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教学研究

普世价值思潮研究现状及其趋势辨析——基于共词分析法
贺武华 黄逸凡
【摘要】用共词分析法对普世价值相关研究文献提取关键词并进行共词矩阵构建,社群图谱分析、聚类分析以及中心度分析研究发现,国内学术界对普世价值的研究,多立足于我国现状,呈现分散性、时代性、多样性等特点;研究内容重点体现在普世价值需要厘清的问题、儒家思想与普世价值、西方普世价值论批判、文明视域下的普世价值和普世价值对中国的影响及应对等五大热点研究领域。要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对普世价值观的挑战是未来研究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普世价值;共词分析
【作者简介】贺武华,男,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发展规划处处长,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黄逸凡,男,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15级硕士研究生。
【原文出处】《高校辅导员》(济南),2018.5.36~ 41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运用信息技术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与推进路径研究”(项目编号:17BKS011)阶段性成果。
普世价值思潮是西方国家竭力倡导、近年对我国产生很大负面影响的一种社会思潮。进入21世纪以来,关于普世价值的争论一直吸引着人们注意力,普世价值的影响及其应对也一直是国内学术界研讨与探究的重点热点问题。《人民论坛》近年连续开展的调查显示,普世价值论多次位于“值得关注的年度十大思潮”前列,如2011年列第一名,2012、2013和2014年均列第五名[1]。学者们从多个维度入手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激烈的争论并持续至今,产生了不少有价值的研究文献。普世价值之“普”,在于表面上似乎人人都懂;然而,理解之难、研究之难与批判之难,就在于它的“同与不同”“标准与多元”“对人与对己”“应然与实然”等一系列内在性矛盾及实践性困惑。对普世价值已有重要文献成果进行分析和总结,通过量化实证分析的方法,能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批判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新的视角与思维方式。
一、研究梗概:思路与方法
本研究以中国知网数据库中有关普世价值的相关期刊文献为研究样本,引入文献计量学的共词分析方法,把国内学术界关于普世价值的研究状况运用共词分析技术,以图表、社群图等可视化形式加以展现,并进行分析。
(一)研究方法
共词分析是一种内容分析技术,主要分析一对词两两在同一文献中出现的次数[2],以这些词相互的亲疏差别为依据对某一学科的结构特点与研究热点进行分析。而在共词分析技术中,对关键词进行分析的共词分析法是一种常见的方法。它通过计量关键词在一篇文献中共同出现的频率并加以分析来确定研究主题:假如数个关键词共现的次数较多,那么这些词之间就必然有着紧密的联系,被确定为热点研究主题也就理所当然。共词分析最早的详细介绍要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3]。经过数十年的进步与完善,共词分析已经在多个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而今在大数据分析、信息技术等迅猛发展的时代条件下,共词分析技术也在持续地改进提高,在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中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本研究利用SATI3.2文献题录信息分析软件进行关键词的提取,并对提取的关键词进行相关共词矩阵的构造;利用UCINET6.2社会网络分析软件分析共词矩阵,形成中心度数据统计与关键词共现网络社群图;利用SPSS20.0数据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共词聚类分析,以求对研究对象在国内学术界的研讨热点和发展方向有较准确的把握。
(二)数据获取
研究以“普世价值”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进行期刊文献检索,共检索到期刊文献484篇。根据布拉德福的文献离散规律,大多数重要文献都会集中在少部分高水平期刊之中,因此,将来源期刊类别缩小为“核心期刊”,共检索到文献188篇,文献时间跨度为2002 - 2017年。收集、导出上述188篇文献的题录信息后,运用SATI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共得到关键词399个。
一般情况下,基于关键词的共词分析只需要对所有关键词之中的高频关键词进行分析即可。笔者尝试运用多诺霍在1973年提出的高频低频词分界公式T=(-1 +√1 +8 ×I1)/2(其中T代表被认定为高频关键词的最小出现频次,I1代表出现频次为1的关键词数量)进行计算[4],但结果并不理想,算得T约等于26,所有关键词当中仅有“普世价值”一词符合。这是由于样本容量本身不大,而I1比例偏大(共有348个)的结果[5]。因此,本文选择出现频次在3次及以上的关键词为高频关键词。如表1所示。
表1  高频关键词分布表
二、研究热点初探:矩阵构建
在研究数据获取完毕、确定了高频关键词之后,就可以在这些高频词的基础上构造关键词共现矩阵。共词矩阵中的数值代表两个关键词在同一文本中同时出现的次数,对角线上的数值是该关键词在所有样本文献中出现的总次数[6]。共现矩阵发现,次数最多的几个关键词分别是:普世价值、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价值、全球化、儒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些关键词体现了普世价值研究热点的分布状况。    当然,共现矩阵只是对共词信息的一种相对浅层的体现,要做进一步地深入分析,体现关键词之间的联系程度,可以进一步构造关键词相似矩阵。相似矩阵中的数值的大小表明了对应的两个关键词之间距离的远近[7]。矩阵中的数值取值在区间[0,1]内,数值越大,说明对应的两个关键词的距离越近,相似度越大;反之则说明两个关键词距离越远,相似度越小,对角线的数值均为1,因为对角线对应的关键词相同。共现矩阵发现,距离普世价值最近的几个关键词为:马克思主义(0.066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0.0444)、价值(0.0389)。这表明,在普世价值研究中,结合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价值三个关键词一起研究的概率要高于与其他关键词的结合研究。另外,儒家与基督教之间的距离比较接近(0.5333),该数据初步说明了在普世价值研究的文献中,把儒家与基督教结合在一起研究的情况相对多一些。还要指出的是,即使是最接近普世价值的几个关键词,其数值也是更接近于0而非1,接近值相对较小,这表明现有对普世价值的研究整体是处于较为分散的状态。
