以及学生与教学的关系,这个过程中,教师融科研成果、对话和讲授的艺术于教学之中,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
4. 这一教学模式具有可复制性
这里说的可复制性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在本门课程中此教学法表现了很强的可操作性。2015年初,我们在省内几所兄弟院校结为“结对带教”伙伴。 2015.3-2016.3一年中,这一教学方法在福州农林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厦门理工大学、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展开试点教学,通过召开教学研讨会、发表研究成果,示范观摩等,进行推广。其中,我们特意选了几位新入职的教师和研究生助教,他们使用了《问题逻辑教案》后都能够迅速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较好地驾驭课堂。
第二,这一教学模式还可以推广到其他几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只是,问题的选择和设计上应针对课程特点,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可能要更多侧重于对原理深入浅出的阐释等。(下面是学生课后在微信平台对上课的评价)
四、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影响
1. 2015年初《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专题化问题逻辑教案》已经编写完成。2015版教材出版后,我们还在修订教案相关内容。
2. 2016年初,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专题化问题逻辑教案”文字版成果的基础上,我们尝试着开发“思嘞个儿修”微信平台。在这个平台上,课堂讨论的教学问题提前放送;承载问题的情境可以更具体;讨论也不再拘泥时间的局限;课堂与生活更加交融。(上面最后一张截图是我们微信公众号在放送阅读材料后推出的问题,这个原来是课堂讨论的,现在课下每一位同学都科研发言。发言人数占班上86%)
社会影响:
①2014-09-22《光明日报》11版(马工程版)
专访:高校思政理论课骨干教师谈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让价值观成为青春梦想的导航罗盘”。
刘新玲教授谈到:“在课堂上我们从来不怕讨论,小悦悦事件、彭宇案等都不回避。讨论到一定程度,一定会有学生站出来表达正面观点,通过引导,正面观点绝对是占主流的。”“我们试图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改变现状,然而同样发现,一些过分追求抬头率的做法,只是博得学生一时的开心;但开心过后,有没有观念意识、价值引导的功效,能不能触动他们在这方面的思考?”“要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三观”教育的重任,必须反思一个问题:是什么造成了我们如此重视价值观教育却达不到理想效果?一个很大的原因是,我们以前把思政课定位在知识性课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明确了思政课是知识性和价值性统一的课程,两者相互依托,缺一不可:如果弱化知识性,只强调价值导向,学生会觉得这不是一门科学;如果弱化价值性,就起不到引导作用。”
② 2015-07-23 FETV福建教育电视台报道
“刘新玲:让思政课焕发活力 使学生真正获益”详细报道了“专题性问题探究教学模式”,称这种模式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变成了“雅典学院”般开放性的、充满智慧与思辨的讨论式课堂。
③2015-07-06《福建农林大学报》“让思政课焕发活力 使学生真正获益——记“全国思政课年度影响力人物”
④2015-07-06版次:[ 05 ] 福建日报 “高校思政课求突围”
其中介绍了问题逻辑的教学模式。文中说“思政课教学需要改变照本宣科的传统教学方法,引入问题意识,把教材内容转变为以问题为导向的课堂教学专题,引导学生参与思考与讨论。”刘新玲说。在此基础上,刘新玲探索出的“专题性问题探究教学模式”,让学生原本 “没打算听”的思政课变得很“费脑费力”,也收获了频频点赞。“这样的课堂,可以锻炼学生质疑权威的精神和表达观点的能力,在思辨中,道德的种子自然而然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
刘新玲把这封大有亚里士多德“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气概的邮件称为惊喜,并就其和学生们展开进一步交流。
 “今天,与刘新玲老师的分歧主要在于:个人在社会环境中是否需要在考虑长远利益的情况下遵守道德。对此,我认为……”福建农林大学一名大一学生写道。
④ 2016-06-14福建日报 “高校思政课的福建实践”
报道中介绍了刘新玲教授实施的道德教育模式:把生活问题、社会热点问题与课堂理论问题相结合的经验。

 

版权所有 © 2016 - 2025 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0536  京ICP备10054422号-1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