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 资讯平台 > 第一期

运用大数据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的反思

2022-03-08     来源: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     作者: 刘洋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融合大数据技术,既是大数据时代课程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课程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大数据技术以“群体画像”与“个体肖像”融合的方式全面把握教学对象信息,以即时数据与稳态信息结合的方式动态监测教学过程全貌,以因果关系与相关关系共在的方式提高教学评价效度,成为推动思政课发展的重要引擎。但也要看到数据技术融入思政课的限度,如思想数据如何采集、专业队伍如何建立、学生隐私如何保护等。要化解这些难题,必须进行深刻的变革创新:以观念变革提升教师的数据意识与数据素养,以技术变革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库及精准分析模型的构建,以管理变革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信息数据库管理机制。
[关键词]大数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
[作者简介]刘洋,上海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433)。
[原文出处]《思想理论教育》(沪),2021.11.72~77
信息科学和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使我们置身于大数据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握信息革命历史机遇”,“用好大数据,增强利用数据推进各项工作的本领,不断提高对大数据发展规律的把握能力,使大数据在各项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1]在信息化、数字化的不断发展中,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也逐步与大数据技术融合:从教学过程来看,通过智慧树、大学MOOC等慕课平台或学习通等直播平台获取学生学习数据并产生分析报告;从教学评价来看,信息化评价系统已成为思政课教学效果反馈的重要手段;从教学准备来看,部分高校开始建立思政课实验室或数据库,收集学生学习、生活各方面产生的数据信息,帮助教师及时全面地掌握学生学习的动态信息,以做到精准施教。可见,大数据已应用于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影响着教学效果。但在享受大数据便利性的同时,我们也在不自觉间落入了唯数据主义的牢笼,“技术座架”的操控引发思政课教学的诸多新矛盾,如思想意识的数据化易将人平面同质化,“数据为王”易使教育者陷入技术畏难,数据泛化与滥用易引发大学生隐私保护危机,等等。这些问题的出现,亟待我们对思政课如何利用大数据,以切实提高教学实效进行一种批判性反思。
一、大数据驱动: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的重要引擎
2012年7月,联合国发布大数据白皮书,向世界宣告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美国则在当年3月就启动了“大数据研究和发展计划”,称大数据为“未来的新石油”。党的十八大以来,大数据逐步上升到国家战略的层次,“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推进数据资源开放共享”,[2]“十四五规划”进而提出:“加强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建设,提升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数字化智能化水平。”[3]可见,大数据已然成为国家战略建设的重要内容,融入科学、教育、管理等各个领域。在这一时代契机下,思政课教师也开始探索如何以大数据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要探讨大数据如何带来思政课的教学革命,必然还得从大数据的本质特征谈起。关于大数据的定义学界尚未达成明确共识,一般认为其是大量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的集合体,与之前具有明显结构化的数据(可相应称为小数据)有实质性的区别。在采集方式上,小数据是通过带有主观倾向的、有目的意识的测量、采集获得的数据,大数据则是芯片无意识地自动获取的客观数据;在存储方式上,小数据一般存储在纸质报表、电脑硬盘等线下媒质之中,而大数据则存储在网络云端;在处理方式上,小数据依靠人工、计算机单机就可处理,大数据则必须依托云计算平台。在与传统小数据的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出大数据正在全面超越“小数据时代”简单与分散的数据聚集,走向了海量、密集、多维的数据分析,体现出数据量大(Volume)、类型繁多(Variety)、价值密度低(Value)、处理速度快(Velocity)、精准性高(Veracity)等一系列新特征。这些特征使得我们的数据分析以海量样本代替了随机样本,以相关关系代替了因果关系,明显提升了对对象分析预测的能力。在大数据时代,思政课要提高教学实效必然要以大数据的预测分析能力为引擎,以求准确把握教学对象、及时调整授课方案及完整知悉教学评价。
