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 资讯平台 > 学术研讨

第十一届中国社会科学院科学无神论论坛在武汉召开

2023-09-27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院、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佚名

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进一步推动科学无神论研究和学科建设,第十一届中国社会科学院科学无神论论坛于9月16日在武汉召开。本届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理论研究工程领导小组、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华中科技大学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科学与无神论研究中心、中国无神论学会、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同承办。论坛的主题为:“科学无神论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许晓东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林建华教授致辞,华中科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处处长李志强主持开幕式,中国无神论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部副主任贺新元研究员作大会总结。
华中科技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许晓东教授在致辞中指出,科学无神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内在融通性。加强对人民群众的无神论宣传教育,做好新时代党的宗教工作,成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届“科学无神论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论坛,既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的重要举措,也是互相交流学习的重要机会。学校将以此次论坛为新起点,汇聚社会与学界的多方力量,研究探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背景下,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力争在相关研究领域取得一系列前瞻性、创新性成果。
华中科技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许晓东教授致辞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林建华教授在致辞中强调了三个方面。一是进一步推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意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特别是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二是深度挖掘中华文化中的优秀部分、优秀成分,呵护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无神论基因。三是努力打造科学无神论学科平台、推进科学无神论研究、造就一支科学无神论研究队伍。他还指出,科学无神论学科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中具有特殊重要性,仅靠中国社科院马研院一己之力无法推动整个学科的繁荣发展,还需要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们的大力支持。尤其是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大背景下,如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富有活力的无神论因子同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基本原理相结合,如何推动中国传统无神论思想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如何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中更好发挥科学无神论的作用,成为马克思主义无神论研究的新课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林建华教授致辞
开幕式结束后,与会专家依次围绕论坛主题进行发言。中国无神论学会顾问、教育部社科中心原主任田心铭研究员阐发了马克思主义无神论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两个问题。首先,针对什么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田心铭认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指的是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领导中国人民在100多年的接续奋斗中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也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在世界文明百花园中,它是中华民族的文明;在人类社会形态的历史发展中,它是社会主义的文明;在历史悠久的中华文明中,它是现代的文明。它使中华文明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成为社会主义文明,使中华文明成为现代的;它使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形态在中国发展成为一种文明形态,使社会主义作为新型文明出现在人类文明史上,使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成为中国的。其次,关于坚持马克思主义无神论,田心铭认为,坚持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是一项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培基固本的重要工作。
中国无神论学会顾问、教育部社科中心原主任田心铭研究员作线上主旨发言
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原副所长、《科学与无神论》社长张新鹰研究员谈了关于近期涉宗教领域工作的一些想法。他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宗教中国化,是以中国式现代化为旨归的“中国化”,有着以往任何时代都不能比拟的政治取向、价值引领、文化标准,也面对前所未有的国际国内复杂社会政治局势和思想文化环境。中华大地上的各个宗教,包括中国原生宗教和曾经写下“本土化”“处境化”历史篇章的外来宗教,都需要全方位设定“中国化”的创新目标,推进适应中国式现代化要求的教义阐发和具体实践,从上到下、从里到外塑造出真正的“中国宗教”。各级党委要不断加强对于宗教中国化的支持引导,宗教工作的“三支队伍”更是在深化宗教中国化的理论探索上责无旁贷。要统筹开展对于我国宗教中国化的历史过程、典型经验、学理依据、目标任务、实现路径等问题的攻关研究;宗教界尤其要急切谋求“中国化”理论和实践的相互衔接、共同突破;有关各方面力量也应以不同方式参与到支持我国宗教中国化的进程中来,形成促进宗教中国化稳步发展的社会合力。
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原副所长、《科学与无神论》社长张新鹰研究员作主旨发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所长冯颜利研究员进行了题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文明自信的充分体现》的报告。他对文化自信和文明自信的概念、内涵与具体表现进行论述,分析了中国从注重文化自信到发展文明自信的逻辑理路,指出要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方面,全面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所长冯颜利研究员作线上主旨发言
江西开放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黄平槐教授以《关于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考与建议》为题进行分享。他表示,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探索和实践应从三方面着力,一是要在强支撑、全覆盖和深融合上下功夫,二是要紧紧围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三是要统筹把握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进一步促进现代文明工程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
江西开放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黄平槐教授作主旨发言
