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教学研究

浅论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创新发展
史宏波
【摘要】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创新发展是基于新媒体环境和技术综合考量的必然选择。其创新发展,应从灌输走向疏导,实现教学理念的革新;从封闭走向开放,实现教学模式的转型;变被动为主动,实现教学方式的转换;变排斥为利用,实现教学载体的变换,以切实提升思政课的针对性和亲和力。
【关键词】新媒体;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发展
【作者简介】史宏波,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上海  200240)。
【原文出处】《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武汉),2018.10.62~ 64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的制度分析”(项目批准号15YJC710051)的阶段性成果。
“‘新媒体’主要指基于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及其他现代信息技术或通信技术的,具有互动性、融合性的媒介形态和平台。”[1]“新媒体”因从根本上颠覆了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并改变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整个历程,而把人们带入“新媒体时代”。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的创新发展大体应包含两个基本的维度:一是基于新媒体环境的创新发展,侧重于“新媒体”的传播属性;二是基于新媒体技术的创新发展,侧重于“新媒体”的工具属性。两种属性在实践中又共存互补。因此,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创新发展,应是基于新媒体环境和技术综合考量的必然选择。
一、从灌输走向疏导: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理念革新
理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方向和举措。思路是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创新发展的前提性条件,既左右着创新发展的方向、着力点和举措,又决定着创新发展的成败、水平和质量。因而,革新高校思政课教学创新发展的理念必须既应“新媒体”的属性和特征又符合“新媒体时代”的客观要求和自身需求,夯实思想基础。
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目的的实现既与教育者所施加的教学影响密切相关又与大学生参与教学的态度及主动内化教学内容的程度密切相连。也就是说,教学目的的实现有赖于教与学之间的合力结构。教与学在任何一种教学过程中都是一对矛盾,其具体呈现有多种形态和关系,而之中最为核心的则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间的关系。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关系的性质决定着思政课教学创新发展的过程与成效。因而,革新理念的根本目的就在于处理好教学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理想状态下,教育者应与受教育者之间构建起有利于情感沟通、思想交流的和谐互动的主体间关系,借以化解和消弭受教育者因自我建构而对思政课教学甚至对教育者所可能产生的抵触与否定心理和行为。因而,无论是基于新媒体环境还是基于新媒体技术的思政课教学,教育者都要基于新媒体时代的根本特征,革新教育理念,以构建与受教育者平等和谐的主体间关系。
新媒体具有的民主性、互动性、开放性、兼容性、隐匿性等特质时刻都在消解着教育者的权威性,教育者在传统教学中所具有的中心地位正经历着“去中心化”。教育者因此就要全面考量新媒体对教学的影响尤其是对受教育者的全面影响,充分利用新媒体提供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的全部可能性,变教育者主体地位为主导角色,转受教育者受动角色为主体地位,重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在交流、理解、互动、合作、内省中推动教学双方合力结构的变化,从而重构高校思政课教学过程。
柯尔伯格认为:“人的道德观念是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而自我建构起来的,个体是一个不断思考道德问题的哲学家,对于善的传授是一种唤起而不是教导。”[2](P81)无疑,新媒体裹挟并迫使教育者转变思政课教学的传统思维和逻辑理念,实现由灌输向疏导转变,以化解教学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以及教育者、受教育者与新媒体所营造的情境之间的紧张关系,发展出一种基于理解、协作的教学范式。当然,这里教育者虽然失去了中心地位和权威角色,但仍需要建构起受教育者在新媒体情境中的“把关人”角色。作为“把关人”的教育者要通过有限的教学活动帮助受教育者学会对杂乱繁芜的新媒体信息和资源甄别真假、辨明是非,学会对新媒体提供的信息内容进行正确的价值评判和分析;通过与受教育者的互动来把握受教育者的价值取向和思想倾向,为高校育人工作提供决策依据。教育者应充分发挥其主导性和“把关人”角色,尽最大努力通过新媒体拓展和延伸思政课教学的环境、空间和平台,引导受教育者与教育者适时互动,以激发受教育者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不断地互动中提升思想政治素质。
二、从封闭走向开放: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模式转型
