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 资讯平台 > 高校活动会议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大学)工作研讨会举行

2024-03-08     来源: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 安宁

2023年12月9日下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大学)工作研讨会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月光厅举行。会议围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建设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材建设进行主题研讨。
北京大学讲席教授、教材基地主任顾海良,经济日报社原副总编辑张磊,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仰海峰以及教育部教材局相关处室负责人等出席会议。教材基地学术委员会代表、校内外特邀研究员代表以及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部分访问学者以线下和线上相结合的方式参加了会议。研讨会分别由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教材基地执行主任孙蚌珠和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材基地副主任陈培永主持。
顾海良回顾了基地成立以来取得的成果,提出了建设好基地的三点期望:第一,充分认识教材基地的重要性,明确基地在教材建设中发挥的作用。基地应当充分研究全国高校思政课教材使用和教学的情况,解决发展总体上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实现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第二,形成交流的平台,及时传播优秀经验,为全国思政课提供公共物品,服务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第三,落实各级领导对思政课建设的要求。在不同阶段开展专题调研,了解思政课教材使用和教学中的实际情况,推动思政课教材的建设和发展,为有关职能部门提供服务。
仰海峰代表学院致辞。他对基地建设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对各位专家学者长期以来给予基地的支持和帮助表示感谢。他表示,未来,学院将一如既往把基地工作置于学院建设的重要位置,同时做好对教材和课程本身的发展规律以及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本身的研究,发挥好基地和学院强强联合的优势。
会议举行了教材基地学术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委员和校内外特邀研究员聘任仪式。基地特聘任张磊为学术委员会主任,王树荫、孙熙国、肖贵清、秦宣、徐维凡、韩喜平等6位专家为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王刚、田鹏颖、刘凤义、孙代尧、孙来斌、李冉、佘双好、张士海、陈曙光、韩振峰、程美东等11位专家为学术委员会委员,来自全国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6位一线教师为基地特邀校外研究员,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的31位一线教师为基地特邀校内研究员。基地为学术委员会主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和委员代表以及校内外特邀研究员代表颁发了聘书。
张磊在主题发言中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得到了极大的关注和支持,取得了显著进步,开创了新的局面,接下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做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一是深入思考思政课教材的体系构建,逻辑需要更加合理、完整、有效。教材的任务不仅在于进入课堂,更需要真正深入学生心灵。二是在思政课建设中加强学术研究,将政治性与科学性相结合,统一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政治理论的逻辑规律。三是基地建设需要突出政治性、实践性、创新性和开放性。政治性要体现中央的要求,及时跟进,展现鲜明的风格。实践性要办实事,让基地有存在感,每年做几件有影响的事。创新性是工作的生命力,尽管思政课已经比较成熟,但还要不断探索、不断改进。开放性是基地的责任,要带动全国,共同前进,增强影响力。
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原院长、教材基地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王树荫进行主题发言,他指出,对于党的创新理论的体系化和学理化问题,需要强调三个关键方面。首先,要以发展的眼光来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内涵,抓住其发展性。其次,应该用联系的角度来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全面把握其整体性。最后,必须用辩证的思维来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定位,理解其创新性。
在研讨会主题发言环节,教材基地聘任的来自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学术委员会代表、特聘研究员代表先后就教材基地建设、课程教材建设等展开了热烈研讨,提出了相关意见和建议。
北京交通大学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教材基地学术委员会委员韩振峰分别对基地运行和教材建设提出了具体建议。对于基地运行,他指出,首先要明确教材基地人员的职责与任务;其次要健全教材基地的规章制度;再次要反映并解决教学中的难点、疑点和重点问题,形成教材基地研究成果;最后要将实地调研成果转化为咨询报告呈报中央,切实地为思政课教材建设与实际教学中的问题作出研究解答。对于教材建设,他认为,要跟随时代发展与理论创新进展,及时修改完善两门“概论”教材;对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要展开系统化研究,要及时共享研究成果,让广大教师群体受益;广泛搜集经典教学案例及研究经典要论,形成具有推广意义的经验成果。
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材基地学术委员会委员王刚指出,在教材基地建设过程中,要深入研究教材,深化教学研究,推进两个转化,即将教材体系转化为适合教学的体系,再由教材体系转化为学生的认知和信仰体系;要注重产出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研究成果,促进学科的进一步发展。
吉林大学党委副书记、教材基地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韩喜平在线上进行了发言,他指出:第一,教材基地研究责任重大,教材编写完成后,了解教材的使用情况、师生满意度,如何进一步完善教材等都需要研究。第二,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任务繁重,一方面要依托基地进行背景整理、案例收集,确保教材的权威性,另一方面,由教材基地统一规划组织集中培训,推动教材使用和完善。
来自全国高校的教材基地校外特邀研究员代表,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力波、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宋友文、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李国泉、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陈科、陕西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窦红莉、黑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秋、内蒙古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张瑞军、云南警官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陈明珍、北京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吴宝晶、江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徐玉生、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肖孟夏、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易佳乐和闽江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温映雪进行主题发言,他们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材的使用具有里程碑意义,教材在理论学理化和体系化等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要充分发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思政课体系中的核心作用。他们提出希望依托教材基地加大培训、编写教辅资料、设置针对教材建设的相关课题等建议,充分发挥北大教材基地的引领性和示范性作用。
孙蚌珠进行总结发言。她指出,此次会议广泛吸取了大家的针对性建议,明确了教材基地的定位、功能及其任务。孙蚌珠进一步强调,此次会议的重要意义在于通过启动聘任仪式,增强基地成员的仪式感和责任感,凝聚集体智慧与集体力量,加快教材基地成果转化,共同为基地建设、教材建设及思政课建设作出贡献。

版权所有 © 2016 - 2025 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0536  京ICP备10054422号-1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