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 资讯平台 >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高等教育》丨张智:​把握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度”

2019-12-25     来源: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智

内容摘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蔚然成风,思政课质量和水平全面提升。为进一步发挥改革创新对思政课建设的驱动和引领作用,深化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应该把握好社会问题呈现的向度、西方理论引介的角度、案例故事使用的精度、话语方式转换的幅度、信息技术应用的准度和社会实践教学的深度。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1]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改革创新蔚然成风。各地各级各类高校通过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等的改革创新,思政课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思政课的抬头率、参与率、获得感全面改进。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改革创新是近年来思政课建设取得卓越成就的重要法宝,也是新时代思政课在改进中加强和提高的可靠武器。但是,思政课作为一系列有着特殊教育价值、教育规律和教育目的的课程,其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应该有一个“度”的问题。为了更好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就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度”,谈一些粗浅思考,求教方家。
No.1把握好社会问题呈现的向度
关注社会现实,聚焦焦点问题,是思政课教育教学的永恒主题。任何脱离现实、回避问题的思政课难免会空洞乏味、苍白无力。一堂的好的思政课,总是能够真实、客观、全面地引入和呈现学生关注的社会问题,也总是能够及时、理性、准确地缕析和回应学生疑惑的难点问题。一个好的思政课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敢于分析、善于回答现实生活中和学生思想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的人。可以讲,敢不敢直面社会问题,能不能讲清楚社会问题,既是检验思政课教学质量的首要标准,也是考核思政课教师业务水平的核心指标。但是,还有一些思政课教师对待当下的中国社会问题,要么视而不见、熟视无睹,遇到问题绕着走,生怕祸从口出,采取鸵鸟战术;要么罗列一大堆社会问题,不分是非,不讲缘由,不谈认识问题的思路方法;要么对学生谜思的深层问题讲得浮光掠影,学生关注的现实问题说得蜻蜓点水,学生已知的常识问题却又不断重复。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对思政课教师提出的首要的要求是“政治要强”,思政课教师要“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1]这就意味着,在思政课上讲社会问题时,要从政治高度来看待问题,要有政治意识来分析问题,要以政治清醒来回应问题。上述的思政课教师面对社会问题的状态,从根本上讲没有以“政治强”的要求和“讲政治”的态度来处理社会问题的呈现。思政课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是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批判性和建设性相统一的课程,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要始终坚守政治信仰,坚定政治立场,不断提升政治站位,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加强理论武装和专业训练,从学生关注关心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出发,“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1],鞭辟入里、解疑释惑,培元铸魂、立德树人。
No.2把握好西方理论引介的角度
思政课教育教学过程中,引介西方哲学社会科学的经典理论和最新思想是非常必要的,因为我们的教育是开放的、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同时这也是青年学生了解域外思想,开阔国际视野的需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对思政课教师也提出“视野要广,有知识视野、国际视野、历史视野,通过生动、深入、具体的纵横比较,把一些道理讲明白、讲清楚。”[1]西方哲学社会科学作为人类思想星空一片璀璨的星海,许多先哲名家思想深邃、影响深远。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霍布斯、洛克、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狄德罗、康德、黑格尔、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等人的思想和著作经常被思政课教师推荐。特别是近代以来,在现代化的世界潮流中,西方社会的现代化起步早、发展快,一些西方学者在现代化现象认知、规律探索、经验总结等方面提供了许多有建设性的可资借鉴理论观点,这些观点也常常被思政课教师引介到课堂上来分析中国的现代化问题。
