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 资讯平台 > 名家讲座

著名党史国史专家林蕴晖教授来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学

2018-12-06     来源: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 钟道邦

12月2日下午,著名党史国史研究专家,原国防大学教授、《中华人民共和国通鉴》总编辑林蕴晖教授做客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论坛第九十八期,为学院师生作了一场题为 “漫谈党史、国史研究的指导思想和方法”的报告。报告会由中共党史学科点负责人宋俭教授主持,学院副院长罗永宽教授、万军杰、李学桃等教师以及相关专业的博士、硕士研究生,还有来自周边兄弟院校的老师和学生聆听了本次学术报告会,并与林教授进行了热烈的互动交流。
林蕴晖教授在报告中结合中共党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一些重大史实着重谈了三个问题。一是党史国史研究,必须实事求是,一切从历史事实出发。他强调,历史研究一定要以史实为依据,坚持论从史出,而不能以研究者的主观判断。党史国史研究当然要遵循党的历史决议,但不能把历史决议当成是现成的结论和僵化的教条,决议本身也是历史的产物,是党史国史研究的对象。历史已经发展了,认识当然要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事实上,《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等著作已经发展了决议的结论。所以,简单的讲以决议为指导是不科学的,也是站不住脚的。二是必须坚持党性与科学性的统一。林教授介绍了已故著名中共党史研究权威龚育之先生关于党史研究的重要论述,强调,对于党史国史研究者来说,遵循党的决议,服从党的纪律是党性,实事求是也是党性。他引用了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的重要论述:实事求是“就是党性的表现,就是理论和实际统一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学风。这是一个共产党员起码应该具备的态度。”林教授强调,党史国史研究者应做到追求真理和遵从决议、服从真理和服从决议的统一。党性原则包含这两个方面,缺哪一方面就是党性不全。只有坚持实事求是,才能做到追求真理和服从决议的统一。三是按照历史原貌和站在时代高度写历史的统一。林教授以国内学术界围绕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争论为例,具体解释如何理解按照历史原貌写历史和站在新的时代高度写历史的统一,他指出,按照历史原貌写历史,就是在恢复历史的本来面貌,是为了是要让后人准确、客观地认识前人的功过得失。站在时代高度写历史,是指今人同前人相比,要有新的时代高度,对历史原貌和历史发展的脉络有更清楚的理解和更深刻的领悟,从而更好地做到以史观今,以史为鉴。
林蕴晖教授对参会的青年学子们寄予了殷切的希望,提出党史国史研究应后继有人。他指出,做历史研究需要积累,现在做党史国史研究,虽然并没有特别优越的条件,但只要研究者愿意沉得下心,坐得住冷板凳,就能够发掘很多史料,发现很多有价值的学术问题,做出有意义的学术成果,不要急功近利,要耐得住寂寞。在提问互动环节中,林老师回答了同学们提出的在党史国史研究中如何克服档案史料利用的困难,收集和运用史料、如何认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如何认识解放思想与“不争论”、如何认识邓小平对中苏关系的反思等问题。严谨深刻同时不乏幽默的回答,使整场讲座气氛热烈。
宋俭教授在总结发言中说,林教授这是第三次来到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论坛为师生们送来学术大餐,林教授的每一次报告都让我们获益匪浅。林教授1992年就退休了,如今已是86岁的高龄,但从来没有停止过思考,从来没有停止过对国家民族发展前途的关注,退休26年来始终坚持在党史国史研究领域辛勤耕耘,取得丰硕的成果,在国内外同行中享有盛誉。他的研究成果表现出一个真正的共产党人对于国家、民族前途的关怀,和对党和人民真挚的爱。林教授今天在讲座中谈的三个问题,其实是党史国史研究的三重境界:实事求是,一切从历史事实出发,是历史研究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也是党史国史研究的基础。但党史国史研究有其特殊性,所以必须要坚持党性与科学性的统一,林老师强调党史与科学性的统一必须要建立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之上,深刻揭示了党史国史研究的规律。按照历史原貌写历史与站在时代高度写历史的统一,是对党史国史研究的更高的要求和更高境界,也是党史国史研究更好发挥以史鉴今,资政育人功能的关键。林老师的讲座给了我们一场丰富的精神大餐。
在最后环节,学院副院长罗永宽教授代表全院师生向林教授赠送了纪念品,并高度评价林教授的讲座立意高远,思想深刻,感谢林教授多年来对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特别是对中共党史党建、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点的支持。讲座在同学们热烈而又不舍的气氛中结束。

版权所有 © 2016 - 2025 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0536  京ICP备10054422号-1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