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教学研究

厚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功能——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思考
仝华
【摘要】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这些讲话从不同方面或角度深化了十九大报告的内容,是十九大精神的延续、丰富和发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学习这些重要讲话,对我们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厚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比如,关于马克思、恩格斯对近代中国的关注和论述,关于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和弘扬“红船精神”,关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
【关键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马克思主义教育功能
【作者简介】仝华,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研究基地特约研究员(北京100871)。
【原文出处】《思想理论教育》(沪),2018.9.61~ 65
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这些讲话从不同方面或角度深化了十九大报告的内容,是十九大精神的延续、丰富和发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学习这些重要讲话,对我们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厚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以下简称“纲要”课)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功能具有重要意义。这方面的内容有很多,在此仅述四个方面。
一、关于马克思、恩格斯对近代中国的关注和论述
认真了解并研读马克思、恩格斯对近代中国的关注和论述,是我们讲好“纲要”课不可或缺的基本理论储备之一。2018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追溯了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野蛮侵略和中国人民面临的深重苦难,引起马克思高度关注的情况。他讲道:“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马克思撰写了十几篇关于中国的通讯,向世界揭露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真相,为中国人民伸张正义。马克思、恩格斯高度肯定中华文明对人类文明进步的贡献,科学预见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出现,甚至为他们心中的新中国取了靓丽的名字——‘中华共和国’。”[1]这段追溯,进一步敦促我们结合“纲要”课教学内容“怎样认识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认真研读马克思、恩格斯的相关论述和预见。
2009年12月,人民出版社出版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要成果《马克思恩格斯文集》(共10卷)。其第2卷即收入1853年5月至1859年11月间马克思、恩格斯分别写的有关中国问题的政论文章10篇,原文均为英文,并且都是写给《纽约每日论坛报》的通讯。其中马克思写有8篇,依写作时间顺序先后为:《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俄国的对华贸易》《英人在华的残暴行动》《鸦片贸易史》《英中条约》《中国和英国的条约》《新的对华战争》《对华贸易》;恩格斯写有两篇,《波斯和中国》和《俄国在远东的成功》。这10篇文章涉及中国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深刻揭示西方列强侵略对中国封建社会解体产生的影响;中国革命发生的原因,特别是西方列强对华侵略引发的深刻民族矛盾和中国封建王朝的腐朽性。如《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一文写道:“与外界完全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通过英国而为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正如小心保存在密闭棺材里的木乃伊一接触新鲜空气便必然要解体一样。”[2]“中国的连绵不断的起义已经延续了约十年之久,现在汇合成了一场惊心动魄的革命;不管引起这些起义的社会原因是什么,也不管这些原因是通过宗教的、王朝的还是民族的形式表现出来,推动这次大爆发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英国用大炮强迫中国输入名叫鸦片的麻醉剂。满族王朝的声威一遇到英国的枪炮就扫地以尽,天朝帝国万世长存的迷信破了产……同时,这个帝国的银币——它的血液——也开始流向英属东印度。”[3]
二是强烈谴责西方列强以各种借口发动的“极端不义的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如同《英人在华的残暴行动》一文所写:“广州城的无辜居民和安居乐业的商人惨遭屠杀,他们的住宅被炮火夷为平地,人权横遭侵犯,这一切都是在‘中国人的挑衅行为危及英国人的生命和财产’这种站不住脚的借口下发生的!……有人企图转移对主要问题的追究,给公众造成一个印象:似乎在亚罗号划艇事件以前就有大量的伤害行为足以构成宣战的理由。可是这些不分青红皂白的说法是毫无根据的。英国人控告中国人一桩,中国人至少可以控告英国人九十九桩。”[4]
三是揭露西方资本主义宣扬的所谓与中国进行“自由贸易”等的虚伪性、欺骗性。对此,《鸦片贸易史》一文即写道:“英国政府在印度的财政,实际上不仅要依靠对中国的鸦片贸易,而且还要依靠这种贸易的不合法性。如果中国政府使鸦片贸易合法化,同时允许在中国种植罂粟,英印政府的国库会遭到严重灾难。英国政府公开宣传毒品的自由贸易,暗中却保持自己对毒品生产的垄断。任何时候只要我们仔细地研究一下英国的自由贸易的性质,我们大都会发现:它的‘自由’说到底就是垄断。”[5]
四是对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和本国封建压迫的斗争,从最本质的方面予以肯定。对此,《波斯和中国》一文所阐述的观点具有代表性。该文指出:“我们不要像道貌岸然的英国报刊那样从道德方面指责中国人的可怕暴行,最好承认这是‘保卫社稷和家园的战争’,这是一场维护中华民族生存的人民战争。虽然你可以说,这场战争充满这个民族的目空一切的偏见、愚蠢的行动、饱学的愚昧和迂腐的野蛮,但它终究是人民战争。而对于起来反抗的民族在人民战争中所采取的手段,不应当根据公认的正规作战规则或者任何别的抽象标准来衡量,而应当根据这个反抗的民族所刚刚达到的文明程度来衡量。”[6]
马克思、恩格斯科学预见“中国社会主义的出现”的文章,是1850年1月31日马克思、恩格斯在伦敦合写的《国际述评(一)》。其中写道:“世界上最古老最巩固的帝国8年来在英国资产者的大批印花布的影响之下已经处于社会变革的前夕,而这次变革必将给这个国家的文明带来极其重要的结果。如果我们欧洲的反动分子不久的将来会逃奔亚洲,最后到达万里长城,到达最反动最保守的堡垒的大门,那末他们说不定就会看见这样的字样: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今天,重温160多年前马克思、恩格斯对中国的关注和论述,更使我们感到中国先进分子在20世纪20年代即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革命指导思想的正确性,同时也更加激励和鞭策我们进一步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以不断提升“纲要”课教学的理论性和实效性。
二、关于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正确认识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是“纲要”课中编第四章教学的重点之一。对这一问题,十九大报告有专门论述:“一百年前,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先进分子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真理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在近代以后中国社会的剧烈运动中,在中国人民反抗封建统治和外来侵略的激烈斗争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过程中,一九二一年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从此,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中国人民就从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8]
