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教学研究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前提性思考
李萍 张艳红
【摘要】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是人类实践活动的根本原则。基于这一根本原则,改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首先须回答“为了什么而改”“依据什么而改”“关键是改什么”等前提性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须以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的为根本宗旨,依据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殊性质、教学内容、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现实需要进行设计,关键在于变革顶层设计层面的教学方法观。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高校思政工作
【作者简介】李萍,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长春  130024);张艳红,深圳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深圳  518055)。
【原文出处】《教育评论》(福州),2018.8.16~ 21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7年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建设与建构研究”(编号17QT007)、2017年度吉林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课题立项支持项目“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探索”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颁布以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方法的改革与探索虽在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开放化、现代化等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和积极效果,但仍存在“教学方法的表面化与浅层化、符号化与碎片化、呆板化与狭隘化、娱乐化与媚俗化”[1]等问题。为何会出现这样的困境?应如何有效推进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马克思立足于现实的人及其实践活动,深刻地揭示了人区别于动物的类特性:“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构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固有的尺度运用于对象。”[2]可见,人不仅能根据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进行实践活动,而且能按照实践对象的属性和规律开展实践活动,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是人类实践活动的本质特征。合目的性以合规律性为前提,合规律性以合目的性为指导,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是人类实践活动的根本原则。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作为人类的一项教学实践活动,必须以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为根本原则。基于这一原则,改革思政课教学方法首先须回答“为了什么而改”“依据什么而改”“关键是改什么”等前提性问题。只有明确了改革的目的、依据和关键点等理论前提,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才不至于走偏。
一、为了什么而改
“为了什么而改”是对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目的的追问。改革思政课教学方法是为了实现思政课的教学目的,这是一个普遍共识。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教学研究与工作者不但在探索与改革思政课教学方法的过程中未能真正明确思政课的教学目的并深刻把握其精神实质,而且在实际运用教学方法的过程中未能做到教学方法与教学目的的内在统一,最终陷入了为单纯求变、求新而改革教学方法的形式主义误区。要纠正以上偏差,须阐明关涉思政课教学方法“为了什么而改”的如下问题: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为何要以实现思政课教学目的为宗旨?思政课教学有何目的?如何理解其目的?如何实现其目的?
基于人类实践活动的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特征和原则,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是有目的的,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须以实现思政课的教学目的为宗旨。一方面,人的实践活动的合目的性特征意味着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是有目的的。另一方面,人的实践活动的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的原则要求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遵循特定的教学规律,即思政课教学方法必须为思政课的教学目的服务。教学系统由教师、学生、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多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其中,教学目的即预期规定的教学结果,意在表明“进行教学是为了什么”,是整个教学系统的核心和灵魂,教学系统的其他要素无一不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教学方法作为联结教学过程诸要素的教学组织方式,是实现教学目的的桥或船,一切教学方法都应以实现教学目的为宗旨。
既然改革思政课教学方法是为了实现思政课的教学目的,就必须明确思政课的教学目的及其内在意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要求。”[3]基于这一规定,可按如下思路理解思政课的教学目的:思政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其教学目的就在于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将“德”从德智体美中提出来,意味着“立德”是树全面发展之人的首要价值追求。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使命与核心任务正是“立德”以树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4],我国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社会主义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为社会主义建设立政治方向鲜明之德以树全面发展之人。这意味着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规约教育方向的意识形态工作。由是观之,高校思政课担负着意识形态范畴内“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的育人使命。具体而言,就是要通过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其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思政课承担着重大的意识形态教育使命,其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为统治阶级的利益服务,因而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导向性。同时,思政课作为高校的一门课程,也具有服务于大学生的精神成长发展需要的价值追求。但就意识形态教育目的和育人目的的关系而言,意识形态目的的实现须以育人目的为载体,育人目的则须以意识形态目的为内在规约和根本导向。因此,育人目的是思政课的一般属性,意识形态目的是其根本属性,意识形态目的的核心是政治价值观的引领,这是思政课区别于自然科学课程、其他人文社会科学课程最根本的特征。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学既要坚持意识形态目的的根本导向,又要秉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实现意识形态目的和育人目的的统一。
在明确并理解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目的的基础上,必须明晰如何避免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不偏离教学目的。首先,在探索、选择某一教学方法时,须对该教学方法的适用性进行全面分析,考量该教学方法是否有助于实现思政课的教学目的;其次,在运用该教学方法的过程中,要坚持以实现思政课教学目的为导向;最后,在教学活动结束后,要有意识地对该教学方法的使用情况和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和反思,检验其是否有效地实现了思政课的教学目的,并及时进行调整。
二、依据什么而改
“依据什么而改”是对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依据的追问。基于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的原则,笔者认为,改革思政课教学方法,首先须明确思政课的特殊性质及其对教学方法的要求。此外,思政课教学方法须依据思政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与现实需要进行设计。
(一)依据思政课的特殊性质而改
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的现有研究不仅十分重视教学方法形式的多样化、现代化、开放化,而且十分注重凸显学生的主体性。显然这些探索对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是必要的。但更为关键的是,在进行教学方法改革之前,我们须明确“什么样的教学方法适用于思政课教学”。这需要我们实现对思政课“是其所是”的本体性认识,具体须追问如下问题:思政课具有怎样的特殊性质?思政课担负着怎样的责任?思政课的特殊性质与责任内在地规定了应采用什么类型的教学方法才能有效实现其教学目的?
