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 资讯平台 > 2014年立项2016年结项

“知识—方法—境界”教改实践探索

2018-10-29     来源: 山东大学     作者: 徐艳玲

对于思政课来说,教学改革永远是主旋律。在长期的思政课教学改革实践中,我们经常思考的问题是:“我们应该给学生什么,我们能够给学生什么。”“我们应该给学生什么”是一种价值追问,关涉的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方向问题;“我们能够给学生什么”是一种事实判断,关涉的是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困境和出路问题。我们认为,这是思政课教学改革的“主题”,也是思政课提高教学实效性特殊规律之表征。长期的教学改革实践告诉我们,我们首先应该也能够给学生“知识”,然后是“方法”,最后是“境界”。我们所应该也能够给予学生的,是“知识、方法、境界”三位一体。我们倡导“知识、方法、境界”三位一体,力求以此实现思政课“步步高”的目标诉求。
一.教学理念:“知识—方法—境界”三位一体
首先,我们应该也能够给学生“知识”。虽然不同的学科都有不同的知识体系,都在给学生“知识”,但是我们可以进一步地追问:什么样的“知识”?当今的大学讲坛就像一个知识平台,不同的思想、观点都可以“闪亮登场”。我们认为,思政课是非常有魅力的课,它的时代品格和实践品格很突出,科学性、真理性和针对性也很突出。但是,思政课教学对象都是不同专业的学生,这些不同专业的学生都有不同的知识背景,他们从各自的专业教师那里获取了或多或少非主流意识形态的“知识”。在这种不同的专业环境中,尽管我们在力图精心地解读马克思主义理论,努力构筑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大厦,却感觉常常是被解构着的。所以,思政课教学必须开拓新的视野,这就是,要站在各学科前沿来驾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学内容。马克思主义理论所涉及的“问题域”,其他学科往往有不同的解读。而思政课教师的解读是要在知识性和意识形态性之间保持一种必要的张力。换言之,思政课应该和能够给予学生的是主流意识形态的“知识”。我们应尽量融合新颖的材料、前沿的见解,使我们的主流意识形态的“知识”与其他各专业的知识之间架起一座互动的桥梁。如果说在过去的年代里知识就是力量,那么在今天知识经济的时代里,知识的生产、消费或使用才是力量。我们希望所给予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的“知识”能够成为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力量。
其次,我们应该也能够给学生“方法”。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既是“显微镜”,也是“望远镜”。由于对现实的强烈观照,学生们往往拿着“显微镜”,这也照照,那也照照,结果可能看到的是中国到处都是问题,都是伤口。但如果让学生拿着“望远镜”看中国,未来无限光明,愿景美丽可期。思政课要引导大学生把中国的发展放置到中国文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去考量,放置于全球化的宏大叙事和宏阔时空中去比较,心中自然就少了些许抱怨或牢骚,就能分清中国社会发展的主流和主流,“正能量”自然就能充盈心中。要通过我们的授课,让大学生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当做“看家本领”,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认识社会、观察世界的一种有效分析工具,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需要指出的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不理想固然有多种原因,但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真理性的阐释方面,我们可能恰恰违背了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方法论:一切从实际出发,而不是从逻辑出发。“实际”包括客观实际和主观实际。一方面,要从急剧变化的、活生生的社会实践的客观实际出发;另一方面,也要从大学生的主观实际——思想的实际和大学生成才成长的实际出发,探索大学生的认知结构和规律,才可能久久为功。例如,我把中国当下的困难和问题比作“落叶”,同时对“落叶论”进行了独特的解读:“我们的落叶,不是秋天的落叶,不是杜甫笔下的‘无边落木萧萧下’的落叶,那是凄凉、衰败的落叶;我们的落叶,是春天常青树木的落叶,是刘禹锡笔下的‘芳林新叶催陈叶’的落叶,这是预示着兴旺和繁荣的落叶。”这样的解读和阐释,和大学生认知结构相契合,学生感觉很新颖,内心似有触动。曾有一学生发邮件给我,问:“徐老师,你信仰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呢?”我说:“意味着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创造属于自己的新生活。”她在回复中,把“新生活”三个字涂红了,说:“我喜欢‘新生活’,因为我已和旧生活告别了。”新颖而通俗的解读,无意中契合了大学生成才成长的心灵需求,有助于实现思政课的价值目标。