广州大学党委委员、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赵中源教授研究了中国共产党精神建构中的“去神化”多重内涵。他指出,“去神化”主要包含了四个层面的内涵:一是倡导科学精神,坚持反对封建迷信与逐渐消除宗教产生和传播的思想基础和社会基础并举,将党员队伍锤炼成坚定的无神论者;二是倡导革命精神,坚持反对神化封建伦理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并举;三是倡导自立自强精神,坚持反对神化和一味推崇西洋文化与理性借鉴其合理成分并举;四是倡导实事求是精神,坚持反对机械和教条地对待经典马克思主义作家理论,反对神化和照搬苏联模式与经验,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举。
广州大学党委委员、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赵中源教授作主旨发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部主任刘志明研究员指出,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第二个结合”的前提。他指出,在坚定文化自信的道路上,我们既要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要正确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第二个结合”,我们要坚持系统观念,将其视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任务。我们既要坚持百花齐放,还要不断提升国家硬实力,全面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更加积极的历史担当和创造精神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新的贡献。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部主任刘志明研究员作主旨发言
中国无神论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何虎生教授作了题为《坚持马克思主义无神论与尊重群众宗教信仰关系辨析》的报告。他认为,坚持马克思主义无神论与尊重群众宗教信仰是坚持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一体两面。在理论层面,二者因理论基础、政治立场、法律依据和政策背景上的共同性统一于党的宗教理论中;在实践层面,二者能够在促进宗教关系和谐、巩固党的执政的群众基础和思想基础的过程中实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中国无神论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何虎生教授作主旨发言
中国无神论学会副理事长、四川大学讲席教授吕建福认为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是先进的人文思想,与一切旧文明基础的宗教体系的有神论相对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走向最终胜利,中华民族历经百年磨难之后崛起,则是基于中华文明的人文体系,中华文明既有儒家无神论思想主导,又有完整的哲学、文学、政治学、礼仪(道德与法律)、音乐、历史学“六艺”的人文体系。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定以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为体系,也必定以优秀的中华文化的基础,而其指导思想则是现代化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从宗教与人文两大文明体系的视角来说,基于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又融会中国传统人文体系的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必定引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也只有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才能终结近代文明受制于宗教桎梏的资本主义思想体系。
中国无神论学会副理事长、四川大学讲席教授吕建福作主旨发言
中国无神论学会副理事长、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副院长黄超教授作了题为《论马克思主义无神论的现代性》的报告。他认为,一、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是一种科学的、先进的现代性理论,具有宗教神学所没有的开放性、包容性和传统无神论所缺乏的科学性、现代性;二、马克思无神论是凝聚中国共产党的精神力量,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是中国政教和谐与宗教健康发展的思想保障;三、马克思主义无神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契合,形成一种人文主义的文化软实力,这种文化软实力可以化“文明冲突”的戾气为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祥和。
中国无神论学会副理事长、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副院长黄超教授作主旨发言
黑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秋教授通过重温和反思中国现代思想史上四种最具代表性的“取代宗教说”,探讨其对当今宗教学基础理论建设的启发意义,进而明晰了科学无神论与中华民族的现代无神论间的密切联系。
黑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秋教授作主旨发言
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关锋教授围绕“文明”与“新文明”的内涵展开辨析,提出,应当基于“两个结合”,坚持对创造“新文明”的科学立场,在新征程中更好地理解和不断丰富、完善人类文明新形态。
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关锋教授作主旨发言
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学院院长董尚文教授进行了题为《从舍勒价值现象学看道家心性的价值虚无主义》的报告。他首先对舍勒的价值现象学进行概述,随后以其为视角对道家心性的价值虚无主义进行探讨,并深入剖析了这一现象的底层逻辑。
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学院院长董尚文教授作主旨发言
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长江青年学者董慧从时代和现实的发展、理论与方法、立场与本质三个维度阐述了我国坚持宗教中国化的重要意义,同时从政治优势、理论创新、学术支撑、文化引领、风险治理五个方面进一步揭示了坚持和推进宗教中国化的方法论。
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长江青年学者董慧作主旨发言
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湖北省反邪教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家俊以无神论的视角对宗教中国化展开论述,强调了宗教工作的全局性、战略性意义,倡导学界和业界要继续推进反邪教工作,切实维护国家安全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
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湖北省反邪教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家俊作主旨报告
在下午的议程中,专家学者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无神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无神论”“科学文化与无神论”“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及其宣传教育”“宗教治理”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中国无神论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部副主任贺新元研究员作大会总结。他指出,中国社会科学院科学无神论论坛已成功举办了十次。今天,在华中科技大学和各位专家学者的大力支持下,第十一届科学无神论论坛也成功举办。他对各位专家学者在无神论研究领域作出的贡献表示高度赞扬,对所有与会嘉宾和工作人员的努力表示衷心感谢。他以“丰、新、深、正”四字进行总结,表示本次会议汇聚了社会与学界的多方力量,从新的角度探索了科学无神论学科建设的新方向,为后续相关领域研究工作的开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中国无神论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部副主任贺新元研究员作大会总结
主会场
分论坛一
分论坛二
分论坛三

版权所有 © 2016 - 2025 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0536  京ICP备10054422号-1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