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立德树人”和正确的政治方向。思政课应该发挥主渠道作用。其它各门课程也应向“课程思政”转变,把思政元素纳入专业教学体系,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于专业知识教育之中,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上海市推行“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化的实践经验证明,只要转变思想认识、健全体制机制、提供组织保障和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就能够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无缝对接。
【关键词】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同向同行;逻辑理路
【作者简介】张正光,安徽师范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原文出处】《思想政治课研究》(沪),2018.4.16~19,5
【基金项目】教育部2017年度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优秀教学科研团队建设项目(项目编号:17JDSZK002),安徽省省级质量工程项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项目编号:2016zy056)。
“课程思政”是上海市教委率先提出来的,在高校所有课程中贯穿思政育人的重大理念和重要举措。2014年,上海市教委出台《上海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体系建设专项计划》,要求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贯穿教学和研究的全过程,深入发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资源,从战略高度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素养课程、专业教育课程三位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三年来,上海市各高校在“课程思政”探索上取得了喜人的成绩。2017年4月,上海市教委发出《关于推进上海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分学校整体试点和单项课程试点两个层次明确了试点工作任务和目标。6月教育部组织召开“2017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年上海调研片会暨高校‘课程思政’现场推进会”,肯定了上海市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方面“改进”的努力、“加强”的实效、“创新”的意识、“提高”的水平。高校其它课程与思政课一样,不仅承担着“授业、解惑”的责任,而且肩负“传道”的使命。“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之间并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相反,在社会主义大学中,两者之间恰恰有着共同的价值趋向、目标、任务和使命。
一、理论构想: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逻辑关系
把大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高校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使命。而要尽到这份责任和完成这个使命,就必须充分激发包括思政课在内的各门课程的育人功能和作用。但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高校普遍存在着一种把价值观教育同知识教育相剥离的错误倾向,即认为高校应该专注于专业知识教育,价值观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可有可无;即便有也只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少数职能部门的事,而与专业课无关。因此,一些高校出现了重智育轻德育、重专业轻思政、重专业教师轻思政教师,甚至是违背教育部政策,造成思政课时“缩水”、思政教师“靠边”、思政效果“衰减”的现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遭遇严峻挑战。事实上,高校思政课与专业课在担负育人责任上并不存在所谓的“分工”问题,反而恰恰需要两者同向同行、通力合作,共同达成育人目的。
第一,教育的本质意蕴是立德树人。孔子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鲁迅也说:“教育是要立人。”这里的“止于至善”和“立人”是说教育的功能就是要促使人达成崇高的品格。正因为如此,人们才把教育看成“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把教师当作“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师说》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意思是说,教师是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疑答难的人。在这里,韩愈把传授道理放在教授学业和解疑答难之前,视为教师的第一职责。可见,教师职业之所以崇高不完全在于传授知识,更在于陶冶人们的心性,帮助他们完善品格以成为社会发展需要的人;不完全在于培养“技术人”,更在于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承载体,每一门课程都传授知识或技术,每一门课程都包含做人的道理,每一个老师都肩负育人的责任。
第二,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的性质规定。习近平在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我们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①,要做到“四个服务”。扎实办好这样的高校要做到“三个必须”:其一,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为此,高校要坚持不懈地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优良校风和学风。其二,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非思政课教师和思政课教师一样都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法律意识和底线意识,都有责任用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教育和引导学生。其三,必须始终遵从我国独特的历史、文化和国情。所有教师都应该自觉立足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正确认识,把历代仁人志士立志报国,特别是中国共产党为追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而奋斗的精神融入课程教学,帮助学生牢固树立学以报国、学以爱党的思想。“绝不能让传播西方价值观念的教材进入我们的课堂;决不允许各种攻击诽谤党的领导、抹黑社会主义的言论在大学课堂出现;决不允许各种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言论在大学课堂蔓延;决不允许教师在课堂上发牢骚、泄怨气,把各种不良情绪传导给学生。”②
