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 资讯平台 > 高校活动会议

清华大学举办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宣讲活动暨全国高校党史接力宣讲

2021-07-13     来源: 清华大学     作者: 清华大学

清华新闻网7月11日电 7月9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宣讲活动暨全国高校党史接力宣讲第12场在清华大学公管学院报告厅举行,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副司长张文斌、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向波涛出席活动并讲话。共有来自全国16所高校的青年学子现场参与,宣讲活动同步在清华大学官方微博、抖音平台进行直播,累计吸引6.5万余人次观看。
张文斌在致辞中指出,在全党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之际,清华大学等高校开展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宣讲活动暨全国高校党史接力宣讲,恰逢其时、很有意义,体现了高校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的政治自觉。他表示,要围绕讲话精神重点讲透伟大成就、讲好伟大主题、讲活伟大精神、讲实伟大责任,全面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核心要义、实践要求,以常态化的理论宣讲,推动高校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入脑入心,迅速兴起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热潮。他要求,全国高校青年宣讲联盟要在宣讲活动中积极总结经验、形成品牌、做好示范,将朋辈宣讲的“星星之火”扩展为“燎原之势”,以优异成绩向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礼!
向波涛在致辞中充分肯定本次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宣讲暨高校党史接力宣讲活动。他指出,青年宣讲团要真学真信、打实“硬基础”,既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讲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要用心用情找准“好问题”,立足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深刻理解“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大意义,把同龄人中普遍存在的困惑和疑问整理好、分析好,更好发挥朋辈宣讲的优势;要有声有色提升“软实力”,合力建设好全国高校青年宣讲联盟,提升表达能力、树立场景意识、强化受众观念,更好助力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接力宣讲环节,清华大学段三山同学通过回顾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百年历程,探寻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成功密码: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国人民大学周子煜同学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的系列重要论述为出发点,阐述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武汉大学韩承熙同学以“抗疫精神与新时期的伟大斗争”为题,从伟大抗疫精神中汲取信仰力量,感悟中国制度的显著优势。中央财经大学常冠龄同学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引导听众更加坚信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党。华中科技大学高雅芯同学重温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这本光辉的文献,以感人至深的小故事彰显中国共产党人始终践行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郑州大学张慧远同学立足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讲述新时代我国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心,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专项分享环节,清华大学参与庆祝建党100周年大会志愿者代表车宗凯分享了自己的“广场时刻”,一幅幅志愿服务的剪影让现场观众再度回到百年庆典的恢弘场景。
“中国共产党走过百年风雨历程,始终以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初心和使命,克服重重困难,踏过种种坎坷,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前赴后继、顽强奋斗。”湖南大学李想在学习系列宣讲后深刻感悟道。清华大学赴安徽岳西、湘西古丈、江苏南京、宁夏灵武、河南鹤壁、山西天镇等多支实践支队在实践所在地观看活动直播,公管学院2020级硕士生李瑶同学在收听宣讲后谈到:“本次宣讲学习从党的百年历程,细化到‘人民’立场的不同层面内涵,从伟大抗疫精神讲到党的新百年新征程。初心易得,始终难守,我们更应将党员身份做为一种认同与一份责任,自强不息,继续前行,担当好新一代的使命!” 法学院2020级硕士生吴天麟同学在听完宣讲后讲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特征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六位宣讲的同学从不同方面向我们阐述了党的领导核心地位,这是历史的选择更是人民的选择。”
随后,清华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长赵岑、武汉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长楚龙强、郑州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长李旭东以及华中科技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等高校青年宣讲团指导教师参加活动并为全国高校青年宣讲联盟揭牌。
回望光辉历史、擘画光明未来,全国高校党史接力宣讲由清华大学博士生讲师团发起,12场的接力近15万青年师生参与宣讲学习。第12场接力宣讲成立的全国高校青年宣讲联盟将紧紧聚焦学习、研究、阐释、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条主线,以党和国家一系列重大历史契机为集结号和时间表,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任务书和路线图同向同行,持续深入做好宣讲工作,不断丰富宣讲内容、创新宣讲形式,突出朋辈宣讲的时代性和思想性。

版权所有 © 2016 - 2025 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0536  京ICP备10054422号-1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