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 资讯平台 > 高校思政新闻

“陕公大学堂”系列公益讲座2024年第一期全国开讲

2024-05-08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网     作者: 文/校报 校报 杨默 刘诗萌 图/崔晨 姚伟康 各地区校友会

3月30日,“陕公大学堂”系列公益讲座2024年第一期踏春而来,全国28个省市地区同时开讲。理论的强音贯穿南北、响彻东西,“陕公”的名字在一场场思想的交流、智慧的碰撞中焕发出蓬勃的时代生命力。
——在北京,“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主题报告在大运河博物馆开讲。在宝塔山下创建,在太行山上抗战,在燕山脚下建设,又到运河北首发展,中国人民大学通州新校区在这里拔地而起。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辛向阳围绕科学的信仰、系统的方法论、鲜明的人民性、中国化时代化的新飞跃等进行深刻阐释,充分展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磅礴伟力。
——在上海,复旦大学党建研究院院长、党内法规研究中心主任刘红凛主讲“制度优势何以实现——从主义、政党、制度到组织机制”,深刻论证了只有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坚决维护党的核心和党中央权威、充分发挥党的领导优势,才能使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坚定不移以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在深圳,加速打造人工智能先锋城市的火热干劲激荡着澎湃的力量,中国人民大学高瓴人工智能学院教授孙浩在这里主讲“新时代‘人工智能+’的机遇与挑战”,为深圳加快推动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应用提供新思路新路径。
——在新疆,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院长臧峰宇以“‘第二个结合’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主题,阐明了“第二个结合”作为“又一次思想解放”的学理内涵,论述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实践逻辑和世界历史意义,为以中国精神的时代表达讲好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故事作出精辟阐释。
——在延安,陕北公学的诞生地,延安大学副校长谭虎娃为大家带来“延安时期创新发展的历史回望与经验启示”主题讲座,深刻阐释了我们党历经考验磨难无往而不胜,关键就在于不断进行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现场气氛活跃、掌声不断,理论的强音激荡人心,思想的火花竞相迸发。
——在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民族中学内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齐聚一堂,北京市思想政治理论课特级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比较文明理论研究所所长邱吉阐释“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为扎实推动新时代思政课建设、不断提升立德树人成效凝聚力量。
——在山东,山东师范大学原党委书记、山东省高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商志晓主讲“马克思主义行、中国共产党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的有机联结与辩证统一”,论证了“能、好、行”的辩证关系,从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2024年“陕公大学堂”系列公益讲座(北京)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举行。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朱信凯;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张际,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王达品,北京市通州区委副书记、区长郑皓,首都博物馆副馆长、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副馆长徐中煜,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辛向阳出席。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易主持。
张东刚指出,以“陕公”这一中国共产党创办的光荣阵地为名,举办“陕公大学堂”系列公益讲座活动,既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举措,也是学校发挥“独树一帜”的办学优势和学科特色、宣传普及党的创新理论的生动实践,更是推动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广泛深入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创新之举。希望大家以“陕公大学堂”系列公益讲座的举办为契机,坚持不懈推动党的创新理论传播普及,坚持不懈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坚持不懈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着力打造全国性群众宣传教育品牌,让“陕公”所蕴含的红色基因熠熠生辉,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中国人民大学将继续团结师生校友和社会各界,牢记领袖嘱托,赓续红色血脉,坚定不移、阔步前行走好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注入人大力量。
张际表示,中国人民大学流淌着陕北公学的红色血脉,多年来,在加强理论宣传、推动资政育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举办“陕公大学堂”系列公益讲座,聚焦党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广泛开展面向社会各界的理论宣讲,既是对陕公精神的传承弘扬,也是宣传普及党的创新理论的有益探索,进一步打通了宣传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必将对新时代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王达品表示,公益讲座这篇文章大有可观、大有可为,“陕公大学堂”系列公益讲座必将成为传播党的创新理论、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推动文化繁荣的教育重地。希望中国人民大学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不动摇,牢记初心使命、始终感恩奋进;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不放松,投身首都发展、贡献教育力量;坚持传播真理、启智润心不懈怠,发挥办学特色、播撒真理火种。
