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 资讯平台 > 学术研讨

第14届全国“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在复旦大学召开

2019-11-29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 查建国 夏立 陈炼

中国社会科学网上海讯(记者 查建国 夏立 实习记者 陈炼)11月16—17日,全国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主办,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和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同承办的“21世纪世界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第十四届全国“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在复旦大学举行。复旦大学副校长陈志敏教授,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郝立新教授,全国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会长、复旦大学陈学明教授分别致辞。全国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复旦大学王凤才教授主持开幕式。
陈志敏表示,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复旦大学就开始了国外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工作,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在2000年入选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后,有力地促进了复旦大学的马克思主义跨学科研究。最近几年来,复旦大学又探索出了一条由基地、哲学学院和马克思主义学院三家单位共建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的新道路。他表示,此次盛会的主题与时机都非常好,时值全国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以及决定,认为要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导向推进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以中国经验推动世界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郝立新提出,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在全国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的带领、组织下,形成了我国一道非常亮丽的“学术风景”和“学术见证”,学会凝聚力强,学术水平高,研究视野广。他认为,较以往研究相比,本次年会研究论文主体性研究加强、批判性思考进一步凸显、研究视野领域持续扩大。最后,他希望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能够相互共振,相互促进,并期待着盛会能够圆满成功,换届选举顺利。
在回顾西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与发展的基础上,陈学明认为,改革开放的全过程,以及一系列的理论创新都是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有关,例如以人为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消除生态危机、为实现美好生活而奋斗。他表示,国外马克思主义这一学科的生命力关键在于,是否能切实有效利用国外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资源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此,他建议: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展开比较分析;以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思潮特别是其合理因素来审视和评价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思潮中获取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资源;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走出“国门”与国外马克思主义相呼应;以更加积极的态度看待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的地位。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副会长、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主任吴晓明教授、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党委书记袁新教授、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和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李冉教授出席开幕式。来自全国各地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学术杂志、出版社等单位的代表,近240人出席会议。论坛分为三场主题发言,十个分论坛。有100多位国内专家学者、中青年学术骨干,以及青年学者作了专题发言,并进行了学术交流。
全国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举行了换届选举,换届选举由陈学明主持。闭幕式由新当选的副会长兼秘书长、复旦大学张双利教授主持,新当选的全国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会长吴晓明致闭幕辞。下届承办方代表、新当选的副会长、东北师范大学韩秋红教授发言,新当选的副会长王凤才教授作为论坛筹备组总负责人之一致答谢辞。论坛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进一步扩大了全国“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的影响力。

版权所有 © 2016 - 2025 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0536  京ICP备10054422号-1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