三、网络社群呈现:图谱构建与比较分析
在共词矩阵的基础上构建高频关键词的社群图谱,旨在进一步呈现28个关键词之间隐含的相互联系结构,以求对普世价值研究的网络社群特征先有一个大体的把握。笔者将关键词相似矩阵导入UCINET软件并转化成相应格式,再通过软件中的可视化工具NetDraw加以分析,生成高频关键词社群图谱。如图1所示。
图1  普世价值研究高频关键词社群图谱
社群图谱由连线与节点构成。其中,节点代表关键词,节点越大,位置越居中,表明关键词在网络中的影响力越大;连线代表关键词之间的共现关系,连线密度越大,表明关键词之间的联系越密切。从图1中可知,除普世价值自身之外,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识形态等一些关键词的节点相对较大,处于较为中心的区域,与周边的连线也相对较密集,这说明这几个关键词代表着学术界普世价值研究领域的研究重点。另外,纵观整个图谱不难发现,除普世价值自身之外的节点总体都比较小,体现了重点热点研究主题对整个网络的影响力相对有限;而整个网络连线也较为松散,进一步说明了国内普世价值研究的分散状态。
社群图谱是对所有年份文献数据的可视化呈现,而通过对不同时间节点的社群图谱的比较解读,能够反映研究内容、研究热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普世价值研究的一些显性特点概况如下四个方面。
其一,国内对普世价值的研究热度从2006年开始上升,在2009~ 2012年达到最高峰,之后趋势放缓,但仍保持在一定的水准。其二,对于一些重点研究主题,既有长期关注的,如高频词全球化、价值哲学、意识形态等,又有随着时间推移新出现的,如高频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4年之后开始每年都出现,并处于较为中心的节点位置,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其三,对于同一研究主题,其具体研究内容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如高频词“核心价值”,2005年与其连接的关键词为“先进文化特性”“儒家思想”,2013年则是“原始责任意识”“文明对话”,这说明普世价值研究内容具有很强的多变性与多样性。其四,有关普世价值研究的主题相当多,且相当零散、繁杂。通过观察2009~ 2012年的图谱,看似连线密度很高,实则多半为数量众多的关键词(节点)与普世价值一词的单独连接,关键词自身的相互连接较少,呈现出的是一种中心发散的形状,没有形成真正联系紧密的网络体系。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国内普世价值研究领域从总体上看较为宽泛,研究主题也相当零散。同时,我们结合相关文献内容,发现对普世价值一词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滥用甚至误用现象,这是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
四、研究领域划分:聚类分析
聚类分析是研究“物以类聚”问题的分析方法,它能够将一批样本数据,在没有事先指定分组标准的前提下,根据数据的诸多特征,按照其在性质上的亲疏程度进行自动分组,且使组内个体的结构特征相似性较大,组间个体的特征相似性较小[8]。在共词分析研究中引入聚类分析,能够确定研究对象的热点主题,把握整个研究热点领域。笔者采用层次聚类分析里的Q型聚类,分析中选用平方欧式距离测算法,将表3高频词相似矩阵导入SPSS软件并加以分析,得到层次聚类分析冰柱图。如图2所示。
图2  普世价值高频词群集分布图
将图2中显示的最小聚类阈值“5”选定为聚类划分的层次数量,分析冰柱图,划定了5个群集类别,即高频关键词聚集的普世价值研究5大热点领域,具体聚集分布情况如表2所示。对比上文的社群图谱,该分类与图谱中体现的节点分布、连线密度特点也是大致相符的。由表2可见,对普世价值的研究主要有5个主题领域。
表2  关键词群集聚类划分
(一)儒家思想与普世价值
该研究主题领域对应群集为1号群集,包含的关键词为正义论、基督教、儒家。众所周知,儒家思想体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在当今中国、东亚乃至全世界都有着很大的影响,在国内学术界也属于热点研究领域。而在普世价值进入国内学术界的视野之后,部分学者将儒家思想与普世价值相结合进行了长期的研究,试图力证儒家思想中的部分理论(比如正义理论)是具有普遍适用性的,并常常将其与西方基督教进行对比研究,探讨各自的特点及儒家思想的优势。值得注意的是,儒家思想虽然为当前的世界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增强了国人的文化自信,但并非凌驾于人类其他优秀文化之上的“普世价值”。
(二)对西方普世价值论的批判研究
该研究主题领域对应群集为2号群集,包含的关键词为自由、民主、人权。自由、民主、人权可谓西方资产阶级价值观的核心内容,而当今西方国家凭借着其在国际社会的以政治经济优势为基础的话语权优势,将自身价值观以及相应的制度包装后鼓吹为普世价值(“西方普世价值论”),并不断向他国兜售、输出。对此,国内有社会责任感的学者对自由、民主、人权这些概念本身的内涵以及西方自由、民主、人权等价值观进行深入剖析,以求揭开西方普世价值论迷惑性外衣背后的真实本质,驳斥其鼓吹的所谓的普世性意义。
(三)对普世价值需要厘清的问题研究
该研究主题领域对应群集为3号群集,包含的关键词有价值、价值观、共同价值、社会主义。这类研究针对普世价值在中国长期争论的现状,认为争论的实质是“何为普世价值”“有无普世价值”等有关问题[9]。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学者们对价值、价值观、共同价值等概念作了探讨与辨析。该领域的研究一般放在中国的社会背景下,加入社会主义、共同价值等内容,对比普世价值作区分性解读,认为共同价值不同于普世价值,对此我们应该有清醒的认识,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立场弘扬共同价值思想,摒弃普世价值论[10]。看得出这类研究对普世价值也是持批判态度的。