郑皓表示,举办“陕公大学堂”系列公益讲座彰显了中国人民大学上下求索、守正创新的精神品格,展现了中国人民大学服务社会、服务国家的使命担当,是进一步加强校地合作的生动实践和重要举措。今天,“陕公大学堂”系列公益讲座在全国28个省市地区同时开讲,在时空对话中宣传普及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必将有力推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更加入脑入心。
张东刚为北京大运河博物馆颁授“陕公大学堂”牌匾。
朱信凯为辛向阳颁发“主讲人”证书。辛向阳作为“陕公大学堂”系列公益讲座(北京)2024年第一期主讲人,以“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为题作讲座。
延河联盟高校和兄弟高校校友会代表,通州区委机关青年干部,选调生校友代表、校友行业分会和文体协会负责人、各学院校友代表、年级联系人校友代表,以及在校师生代表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活动。
“陕公大学堂”系列公益讲座系中国人民大学于2023年创立的面向社会各界的理论宣讲活动。系列公益讲座借助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专家解读,以纵横比较的视野讲清“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以追求真理的精神讲准“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以扎根实践的角度讲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变“单一讲”为“系列讲”、变“校内讲”为“各地讲”、变“平面讲”为“立体讲”,致力于打造“独树一帜”的先锋课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教学平台、各地各界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要载体。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林尚立指出,中国人民大学启动“陕公大学堂”系列公益讲座,旨在传承好、发扬好学校的光荣传统和红色基因,组织专家学者“送课上门”,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讲好党创办人民大学的故事,用陕公精神滋养初心、淬炼灵魂。希望通过系列公益讲座的开展,不断擦亮学校“党办的大学让党放心、人民的大学不负人民”的精神底色,持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的研究阐释和宣传普及,切实解决各地理论宣讲面临的师资力量、学理分析、受众统合等方面难题,打造独具特色、内涵丰富的理论宣传教育“资源库”“专家库”“成果库”。
中国人民大学高度重视“陕公大学堂”系列公益讲座的开展,广泛汇聚了师生校友的智慧,不断加强与地方宣传文化部门联动,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持续提升“陕公大学堂”品牌影响力。本期系列公益讲座中,党委副书记郑水泉专程前往浙江杭州出席宣讲活动,党委常委、副校长王易、郑新业统筹推进专班工作,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学校精心策划讲座主题,校内外理论名家前往各地广泛开展宣讲,让专家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同频共振。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国家监委驻中国人民大学监察专员吴付来教授主讲“深学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党委常委、副校长王轶教授主讲“民法典实施的新进展”……贺耀敏、黄卫平、方福前、柴艳萍、贲圣林、黄文艺、支晓强、王义桅、翟东升等专家学者,为各地听众提供了精彩纷呈的思想盛宴。
2023年10月22日,“陕公大学堂”系列公益讲座首讲由21位著名理论专家在全国21个省市地区同时开讲,线下覆盖观众逾5000人,涵盖党政机关、高校、法律界、金融界、企业界等多领域校友、党员干部和群众,《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以及各省市党报党媒、政府官方网站等纷纷报道讲座活动,取得了参与度高、覆盖面广、报名踊跃、反馈良好的活动成效,并发挥出良好的示范效应,真正形成了大规模,造成了大声势。
2024年,“陕公大学堂”系列公益讲座“送课上门”的力度和规模将进一步增强和扩大,每季度举办一次讲座活动,突出长期性、品牌性、公益性、广泛性特点,着力打造独树一帜的“陕公大学堂”宣讲品牌,形成具有更强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和创造力的理论宣教工作标识及体系。
“陕公大学堂”系列公益讲座接地气、有人气、入人心,为校内外专家学者提供了传播思想、宣讲理论的重要平台和深入基层、了解社情的有效渠道。
本期系列公益讲座(江苏)主讲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委员、能源与动力学院党委书记徐川表示,我们党始终致力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的命运早已同中国共产党的命运、中国人民的命运、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我们要通过故事讲道理,把有意义的事做得有意思。”
本期系列公益讲座(广州)主讲人、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表示,“陕公大学堂”系列公益讲座为专家学者做好党的创新理论宣讲工作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我们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以及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在深化内化转化上下功夫,推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入魂,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把科学理论转化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转化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实干担当。
“陕公大学堂”系列公益讲座主要由各地校友会承办,面向校友和群众广泛开展理论宣讲,用宣传教育的“正能量”带来理论学习的“大流量”。中国人民大学陕西校友会会长党瑞表示,“‘陕公大学堂’系列公益讲座传承弘扬践行陕公精神,服务人民、服务基层、服务实践,是一个致敬历史、面向未来的理论宣讲品牌,受到校友和群众的热烈欢迎。希望‘陕公大学堂’不断扩大在全国的影响力和传播力,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在基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版权所有 © 2016 - 2025 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0536  京ICP备10054422号-1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