最后,我们应该也能够给学生“境界”。杜甫诗云:“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是最高的教学境界了。我经常例举马克思本人的例子来鼓励学生追求人生高层次境界。马克思毕生从事货币和资本的研究,早在青年时期就有很多发财致富的机会,但是他没有被金钱和权力所诱惑,终身致力于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马克思治学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他考察问题从最基本最原始的商品出发却解释了人类几千年以来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和特殊规律。我曾对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同学们说:“无论哪个学院的学生为失业、失恋等鸡毛蒜皮的小事所困扰,我们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学生最不应该想不开寻短见,要知道我们学科的奠基人就是一个一眼看穿千年的伟人。”在长期的思政课教学实践中,我们认识到,不仅要让学生感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也包括正确的生活观,即什么是生活和怎样对待生活。我曾在课堂上告诉学生说:“我有一个习惯,每天下午四、五点钟,只要没课,我都尽量到操场上去抓一抓阳光的尾巴,因为感觉阳光很好,它照着你,也照着我;它照着富人,也照着穷人。你会突然间懂得,其实,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都是免费的,例如阳光,例如友谊,例如爱情。”教室里一下子非常安静,同学们都若有所思。多少年后,他们中有的人还会谈起当年在课堂上我对他们人生的点拨。在我看来,生活观是“三观”的基础,有了正确的生活观,正确的“三观”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会顺其自然长成。这就需要我们在思政课教改实践中,加大情感投入,在凸显思政课“以理服人”的逻辑力量的同时,也凸显“以情育人”的情感力量。只有逻辑力量和情感力量的充分交集、交融,才能真正凸显思政课非单纯知识教育而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目标。
二.主要举措:“四坚持”
在具体的“知识、方法、境界”三位一体的教改实践中,教学方法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多元的、即时的、灵动的、交叉的、多变的。我们的主要举措是“四坚持”:
一是坚持“知识—方法—境界”三位一体。
在思想多元的环境中,思政课教学的关键,一是坚持结合社会科学的最新理论成就进行教学,二是敢于“亮剑”,三是要传播正能量。为此,我们在课件栏目设计中,除了“课程导入”、“知识点击”、“材料分析”、“角色参与”、“相关链接”等,还设立了“方法论提示”、“境界提示”等栏目,力求实现知识性、科学性、政治性、艺术性的统一。如在讲到解放思想时,“方法论提示”是:“人是观念的囚徒”、“让思想冲破牢笼”。讲到理论联系实际,谈到一种错误倾向是“理论联系实惠”时,增加的“境界提示”是:“人生采取实用主义态度,会导致意义世界丧失”“物质生活有饱和点,精神生活没有饱和点”等。在谈到毛泽东思想“思想”的魅力时,增加的“境界启示”是:“我们需要思想。只有思想才具有恒久的魅力。一个失去精神家园的流浪汉最终只会沦落为欲望的奴隶,而不可能升华为自由的创造者。”讲到邓小平的人生经历时,增加的“境界提示”是:“有一种声音叫振聋发聩,有一种态度叫从容大气,有一种精神叫举重若轻,有一种才能叫高瞻远瞩,——这就是马克思主义者特有的气魄”。在谈到社会主义发展的曲折时,增加的“境界提示”是:“对于我们今天的人来说,社会主义还是一种很年轻的社会制度,它在20世纪的出现是20世纪的殊荣。20世纪社会主义的挫折对于多少代以后的社会主义者来说,就犹如数学中的哥德巴赫猜想,物理学中的大统一理论(把已知的四种基本自然力统一在一个理论之中),不能不是最富魅力最具有挑战性的永恒的主题。这是一个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展开的课题,不是在那一代人手中就可以完成的。”谈到当下的现状,引用一句流行的话说:理想很丰满,但现实很骨感,增加的“境界提示”是:“尽管现实很骨感,但理想依旧很丰满”。不少同学说:通过听这样的思政课,不仅得到了知识的启迪、方法论的启迪,开阔了视野,而且得到了真、善、美的启迪,使人生境界得到了升华。
二是坚持“教师主导、学生主体”。
“知识—方法—境界”教改探索的最终指向,是把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意义上的知识体系转变为认知体系,继而转变为认同体系,实现对马克思主义和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最后转变为信仰体系,并由此改变大学生的行为模式。因而,要坚持“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理念。为此,我们设立了“角色参与”栏目,让学生实际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如对重点问题和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进行教学讨论或辩论,契合了翻转课堂的理念。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中,我们安排了一系列教学讨论或辩论,如就“习近平系列讲话”答记者问,“社会主义说得清?说不清”辩论赛等、“我心目中的毛泽东和邓小平之比较”论文比赛、“大学生怎样与时俱进”幻灯片比赛、“新型工业化道路”“新”在何处专题讨论、“按生产要素分配给我们大学生什么启示”分组讨论、“民主政治就在我们身边”课堂讨论、“公德在那里”案例分析、“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辨析,等。这种“角色参与”方式既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有利于真正凸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魅力。