(四)文明视域下的普世价值
该研究主题领域对应群集为4号群集,包含的关键词有文明对话、文化多样性、核心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这类研究以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交流为切入点,探究普世价值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和所起的作用。学者们大多认为,推广普世价值的实质是以欧美为代表的“西方文明”对其他文明进行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渗透,要求其他文明的发展以普世价值(“西方文明”的价值)为样板。学者们批判地指出要真正推动东、西方文明之间良性的交流,就要尊重各自特有的核心价值,倡导文化多样性,而非单方面规定的普世价值。
(五)普世价值对中国的影响
该研究主题领域对应群集为5号群集,其不仅包含了数量最多的关键词,还包含了普世价值一词本身。上文在社群图谱分析中所提出的重点主题(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识形态等也都在此群集内。并且,该群集相关文献的来源也多为《政治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等重要期刊。很显然,此领域为国内普世价值研究最重要、最热门的部分。群集里所包含的关键词看似有着较大的跨度和差别,进一步划分与分析后,该领域研究主题可以概括为普世价值对中国的影响。这类研究通常也涉及对普世价值实质的分析,但主要的落脚点还是在分析影响上,分析其对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改革开放、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负面影响。许多学者都认为普世价值思潮对中国带来了非常大的负面影响,应当予以警惕和批判。
总体上,国内对普世价值的研究,不少都立足于本国的现实条件和背景(尤其是在热点研究领域),与中国的社会、思想状况相结合,体现了学者们的爱国立场与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在主流领域还是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共识。学者们将研究置于政治、意识形态视野之下,针对西方国家极力推广其“普世价值”及国内对此别有用心的附和之声,保持着高度的警惕,进行了长期深入的批判与澄清。西方国家鼓吹普世价值有着明显的政治意图,他们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价值封为普世价值,以此衡量、指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要求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成资本主义[11],我们对此必须有清醒的认识。
五、发展趋势研判:中心度分析
国内学者对普世价值的研究虽然达成了一定共识,但从总体看还是比较有限的。研究现状若长期得不到改进,将削弱对图谋不轨者的批判力度,产生不利影响。中心性是社会网络分析的研究重点之一,分为中心度和中心势;其中,中心度测量的是个体在整个网络中的“权力”[12]。笔者主要围绕中心度进行分析,使用UCINET软件在网络社群图谱的基础上进一步操作分析,得出社群图谱节点中心度统计。如表3所示。
表3  普世价值研究领域高频关键词相似矩阵
从表3中可知,除普世价值本身以外,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识形态、价值等关键词的点度中心度以及接近中心度较高,说明了在普世价值的研究中,这些主题处于核心地位,对整个研究领域的影响力较大,这与前边的社群图谱也相吻合。而中间中心度较高的节点(关键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根据表3,中间中心度最高的关键词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马克思主义。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普世价值
2012年11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正式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与凝练概括,它对巩固党的领导,促进思想道德建设,推动中国社会的全面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近年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作为“舶来品”的普世价值经常会被放到一起,或比较,或解读,有人甚至错误地认为,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于中国接纳了普世价值。对此,许多学者将两者相结合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辨析,为人们解决了不少认知上的误区。未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然需要发挥更大的思想引领作用,必须与时俱进,在认清和批判普世价值论中,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
(二)马克思主义与普世价值
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13],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长期以来,对马克思主义与普世价值关系的研究一直在学术界保持着一定的热度,学者们的观点也不尽相同。有人认为两者没有任何关系,有人认为两者并不对立排斥;有人主张应该将马克思主义作为反对普世价值的理论武器,有人则指出马克思主义本身就具有普世价值。这些观点,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推动国内学术理论研究的开展。未来国际斗争必然会更加复杂,国内的发展也需要稳定的社会环境,学术界要对马克思主义做更深入的研究,更加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我们还要坚定不移地运用好马克思主义这一伟大的思想宝库,抵御西方普世价值的侵蚀。