第一,大数据分析使得“群体画像”与“个体肖像”融合,能准确把握思政课教学对象的思想行为动态。教学活动以对教学对象的把握为基本前提和本质要求,思政课要想“入耳、入脑、入心”必然先要知晓教学对象的思想动态,大数据为获取教育对象的思想动态提供了重要便利。首先,大数据能够全面收集量化人群思想和行为的海量素材,并实现对其进行聚类分析,形成思政课教学对象的“群体画像”,利于达成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效果。思政课主要依靠定性与定量两种分析方法来把握教学群体的思想与行为动态,前者侧重于描述分析,后者侧重于量化测试。在理论上而言,两者应该相辅相成、相互补充,但在目前的教育实践中,定性分析占据主流,且多凭借经验直观的方法,缺乏定量的辅佐。当然这主要受制于人群思想活动的复杂性与数据采集分析手段的有限性,难以以科学化的手段将思想行为客观化、具体化,并达到对其全面动态的把握与分析。大数据的出现解决了这一难题,新的技术条件使万物皆变为数据,可以通过数据挖掘、信息分析、轨迹跟踪、智能算法等手段掌握量化人群思想和行为的全面素材,精准把握群体对象的思想动机及心理发展,从而全面整体地预见问题、归纳问题。其次,大数据同样易于凸显具有丰富个性的单个教育对象的思想行为素材,形成思政课教学对象的“个体肖像”,达到个性化教育与精准思政的目标向度。思政课除了整体性把握教学对象以制订教学目标和内容外,还要将目标和内容从普遍单一化向个性多样化拓展,以提高课程的针对性、感染力与实效性。大数据技术不仅提供了洞察学生的“望远镜”,还供给了分析学生的“显微镜”,学生生活、学习、娱乐等信息都以数字化的形式被记录下来,勾勒出一个又一个精准而鲜活的“个体肖像”。精准的数据分析能够把握每一名学生的思想需求和成长规律,捕捉到其思想行为的“痒处”和“痛点”,为思政课“对症下药”“量体裁衣”提供依据,不断创新教育引导方式,从而达到精准思政的要求。
第二,大数据技术使即时数据与稳态信息结合,能增强思政课教学过程的双向互动性与及时预警功能。要提高思政课的教学实效,就要对教学过程有全面及时的把握与监控,以适时纠偏。在传统思政课教学中,教师对教学过程的把握往往是“单回路”式的,即“犯了错,将其抓住,并在下一个教育周期内予以纠正,尔后继续前行”。[4]比如,学校期末召开教学总结会,对本学期教学内容、形式及考核方式作出反思,把问题总结出来,并在下一次课程教学过程中加以克服。这种“单回路”的教学过程监管、反思方式,主要基于一定量的稳态数据,它对于课程教学的顶层设计与系统规划有一定作用,但单向的针对教学结果的反馈与纠偏具有较为明显的延时错位性。这种延时错位性主要表现为师生之间难以实现信息对称,教师在第一次教学过程中主要是收集信息,形成稳态数据后进行教学反思,而改进后的教学设计又是作用于另一批教学对象,从而使教学过程不能双向互动。思政课教学过程应该是“双回路”,这就需要即时数据和稳态信息的结合,大数据技术提供了这种便利。它不仅具有收集、分析常态稳定数据的功能,帮助思政课教师按周期不断对教学过程加以改革,更能够提供实时动态的即时教学数据,实现课程的双向互动与及时预警。不同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下差万别的,同一个学生在学习不同环节时的状态也是不同的,因而非常有必要把握教学过程的动态性与不确定性。教师可以运用大数据教学平台实时监控学生的学习进度、掌握程度、思想困惑,从而在教学过程中随时调整教学方案。这样,教学过程便实现了双向互动,教师能根据学生学习实际及时给予反馈,而不是等一个教学周期完成后的单向反思。另外,动态数据能够增添教学过程的及时预警功能,通过设定临界点与容忍度,来监控学生的异常信息,以及时做出风险防范与处理,避免学生走进思想误区及发生师生矛盾。
第三,大数据预测基于因果关系与相关关系的共在,能提高思政课教育评价的科学有效性。“教育评价指的是在系统、科学、全面地搜集、整理、处理和分析教育信息的基础上,对教育的价值做出判断的过程。从个人层面来看,教育评价的目的在于了解学生的发展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客观总结、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估。”[5]传统思政课在教育评价上主要是直接的因果关系分析,如通过成绩数据来判断学生的学习情况与教师的教学质量。但这显然不能达到教育评价所要求的系统科学性,特别是对思政课而言,一个应试水平高的学生不必然意味着道德情操、政治素养都能过硬。要真正考查学生是否能够将思想政治理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必然要依靠收集分析学生的生活实践数据,如从上课是否迟到、互联网预约出租车、购物等是否都能讲信用这些细微小事,到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是否能得到用人单位和社会的肯定。这些数据对于传统教育评价来说属于半结构化或非结构化类型,不易被因果关系分析到,只有在大数据的相关关系分析中才能呈现出来。只有把这些数据纳入教学考评,才能检验学生是否真学、真懂、真信、真用,而这是以往的教育评价无法做到的。对于教师而言也是如此,不能只通过简单的问卷调查形式对学生进行评价,而需要依靠大数据搭建起智慧校园,采集学生的到课率、抬头率及课堂互动情况这些与教学效果紧密联系的相关关系数据,对教师教学效果进行精准量化的分析。这种从因果关系到相关关系的分析,使得教育评价愈发全面和科学,更加符合思政课的培养目标和育人理念,从而生成使学生终身受益的教学效能。
