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 资讯平台 > 课程建设(理论教学)

思政课改革创新永远在路上:北京高校马院院长热议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发表一周年

2020-03-19     来源: 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     作者: 中心办公室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学校思政课建设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我们在新时代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办好学校思政课、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在这个根本问题上,必须旗帜鲜明、毫不含糊。”一年来,全国教育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切实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积极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课程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不断增强,思政课建设取得丰硕成果。
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召开一周年之际,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简称“中心”)特邀请北京部分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回顾成就、总结经验、畅谈心得,把学习“3.18”重要讲话精神的认识体会进一步转化为提高思政课质量的实际举措和扎实成效,从而更好发挥思政课作为立德树人关键课程的不可替代作用,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之才。
齐鹏飞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兼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高精尖创新中心主任
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高屋见瓴,从高校教育发展的全局和战略高度,深刻回答了事关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和针对性,是指导做好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纲领性文献。作为我们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一直具有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的办学传统,始终坚持把思政课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一年来,学校党委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关于思政课建设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担负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母机”为使命,强化“马院姓马、在马言马”的鲜明导向,把思政课教学作为马克思主义学院基本职责,将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重点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作为重点学科、思政课作为重点课程加强建设,在发展规划、人才引进、公共资源使用等方面给予马克思主义学院优先保障。继往开来,中国人民大学今后将继续建好建强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发展和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继续保持在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高地”的领先地位;将继续依托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好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与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网络集体备课平台,着力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提高思政课质量和水平,继续坚持立足北京面向全国,为广大思政课教师提供课前、课中、课后“一站式”教学服务。
孙蚌珠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
一年来,北大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讲话精神和“两办”文件,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制度和工作机制,强化学科和理论研究依托,抓住队伍建设关键,秉承“理论为本、内容为王、问题导向、形式创新”的理念,着力打造“北大思政课”。其中“新思想经典文献读书会”、“新思想集体备课会”、“北大思政课优秀论文评选”和“北大思政课课程论坛”,大大增强了同学们的参与度、获得感;覆盖全校所有院系的思政实践课开在“田间地头和企业车间”和“形势与政策”大讲堂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利用新媒体平台推出的两档对话类视频思政课节目——“思政热点面对面”(18集)和“新中国70年七个重大理论问题”(7集)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举办北京大学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专题培训班,强化了思政课教师队伍和学工部、团委、辅导员队伍合力,等等。北大正以思政课改革创新永远在路上的精神状态,全力浓厚全校办好思政课、教师认真讲好思政课、学生积极学好思政课的氛围,使思政课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发挥关键课程作用。
艾四林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一年来,思政课教育教学呈现向好向高的发展态势,各项重要改革创新举措纷纷推出和落地,为思政课教育教学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极大地改善了思政课教育教学的生态,激发了思政课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提升了思政课教育教学社会影响力。思政课改革创新永远在路上,要进一步在提高思政课教育教学科学化水平上下功夫,在增强思政课教师吸引力和竞争力上下功夫,在推动大中小学校思政课整体化建设上下功夫,在推动思政课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高质量发展上下功夫。
张润枝