教学模式是教学理念的具体体现。高校思政课教学具体选择何种教学模式影响甚至决定着教学效果。在新媒体的猛烈冲击下,传统的教学模式正在被改造或被升级,并被逐渐取而代之。教学模式因应新媒体的不断推新而做调整和转型已是当前思政课教学创新发展的必然趋势和重要任务。教学模式转型是否成功一定程度上左右着思政课教学创新发展的成败。
思政课教学提升受教育者思想政治素质的过程,理论上包含两个极为重要的子过程。一是受教育者接受以教育者和环境所“灌输”的思想政治理论和相关教育信息并进行筛选和接受的过程;二是在复杂心理因素作用下将所接受的思想政治理论和相关教育信息内化为思想政治素质的过程。这两个过程中都离不开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必要又充分的信息传递、情感沟通和思想交流,从而构建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主体间关系。而思政课的教学模式主要地是由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关系来决定的。思政课教学的传统模式主要是基于灌输理念而形成,这种模式是“我说你听”的单向度封闭模式,核心点在于教育者以权威姿态向受教育者进行“灌输”。教育者以说教的方式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将教学内容强制性施加给受教育者,在假设受教育者普遍接受所授内容的美好预想中忽略或者无视受教育者的个体差异、外界影响因素,企图通过所施加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来影响、塑造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素质以达到教学目的。但现实表明,这种单向度教育模式非但无法达到预想教学效果,反而因其机械性、强制性特点削弱和扼制了教学应有的生动性与吸引力,消解了教育者的各种努力和教学效果。究其根由,就在于单向性教学模式过于封闭、僵化,在受教育者全面发展与思政课之间横亘了一条阻隔和损毁教学效果的“鸿沟”。
从传播学的视角看,思政课教学中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因新媒体素养差异而客观地存在着知识格差。这种知识格差既取决于个体接触媒体的多寡又取决于媒介所承载信息的数量及流动速度,还受个体的传播技能、态度性选择等因素的影响。双方媒介素养愈趋同,知识格差就会愈小,反之则愈大。要缩小知识格差,就要打破思政课教学的单向性模式,打破教学中教育者对教学内容和信息的封闭式传播,畅通信息共享和思想交流的渠道。新媒体不但为此提供可能而且为其提供极为有效的途径。思政课教学能够以新媒体为基,建构开放的教学模式,使思政课教学极富参与性、互动性、娱乐性、渗透性和穿透力。基于新媒体的思政课教学模式之所以应是开放式的,一是因为新媒体能够有效突破空间限制而把教学延展到课堂之外,在消解教育者权威地位和角色的同时强化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二是因为教学媒介由单一的教材及辅助材料向多媒体扩展;三是因为受教育者不仅仅是教学内容的接受者,而且还是教学内容再生产的积极参与者,教育者已经无法再“垄断”教学内容。“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为传统教学模式中受教育者克服封闭性阻碍提供了充足的补偿与延展的机会与条件,能够有力推动教学模式的转型。同时,新媒体因具有可搜索、可交互和可参与等特性,颇受受教育者追捧。这无疑为受教育者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消化提供了便利,不仅助益于缩小知识格差,也有利于使思政课教学过程成为开放、平等的互动过程,有利于教学内容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畅通。因此,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传播和工具属性,正视受教育者新媒体时代的生活和学习方式,主动构建契合新媒体的教学模式,已是当前思政课教学模式创新发展的必然选择。
三、化被动为主动: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方式转换
新媒体时代教学方式的选择无疑应有新媒体的烙印,从而有效回应新媒体为思政课教学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教学方式既包括教育者教的方式也包括受教育者学的方式,两者的完美结合才会理想的教学效果。受教育者不仅受益于新媒体的传播优势,更便捷地享用新媒体所提供的各种互动平台与资源。新媒体不但为主体生产出对象,而且为对象生产出主体性。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在新媒体环境中就变现为与新媒体技术应用相契合的主观能动性。当新媒体对思政课教学尤其是对受教育者思想政治素质提升过程产生巨大影响时,教育者的权威地位甚至“把关人”角色便在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彰显中被排挤到新媒体舞台的边缘。而受教育者则运用新媒体挑战教育者的权威地位和“把关人”角色并在对教育者的不断挑战中确立了自己的主体性地位,从而逐渐实现了身份的转换。受教育者或参与教学内容的再生产或挑战教学内容,从而实现自己对教学内容的诠释和选择。此时,受教育者作为受众的自我意识被诱发、激发并即时、鲜明地凸现出来。以即时交流工具、互动社区等为主要形态的新媒体是受教育者心理依赖或经常聚集的虚拟家园,其自主性通过自己对新媒体的享用和掌控而在虚拟家园中尽情地释放,对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受规制的被动状态慢慢变形为厌倦、抵触甚或否定的心理或行为。
