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教学研究

思想政治理论课视阈下大学生政治价值观的培育路径
刘勇 杨也
【摘要】大学生政治价值观是指大学生对政治生活中政治关系、政治问题、政治现象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在国内外情势的影响下,大学生的政治价值观发生了很大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要解决好“为谁培养人”这个教学目标,必须厘清当代大学生政治价值观现状,并围绕“培养什么人”的根本问题,在增强教学主体侧供给改革的同时,必须在教学理念、内容、方法、话语等过程侧优化“怎样培养人”的培育路径。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供给侧改革;政治价值观;课程育人
【作者简介】刘勇,扬州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杨也,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江苏  扬州  225009)。
【原文出处】《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武汉),2018.9上.24~27
【基金项目】本文系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大项目“全面从严治党与意识形态建设研究”(2017YZD09)、全国高校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择优资助计划“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系转化’研究”(15JDSZK017)的阶段性成果。
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1]。在国内外情势的影响下,大学生在政治立场、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信仰、政治参与等政治价值观层面产生了很大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政治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应当围绕“为谁培养人”这个教学目标,从教学理念、内容、方法、话语等过程侧优化“怎样培养人”的培育路径,完成“培养什么人”的根本任务,使当代大学生成为为民族谋复兴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一、当代大学生政治价值观的现状及成因
政治价值观是指人们对政治生活中的政治关系、政治问题、政治现象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从结构上可以分为政治立场、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信仰以及政治参与等五个方面。其中政治立场是根本,政治认知是基础,政治情感是表现形式,政治信仰是升华,政治参与是归宿。总体来看,当代大学生的政治价值观表现为:
1.政治立场日趋坚定。政治立场是人们处理政治问题时所持的根本态度,其表现为阶级立场,即对道路、理论、制度、价值观等所持的根本态度。调查表明,当代大学生中,89.9%的人认为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83.7%的人认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91.2%的人赞同“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86.6%的人对“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表示乐观。[2]92.1%的人认为“大学生应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践行者”,93.9%的人认为“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3]。91.1%的人认为“中华民族一定能创造文化新辉煌”,95.5%的人“为自己是中华民族一员而自豪”[4],这表明大学生在政治立场上更为坚定,对民族、国家的发展前景更为自信。究其原因可以归结为:第一,在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当代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发展迅速,取得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历史性成就,随着我国整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大学生对中国的未来充满美好期待。第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围绕办学的正确政治方向,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大力加强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改革力度,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明显增强。第三,高校思政课作为“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阵地”[5],围绕大学生的需求侧状况,不断加大供给侧和过程侧的改革,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显著提高。
2.政治认知较为模糊。政治认知是指对于政治知识的了解,即对各种政治现象的理解和认识,政治认知的程度会影响政治判断的方向。数据显示,对于中国是否适合“三权分立”这一问题,认为不适合的占46.3%,表示说不清楚的占42.2%,认为适合的占11.7%。对于学校(院)组织的政治理论报告(学习),仅44.5%的人表示愿意参加,55.5%的人不愿意参加。[6]这表明大学生在政治认知上存在模糊性、片面性。究其原因可以归结为:第一,在主观方面,大学生在学校大部分时间都在学习,缺少政治实践、社会阅历以及参与政治的经验,对于现实社会了解不多,从而较难理解离自身现实较远的政治知识。此外,大学生了解政治知识的目的大多是为了应对各种考试,因此对政治常识不求甚解,呈现出仅希望过关的心态。第二,在教学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方法单一,多以书面的考试成绩作为评定标准,从而导致大学生“死记硬背”以及对政治的一知半解。此外,教师对于知识的讲解不全面致使大学生不能完全理解,而大班的教学模式,又使得大学生不愿问、不敢问,因此无论是“大水浇灌”还是“细水滴灌”都收效甚微。第三,在客观方面,由于信息化、全球化带来的海量资讯,各种政治思潮纷至沓来,大学生在课堂中并没有真正理解的知识与多元文化的交叉撞击,使得原本模糊的政治认知变成错误,甚至错上加错,最终导致思想混乱。