二、大数据僭越:思政课教学面临的技术限度
将大数据技术融入思政课,提升课程的吸引力与实效性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大数据分析技术以其全样本画像、个性化描述、即时性分析与数字化评价,全面提升了教师对教学对象、教学过程及教学评价的把握,使思政课能做到精准研判、张弛有度。同时,也正是因为大数据“无限性”“多元性”等特征,使其融入思政课教学面临严峻的现实考验,在数据挖掘、数据分析及数据使用伦理等问题上均存在着思政课与大数据技术相结合的新矛盾。对这些问题的把握,能使我们清醒地意识到数据技术融入教学的界限,以求停止一切数据万能的狂呼,并能够在边界内最大程度发挥其作用。
第一,数据挖掘存在限度,使以大数据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遭受数据客观全面性的质疑。思政课需要对教学对象思想维度的数据把握,思想意识数据却因抽象间接性难以直接量化,而反映学生思想意识的行为数据在采集上也存在较大难度。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改造人的思想的重要手段,其必须以全面把握教育对象的思想动态数据为基本前提。大数据技术的出现,起到了“望远镜”和“显微镜”的作用,能够为对教学对象思想动态的掌握提供了技术支撑。但思想数据的挖掘绝非易事,大数据技术同样存在着难题。首先是人的思想是否能进行直接的数据量化。大数据宣称“一切皆可‘量化’”,[6]确实科学量化一直是人类所追求的,从结绳计数到现代精密计量,自然科学的数据量化在不断发展。这一趋势也影响着社会科学,从孔德、斯宾塞到涂尔干不断将实证主义推向前进。但人的思想意识同自然现象和社会问题都有所区别,涉及人自身的主观层面,是知、情、意、信的统一,难以直接用客观数据进行量化表达,必须依靠一定的载体才能表现出来。这一载体主要是人的行为,我们通过行为来感知人的思想、意志与情感等因素。大数据所谓的“数字的足迹”也都是人的行为的印迹,对教学对象而言,就是其学习、娱乐、生活所留下的行为痕迹,以此来把握学生的动机、偏好、情感等思想意识因素。于是,在数据挖掘上便进一步产生了如何收集与甄别行为数据的问题。一方面,结构性的学生行为数据,如在校学习成绩、平台学习状况、校园生活状况等比较容易获取,但非结构性数据缺少相应的获取手段则难以及时捕捉。另一方面,大数据获取的是学生行为的相关关系,但思想和行为之间一般为因果关系,这就需要在数据挖掘上去芜存菁,进行一定的清洗、甄别与特征提取,这也是面临的难题。
第二,数据分析存在限度,使运用大数据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遭受技术支撑的质疑。思政课教师受技术与价值认知双重维度的困扰,使目前师资队伍存在数据分析的短板。一方面,从技术层面而言,利用大数据改善思政课教学效果,必然要求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素养与大数据分析处理能力于一体的复合型专业人才,目前师资队伍难以满足数据分析的要求。思政课教师多为人文社科类的专业背景,对大数据的相关知识了解不多,所以面对客观载体收集来的海量数据往往存在望洋兴叹的窘境,或是无从下手,或是只能做一些简单的归类处理。如此只能将数据分析的工作交由专业数据分析人员,这不仅导致思政课运用大数据创新呈现数据分析与数据使用的割裂,而且由于专业数据分析者难以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去分析把握数据,使课程育人效果难以保证。另一方面,从价值认知维度而言,在数据分析中思政课教师易出现两种较为极端的思想态度,即全然否定或一味接受。全然否定者往往受传统思维定式影响较大,秉持工业化时代的教学模式,对数据化教学较为抵制,在数据分析或使用专业人员分析结果时抱着草草了事的应付态度,从而缺乏对相关数据的敏感度与洞察力,不能依靠数据分析全面把握、适时调整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而一味接受者又往往具有科技崇拜的心理,容易在数据分析中出现唯数据主义倾向,从而影响教育者的判断力。唯数据论者容易给受教育者打上数据标签,从而以所谓算法推荐的形式给受教育者以个性化教育。但有时会因为数据的不准确或分析不得当而造成错误的数据标签,从而对教育对象作出有失偏颇的判断。而更多时候会因为数据标签使得教育者对教学对象的认知变得窄化,阻碍对教学对象全方位特别是潜力的认知,影响教育对象的自由全面发展。此外,教育者一旦陷入对数据分析的路径依赖,就容易忽视感性思维和经验直觉在课堂决策过程中的意义,导致决策异化。