虽然这段话所阐述的观点是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但是在举世瞩目的党的十九大上重申这一观点,其意义却不一般。它是向全世界宣示,进入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俄国十月革命开辟的社会主义道路、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有密不可分的关系。2017年9月26日,“十月革命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讨会在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又两次谈到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一是,从世界社会主义历史发展的角度阐述此问题,即“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取得胜利,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世界格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一大批社会主义国家诞生,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极大壮大了世界社会主义力量。尽管世界社会主义在发展中也会出现曲折,但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没有改变,也不会改变”。[9]二是,从“马克思主义不仅深刻改变了世界,也深刻改变了中国”的角度强调此问题。即“在旧式的农民战争走到尽头,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屡屡碰壁,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革命和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纷纷破产的情况下,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给苦苦探寻救亡图存出路的中国人民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全新选择”。[10]
这些重要论述,有力指导和敦促我们在“纲要”课教学中要切实讲好这一具有深远意义的重大问题。为此应注意从三个层面把握关键内容:一是十月革命的标志性进程及其划时代意义;二是十月革命对中国产生重大影响的集中体现及其原因;三是在长期的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对十月革命的代表性论述。关于中国共产党对十月革命的代表性论述,必读的相关文献还有: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1940年1月)第四部分“中国革命是世界革命的一部分”、《论人民民主专政》(1949年6月30日)、《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1956年4月5日)和《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1956年12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5月17日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等等。
三、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和弘扬“红船精神”
2016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的讲话中,系统论述了“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这一事关党和国家各方面事业的重大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集中概括了党的初心和使命,依次阐明: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的内涵——“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在党的建设中的地位——“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中国共产党人不辱初心和使命的条件——“全党同志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从上述三个层面对不忘党的初心和使命作如此精辟的概括尚属首次,其意义深远,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践行。
讲好党的初心和使命,是“纲要”课中编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教学重点之一。在这方面,党的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和《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是体现党的初心和使命的源头文献,我们应予以高度重视。其中,《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先后从反映党的最高理想的党的名称(“本党定名为‘中国共产党’”)和党的最高理想(“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实现党的最高理想必须采取的根本途径(“承认无产阶级专政”),党的依靠力量及将这些力量组织起来的管理制度(“本党承认苏维埃管理制度,把工农劳动者和士兵组织起来”)[11]等最本质的方面,体现了党的性质和宗旨。《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不仅明确规定,党的基本任务是成立产业工会和成立工会组织的研究机构并指导好该机构的工作,而且要求:“党应特别机警地注意,勿使工会执行其他的政治路线。”决议还申明,工会的任何出版物,“均不得刊登违背党的原则、政策和决议的文章”。[12]更为可贵的是,决议还提出,工会研究机构的研究工作应分类进行,可分为“工人运动史,组织工厂工人的方法,卡尔·马克思的经济学说,各国工人运动的现状。研究的成果应定期发表。应特别注意中国工人运动问题”,[13]等等。可以说,党的一大通过的这两个历史文献,向世界宣示了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初心和使命,展现了党在成立伊始就拥有的品格和风采。
2017年10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率领新一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专程从北京前往上海和浙江嘉兴,瞻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红船。其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才能让中国共产党永远年轻。只要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苦干实干,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轮就一定能够乘风破浪、胜利驶向光辉的彼岸。”他还指出:“在浙江工作期间,我曾经把‘红船精神’概括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我们要结合时代特点大力弘扬‘红船精神’。”他告诫全党:“上海党的一大会址、嘉兴南湖红船是我们党梦想起航的地方。我们党从这里诞生,从这里出征,从这里走向全国执政。这里是我们党的根脉。”[14]
2017年12月1日,《人民日报》重新全文刊登了2005年6月21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光明日报》发表的署名文章《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该文指出:“红船精神’正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形成的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无不与之有着直接的渊源关系”,“依水行舟,忠诚为民,成为贯穿中国革命和建设全过程的一条红线,也是‘红船精神’的本质所在”。[15]
可以说,1921年党的一大和2017年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大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的上海、嘉兴行,都以自己的独特方式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诠释着“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的题中之义,都以不竭的动力激励我们更全面、更深入地研究和讲授党的创建史,研究、讲授和弘扬“红船精神”。
四、关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
如何认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是“纲要”课下编综述和第十章、第十一章的教学重点。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是全方位的。党的十九大全面总结了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成就,并在此基础上,综合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明确了从十九大到本世纪中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战略构想和奋斗目标。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相关系列重要讲话,为我们从多方面认识这一问题提供了重要指导。