3.政治情感存在困惑。政治情感一般为正反两方面,即政治热情和政治冷漠、政治认同和政治否定,这种相反的情感共存于大学生的价值观中。调查显示,90.6%的人愿意在不影响学习生活情况下参加社会实践活动,69.5%的人加入了各种学生社团,77.1%的人参加过“学雷锋”“创先争优”等主题教育活动。然而,大学生浏览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的频率较低,“每周浏览2~3次”的人占19.9%,“每月浏览3~4次”的人占19.6%,“几乎不浏览”的人高达53.9%。[7]由此可见,大学生在课外关心社会政治生活,但对思想政治理论却表现为一定程度的政治冷漠。究其原因可以归结为:第一是大学生本身的情感就具有多元性与不稳定性,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因此他们的政治情感存在着一定的摇摆性。第二是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对于大学生政治价值观的影响不言而喻,而教学过程的针对性、时效性不强就容易对大学生政治价值观产生负面影响,致使大学生认为政治教育就是理论讲解,政治教育枯燥、无用甚至对其产生反感。第三是新媒体的运用为大学生提供快捷、实时的政治资讯,大学生更愿意通过网络了解信息,但信息由于经过无数次剪切可能使原本的真实内容变得面目全非,大学生又不愿意主动“刨根问底”、求证权威信息,从而影响了大学生的政治判断,动摇了政治情感。
4.政治信仰彰显不足。政治信仰是指人们对某种政治思想、政治制度等真诚信服和坚定不移地遵循与执行的态度,是建立在政治认同上的一种较为稳定的态度,是人们政治行为的最高指导思想。数据表明,87.2%的大学生认为“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的先锋队”,84.7%的人认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我国发展进步的根本保证”;关于入党的动机,26.9%的人表示是“追求理想和信念”,23.0%的人认为“为国家和社会作出更多的贡献”,14.6%的人基于“对党的执政地位和执政理念有信心”,12.8%的人是为了“增强就业竞争力”,11.6%的人是“寻求政治荣誉感”,6.1%的人是“谋求仕途发展”[8]。这表明大学生政治信仰有所缺失。究其原因可以归结为:第一,西方政治思潮的渗透。由于大学生对科学的政治理论掌握不够全面和深入,从而在政治认知上存在片面性,加之西方政治思潮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对高校进行政治渗透,大学生政治判断缺乏辩证性,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其对共产主义的信仰。第二,政治优势彰显不足的制约。中国共产党在实现民族复兴的进程中,取得了开创性、全方位的成就,但党内腐败现象、党员素质参差不齐等冲淡了党组织的权威,从而使得大学生出现某些“不信任”。第三,市场经济逐利化的影响。市场经济中追求经济利益的现象使得大学生在政治追求上浸染上了功利性,利己主义影响了大学生的政治价值观。
5.政治参与相对欠缺。政治参与是指在政治认知的基础上,充分行使政治权利、参与政治生活的过程。调查显示,52.8%的大学生支持“参与民主选举、政治监督等政治活动”,68.4%的大学生愿意参与上述政治活动。[9]然而,只有10%的人认为自己的政治参与对政策制定的影响“很大”,64%的人认为影响“较大”或“一般”,25%的人认为影响“很小”甚至“没影响”[10]。当同一事件各类媒质的报道有出入时,40.6%的人相信“国内主流媒体的报道”,29.5%的人相信“政府的官方的回应”,12.6%的人相信“境外媒体的报道”,5.5%的人相信网友爆料,11.8%的相信其他信息源。[11]这就意味着大学生虽认识到参与的重要性但缺乏探究性。究其原因可以归结为:第一,参与认知片面化。“政治”一词在大学生头脑中的理解多为国家、政党、政府等这些词,对于选举、监督等具体参与的途径理解也不到位,以为政治参与的主体是国家而非自己,因此缺乏政治参与的主动性。第二,参与渠道不通畅。大学生在具体政治参与过程中存在信息渠道不畅、媒体引导混杂等薄弱环节,有的参政方式成本较高、有的对参政技术水平要求过高,无形中给大学生政治参与增加了障碍。第三,参与效果不明显。由于在具体政治参与过程中并没有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因而大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的效能感降低,自身预期所达到的效果与现实的效果差距过大。此外,部分媒体在引导过程中缺乏对大学生具有政治影响力的准确报道,缺乏实例证明参与效果,从而也降低了大学生的政治效能感。
二、当代大学生政治价值观培育的路径优化
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培育大学生政治价值观的主干道,要不断增强教学理念、内容、方法和话语等方面的供给,在增强课程育人实效性的同时,夯实当代大学生的政治价值观。
1.强化教学理念,明确“责任状”。第一,树立政治立场的理念。必须把政治性作为第一原则,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的正确方向,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价值引领功能,对于重大理论是非敢于进行思想“交锋”和理论“亮剑”,划清界限、站定立场,引导大学生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历史必然性和科学性真理性的认识,从而进一步夯实大学生的政治信仰,使之成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传播者。第二,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时刻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立足现实,着眼于学生发展。针对大学生在政治认知上的迷茫和困惑,实事求是地提出不同层次的教育目标。