如前文所述,思政课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而思想政治教育归根到底做的是人的思想的工作,以人的精神世界为主要作用领域,对人进行以政治价值观的培育为核心的国家主流意识形态教育。这意味着思政课不是纯粹的知识性课程,它在本质上是具有鲜明意识形态特性的精神育人课程。思政课的特殊性质内在地要求思政课教学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体系转化为大学生的信仰体系,这种信仰体系实质上是代表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观念体系。价值观具有隐蔽性且根深蒂固,以思想和观念的形式存在着,看不见摸不着,却对人的思想和行为起着隐蔽的支配作用。这就决定了思政课教学是一个复杂且艰难的过程,需要深入思考抵达人的灵魂的途径:由于价值观是精神和思想层面的,只有在思想的时候才能意识到它的存在,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用思想的方式触动学生的灵魂,即需要运用恰当的方法将隐藏在学生思想后台中、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起支配作用的前价值观揭示出来,启发学生反思自己的前价值观,并引导学生用真理性的价值观审视自己的前价值观,进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这个意义上讲,思政课教学是引导、启发的活动,“其着眼于师生间的思想、精神、价值观念的交往实践,以激活师生的价值观理解与判断、建构与生成”[5]。事实上,触动人的灵魂、转变人的思想最有效的途径正是面对面的交流与探讨,是面向事情本身的解读与启发。由此可见,适用于思政课的最根本的教学方式其实是以思想理论为载体的面对面的启发式教学。因此,改革思政课教学方法,既要避免单向灌输,又要避免单纯追求教学方法的外在形式和一时的课堂热闹,以防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陷入技术化、机械化、形式化、娱乐化与媚俗化的误区。
(二)依据思政课的教学内容而改
教学内容解决的是“教什么”的问题,教学方法解决的是“怎么教”的问题,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内容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形式则是在一定的内容的基础上产生的。”[6]内容决定形式,形式须服从于内容,改革思政课教学方法须以思政课的教学内容为依据。
依据思政课的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必须在明确思政课的教学内容、深入地把握其性质和特征的基础上,探索合适的教学方法。从总体上看,思政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由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构成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一方面,马克思主义首先是科学的理论知识。它正确地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为人们提供了科学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理论武器,因而具有科学性和真理性。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是建立在科学性与真理性基础上的具有革命性与价值性的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以其完备的科学性和严密的逻辑性揭示出人类社会历史辩证否定的发展过程,即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变革,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发展,最终会消灭阶级剥削与压迫,走向共产主义,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因此,马克思主义成为指导无产阶级解放、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学说,成为代表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意识形态,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革命性和价值性。可见,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和思政课主要教学内容的马克思主义,是知识性与思想性、科学性与革命性、真理性与价值性的统一。当然,科学性是它的基础,意识形态性是它的本质,“它是建立在科学性基础上的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意识形态”[7]。基于此,思政课教学须坚持科学性与方向性相统一的原则,探索出的教学方法应有助于“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政治性、意识形态性寓于科学性、学科性、学术性之中,使学生能从理论层面、学术层面体会到马克思主义内容上的博大精深和体系上的严谨完整”[8],从而促使学生自觉地学习并认同马克思主义理论,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虽然思政课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性质在整体方向上具有一致性,但其具体教学内容各有差异。高校在改革思政课教学方法的过程中,应针对不同课程内容的具体特点,探索适合各科教学内容特点的独特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如,针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教学内容结构完整、逻辑严密的特点,深入探究整体性教学方法的运用;针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内容与生活关联度高的特点,重点研究体验式教学法的运用。
(三)依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现实需要而改
思政课教学的对象是学生,其教学方法是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改革思政课教学方法,实质上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促进学生对思政课教学内容及其承载的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的认知、认可与认同。只有符合学生认知特点、满足学生心理需求的教学方法,才能有效实现思政课的教学目的。因此,改革思政课教学方法须深入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现实需要。