众所周知,思想源于实践,理论根植现实,思想理论的适用性取决于条件的相似性。中国改革开放成功实践的充分条件,是中国既学习西方,但又没成为西方。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路径和发展成就,在客观上已经形成了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现代化理念、主张和方案。但是,还有一些思政课教师喜欢寻找一个或多个西方政治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领域的理论或观点,将其视为理论定论、逻辑基础和方法论的分析框架,对中国现实进行讨论、分析、裁剪,甚至批判。思政课是具有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性的课程,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学在引介西方理论时要把握好的角度,厘清思想知识背后的价值导向,课堂不能成为西方理论的传声筒和跑马场,教师念西方的“经”,要站稳中国立场、渗入中国价值、参悟中国问题,不能“唯洋是举”“食洋不化”“生吞活剥”,要引导学生认识西方理论的生成土壤、思维路径和认识方法,要教育学生放大格局、汲取营养,独立思考、理性思辨。
No.3把握好案例故事使用的精度
用案例、讲故事是思政课教学中最常用的方式方法。从教学方法上讲,就是案例教学法,这种方法最早是由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开创的,他以一个一个的故事来说明道理,开辟了西方案例教学的先河。现代案例教学法兴起于美国哈佛大学法学教育中,后来被广泛地应用于医学、管理学和教育学等专业教育领域的教学。在思政课从创立以来,就内生萌发和外围引进了案例教学法,并将其视为提高思政课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案例教学法有助于实现理论知识由“虚”到“实”、教育对象由“被动”到“主动”、教学过程由“单向”到“双向”的转变。在思政课的教学中,会用案例、讲好故事十分重要,通过讲好中华民族的故事、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故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改革开放的故事,特别是讲好新时代的故事,能够不断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亲和力和感染力,引导和启发学生水到渠成得出结论。
习近平总书记也曾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天边不如身边,道理不如故事。”的确,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要善于从身边事说起,善于用小故事讲理,特别是思政课教育教学,常常要求教师将深刻理论寓于典型案例,用精彩故事映射科学真理。但是,有的教师选择的案例故事缺乏真实性、典型性和时代性,常常生拉硬套、老生常谈,甚至胡编乱造;有的教师缺乏对案例故事的清理和精简,一些无关紧要、无足轻重的枝节也和盘托出,冲淡案例故事主题的呈现,也影响教学内容的系统讲解;有的老师缺乏对案例故事的合理应用和准确讲解,用密集的案例替代理论的讲授,用戏谑的故事消解思想的传导。在思政课教育教学中,举好例子、讲好故事并非易事。它要求教师应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要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应变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也要看到案例教学法的效用边界,它不是万能的教学方法,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教育时机和教育对象,精选案例,讲好故事。
No.4把握好教学话语转换的幅度
话语是思想理论的直接现实。做思想政治工作离不开话语,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也离不开话语的转换和创新。思政课教师的工作,在一定意义上讲,就是用科学的思想理论说服、教育和引导青年学生的过程。在说服、教育和引导的过程中,话语的择取和使用至关重要。思政课的话语不仅是思政课教师感情、知识、思想和素质的载体,而且是与思政课体系的意义建构与实践运作紧密相连的。实现思政课教育教学话语的创新、转换和重构,既是思政课教学内容体系要实现政治话语学理化、学术话语通俗化、教材话语生活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思想课教育教学过程中破解和回应西方话语、网络话语和青年新话语困境和挑战的必然选择。思政课话语创新、转换和重构的目的在于在思想理论灌输和教化的话语场域中,思政课教师与青年学生之间形成一种平等、和谐、共生的话语权力关系,使学生爱听想听愿听思想理论、使思想理论入耳入脑入心,从而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亲和力和感召力。
一般来讲,思政课话语可分为政治话语、学术话语和生活话语三类,其中,政治话语是思政课话语的内核,决定着整个话语体系的性质和导向;学术话语是为政治话语提供合理性解释框架的,是连接政治话语和生活话语的中间层;生活话语弥漫于整个话语体系中,包裹和隐匿政治话语和学术话语。近年来,广大思政课教师以高度的话语自觉探索思政课的话语问题,有许多卓有成效的做法和经验,但是,也有背道而驰、适得其反的。一些话语转换过度转换甚至直接置换政治话语,致使马克思主义主流话语被弱化、虚化、边缘化;一些话语转换简单迎合青年学生的生活话语,导致思政课话语走向庸俗化、娱乐化、网络化的极端。思政课教师要成功转换话语,需要有娴熟的话语表达、透彻的思想理论和圆融的思维方式。对思政课教师来说,好的话语应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倡导的,“讲符合实际的话不讲脱离实际的话,讲管用的话不讲虚话,讲有感而发的话不讲无病呻吟的话,讲反映自己判断的话不讲照本宣科的话,讲明白通俗的话不讲故作高深的话。”[2]也只有以这样的话语,才能使思政课所传授的理论才有感召学生的引力、触及灵魂的震动和醍醐灌顶的效用。