第三,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的重大任务要求。习近平强调:“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③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是一个拷问教育、触及教育者灵魂的问题,也是所有教育工作者在施教前就必须回答的根本问题。教育在其本质上是一种价值观的传递。由于大学是分专业的,所以专业课程被视为“主课”,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则为“副科”。大学生对专业课和专业课教师的认同度比公共课和公共课教师更高。他们的价值观更容易受专业课教师的影响。如果专业课教师的价值观出现偏差,而他又在课堂上宣扬,对学生的危害是极大的。因此,习近平特别强调:“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④教育者要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⑤。
第四,引导学生确立“四个服务”意识、价值和立场的需要。习近平强调:“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要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⑥“四个服务”考量的不仅是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更是服务的意识、价值和立场。一般而言,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中遵循“四个服务”的意识相对于专业课教师而言更强。但是,学生“四个服务”意识、价值和立场的确立又不单单是思政课就能完成的,它需要各门课程形成合力。专业课教师在进行专业知识讲授时,应当融入为民情怀、报国理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和实现民族复兴的抱负,以潜移默化的形式滋养学生,激发他们为人民、为国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学习的热情,进而牢固树立起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的自信。
第五,实现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职责使然。习近平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⑦,这并不只是对思政课的要求,而是对包括思政课在内的所有课程的要求。因为,“全过程”是就纵向而言的,指的是高校作为一个整体的育人过程。“全方位”是就横向而言的,指的是包括特定时期的教师、课程、环境等全要素。“全过程”“全方位”就是要形成“纵向全链接、横向全覆盖、全校一盘棋”的育人格局。在这个格局中,思政课处于当然的主渠道地位,其它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二、实践效果:聚焦上海高校典型实例分析
自上海市推行“课程思政”以来,引起了高校教育界的热议。不管是思想政治工作者,还是专业教师,都对这一创新性实践给予了极大关注。赞成并起而行者有之,观望质疑者有之,否定批判者也有之。综观近四年来上海市推行“课程思政”的实践可以发现,无论是在体制机制形成、组织领导落实上,还是在运营经费保障、教学实践效果上都取得了一系列显性成果,形成了一整套有实效、易操作、可推广的“课程思政”探索模式。
第一,上海市教委立足全市高校为“思政课程”转向“课程思政”进行了整体设计。其一是出台了《上海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体系建设专项计划》,为落实“课程思政”提供制度保障;其二是建立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部门协同配合、以行政渠道为主组织落实”的工作思路,各高校成立学校党委书记为组长的“课程思政”改革领导小组,并配备专门办公室推进落实;其三是构筑“一核三环”的“课程思政”改革体系,即思政课为核心,“中国系列”选修课程、综合素养课程和专业教育课程为支撑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体系。思政课重在发挥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综合素养课重在通识教育中根植理想信念,专业课重在知识传授中强化价值观的同频共振。围绕这样的设计,四年来,上海市已启动整体试点校12所、重点培育校12所、一般培育校34所,约占上海市高校数的70%。四年的实践也证明,“课程思政”的推行,强化了每位教师的育德意识和育人责任,挖掘了所有课程的育德元素和育人功能,改变了专业教师“教书不育德”、思政课教师单线作战的现象,初步实现了从专人思政转向人人思政。
第二,各高校立足自身实际与学科优势,开设“大国系列”选修课程,讲好中国故事。在上海市教委整体谋划的指导下,上海市各高校先后开设“中国系列”课程。四年来,已由最初上海大学的“大国方略”一门课程增加到现在八所学校的九门课程。如复旦大学的“治国理政”、上海交通大学的“读懂中国”、同济大学的“中国道路”、上海大学的“创新中国”“创业人生”、上海师范大学的“闻道中国”、华东政法大学的“法治中国”、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的“智造中国”、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的“人文中国”等。此外,正在酝酿推出的有华东理工大学的“绿色中国”、东华大学的“锦绣中国”、上海海事大学的“走向深蓝”、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的“大国工匠”、上海政法学院的“大国安全”等五门课程。如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中国制造”课堂第二季延续“教师主导、专家主讲,师生互动”的“项链模式”,邀请校内外教授和大型制造企业的专家主讲。演讲主题包括《中国智造之强国梦想》《〈天工开物〉与中国古代人文科技》《中国智造之高铁发展》等,多方面多领域地阐述了中国制造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讲明了作为应用型人才后备军的理工类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强化了学生的专业意识和使命意识。上海大学“创新中国”课程吸引包括校党委书记、校长在内的理工、经管、艺术等强势学科的五十多名资深教授参加,把一个个科技创新的经济效益问题,转化为国家意识和历史责任问题。在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书记、校长、院士和“杰青”上思政课已成新常态和亮丽风景,甚至上海市委书记韩正和上海市长应勇都披挂上阵,走进了两校的思政课堂。他们端出的“思政大餐”,因选题紧扣时代脉搏、对话回应大学生关切,“上大课,讲大势,传大道”,并辅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中国系列”课程已经成为深受大学生追捧的“热课”。⑧
第三,在实践中破除对于“课程思政”的误解。在上海市刚提出“课程思政”概念的时候,很多人,特别是专业课教师(也包括部分思政课教师)表示不理解,甚至持反对态度。他们认为“课程思政”就是要把每门课都上成思政课,就是要追求政治正确,做政治宣传和政治说教。实际上,如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副书记、上海市教委副主任高德毅先生所言:“‘课程思政’其实质不是增开一门课,也不是增设一项活动,而是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围绕‘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课程目标,强化显性思政,细化隐性思政,构建全课程育人格局。”⑨据统计,截至目前,“上海已在十五所本科高校开设五十余门试点课程,形成了挖掘专业知识讲解中的育人价值——编制课程教学指南——开展课程试点——教学反馈评价的探索机制,专业课程发挥育人功能蔚然成风”⑩。专业课教师的思政热情被很好地激发出来,一批专业课教师开始转变观念,消弭了对“课程思政”的主观偏见,主动探索专业课程的思政元素,把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教学,发挥了隐性思政“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四年来,上海市推行“课程思政”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思政队伍扩大了,思政课程扩容了,思政合力形成了,思政对象开心了,思政效果变好了。