当代大学生主要由“90后”青年群体构成。准确把握“90后”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现实需要,须从大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90后”大学生成长的时代背景、大学生在不同学段面临的典型问题及其带来的思想困惑三个方面着眼。“90后”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现实需要可概括为:其一,思想活跃但逆反性强,乐于接受新鲜事物但不盲目相信。思想活跃、乐于接受新鲜事物是青年人的普遍特征,且“90后”大学生是伴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成长起来的一代,网络为其获取信息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因而他们的知识面更宽,思想更活跃。同时,青年大学生思维的批判性、逆反性也非常鲜明,他们会根据自己的已有认知,用批判的态度审视教育者传授的教育内容。其二,理论思维能力强,渴望深入认识事物的内在联系。大学生正处于智力发展的高峰期,抽象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趋向成熟,因而他们不再只是简单地关注事物的表面,而是渴望深入事物内部,深刻把握其本质。其三,自我意识进一步强化,独立自主、发展自我的需要强烈。处于青年期的大学生自我意识进一步增强,比中学生更理性地渴望独立自主,更注重结合社会发展需求和自己实际情况提升各方面的能力。其四,价值取向具有现实性。受市场经济影响,当代大学生的实用观念、竞争观念强化,在价值追求上更务实,其行为选择更多地以是否满足自身需要、是否有助于自身能力提升和未来发展为标准。其五,心理承受能力和调节能力较弱,渴望关怀和引导。进入大学后,大学生要独自面对自己的学业、恋爱、就业等问题,难免会产生困惑和烦恼。但“90后”大学生的成长道路大多较为平坦,在遭遇挫折时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较弱,渴望得到及时关怀和引导。
基于当代大学生的以上心理特点和现实需要,可从以下方面探索思政课教学方法:一要研究参与式、互动式、探究式教学方法的运用,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大学生的创造性;二要探索理论讲授式、研讨式教学方法的运用,引导学生深入探究理论的形成逻辑,领悟理论的魅力;三要研究渗透式、启发式教学方法的运用,在运用理论帮助学生释疑解惑的过程中增进学生对理论的理解,促进学生对理论所承载的价值观的认同;四要研究情感式教学法的运用,以深沉、真挚的教育爱关注大学生的思想困惑和心理需求,以情感人,以心育人。
三、关键是改什么
“关键是改什么”是对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之核心的追问。问题的回答需要我们澄清支配具体教学方法生成与选用的根源性因素是什么。
改革思政课教学方法,首先须对思政课教学方法本身有深刻的认识,这就涉及教学方法观的问题。教学方法观是教学理念的一个下位概念,指教师通过对教学方法进行深入解读而形成的关于教学方法的理论化、系统化的认识和观念体系,主要涉及教学方法是什么、它是用来干什么的、它能解决什么问题、为什么要采用这种教学方法等问题。教学方法观解决的是教学方法“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而对“是什么”“为什么”的认识其实也为我们提供了“怎么办”的实践进路。这是因为,观念影响行为,教学方法观作为一种能在潜移默化中支配教育者行为的深层观念,一旦形成,就会成为指导教师选用教学方法的指南。有什么样的教学方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可见,就教学方法的改革而言,教学方法观的变革具有前提性和基础性,它“是教学方法改革的理论依据和精神所在,决定着教学方法改革的走向、基本思路、层级和水平”[9]。因而,改革思政课教学方法,应先在顶层设计层面进行教学方法观的变革,继而以观念的变革指引具体教学方法的改革。
长期以来,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多为教育者感性的经验探索,缺乏系统的教学方法观的指导,以致对教学方法的认识出现如下偏差:一是割裂了教法与学法的关系。一方面,部分教师仍秉持着教师本位的“重教轻学”观念,更多地关注教法,注重教好,却忽略了学生的认知状况和心理需要。另一方面,在“以学生为本”教学理念的影响下,一些教师注重给予学生充分的探究性学习自主权,但缺乏对学生学法的必要指导,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最终沦为“放任自流”。二是目的意识淡薄。部分教师未能深入把握思政课教学以思想理论引导价值认同的特殊性,在探索思政课教学方法时,或过分追求形式的新颖和课堂气氛的活跃,忽视对教学内容的深入解读;或仅将理论当作知识点讲解,忽视对学生的思想引导。三是全局观念缺失。在思政课教学改革初期,一些教师高估了教学方法之于思政课教学效果提升的作用,过分关注教学方法改革,缺乏对教学系统其他要素的应有关注。受这些错误观念影响的教学方法改革效果显然甚微。
究竟应以怎样的教学方法观引领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笔者认为,思政课教学方法观的凝练须基于对思政课特殊性质与教学方法内涵的深刻认识。思政课教学方法的概念内含了对思政课教学方法本质的理解,因而可着眼于概念探寻教学方法观的要义。思政课教学方法,指为了实现思政课的教学目的,依据思政课特定的教学内容,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一系列活动方式、手段、步骤、技术和操作程序的总称。依据该定义,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理解思政课教学方法:第一,教学方法是教师的教法与学生学法的有机结合。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活动,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互作用的互动活动。相应地,教学方法应包括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二者是“密切联系、相互作用的教学活动统一体的两个方面”[10]。教是为了引起和促进学生主动而有效地学习,“唯有在教学活动中不是片段的知识灌输,而是能动地习得价值体系,才能实现学生的学力成长与人格成长”[11]。第二,思政课教学方法是具有价值导向性的育人手段。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的的工具,而思政课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其最终目的是将社会主流价值观念体系内化为大学生的信仰体系。因此,思政课教学方法不是中立的,而是具有价值导向性的育人手段。第三,思政课教学方法是作用有限的工具体系。教学方法是教学系统中的中介性要素,它在本质上是一种工具体系。既然是工具,则其运用效果既受制于教师主体的学识、教学智慧、品德等综合素养,也取决于其自身与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条件等客体因素的契合度。教学方法自身的地位决定了其只能发挥有限的教育作用。以人的思想为作用对象的思政课教学更具复杂性,其教学实效性问题不是单一的教学方法改革能解决的。概言之,思政课教学方法应该是在整体性视域下,教师整合教学系统资源,引导学生主动内化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方式或途径的总称。深言之,不论是教学方法与教学系统其他要素关系的协调,还是教法与学法关系的处理,选用思政课教学方法的宗旨都是引导学生认同社会主流价值观念。基于此,笔者将思政课教学方法观概括为“引领社会主流价值观念”。
