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 资讯平台 > 课程建设(理论教学)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周末理论大讲堂”第二十六讲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

2019-12-11     来源: 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     作者: 中心办公室

12月6日下午,由教育部主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网络集体备课平台承办,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提供全程技术支持的“周末理论大讲堂”第二十六讲在中国人民大学人文楼十层会议室举办。本场讲座的主讲嘉宾是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际战略研究院院长刘建飞教授,授课题目是:“习近平外交思想”。
讲座由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司长刘贵芹主持。他代表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向刘建飞教授颁发专家聘书。
讲座开始前,刘贵芹司长会见了刘建飞教授,并进行了交谈。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兼常务副院长、中心常务副主任王易教授,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副院长、中心副主任何虎生教授陪同会谈。
在领学环节,刘建飞教授就习近平总书记发表在2019年《求是》杂志第9期的《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进行了解读。他表示,这篇文章高度肯定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作用,论述了文明发展的规律和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的原则,概述了中华文明的变迁和特征,从文明视角阐释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强调了精神文明对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意义,其内涵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认真学习领会。
在授课环节,刘建飞教授以十个“坚持”概括了习近平外交思想的主要内容,从主题、目标、主线、布局、重点、平台、底线、保障八个角度明晰了习近平外交思想的体系框架,系统考察了习近平外交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并着重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和平发展道路三个方面展开解读。他指出,习近平外交思想富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精神、引领人类发展进步潮流,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时代我国对外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深入学习、全面把握。
讲座结束后,师生们纷纷表示收获颇多,认为本次“周末理论大讲堂”明确了推动人类文明交流互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性,详细透彻地解读了习近平外交思想,对于他们正确看待世界文明的交流与冲突,准确了解当前我国外交工作的总体方向,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涵,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周末理论大讲堂”第二十六讲的成功举办得到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大力支持。北京地区高校入选2018年以来教育部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中青年教师“择优资助计划”教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中青年教师代表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后备人才培养专项支持计划”博士、硕士研究生代表近100人参加了授聘仪式并到场聆听。全国各地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通过“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网络集体备课平台”收看网络直播进行学习。

版权所有 © 2016 - 2025 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0536  京ICP备10054422号-1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