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思政课建设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任务。一年来,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深入学习讲话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队伍建设上强素质,秉承“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精神,坚定师生理想信念,坚持“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在教学改革上重规律,以问题为导向,创建“立体化”教学模式,建立师生在线实时互动微课堂,实现课堂教学与线上教育的有机结合,及时回应学生思想困惑;在师资培养上谋辐射,承担全国和北京高校思政课教师培训研修任务,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培训体系。学院获批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获得国家级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思政课建设任重道远,今后我们将继续以讲话精神为指导,坚持教育的“四为”方向,努力建设既让学生真心喜爱,更使学生终身受益的思政课,帮助学生树立“四个正确认识”,坚定“四个自信”。
王淑芹
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精神,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学校党委领导下,积极推进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取得显著成效。第一,提质增量师资队伍,选优配强思政课教师,全部实行中班教学,新增马克思主义理论本科专业。第二,依托我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北京高精尖建设学科,配齐建强学科梯队,促进科研反哺教学。第三,构建体现首师大特色的思政课教学模式。学院在完善传统“四性教学法”和“立体教学法”基础上,打造“四维协同三轮驱动”的思政课教学模式。第四,在本科三年级全面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大力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进头脑。第五,思政课骨干教师理论宣传出声势。
孙 英
中央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三月十八日”对于思政教育而言、对于思政课教师而言,无疑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日子。回顾一年前的今天,习总书记在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深深地激励着每一位思政课教师。总书记的讲话既包含着极大的信任,同时也赋予了巨大的责任。每位思政课教师都进一步清楚地认识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自身职责所在。总书记的讲话既给思政课教师注入了一股强大的动力,也增添了一股沉重的压力。“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百年树人,善莫大焉。思政教育的极端重要性由自在到自觉,更让每位思政课教师“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总书记的讲话既为思政教育、思政课、思政教师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要求思政课教师进一步直面挑战,勇于创新。筑牢思政教育的“一段渠”,守好思政教育的“责任田”要求每位思政课教师必须在推动思想政治理论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方面下大功夫、下真功夫,真正让思政教育所承载的价值观念或以惊涛拍岸或以润物无声之方式进入学生心脑,并使之转化为热爱祖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冯秀军
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灵魂课程,思政课教师担负着青春护航和思想引领的职责使命。如何引导学生仰望星空但不忘脚踏实地,直面问题但不忘明辨是非,追求卓越但不忘家国情怀,这既是思政课教师要教会学生的“人生大课”,也是自身专业“修炼”的基本功。习近平总书记发表“3.18”讲话一年来,中央财经大学以推动“问题链教学”综合改革为突破,努力打造一批理论上求高求深、教法上求活求新的多样态魅力课堂,着力锻造一支乐教善思、创新有为的优秀教师团队,涌现了一批“圈粉”“吸粉”能力突出的优秀青年教师。面对新时代新使命,我们会倍加珍惜和努力,用可敬可信、可亲可爱的思政课教学助力青年健康成长和民族复兴伟业。
刘存福
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一年来,学院全面贯彻落实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精神,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强师资队伍,立足自身优势,持续推动思政课教学改革获得实效。学院成功获批北京市优质课程1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项,获批北京市青年教学名师1人,自主审核增列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入选北京市首批重点建设马院。疫情防控以来,学院教师传承“延安根、军工魂”红色基因,坚持停课不停教,做好学生的引路人;坚持“以笔代枪”,把论文写在战“疫”阵地上,彰显了新时代思政课教师的勇于担当。下一步,学院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3.18”讲话精神,努力推动思政课内涵式发展,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应有力量。 
张 晖
中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一年来,中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紧紧抓住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的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这个牛鼻子,狠抓制度设计和工作落实。一是完善党管人才工作机制,率先在全国高校中启动招聘思政课教师单列计划、单设标准、单独评审,严格按照师生比1:350的比例,2020年上半年,高质量全面完成思政课专职教师数量配备的要求。二是紧扣“六个要”的要求,联手学校教师发展中心,为思政课教师“量身定制”培训方案,有效助力教师教学科研能力的提升,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重要科研项目数量创历史新高。三是健全激励机制,以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的筹建拓展教师的发展空间,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显著提升。
李东松
北京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北京工业大学组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3.18”讲话精神,提出思想政治理论课“三级课堂”协同推进的理念,并付诸实践。在着力提升传统的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发挥思政课教师特长,积极融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校园文化建设,同时注重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使得传统教室小课堂、校园文化建设中课堂、社会实践大课堂这“三级课堂”协同推进。在系统推进“三级课堂”建设中,学校注意找准抓手、突出重点、扎实推进,建立了课堂教学、校园教学、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思政课建设体系,形成了理论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的良好氛围,对于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推进“三全育人”,起到了显著的积极作用。