特别是“答记者问”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对于解决学生的思想困惑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同时对老师来说既是压力又是动力。众所周知,官方的新闻发言人一般是有准备的,而思政课教师面对学生“记者”却没有准备,你不知道学生提什么问题,但你必须回应。如果真的不懂,可以告诉学生老师准备一下下次课告知,这也是诚信的身教。我们发现,在各种比赛和讨论中,学生的多种能力,如搜集资料的能力、动手制作能力、思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得到培养,而且进一步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提升了学生的学术境界和人生境界。最后,每个学期末,我们都要求学生选一个和该课程教学内容相关的题目进行演讲,但是要求三个人组成一个团队,每人讲一部分,相互配合,形成一个完整题目,讲完后,主讲教师进行及时点评,这就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调动了师生双方的创造性和主动性。这都是实践“知识、方法、境界”三位一体的思政课教改新思路的一些不期的收获。
三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实际”包括客观实际和客观实际。一方面,要从急剧变化的、活生生的社会实践的客观实际出发,以便使大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命题是怎样提出来的,如在讲到精神文明建设部分,从大连“六讲六不讲倡议”(“讲文明话,不讲低级下流的脏话;讲优雅话,不讲野蛮庸俗的粗话;讲谦虚话,不讲恫吓放肆的野话;讲客气话,不讲恶语伤人的刺话;讲普通话,不讲影响文明的土话”)导入,使学生深度理解精神文明建设的现实针对性和紧迫性、艰巨性。另一方面,也要从学生的“主观”实际出发。大学生作为时代的晴雨表,作为社会最敏感的神经,产生思想困惑是正常的。所谓从“主观实际”出发,即是始终做到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为此,在深入了解当代大学生的人生经历、思想实际和成才成长实际,全面掌握大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以及疑惑和疑难问题的基础上,通过使用“微课程讲授法”、“原著阅读法”、“问题导向法”、“案例讨论法”多种教学方法有机配合,灵活运用,真正传播意识形态正能量。如讲课之初就向学生说明,要培养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每堂课结束之前,要求学生用书面提出个人认为最需要解决的1-3个问题,并把学生提问题的数量和质量等作为平时考试成绩的重要依据。下次课上,老师首先要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总结点评,对同学提得比较集中的问题,教师给与“微课程”讲解。在讲解时,我们一般采用“他说”与“我见”的方法——首先把该问题已有的不同观点、论证理由摆出来,分析其价值以及存在的问题或者不足,然后做出思政课老师独特的解释,这种解释的基本要义和特色,如前所述,是要在科学性和意识形态性之间保持一种必要的张力。对于学生来说,“他说”与“我见”的阐释方法不仅使自己的见解更有说服力,而且还可以有效地分清“你我”,避免剽窃现成的理论使得“你我不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这就意味着,我们是在进行一定的学术训练的基础上,再根据思政课的特点,条分缕析,拨开种种认识迷雾,回应学生思想深度的困惑,以逐步达到“解惑”、“释疑”、“引导”的价值目标。
四是坚持教学效果动态评估。
教学效果评估是统摄思政课的灵魂,是思政课教育活动的最终目的。一般来讲,思政课教学效果就是指大学生在接受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后在感情、思想、态度和行动等方面一系列的变化,这些变化往往表现为一个从认知到态度再到行动的逐步积累、深化和扩大的过程:一是改变了原有的对马克思主义的认知模式,形成了新的认知模式。学生反映:原来思政课可以这样讲;二是对马克思主义和党的创新理论产生了情感共鸣,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社会现象的态度发生了积极的、正向的变化。学生反映:原来问题可以这样看;三是把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内化为自己的思维模式,初步确立了马克思主义信仰,并改变了自己的行为模式。学生反映:原来生活可以这样过。当然,以上这些变化不仅表现为一个从认知到态度再到行动的过程,甚至可以是一生在不同阶段感悟和实践的过程。另外,为了了解教学效果,我们不定期让学生自己写某章(或某节)学习后的“方法论启迪”和“境界启迪”;随机听课,及时发现学生的思想困惑,了解教师的教学状态和精神状态,通过谈心解决问题、凝聚共识;通过学生期末教学测评、督导员听课,对团队成员的授课效果进行动态评估,并及时反馈意见,以促进团队成员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取得了良好效果。
三.几点启示
近年来在思政课“知识、方法、境界”的教改实践中,我们起码得到了如下启示:
——在“知识、方法、境界”三位一体的教改实践中,人生境界的开拓应该是一条红线贯穿教改始终。“知识”、“方法”和“境界”是三位一体的关系,并不是说“知识”不重要,而是说“知识”只是“方法”和“境界”的载体,也不是说“方法”不重要,“方法”只能在“知识”的传授和运用中习得,而“知识”和“方法”都是统摄于“境界”的,这是真正的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在给学生开设思政课的前几节里,我都要点燃学生心灵深处关于人生理想和人生境界的火种。我常常引用美学家王国维“治学三境界说”来开始授课。“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为什么王国维要使用晏殊的《蝶恋花》的这句词放在三境界之首呢?!就是因为王国维认为做学问成大事者必须有执着的精神追求,登高望远,瞰察路径,腹中有气象万千,然后方能冲破一切迷误妄念,这样培养出来的本科生才不愧是一流的本科生,这样培养出来的研究生才能有跟充足的后劲搞科研,成为国家未来发展的生力军。
