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 资讯平台 >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2023-08-15     来源: 《历史评论》2023年第2期     作者: 卜宪群

要斗争就要有志气、骨气、底气,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知难而进、迎难而上,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就要有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就要敢于担当、积极作为,这是我们未来进行伟大斗争应当具备的思想素质与基本能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是我们党在新时代带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纲领性文献,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典范。报告鲜明体现了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方位、新的历史起点上的伟大斗争精神,彰显了我们党将伟大斗争精神贯穿于新时代治国理政中的非凡胆识,极大拓展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度与广度。
深厚的理论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深刻总结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针对新的历史特点,提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阐明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丰富内涵及其相互关联,充分表明了伟大斗争在新时代治国理政总体框架中的重要地位。我们党关于伟大斗争精神的总结提炼,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实践基础和文化基础。
斗争精神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特质。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矛盾的对立统一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深刻揭示了斗争的普遍性及其在推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作为唯物史观核心内容的社会形态学说,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的角度,揭示人类社会的演进规律。斗争正是这种矛盾运动的一个重要方面。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无产阶级政党和最广大人民群众批判旧世界、建立新世界的理论武器,在实践基础上实现了革命性与科学性的有机统一。因此,坚持发扬斗争精神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
斗争精神是我们党的精神底色。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斗争精神都是党鲜明的政治品格和精神优势。同国民党反动派的斗争、同阻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一切敌对势力的斗争、同腐败现象的斗争,都鲜明体现了这一点。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我们党依靠斗争创造历史”。
斗争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秀精神品格。在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史中,中华民族表现出变法图强、革故鼎新、居安思危、自强不息、果敢担当等鲜明的斗争精神,成为我们不断前行的强大动力。特别是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奋不顾身拯救民族危亡的可歌可泣的壮举,在中华民族史册上谱写出伟大斗争精神的壮丽诗篇。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上所作的报告,充满了昂扬的伟大斗争精神。报告全面回顾了过去十年来我们党进行的伟大斗争,告诫全党同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报告把发扬斗争精神既作为我们党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又作为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内容。这些都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我们党伟大斗争精神的传承与弘扬,蕴含深刻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
崭新的时代内涵
历史进程如同江河奔流,有坦途也有险滩。善于把握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根据不同的历史条件掌舵领航,是马克思主义战略家的应有品质。习近平总书记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战略家,他指出,“历史发展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一个时期有一个时期的历史使命和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增强全党同志的伟大斗争精神,始终注重将伟大斗争精神与新的历史特点相结合,赋予伟大斗争精神新的时代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要求我们必须坚定理想信念,毫不动摇、与时俱进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保证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必须坚持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必须加强党对改革开放的全面领导,坚持问题导向,狠抓改革落实,深化对改革规律的认识和运用;必须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把党的伟大自我革命进行到底,建设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必须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精神奋勇搏击、迎难而上,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必须高度重视和切实防范化解各种重大风险;必须把握新的伟大斗争的历史特点,发扬斗争精神,把握斗争方向,掌握斗争主动权,坚定斗争意志,掌握斗争规律,增强斗争本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赢得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还要敢破敢立、敢闯敢试,义无反顾把改革开放不断推向前进;要时刻准备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要坚持不懈强化理论武装,毫不放松加强党性教育;要更加自觉地坚持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决反对和抵制一切削弱、歪曲、否定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言行;要更加自觉维护人民利益,坚决反对一切损害人民利益、脱离群众的行为;要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有效防范和化解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十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在治国理政的各个领域中坚持发扬伟大斗争精神的必要性并提出具体要求,体现了新时代治国理政的鲜明特点。
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丰富发展了伟大斗争精神的内涵,不仅充分肯定了十年来我们党进行的伟大斗争,还要求全党同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提出“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报告把“坚持发扬斗争精神”与“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并列,作为前进道路上我们党必须牢牢把握的五个重大原则。报告把“加强干部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养成”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强调要“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这些都赋予伟大斗争精神新的时代内涵。
伟大的精神指引
伟大斗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担当精神、历史主动精神、历史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的集中体现,也是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坚守初心使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然选择。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有过很多重要论述,这是十年来我们党乘风破浪、激流勇进,不断取得胜利的指路明灯,也是我们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指引。
进行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是我们党基于现实作出的重大判断。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全面审视和判断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发展大势,得出对新的历史特点的重要判断,向全党发出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号召。
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题中之义。我们党深刻认识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重大挑战、重大风险、重大阻力、重大矛盾在各个方面、各个领域随时都可能出现,必须看到问题的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
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是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必然要求。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是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的,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就必须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和巩固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
从二十大开始,我们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新的历史特点下,我们党的伟大斗争就是要沿着中国式现代化这条康庄大道努力前进。要斗争就要有志气、骨气、底气,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知难而进、迎难而上,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就要有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就要敢于担当、积极作为,这是我们未来进行伟大斗争应当具备的思想素质与基本能力。
伟大斗争精神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是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我们应当从马克思主义、党史国史、中华文明史中深刻理解斗争精神的哲学内涵、历史内涵、文化内涵,为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作者单位:中国历史研究院古代史研究所)
 

版权所有 © 2016 - 2025 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0536  京ICP备10054422号-1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