彭庆红
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一年来,北京科技大学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以“内强基础、外树品牌”为思路,大力加强思政课建设。“内强基础”就是加强内部基础建设,首先是强化师资队伍基础,保证了马克思主义学院50余人的基本规模;第二是强化学术支撑基础,马克思主义学院新增主持中央“马工程”重大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社科重大攻关项目等重大项目3项,新增青年教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第三是强化条件保障基础,马克思主义学院新增经费投入300万元以上,各项管理制度适应新要求及时调整。“外树品牌”就是在练好内功基础上,扩大思政课教改成果的校外影响力和社会贡献度。首先是继续强化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成果在全国的引领作用,牵头成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联盟,深化校级合作、树立品牌。第二是继续扩大“形势与政策”国家精品在线课影响力和服务面,第八季慕课覆盖全国50多所高校,选课人数接近8万人。第三,继续完善“数字马院”建设,与人民网合作,提升服务行业、引领马克思主义学院信息化建设能力,通过课研会、读书会等形式建立思政课建设共建共享平台。
张加才
北方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一年来,北方工业大学上下一心,学理论、强使命、勇担当、重作为,多措并举、守正出新,马院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学校党委将马院定位为全校思政工作的“引领学院”,把思政课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重点建设,通力做好北京市重点建设马克思主义学院申报入校考察工作。校长挂帅整合资源成立了“当代马克思主义与工业文明研究中心”,凸显马院建设的工业大学特色。各方协同深入探索“思政课程、课程思政、专业思政、学科思政”相结合的新路径新经验,思政课建设形成了“专题教学、案例教学、实践教学”相统一的教学模式。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实现了教学质量优先的思政课教师职称评聘“三单”运作机制。队伍建设重引进更重培养,引进人才5人、青年教师参加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获奖2项。宣讲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基层新时代文化实践站所和非公经济单位,30余场公益讲座提升了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水平,为进一步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打下了坚实基础。
仲计水
北京联合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北京联合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按照总书记的要求,下大力气打造思政课教师队伍,使他们努力达到“六个要”的标准,发挥关键作用。2019年学院开展了教师全员教学比赛,61名教师参加,真实课堂比赛,持续一年时间,有效提升了教师的执教能力。充分发挥学院名师培育营的作用,“擦亮”“三大品牌”教师培训活动,全年共举办7期“学以致用”大讲堂、“研读经典”学习会和“打造金课”学术沙龙,促进了中青年教师的成长与发展。继选派薛剑符副教授到北京思政课高精尖创新中心挂职锻炼外,2019年又选派郜世奇教授到新疆职业大学挂职马克思主义学院执行院长,何妍副教授到北京市民政局挂职锻炼,提升了教师工作视野和能力。通过科研工作,促进教师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提高,实现科研反哺教学。全年获得国家、教育部、北京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重点项目2项,一般项目2项。一年来,师资队伍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贾少英教授获评“全国优秀”教师,韩强教授等教师获得北京第十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林绍玲老师在北京高校读书会上讲教学示范课,并获得北京联合大学第四届“吾爱吾师—我最喜爱的老师”荣誉称号等。学院以贾老师、林老师以及我院北京高校思政课特级教授、特级教师为主体打造学院榜样群,以榜样的示范作用,带动青年教师成长。
祝文燕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党委副书记
“3.18”座谈会以来的一年是思政课改革创新活力迸发的一年。去年的3月18日前后,北京青年政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和高精尖分中心正在承办和宣传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第十期“青椒论坛”,不知不觉之间就把自身的发展和这一历史时刻聚焦在一起了。一年来以“3.18”座谈会为新的起点,北青政狠抓教学质量,着力完善思政课课堂教育、网络辅助和实践锻炼的整体框架。创新课堂设计,组织退役大学生士兵登上思政课讲台现身说法,分享爱国与强军的的故事。强化协同育人,拓展思政教育大课堂,推动各门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依托北京高校思政课高精尖中心承办思政课青椒论坛期,开启了青椒论坛全国高职序列,参与人次突破6万。打造“燧石工程——12370 爱国主义教育模式”,擦亮师生“爱国底色”,光明日报、北京日报、中国教育报和北京晚报等予以长篇报道。
王 易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兼常务副院长、高精尖创新中心常务副主任
非常荣幸一年前能够作为思政课教师代表参加总书记亲自主持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这次会议和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对于思政课的建设、对于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并提供了根本遵循。这一年来,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一直在努力践行着三方面的工作:一是把优良传统发扬好,继续传承中国人民大学的红色基因和重视思政课的光荣传统,第一时间推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在全国率先全面开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二是把鲜明特色发展好,充分发挥我校马学科理论基础扎实、研究视野前沿的优势,进一步打造“一体两翼”教学模式升级版,把人民大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打造成高精尖水平的金课;三是把辐射作用发挥好,我们选派多名教授支持兄弟高校马院和思政课建设,起到了很好的帮扶效果。同时,在教育部社科司和北京市委教育工委的领导下,我们依托被总书记点赞的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建设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网络集体备课平台,为服务思政课的改革创新、提高思政课质量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版权所有 © 2016 - 2025 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0536  京ICP备10054422号-1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