No.5把握好信息技术融合的准度
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给教育带来了深刻影响,从教学环境、教学内容、学习方式、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估等多个环节全面重塑了教学生态,形成了跨越时空、开放共享的全新教学形态。当下的青年学生更是无人不网、无日不网、无处不网。互联网的全面普及打破了高校、课堂,乃至求知的传统边界,对学生知识获取和价值养成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近些年,为了适应社会信息化的潮流、适应学生的心理成长、知识获取和社交互动的特点,许多高校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提升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思政慕课、思政微课、思政云课堂、思政翻转课堂等新的教学模式不断涌现,微博、微信、微电影、短视频、APP、VR、AR等新媒体新技术被广泛应用。这些有益的探索对思政课的物理空间、学习环境、学习形式、教学交流、组织管理、教学评价和反馈等都产生了积极的改变和提升。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3]“高度融合”,深刻阐明了思政课和信息技术的关系。但是,目前的信息技术于思政课教育教学而言,仍然处于辅助性、补充性、拓展性、工具性的地位。一些思政课教学过程盲目追求技术装备的增设,“炫技”大过使用,致使教学过程片段化、碎片化和娱乐化;一些思政课教学内容过多依赖信息技术的使用,沉迷技术景观,窒息思想空间,忽视价值传导;一些思政课教学评估简单量化,但是常常是“数据说谎”。思政课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不是两者的简单嫁接,而是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系统内全要素的全面整合、融为一体,借助技术促进学习理念的重塑、学习时空的延展、学习方式的转变和学习效果的提升。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要不断提高信息技术能力和素养,依据教学目标和内容,遵循学生信息技术使用规律,科学设计教学过程,实现教学内容和信息技术的精准对接。
No.6把握好社会实践教学的深度
思政课传授的不是书斋里的学问,而是扎根实践、观照现实,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科学理论。社会实践教学一直以来是思政课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把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既是社会主义学校教育一贯坚持的方针原则,也是新中国思政课建设的一个规律性认识。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思政课传授的理论来源于鲜活的社会实践,生动的社会实践又能加深对理论的掌握,进而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近年来,在思政课改革创新的过程中,实践教学方面改革创新尤为突出。许多高校将主题演讲、观点辩论、知识竞赛、参观考察、社会调研等形式融入思政课堂,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将思政课的教育内容内化为学生的思想观念,外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
但是,在实践教学这一思政课重要环节的改革创新上目前还存一些问题,一是存在“去实践性”倾向,有的课堂只注重理论讲授,满堂漫灌、照本宣科的讲理论,追求所谓的“讲全”“讲深”“讲透”理论,而忽视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二是存在“泛实践性”倾向,一些课堂淡化甚至抛弃思政课的理论性,理论讲授浅尝辄止,实践教学信马由缰,片面追求课堂氛围、学生参与和实践形式,使思政课教学肤浅化、娱乐化、庸俗化;三是课外实践教学水平低、效果差,一些思政课的实践教学主题分散、管理混乱、虎头蛇尾、流于形式,未能实现思政课讲授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有效提升。
新时代要“坚持开门办思政课”,“完善思政课实践教学机制”[4]。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特别指出要“用科学理论培养人,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1]“思政小课堂”的宏大道理只有结合“社会大课堂”的具体实际,引导学生深入实践、观照现实、体验生活,思政课的理论、观点、结论才能说服学生、教化学生,也才能真正引导学生把学习奋斗的具体目标同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结合起来,把人生抱负落实到脚踏实地的实际行动中来。
参考文献:
[1]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01).
[2]习近平.努力克服不良文风,积极倡导优良文风[J].求是,2010(10).
[3]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01).
[4]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N].人民日报,2019-08-15,(01).
文章原载《中国高等教育》2019年第23期

版权所有 © 2016 - 2025 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0536  京ICP备10054422号-1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