以“引领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的教学方法观指导思政课教学方法的改革,核心要求是思政课教学方法的创新、选择和运用都须以引导学生认同社会主流价值观念为终极追求。教师具体要做到如下几点:首先,突破教师中心观和学生中心观的单极思维,将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性发挥结合起来,做到以学定教、以教导学,旨在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其次,考察教学方法丰富大学生理论知识和提升大学生能力的价值,更要把握“教学方法应引领大学生认同主流价值观念”的主旨,“将坚定的政治信仰和鲜明的政治立场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坚定理想信念,传播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12]。最后,要在整体性视域下,将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与教学内容改革、教师综合素质提升等要素结合起来,实现全方位的精神育人。    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发展至今,更需从理性层面对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进行深层思考。我们相信,只要更深层次地追问“为了什么而改”“依据什么而改”“关键是改什么”,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所需的全部理性和精神就会流淌出来。
参考文献:
[1]边和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实践探索与理性反思[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5( 05):65 - 66.
[2][德]卡尔·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53.
[3]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1949 - 2008)[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204.
[4]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 - 12 - 09( 01).
[5]蔡如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艺术研究[J].教育评论,2016(07):113.
[6]石云霞.“两课”教学法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39.
[7]徐家林.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教育的本质与要求[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12):47.
[8]常艳.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规律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04):93.
[9]郭凤志,热合木江·巴拉提.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15( 01):69.
[10]李秉德,李定仁.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181.
[11]钟启泉.教学方法:概念的诠释[J].教育研究,2017( 01):98.
[12]柴艳萍.高校思政课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再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 (09):118.

2018年 第六期

2018年 第六期

整刊阅读

本期其它文章

“基础”课教学加强法治观教育应着力把握好的几个问题
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亲和力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重难点问题研究的增长点——以新教材第五、六章的变化为例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能力内涵新探
近代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设计中的“三三三”制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前提性思考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
浅论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创新发展
探索独具特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新模式
厚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功能——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思考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的逻辑理路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与构建——兼论“2018新方案”基本要求的落实落细
新时代大学生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的路径探索
党的十八大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与经验启示
国外毛泽东思想研究中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批判
思想政治理论课视阈下大学生政治价值观的培育路径
论加强党的民族宗教理论教育与立德树人的关系
普世价值思潮研究现状及其趋势辨析——基于共词分析法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时代回应与理论功能
习近平新时代青年教育思想及其价值旨归
改革开放40年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历史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建设的回顾与展望
改革开放40年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历史成就与基本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