例如,“精准扶贫”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最重要、最艰巨的系统工程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脱贫攻坚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取得了决定性进展。2018年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成都市主持召开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不仅概括了在党中央领导下我国逐步建立的中国特色脱贫攻坚制度体系,总结了在脱贫攻坚伟大实践中我国逐步积累的弥足珍贵的经验,而且为进一步提高脱贫质量提出了八条要求。[16]
又如,经济特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标志之一。2018年4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不仅回顾了30年来,“海南经济特区坚持锐意改革,勇于突破传统经济体制束缚,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的情况,指出:“海南经济特区是我国经济特区的一个生动缩影,海南经济特区取得的成就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的一个生动缩影”,“40年来,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5个经济特区不辱使命,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历史进程中谱写了勇立潮头、开拓进取的壮丽篇章,在体制改革中发挥了‘试验田’作用,在对外开放中发挥了重要‘窗口’作用,为全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17]再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国外交是中国改革开放颇具世界影响力的非常重要的方面。2018年6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概括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强调:把握国际形势要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大局观、角色观;未来五年的对外工作,要以一系列重要时间节点和重大活动为坐标,通盘考虑,梯次推进,既整体布局又突出重点;既多点开花又精准发力,发挥综合积极效应。要高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旗帜,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18]等等。这些讲话为我们从不同的方面讲好“纲要”课特别是讲好下编的教学提供了思想指引和丰厚资源。
2017年10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进行第一次集体学习。对如何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三点:一是要在学懂上下功夫。学懂是前提。要注重采取理论和实践、历史和现实、当前和未来相结合的方法,把每一点都领会深、领会透。二是要在弄通上下功夫。要联系地而不是孤立地、系统地而不是零散地、全部地而不是局部地理解党的十九大精神,不能就事论事,不能搞形式主义、实用主义。三是要在做实上下功夫。要以钉钉子精神全面抓好落实。[19]虽然这一重要讲话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中央政治局成员提出的要求,但其基本精神同样适用于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
总之,让我们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起点上,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严谨、扎实的科学态度,努力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提升自己的马克思主义素养,厚植“纲要”课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功能,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奋斗。
参考文献:
[1][9][10]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 - 05 - 05.
[2][3][4][5][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09,607 - 608,620 - 621,636,626.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265.
[8]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 -10 - 28.
[11][12][1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 -1949)[ 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1,5,5-6.
[14]习近平在瞻仰中共一大会址时强调铭记党的奋斗历程时刻不忘初心担当党的崇高使命矢志永远奋斗[N].人民日报,2017 -11 - 01.
[15]习近平.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N].人民日报,2017 -12 - 01.
[16]习近平在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座谈会上强调提高脱贫质量聚焦深贫地区扎扎实实把脱贫攻坚战推向前进[N].人民日报,2018 - 02 -15.
[17]习近平.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 - 04 -14.
[18]习近平在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强调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为指导努力开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8 - 06 - 24.
[19]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切实学懂弄通做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努力在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续写新篇章[N].人民日报,2017 -10 -29.

2018年 第六期

2018年 第六期

整刊阅读

本期其它文章

“基础”课教学加强法治观教育应着力把握好的几个问题
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亲和力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重难点问题研究的增长点——以新教材第五、六章的变化为例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能力内涵新探
近代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设计中的“三三三”制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前提性思考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
浅论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创新发展
探索独具特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新模式
厚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功能——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思考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的逻辑理路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与构建——兼论“2018新方案”基本要求的落实落细
新时代大学生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的路径探索
党的十八大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与经验启示
国外毛泽东思想研究中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批判
思想政治理论课视阈下大学生政治价值观的培育路径
论加强党的民族宗教理论教育与立德树人的关系
普世价值思潮研究现状及其趋势辨析——基于共词分析法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时代回应与理论功能
习近平新时代青年教育思想及其价值旨归
改革开放40年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历史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建设的回顾与展望
改革开放40年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历史成就与基本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