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教育部党组在9月16日出版的第18期《求是》杂志刊发文章《奋力谱写新时代新征程教育改革发展新篇章》,一起来看—— 奋力谱写新时代新征程 教育改革发展新篇章 中共教育部党组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工作,把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优先发
近日,教育部等十部门印发《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工作方案》主要内容有哪些?亮点是什么?教育部社会科学司负责人就《工作方案》的制定情况回答了记者提问。跟教育小微一起来看—— 1.制定《工作方案》的背景是什么?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学校思想政治工
■马院院长谈马院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 核心观点 继续推进思政课改革与建设,在坚持教学形式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倡导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方法上下功夫,在政治引导、学理阐释和价值塑造的结合上下功夫,在推动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实现线上线下教学优势互补上下功夫,在严格规范管理与激
面向大学生日常生活实际,优化思政课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党的创新理论融入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有利于增强青年大学生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党的创新理论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
审美教育关乎青少年人格的养成与灵魂的塑造,是德智体美劳全面育人的重要方面,在引导人类认识真善美的过程中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将美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有助于提升思政课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效果。 美育融入高校思政课
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来自中央民族大学的56个民族代表与中国各行各业先进模范人物传递国旗。资料图片 6月28日,短时间150万次观看量,曾瞬间冲上热搜榜的毕业生主题教育晚会《再见民大》再次“云开演”。从《家园》到《我从延安来》再到《再见民大》,三场主题教育晚会,是中央民族大学
网络素养是适应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互联网社会的一项基本能力,是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的具体体现。学生群体使用网络获取信息更频繁、更普遍,更应具备基本的网络信息辨别能力、网络安全知识和网络道德。高校有针对性地开展网络思政教育与实践,将网络素养教育放在思政教育的重要位置,把网络素养教育作
笔者长期从事本科生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塑料加工工艺及配方”这门课的教学工作。教学大纲中包括一节名为“高分子材料增强与增韧”的内容。结合高校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更好地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每当讲到这部分内容时,我和同事们都向学生有意识地渗透,不仅高分子材料需要增强与增韧,当代
福建师范大学学生利用假期下乡开展社会实践。福建师范大学供图 福建师范大学学生利用假期下乡开展社会实践。福建师范大学供图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要“高度重视思政课教师队伍后备人才培养,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统筹推进马克思主义
版权所有 © 2016 - 2025 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0536 京ICP备10054422号-1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