综上所述,国内对普世价值的研究,成果集中且日渐增多,但也有不足,尚未发出真正强有力的声音,尤其是在旗帜鲜明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进行反击方面需要加强。西方国家极力推行普世价值的本质目的是促使世界各国的社会制度趋同于资本主义制度[1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已经进入更为关键的时期,思想斗争、意识形态斗争也将更加激烈,对普世价值的研究尤其是如何抵御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负面影响的研究,更需要持续跟进。
参考文献:
[1]人民论坛问卷调查中心.2010 - 2014社会思潮的动向调查分析报告[ EB/OL](2015 - 01 - 09)[ 2018 -09 - 28]. http://theory.rmlt.com.cn/2015/0109/367950.shtml.
[2]崔雷.专题文献高频主题词的共词聚类分析[J].情报理论与实践,1996,(4):49 - 51.
[3] Law J, Bauin S. Courtial JP Policy and the mappingof scientific change: Aco - word analysis of research into en-vironmental acidification [J]. Sci entomotrics, 1988, (14): 251 - 264.
[4]魏瑞斌.基于关键词的情报学研究主题分析[J].情报科学,2006,(9):1400 - 1404+ 1434.
[5]安兴茹.基于正态分布的词频分析法高频词阈值研究[J].情报杂志,2014,(10):129 - 136.
[6]唐进.我国外语教学中的自主学习研究综述——以社会网络分析为视角[J].现代教育技术,2012,(1):64 - 69.
[7]郭文斌,俞树文.我国远程教育研究热点知识图谱——基于3170篇硕士及博士学位论文的关键词共词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14,(2):45 -49 +67.
[8]薛薇,陈欢歌.SPSS Modeler数据挖掘方法及应用(第2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76.
[9]李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厘清的基本理论问题[J].社会主义研究,2016,(3):50 - 55.
[10]林伯海,杨伟宾.习近平“共同价值”思想与西方“普世价值”论辨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8):37 - 41.
[11]周新城.论“普世价值”是否存在及“普世价值”鼓吹者们的政治目的[J].政治学研究,2008,(5):16 - 21.
[12]刘军.整体网分析:UCINET软件实用指南(第2版)[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53.
[13]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 -05 -05(2).
[14]谢晓光.美国为什么热衷于推广“普世价值”[J].红旗文稿,2013,(15):23 - 26.

2018年 第六期

2018年 第六期

整刊阅读

本期其它文章

“基础”课教学加强法治观教育应着力把握好的几个问题
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亲和力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重难点问题研究的增长点——以新教材第五、六章的变化为例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能力内涵新探
近代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设计中的“三三三”制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前提性思考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
浅论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创新发展
探索独具特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新模式
厚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功能——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思考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的逻辑理路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与构建——兼论“2018新方案”基本要求的落实落细
新时代大学生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的路径探索
党的十八大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与经验启示
国外毛泽东思想研究中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批判
思想政治理论课视阈下大学生政治价值观的培育路径
论加强党的民族宗教理论教育与立德树人的关系
普世价值思潮研究现状及其趋势辨析——基于共词分析法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时代回应与理论功能
习近平新时代青年教育思想及其价值旨归
改革开放40年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历史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建设的回顾与展望
改革开放40年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历史成就与基本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