第三,数据管理存在限度,使以大数据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存在道德伦理困境。模糊的数据管理规章制度可能致使教育对象隐私被侵犯,数据伦理挑战层出不穷。要利用大数据技术提高思政课的实效性,对教育对象数据的收集与分析便是最为核心的基点,然而信息隐私是每个公民都拥有的基本权利。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我们的隐私面临巨大的挑战,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监视着我们的消费习惯,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记录着我们的网页浏览痕迹,QQ空间、微信朋友圈更是反映着我们的心路历程。除了以上所述,思政课教师还必须掌握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情况,如通过教务系统、网络教学平台等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成绩情况,利用后勤管理系统掌握学生在校的生活开支,借助图书管理系统了解学生的阅读倾向与习惯,等等。当然,教育者收集数据信息的初衷是为了更好地掌握教育对象的行为和思想动态,以对其进行思想引导与人格塑造。然而,这些数据信息往往是在教育对象并不知情的情况下收集的,而在很多时候教育对象并不愿意自己的信息被知晓,他们会觉得自己无时无刻不处于“监视”之中,导致安定之需被侵扰、价值情感被暴露、自由权利被限制。另外,受教育者的数据信息随时存在向外泄露的风险,如数据收集分析人员为了个人利益向第三方出售他人隐私数据,存储环节加密不够致使黑客盗取相关数据。一旦这些数据被不法分子利用,甚至在网上传播,将给受教育者带来极大的困扰和伤害。虽然目前已经出台了《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但以法规制度保障个人信息隐私仍然任重道远。
三、大数据革新: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的路径分析
新时代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需要依靠大数据打造新引擎,注入新动力。然而,在将大数据技术融入思政课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却存在着数据收集、数据分析与数据伦理等相关方面的问题,构成思政课融合大数据技术创新的关键挑战。这些问题的形成是内部与外部、主观与客观各要素交织的结果,既有观念认识不足导致数据收集与分析的懈怠,也有技术不过硬致使无法完全捕捉或正确处理数据,还因管理体制不善存在滥用数据、数据泄露等风险。要化解这些难题,必须进行深刻的变革创新:观念变革是基本前提,要充分认识到数字化时代大数据技术对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要意义;技术变革是关键环节,要以科学化的方法建构翔实的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库及精准的分析模型;管理变革是重要保障,要构建科学合理的思想政治教育数据库管理机制。
第一,观念变革是基本前提,全面提升思政课教师的数据意识与数据素养,明晰数字化时代大数据技术是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要手段。“大数据时代将要释放出的巨大价值使得我们选择大数据的理念和方法不再是一种权衡,而是通往未来的必然改变。”[7]可见,大数据技术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已是一种必然性,思政课利用大数据技术是其现代化的题中之义,而首要的便是注重理念的先导作用,要变革创新观念,增强教育者的大数据意识。当前,由于教育者对数据的主观认识不足,使其在数据收集、数据分析时难以认识到数据的重要意义,从而出现态度消极或方法偏颇的现象,更为甚者由于数据保护意识不足导致数据泄露情况发生。这些都迫切要求全面提升思政课教师的数据意识与数据素养,扭转现有的数据观念。培养大数据意识与数据素养,对于思政课教师而言,就是要改变传统课堂主要依靠主观直觉进行情感教化的观念,依靠数据形成更为客观科学、个性精准的育人理念。这就需要在以下三点上下功夫:一是要切实提高教师对大数据意义的认知,使其充分认识到数据技术对课程育人效果的作用,将数据列为推动思政课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利用以推崇客观精准、理性逻辑为核心的数据文化推动思政课的改革创新;二是全面提升教师的数据敏感度,强化教师对数据挖掘与分析过程的认知升华与行动自觉,使教师意识到学生的思想数据、行为数据与课程教学之间的紧密联系;三是积极倡导个性化的服务意识,培养教师在大数据环境下课程育人的聚类意识、个体原则,努力做到“一类一策”“一人一策”,提供个性精准的思想政治教育。
第二,技术变革是关键环节,积极推进思政课教师与信息技术人员在专业素质与数据技术上的融通,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数据库及数据分析模型。大数据最为显著的价值就是供给了前所未有的海量数据信息,但对于思政课教师而言无疑也是挑战,怎么从庞杂的数据中透析出受教育者的行为习惯与思想动态,这就需要信息技术人员的协助,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素质与数据信息收集分析技术的融合。一方面,思政课教师要以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素质协同信息技术人员,建造翔实完备的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库。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意味着思政课教学不再是教师的单兵作战,而需要相应的信息技术人员的协同支持,如智慧树、大学MOOC等平台就拥有一批信息技术人员。