同时注重政治教育中自我教育的作用,比如,通过“慕课”“翻转课堂”等方式让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提高理解、分析、研判能力,将政治认知固化于制、强化于果。第三,树立实践育人的理念。必须坚持大学生主体性的育人功能,采用时政专题讨论、政治案例分析、问题导向教学等课堂实践,模拟政治生活中遇到的政治困惑,从“教师讲”变为“学生讲、师生评”。同时开展经典阅读、社会调查、参观考察、志愿服务、影视欣赏等课外实践,进一步了解理论指导下的实践与实践基础上的理论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使大学生在认识个体和社会、尊重自我和他人、改造自身和世界的过程中增强政治情感。第四,树立多元评价的理念。必须坚持综合评价的多元标准,优化评价激励和评价方法。比如,评价内容应不局限于知识教育,可包括能力提升和价值引领。评价指标应不局限于知识考核的教学结果,而应包括学习态度、实践能力等教学过程,重视考查学生能否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实现自我与他者、量化与质化、过程与结果评价相结合,从而增强大学生的政治参与意识。
2.开展议题教学,编写“活教案”。第一,以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为教学议题坚定政治立场。要进行正面教育,帮助大学生深入理解和把握党的指导思想和行动纲领。通过对中国共产党历史的深刻剖析,帮助大学生深刻理解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的逻辑、人民的选择,避免在西方政治思潮的冲击下产生政治立场模糊。第二,以民族意识、时代意识、世界意识为教学议题提高政治认知。进行民族意识教育,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认同感,坚持民族团结,坚定民族自强信念;进行时代意识教育,准确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现实境遇和中国共产党改革创新的艰辛探索;进行世界意识教育,清楚阐明世界政治经济环境以及国家安全面临的挑战,引导大学生用普遍联系与全面发展的观点分析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提高大学生的政治认知能力。第三,以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为教学议题增强政治情感。列举党带领人民进行中国革命的具体事件和优秀共产党人的光荣事迹;介绍党带领人们进行建设社会主义所体现的集体主义精神;宣传党带领人民在新时代“五位一体”总布局各方面所取得的伟大成就等,增强大学生对党和国家的政治情感。第四,以理想信念为教学议题夯实政治信仰。要坚决抵制政治多元化的影响,在课堂中果断阐明错误思潮和腐朽思想的危害与实质。要引导大学生认识到实现共产主义最高理想的过程长期性,且在这一过程中必然会遇到暗礁和险阻,但社会总的发展趋势不会改变,最终目标必将实现。第五,以民主政治、公民责任为教学议题引导政治参与。要利用民主选举和政治监督的契机,完整演示政治参与的途径,使大学生在政治参与中了解自己所担任的角色。对此,可精选教学案例,例如习近平给青年回信的事例,以增进大学生的政治效能感,增强大学生政治参与的主体性意识。
3.叠加教学方法,夯实“稳定器”。第一,坚持理论讲授法,实现“棱角分明”。要坚定大学生的政治立场,须在理论讲授中突出政治性,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准确把握其基本立场、观点、方法,进行以理服人,以文化人。因此,不仅需要注重知识传递,更需要注重方法传输和价值观传导,增强理论深度。第二,实施交互教学法,实现“血肉相联”。要夯实大学生的政治认知,须既坚持学生主体性,激励大学生自我发展、自我修养、自我创造、自我完善,也须坚持教师主导性,教师在提升信仰供给、知识供给、方法供给和价值观供给基础上,要与学生进行疏通交流,对于学生认知中的错误进行纠正,对于认知中的片面进行补充,使大学生在师生互动中强化认知程度。第三,开展新媒体教学法,实现“声色并举”。要增强大学生的政治情感,须利用新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将新媒体引入教师备课、师生研讨、交流反馈、辅导答疑等教学各环节,方便师生实时对话,提升情感热度。第四,运用情境教学法,实现“情义交融”。要筑牢大学生的政治信仰,须通过创设各种情境,使大学生受感染熏陶。教学设计要“以情动人”,发挥榜样力量,讲好红色经典,增强感染力;教学过程要“以情启情”,叙述事例不仅要动情更要启情,通过情感共振实现入脑入心;教学目标要“以情启理”,要引导大学生从情到理,在润物无声的情境中筑牢信仰高度。第五,探索朋辈教育法,实现“内外协调”。要提高大学生的政治参与,须培养主体意识。可以通过课堂交流让大学生明晰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明确政治参与的途径。也可以通过开展知识、经验、观念的分享等课外交流形式,使大学生在与朋辈的互动中相互激励、相互启迪。还可在实践教学中通过情境模拟营造政治参与氛围,激发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热情以加大实践力度。
4.转换教学话语,添加“活化剂”。第一,坚持马克思主义话语,坚定政治立场。唯有彻底的理论才能使大学生领悟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魅力,也唯有彻底的话语才能使大学生领悟马克思主义的时代风采。只有将政治话语转化为学术话语,将文件话语转化为生活话语,将灌输话语转化为交心话语,才能使大学生听得惯、听得懂、听得入心。第二,吸收网络话语,夯实政治认知。网络话语权是指公民个体或者群体在网络中自我表达的权利,其通过对公众事务表达意见进而形成集合意见,以对大众舆论和权力机关制定政策形成潜在影响。其通常是根据社会的热点、焦点问题而创造出来的,具有大众性、时效性、简约性、丰富性等特征。将网络话语引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既能够聚集大学生的兴趣点,激发他们的政治共鸣,又能促使他们对现实政治问题进行理论思考,从而有助于强化大学生的政治认知。第三,注重无声话语,增强政治情感。包括书面语言和体态语言在内的无声话语对大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能对有声话语起到辅助和补充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既要注重“震撼灵魂”,也要注重“吸引眼球”,用眼球来传递党和国家的好故事、好声音,好形象。