——思政课要真正提高教学实效性,需要寻求更好的适应时代发展和学生认知结构的教改理念和实践转化机制。在此,我们倡导“食盐说”:思政课好比食盐,我们过去往往大把大把地往学生嘴里面塞,可是太咸了,学生难以下咽,甚至出现逆反心理。现在,我们把一点点食盐,有时或许就需要一点点,放到色、香、味俱佳的菜肴里,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吃下去。其实,思想政治教育的功效就在里面了。这就是说,今天我们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一个好的载体。有了一个好的载体,我们或许就能从深层次上解决在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信仰危机问题。我们认为,所谓信仰危机,并不是没有信仰,而是主流信仰的危机。而所谓主流信仰的危机,也不是主流信仰本身出现了危机,而是对主流信仰解读的危机,即对马克思主义解读的危机。思政课课堂恰恰是对马克思主义进行解读的载体。正确而新颖独到的解读,有助于从深层次上解决学生的信仰问题,从而真正实现思政课“铸魂”工程的目标诉求。
——思政课教改的精神动因是不仅惠及学生,同时也为思政课教师的工作拓展意义空间。近年来,面对思政课实效性不强的实际和社会各界的质疑,一些思政课教师抱怨虽然蛮拼的,但压力大、幸福指数低,为思政课教学寻找意义空间成为一些人心底的呼声,而“知识、方法、境界”的教改实践在惠及学生的同时也往往提升了教师自身的境界。在我看来,思政课教学是崇高的事业,这话是对的,但它只说出了一半的真理。因为古往今来,崇高的事业往往是艰辛的事业。没有从事过这种事业,你不知道它的艰辛;没有体会过这种艰辛,你不知道它的快乐;没有享受过这种快乐,你不知道它的坎坷。或许正因为艰辛和坎坷,才值得我们去思索、去追求。思政课教改实践探索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无论社会潮流怎样发展,无论我们的学生怎样变换,对于思政课教师来说,幸福其实很简单:我们追求着,所以我们快乐着;我们快乐着,所以我们美丽着。
四.目前项目成效、存在问题和后期建设计划
1. 目前项目成效
一是完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知识·方法·境界”三位一体教学设计(见附件1:“知识—方法——境界”的教改实践探索)。共12章,每一章均包括六部分内容:课程导入、知识点击、案例分析、难点讨论、方法论启示以及境界启示。该教学设计投入教学实践中。
二是初步完成“经典背后的故事”的整理工作(见附件2:经典背后的故事样章)。为了进一步凸显“知识·方法·境界”三位一体的教改理念,2015年至今,我们在部分院系举行了“经典背后的故事”的演讲比赛。要求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经典著作中的经典语句进行深入浅出的解读。初步选取了300段经典语句进行解读,以故事形式进行穿插和连接。目前资料已初步整合完毕。
三是“知识·方法·境界”的经验提炼成果以《知识-方法-境界教学改革实践探索》的主题在《思想教育研究》2015年第8期上发表,并获全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优秀成果三等奖。《点燃学生心灵深处的理想火种——“知识-方法-境界”的教改实践探索》,获2015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研讨会特等奖。
四是该成果在中国航空航天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召开的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会议上和在浙江大学召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导论坛上进行过交流,引起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2.存在的问题
“知识·方法·境界”教学改革实践探索的初衷是从课程导入出发,通过知识点击、案例分析、重难点讨论,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学生逐步掌握马克思主义方法和社会科学方法,继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术境界和人生境界。当然,这一教学改革实践探索还处于起步阶段,如何使思政课有效地融为一体,这需要政策制定、、经费支持、教材编写、师资配备、科学研究等方面的通力合作,不可能一蹴而就。同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知识·方法·境界”三位一体教学实践试点的经验总结还有待深化。
3.后期建设计划
继续进行教改探索,在此基础上,待经费充足时正式出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知识·方法·境界”三位一体教学设计;继续进行“经典背后的故事”演讲比赛,优秀成果先行出书,然后在条件成熟时制作成理论视频片。

版权所有 © 2016 - 2025 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0536  京ICP备10054422号-1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