以大数据技术提升思政课教学的实效同样如此,要有专业的大数据技术人才进行数据收集,但这需要对信息技术人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素质的指导,要对思政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进行宏观设计,以方便信息技术人员有效地聚焦思想政治教育及与大学生相关的动态数据。另一方面,信息技术人员要帮助思政课教师突破数据分析的技术局限,建构更为科学精准的思想政治教育分析模式。信息技术人员要以大数据思维和技术使思政课教师摆脱传统模式下对教育对象的简单的因果分析,要利用整体性、差异性、动态性、关联性等分析技术方法,勾画出受教育者全面、立体的数据画像。这样既有对所有受教育者行为数据的全面把握,又能够具体掌握每个个体的行为轨迹,还能把握不同时空场域中受教育者的动态情况。教师运用大数据的分析方法构筑受教育者的行为数据谱系,进而以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进行关联性分析,深入到对受教育者思想动态的把握,由此做到精准施教。
第三,管理变革是重要保障,要构建思政课教学的管理机制,在保障数据抓取、分析、预测、共享各环节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前提下,有效、合法地推动课程教育教学现代化。通过大数据技术采集与分析教育对象的思想行为动态,可以做到课堂的精准施策、及时调整,提高育人实效,但由于数据保护力度不足,隐私权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由于数据可以被无限次运用,后面第N次运用数据的目的可能当初采集时并未预料、也未征得同意,或者无法再次征得同意。”[8]针对这一现象,构建一套合法应用、规避风险的管理机制,是以大数据技术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的重要保障。这一管理机制必须贯穿数据抓取、数据使用与数据销毁等各个环节,做到严格把关、层层审核。一是高校应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大数据信息管理制度,做到有规可依、有章可循。思政课通过大数据技术采集教育对象的数据信息,很多都是在受教育者并不知情的情况下完成的,未得到受教育者的允许,甚至有些是对相关数据的二次运用。这就需要高校建立大数据信息应用保护制度,明确在数据采集、分析、存储、销毁等环节中各相关主体的责任与义务,这样才能以规章制度确保教育对象的个人隐私和权利。二是建立一套完整的关于数据采集与应用的标准化管理流程。高校要严格把关信息技术人员的资质,严格控制数据访问权限,制订数据利用效果的评价标准等,以规范化的流程促进大数据辅助思政课教学。三是建立数据安全防控与应急处置机制。要建立受教育者信息泄露应急预案,一旦有损害受教育者权益的情况发生,学校应及时承担起法律救济的责任,及时作出应急处理,将危害降到最低。同时,要对数据滥用与泄露的相关责任人进行追责,加大惩处力度。这样,既能有效利用大数据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又能切实维护学生的隐私与权益,真正让思政课成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审时度势精心谋划超前布局力争主动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加快建设数字中国[N].人民日报,2017-12-10.
[2]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N].人民日报,2015-11-04.
[3]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N].人民日报,2020-11-04.
[4]张娟.基于大数据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8(4).
[5]李葆萍,周颖.基于大数据的教学评价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6(6).
[6][英]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肯尼思·库克耶.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M].译者:盛杨燕,周涛.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97,94.
[7]阮一帆,李静思.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大数据素养提升路径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21(4).
[8]常宴会.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三重反思[J].思想教育研究,2017(8).

版权所有 © 2016 - 2025 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0536  京ICP备10054422号-1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