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 资讯平台 > 思想政治教育

强化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问题导向

2019-12-23     来源: 壹学者思政研究     作者: 张一

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由此,对于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而言,坚持问题导向,自然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则很可能造成一定甚至是无法弥补的损失。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当前,高校“思政课”改革取得了一些可喜可贺的成绩,但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必须进一步强化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问题导向,努力做到敏锐地发现问题、清醒地正视问题、自觉主动地解决问题。
坚持问题导向是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要方法和必然要求
强化问题导向是新的时代条件下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笃实锐进的必然要求。
一方面,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当前,虽然高校“思政课”在弘扬主旋律、凝聚力量、培养人才等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但在一定程度上依然存在着“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中国无需再谈马克思主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没有必要再开设”等错误认识。为什么会存在这些错误认识?这种错误认识又是如何产生的?问题是解决问题的方向,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切入点。深入分析不难发现,在新的时代条件下,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中存在着诸多问题,有来自党、政、教、学等内部的,也有来自网络媒体、社会、家庭等外部的;有一直以来存在的顽症固疾,也有一些新问题。这些问题涉及方方面面,看似没有关联,实则盘根错节,牵一发而动全身。这就要求高校“思政课”在改革创新中要善于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坚持问题导向。通过深中肯綮、深入研究问题,弄清楚问题的根本、切中要害。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绝不能无视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中存在的问题,不能任其“春风吹又生”、不能让问题当道,把这些问题解决好,高校“思政课”才能更好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另一方面,问题导向是动力、更是方法。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经过长期努力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是问题的倒逼,同时又在解决问题中不断深化,坚持问题导向是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动力更是重要方法。问题导向不仅仅是一种优良传统、一种鲜明特质,更是一种重要方法。问题导向对于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具有方法论意义。强化问题导向是推进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基本方法,抓住关键问题就等于抓住了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牛鼻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对思想政治工作高度重视,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科体系建设,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根本保证。党政领导干部和教育部门以及教育工作者要时刻思考有关教育的一系列问题,坚持问题导向,从而能够透过高校“思政课”的表象精准及时地发现问题,对问题有全面的认识、科学地分析、研判,最终抓住问题的关键制定出台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更好地引导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向前发展。
此外,问题导向也是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防患于未然”的有效方法。有强烈的、鲜明的问题导向,才能够有效地做好预防工作,有效地规避问题的产生。强化问题导向能够清楚地认识到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中存在的不足,因此更有“大刀阔斧”的勇气和干劲。强化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问题意识、前瞻性意识和系统性思维,从习以为常的现象中发现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中存在的倾向性、苗头性、潜在性问题,源头治理,把问题扼杀于萌芽阶段,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推进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
强化问题导向是办好高校“思政课”的核心要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建设长期以来形成的一系列规律性认识和成功经验,为思政课建设守正创新提供了重要基础。有了这些基础和条件,有了我们这支可信、可敬、可靠,乐为、敢为、有为的思政课教师队伍,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把思政课办得越来越好。在巩固已有成绩的基础上强化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问题导向是高校“思政课”守正创新的突破口。
首先,强化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问题导向要重视学习基础。一方面要学习借鉴高校“思政课”建设长期以来形成的一系列规律性认识和成功经验。通过对规律和经验的掌握,发现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中存在的问题,直面问题、科学分析问题。另一方面要大兴学习思想政治理论之风,尤其领导干部更要带头学习。我们要善于把学到的东西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去,用科学的理论知识指导实践,做到知行合一,有效防止错误的出现。领导干部通过学习,把掌握的本领运用到实际领导工作中去,以科学的理论方法指导工作的开展,做到以知促行,遏制“拍脑袋”决策。
其次,强化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问题导向要重视政治立场。强化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问题导向必须坚定政治立场。高校“思政课”教师自身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理想信念,要练就与时俱进的真本领,应当立足中国梦,自觉地发现和解决高校“思政课”中存在的重大思想理论问题。高校“思政课”教师要以中国梦为底色开展理想信念教育,自觉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旋律、积极传递正能量,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再次,强化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问题导向要重视夯实实践。推进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要强化问题导向,既要见思想,更要见行动。强化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问题导向,必须有发现问题的敏锐目光、敢于直面问题的勇气、分析问题的严谨思维、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以及彻底解决问题的责任担当。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做到刀刃向内、聚焦问题,以自我革命的勇气和壮士断腕的决心,持之以恒地对顽症固疾开刀,对新问题绝不心慈手软,做到立行立改;对高校“思政课”中存在的问题,必须要有抓典型、攻坚克难的责任担当和“大刀阔斧”的勇气和干劲;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绝不能因为现有的成效就停滞不前,也不能因为暂时的困难而徘徊彷徨,必须统筹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切实将改革创新进行到底。
高校“思政课”要强化问题导向,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推动改革创新。要在实践中善于发现新问题、敢于提出新问题,抢占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主动权和先机,瞄准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核心问题,坚持标本兼治,从而更好地推进高校“思政课”入脑入心。
作者: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张一

版权所有 © 2016 - 2025 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0536  京ICP备10054422号-1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