[12]第四,挖掘民族话语,筑牢政治信仰。话语只有根植于民族的历史,用大学生熟悉的概念表达出来,才能在文化自信的基础上获得信仰力量。五千年历史形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和“脉”,其内涵丰富,历久弥新,要挖掘其中珍贵的话语资源,利用中华民族特色甚至地方特色的语言,吸引学生兴趣,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充分体现中国立场和中国气派。第五,利用动员话语,引导政治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可以采用反映大学生要求、简单有力的语言进行话语动员,例如“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话语形式,不仅让大学生在课堂实践中参与虚拟的政治生活,更可以引导大学生在课外实践中参与真实的政治生活。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 - 05 - 03 (2).
[2]2016年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表明大学生思想主流积极健康、向上向好[ EB/OL].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s5987/201605/t20160531_247095.html.
[3]2014年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表明大学生思想主流积极健康向好[ EB/OL].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s5987/201405/t20140526_169412.html.
[4][11]沈壮海,肖洋.2016年度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分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1).
[5]教育部关于印发《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的通知[ 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13/moe_772/201804/t20180424_334099.html.
[6]沈壮海,段立国.2014年度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分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8).
[7]沈壮海,王迎迎.2016年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状况调查分析[J].中国高等教育,2017,(11).
[8][9]沈壮海,王迎迎.2015年度大学生思想政治及其教育状况调查分析[J].中国高等教育,2016,(8).
[10]郑晓如,李鵾.当前大学生政治价值观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探析——基于武汉某高校的调查[J].现代教育科学,2015,(7).
[12]张志丹.新媒体时代我国网络意识形态建设:危局、误读和建设[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1).

2018年 第六期

2018年 第六期

整刊阅读

本期其它文章

“基础”课教学加强法治观教育应着力把握好的几个问题
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亲和力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重难点问题研究的增长点——以新教材第五、六章的变化为例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能力内涵新探
近代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设计中的“三三三”制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前提性思考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
浅论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创新发展
探索独具特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新模式
厚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功能——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思考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的逻辑理路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与构建——兼论“2018新方案”基本要求的落实落细
新时代大学生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的路径探索
党的十八大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与经验启示
国外毛泽东思想研究中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批判
思想政治理论课视阈下大学生政治价值观的培育路径
论加强党的民族宗教理论教育与立德树人的关系
普世价值思潮研究现状及其趋势辨析——基于共词分析法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时代回应与理论功能
习近平新时代青年教育思想及其价值旨归
改革开放40年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历史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建设的回顾与展望
改革开放40年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历史成就与基本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