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搜索结果共0 篇

大中小学一体化背景下大学生宪法教育的侧重点及实现路径——以…

【摘要】大中小学一体化背景下的大学生宪法教育侧重于培育宪法信仰。而宪法信仰的培育需要在培养宪法情感、增强宪法认知基础上,深刻领悟保障公民基本权利与限制公权力的宪法精神,洞悉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民

2023-10-31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中人生观教育的“理”与“路”

【摘要】为了讲好“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中人生观这一部分内容,有必要依据教材修订后的内容,准确把握本门课程中人生观教育的“理”与“路”。党和国家事业赋予大学生的独特定位以及人生观教育在其中的作用,是

2023-10-31

历史虚无主义的形态变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应对策略

【摘要】历史虚无主义经过精心伪装,形成了学术化历史虚无主义、故事化历史虚无主义和情怀化历史虚无主义三种新的形态,成为了思想政治教育教学需要重点揭露和批判的社会思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通过坚持

2023-10-31

习近平大历史观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思考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树立大历史观,在把握历史规律中坚定历史自信,增进历史主动。将习近平大历史观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是推进高校党史学习教育的客观要求,也是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

2023-10-31

讲深讲透讲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的道…

【摘要】当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建设的重心应在全面开课的基础上聚焦到提升课程思想性、理论性和针对性、亲和力上来。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和方

2023-10-31

数字化时代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词云反馈”及其价值赋能

【摘要】当今世界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适应时代的变化发展。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信息技术应深度融入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词云反馈”借助智能手机“学习通

2023-10-31

榜样教育视域下提升思政课亲和力的思考

【摘要】“亲和力”是思政课所展现出来的亲近感、悦纳感,是衡量教学实效性的重要维度。教育者利用鲜活生动的榜样教育人,对于提升思政课亲和力具有显著的优势。但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榜样教育如果运用不当,

2023-10-31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用好“比喻说理”探析

【摘要】思政课教学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是推动思政课创新发展的关键之举。运用比喻进行说理是讲深、讲透、讲活思政课的一种重要方式。高校思政课用好比喻说理应坚持政治性和教育

2023-10-31

版权所有 © 2016 - 2025 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0536  京ICP备10054422号-1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