灌输模式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本质上是一种施动与受动的关系。受制于这种关系的教学方式自然呈现出单向、直线式等特点,受教育者常常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其积极性和主动性往往自我压制。其结果自然无法达到教学相长的理想状态。受教育者思想政治素质提升的动力是多元合力,其中尤为重要的两大主体性因素是教育环境和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发挥。新媒体首先为思政课教学提供一种虚拟环境,从而拓展教学的环境边界并延伸教育主体的活动方式。在虚拟环境中实际上却时刻进行着真实的交往,这种交往无视现实中可能影响交往的因素和条件而往往通过符号来实现,受教育者因而能够体验到旧的教学方式下不曾有过的自由与平等。也就是说,新媒体环境已成为当前思政课教学环境的延伸,不但前所未有地为受教育者的主体性生长提供空间和平台,而且把受教育者从以往的被动状态中释放了出来。因而,顺应思政课教学的新媒体环境和教学规律,变受教育者的被动接受为主动内化,将为思政课教学创新发展提供不竭的推动力。
四、变排斥为利用: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载体变换
载体是思政课教学创新发展的依托,载体的选择自然影响着思政课教学的效果,影响着思政课教学创新发展的成效。相比较而言,思政课教学的传统载体是较为单一的。在思政课教学中,旧有模式下的教育者无时不充当着“把关人”,对教学内容预先根据教材和教学大纲进行严格的把关,即便众多教育者为了提高教学效果进行过各种不懈地探索,使教学内容更“接地气”,但始终都要以不偏离统编教材和教学大纲为前提。这种“把关”式的思政课教学往往缺乏对复杂多变的教学环境与要素之间的系统分析和考虑,以致教学过程显得枯燥、死板,影响受教育者对教育内容的接受和内化。当新媒体以海量的信息、丰富的内容、迅捷地传播以及传播的隐匿性、碎片化对受教育者思想政治素质的提升形成渗透和合围之势时,教育者就不得不重新关注新媒体,以寻有效应对之策。
应该说,新媒体之于思政课教学是把双刃剑。一方面,新媒体通过无时无处不在的传播优势,裹挟着各种立场各异的思想文化以各种形式在不同的新媒体平台进行铺天盖地的扩散、传播,形成一种良莠共存的局面,使思政课教学的环境日益复杂化并使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都面临着不同的挑战。新媒体中充斥的海量信息,如果不加甄别与筛选,受教育者面对如此混乱的局面而又没有教育者的引导,极易产生选择困惑而迷失价值成长方向,进而可能引发阻碍受教育者思想政治素质提升的思想和行为问题并增加教育者引导受教育者的难度。但另一方面,我们应充分认识到新媒体对于受教育者来说,只是受教育者凸显其主体性的途径、渠道和载体,是可控并可充分合理利用的。新媒体的开放性、互动性和时空的无限制性等特点都可以被思政课教学利用,来构建思政课教学的平台和阵地、拓展思政课教学的渠道、延展思政课教学的信息空间和丰富思政课教学的内容体系,并深化受教育者现实与虚拟的双重体验以实现现实与虚拟世界的互动。因此,主动推进思政课教学向新媒体渗透,充分利用新媒体为思政课教学创新发展创造条件,将助益思政课教学载体的丰富和教学效果的提升与强化。
参考文献:
[1]彭兰.“新媒体”概念界定的三条线索[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6,(3).
[2][美]劳伦斯·柯尔伯格.道德教育的哲学[M].魏贤超,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

2018年 第六期

2018年 第六期

整刊阅读

本期其它文章

“基础”课教学加强法治观教育应着力把握好的几个问题
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亲和力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重难点问题研究的增长点——以新教材第五、六章的变化为例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能力内涵新探
近代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设计中的“三三三”制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前提性思考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
浅论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创新发展
探索独具特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新模式
厚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功能——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思考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的逻辑理路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与构建——兼论“2018新方案”基本要求的落实落细
新时代大学生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的路径探索
党的十八大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与经验启示
国外毛泽东思想研究中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批判
思想政治理论课视阈下大学生政治价值观的培育路径
论加强党的民族宗教理论教育与立德树人的关系
普世价值思潮研究现状及其趋势辨析——基于共词分析法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时代回应与理论功能
习近平新时代青年教育思想及其价值旨归
改革开放40年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历史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建设的回顾与展望
改革开放40年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历史成就与基本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