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教学研究

期刊信息  | | INFORMATION
主管单位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  中国人民大学
指      导  :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
学术支持  :  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
顾       问  :  顾海良   逄锦聚   吴潜涛  杨瑞森
编  委  会 (按姓氏笔划顺序)
主       任  :  靳 诺
副  主  任  :  艾四林   沈壮海   孙蚌珠   杨晓慧
委       员  :  陈大文   陈金龙   高国希   韩喜平
        洪晓楠   黄蓉生   纪亚光   李   辉
        刘先春   骆郁廷   齐鹏飞   秦   宣
        曲建武   佘双好   宋   进   孙熙国
        王炳林   王韶兴   王树荫   王   岩
        王   易   吴付来   徐维凡   颜晓峰
        杨凤城   张雷声
主       编  :  王   易
出       版  :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
中心主任  :  张可云
总  编  辑  :  高自龙
副总编辑  :  钱   蓉   李军林
编辑部主任  :  王春磊
责任编辑  :  赵   畅   刘   芳
地       址  :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甲59号文化大厦
邮       编  :  100086
电       话  :  010—62515819   62515820
电子邮箱  :  fzbjb2017@163.com
出版周期  :  双月刊
国际标准刊号  :  ISSN 2096—1804
国内统一刊号  :  CN 10—1387/D

微信扫一扫
关注壹学者思政研究

在线读刊目录  |  CATALOG
  • 2023年
  • 2022年
  • 2021年
  • 2020年
  • 2019年
  • 2018年
  • 2017年
  • 2016年

期刊导航

  • 2023年第1期
  • 2023年第2期
  • 2023年第3期
  • 2023年第4期

2023年第1期目录导读 整刊阅读

篇       名

作       者

专题: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科学把握党的二十大精神 靳 诺
开辟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新境界 任晓伟
以人民为中心: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样态 刘景泉、高 艺
思政课要讲深讲透讲活“六个坚持” 吴付来
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思考 齐卫平、樊士博
课程建设  
“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科学论断的内在依据和实践要求 赵 冶、余一凡
重视、适应与有效:高校思政课建设三个环节的辩证关系 黄岭峻、沈晓娜
新时代办好思政课的底气探析 滕明政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评价:内涵、价值及路径 邵献平、张 艳
课程教学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着力塑造五种形象 白显良、章瀚丹
论五个“有”与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牛变秀、王峰明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的价值意蕴、叙事原则和实践遵循 修晓辉、杜玉华
高校思政课引领学生辨析社会思潮的理论逻辑和实现路径 吴 锋、赵康妮
虚拟仿真技术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 苏 淼等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的实践误区与理论澄明 郑敬斌、田 然
“大思政课”建设  
“大思政课”的历史方位与理论定位 李 蕉
“大思政课”教育资源转化的方法论思考 李 敏
善用“大思政课”讲道理:南开大学十年苏区实践的探索与经验 刘一博、张登彬
述 评  
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思政课建设研究:主要进展及前景展望 姚宏志、方 黎

2023年第2期目录导读 整刊阅读

篇       名

作       者

理论探讨  
论马克思主义的亲和力 刘建军
课程建设  
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 吴潜涛、沈茹毅
驳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若干认知偏见 阮 博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大思政课”建设 路丙辉
“大思政课”视域下“社会大课堂”的多维阐释 吴增礼、李亚芹
善用“大思政课”推进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 岳 潇、卢黎歌
高校“四史”课程建设:定位、边界与理念 李国泉、葛世林
课程教学  
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把握高校思政课发展新境界新要求 顾海良
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思考 赵付科
论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郭杰忠、肖 森
思想政治理论课说理的三重向度 文 雯
运用问题链教学法讲深、讲透、讲活思政课道理的思考 王 静
解释学视域下经典著作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的意义、原则与路径研究 李 扬
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应如何确立并始终贯穿本课程的逻辑主线 姚郁卉
队伍建设  
做无愧于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大先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 肖贵清
新时代十年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政策文本的研究分析 李 芳、戴汶奇
学科建设  
中共党史党建学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关系刍议 宋学勤、杨宗儒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创新研究 徐晓风、李 响

2023年第3期目录导读 整刊阅读

篇       名

作       者

课程建设  
何以为“大”:“大思政课”科学意涵的多维探讨 吴增礼、高美月
试论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三重境界 徐 蓉、张 飞
新时代高校“大思政课”校本制度制定研究 郑安阳
以科学思维推进“大思政课”高质量发展 王维国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治理逻辑 东北师范大学“深化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机制创新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组
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从理念到实践 郭绍均、李 亚
重点难点  
关于“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问题 韩庆祥、王学智
谈谈对几个理论问题的理解 任大奎
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谱系基本问题再探 渠长根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要点与方式初论 何 畏
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几点思考 何虎生
课程教学  
中国式现代化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探析 陈 静
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微小”与“宏大”的辩证关系 唐忠宝
论制度比较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运用 任 鹏、吕宏伟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图像叙事的建构与优化 洪志劭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中的三重呈现 张永刚
提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教学实效性研究 秦 慧、罗 杰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创新发展与展望 佘双好、汤婉丽

2023年第4期目录导读 整刊阅读

篇       名

作       者

课程建设  
多重视野中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及其突破 沈壮海、刘 灿
把握党的创新理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善用“大思政课”铸魂育人 向波涛
论“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 兰美荣、卢黎歌
“大思政课”视域下挖掘校史资源赋能高校思政课教学新探 陈春莲
课程教学  
思想政治理论课学情分析的逻辑理路与推进策略 陈爱香、姚利民
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语言魅力的四个着力点 曾庆桃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智慧课堂线上教学质量提升研究 刘 娜、刘 博
“文以载道”:新主流影视资源融入思政课教学反思 陆宽宽
以理论思维培养为核心讲好“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 宋友文
重点难点  
铸强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力量 骆郁廷
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高校法治教育的着力点 陈大文
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根本遵循 杜玉华、柳 红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内容与路径研究 郝 栋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加强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教育的价值意蕴、核心内容与实践理路 杨 威、袁 璐
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讲好党的自我革命的思考 周家彬
队伍建设  
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能力探究 熊晓琳、李国庆
高校思政课教师素质提升研究 韩喜平、闫殿东
高校思政课青年教师发展研究 叶红云、孔 娜
学科建设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高质量发展研究 张雷声、李梦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