三、路径选择:“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无缝对接”
如上所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并不存在难以跨越的沟壑,事实上,两者之间不仅有着紧密的逻辑关系,而且在现实教学实践中已经取得显著的成绩。因此,只要高校和教师的认识到位,建好体制机制,加强组织保障,激励广大教师把育人放到教书的终极目的上,就一定能实现“课程思政”与“课程思政”的同向同行和无缝对接。
第一,在思想认识上,要强化“育人共同体”的思想理念。据《现代汉语词典》,“共同体”意指人们在共同条件下结成的集体。共同体在本质上都是利益共同体,在其演化过程中,出现了诸如社会共同体、政治共同体、文化共同体、人类共同体等概念。高校作为国家最高层次的教育机构,其根本任务和中心工作就是遵从主流意识形态、按照特定国家、政党及社会发展的需要育人,因而它又是一个“育人共同体”。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目标和任务就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也是高校这个“育人共同体”的根本任务和中心工作。作为“育人共同体”中的一员,所有教师都应该牢固树立育人意识,特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意识,而不是仅仅传授知识。一个教师如果没有正确的价值观指导,缺乏育人意识,即使他的“授业”工作做得再好,也只是一个教书匠和手艺人,而且这种不带灵魂塑造的知识和技术的传授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风险,它有可能会给国家、民族和人民造成危害。任何一个有使命感的教师都不希望自己培养的学生最终成为不利于国家、民族和社会发展的人,都希望他们能够成为美好社会的建设者和奉献者。教师的价值莫过于培养了多少有益于国家、社会和人民利益的人才,因而,思政课教师也好,专业课教师也罢,大家共处于同一个“育人共同体”之中,价值观和立场相同、职责与使命相同、任务和目标相同。每一个教师都应该充分挖掘本课程中的育人因素,把专业知识的传授、育人的理念、家国情怀和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融为一体,共同营造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思想政治教育域。
第二,在体制机制建设上,要为落实“课程思政”创设有利条件。实际上,绝大多数教师都是认同并且愿意宣传主流意识形态的,但是或者是没有意识到融思政于专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或者是有了意识却不懂结合方法,找不到结合路径,等等。因此,由教育主管部门出台相关政策,如上海市出台《上海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体系建设专项计划》等,构建落实“课程思政”的体制机制。(1)鼓励广大专业课教师积极挖掘专业课程的育人元素,甚至可以结合专业申报思政类研究项目;(2)采用结对子或者教学沙龙的方式,让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共同组成集体备课会,相互交流借鉴,使思政课教师在育人的时候可以借助专业知识,专业课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的时候融入育人理念,把思想政治工作嵌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知识体系和认知框架中去。这样思想政治工作之“盐”就会“溶解到各种食物中自然而然吸收”,进而真正实现广大教师共挑“思政担”,齐烩“思政味”;(3)落实思政课特聘教授制度,鼓励术有专攻的专业教师兼授思政课。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吸引更多优秀教师走上思想政治理论课讲台,让他们把传播和研究马克思主义作为光荣使命、终身追求”。
第三,在组织保障上,要强化高校党委对“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化的领导作用。搞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在党委领导。事实也证明:凡是党委领导有力的高校,其思想政治工作就有成效,“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化就有保障,反之,则会被虚化和流于形式。因此,高校党委(党组)书记要切实承担起直接责任人的职责,使之真正成为“一把手工程”。学校要成立包括宣传部、教务处、发规处、财务处、团委、学生处等以及各教学单位党委书记(总支书记)在内的“课程思政”改革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教务处负责教学的副处长和思政课教学单位负责教学的副院长担任主任),形成党委统一领导下的各部门各方面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定期检查、研讨、督导和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对于建设好的单位予以表彰和奖励,对于敷衍、推诿,建设不力的单位进行问责。
第四,在教师积极性调动上,要把责任与激励结合起来。教师是落实“课程思政”的主体。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同度、责任意识及其积极性的发挥直接关系到“课程思政”的实现程度。针对当前高校部分教师对“课程思政”认识不足的问题,高校应该出台相应措施,引导和激励教师把育人责任与知识传授结合起来,把价值观教育同知识教育结合起来,把思想引导和价值观塑造通过“基因式”融入每一门课的教学之中,使每一门课程都上出“思政味道”,每一个教师不只是“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
总之,从“思政课程”走向“课程思政”本是高校育人题中的应有之义。一定的知识总是包含着一定的价值观。思政课教师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业课教师也要充分发掘专业课中的价值元素,激活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功能。在这一点上,上海市的探索走在了全国的前面,且其探索的模式和取得的经验易操作、能复制、可推广不仅为进一步推动“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形成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合力积累了宝贵经验,而且对于贯彻落实习近平在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改革与创新具有启示意义。
注释:
①③④⑤⑥⑦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 -12 - 09.
②袁贵仁.高校教师必须守好政治、法律、道德三条底线[ DB/OL].http://news.xinhuanet.com/2015-01/29/c_1114183715.htm.
⑧⑨⑩高德毅,宗爱东.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