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教学研究

中国文化自强的底气、特征及路径
邢国忠
【摘要】“文化自信自强”,是中国共产党站在新的历史方位,立足于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就新征程上文化建设提出的新要求。中国文化自强的底气来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密码,来自塑造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实践,来自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比较优势。中国文化自强,是在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基础上,文化主体面向文化客体改造实践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进取性状态,具有主体性、连续性、包容性、和平性等特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汲取外来文化中有益成分,不断推动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是新时代中国文化自强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中国文化自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人类文明新形态
【作者简介】邢国忠,男,河南太康人,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北京  100875)。
【原文出处】《湖湘论坛》(长沙),2023.6.20~30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网络宗教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研究”(项目编号:18BKS173)。
文化自强是一个民族在其精神上的一种刚健积极的状态,体现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走向世界的决心以及开创未来的勇毅。高度的文化自强,是一个国家在文化精神上创造创新的底气,是一个民族实现复兴的重要条件。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文化自信自强。从理论上讲,实现从“文化自信”到“文化自信自强”的思想跃迁。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重要理论,明确把文化自信写入党的代表大会报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明确“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提出“文化自强”这一新概念,“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1]42。从现实层面看,文化自强往往出现在国家、民族发展进步的重要时刻。站在“两个大局”的历史方位,“文化”成为高频词,党的二十大报告全文提及“文化”高达54次之多。文化热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也反映出全社会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思考和关注。弄清中国文化自强底气从何而来、中国文化自强具备哪些显著特征以及中国文化自强具体实现路径,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一、中国文化自强的底气
文化强则国家强,文化兴则民族兴。一个国家强盛的标志不仅仅是对自然资源和人口的占有,不仅仅是其军事、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包括政治、文化在内的综合国力的总体提升。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就必须首先实现文化复兴,文化复兴的前提就是文化自强。中国文化自强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其深厚的底气来源于根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三重逻辑统一之中。
(一)中国文化自强的底气根植于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沃土
简而言之,文化沃土就是指文化发展所具备的良好环境和肥沃土壤。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沃土形成发展具有独特的历史脉络。《易经·乾卦》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先秦时期就已经形成的中华“自强不息”精神,体现了中华文明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中华文明强大的生命力使得中国成为唯一没有文化断层的国家。梁启超在《二十世纪太平洋歌》中提到“地球上古文明祖国有四:中国、印度、埃及、小亚细亚是也”[2]。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现存的国家,中华文明在发展中形成了《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元曲等灿烂文学体裁,产生了两汉经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等丰富学术门类,是世界历史上文化发展最为连续的文明形态。中华文明强大的感染力展现在人类文化发展史中,长期影响着世界各国尤其是亚洲国家的文化发展。公元前三世纪到十七世纪末,中国占据着世界文化轴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日本、朝鲜半岛等东亚传统社会乃至西方欧洲等国家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1793年雅各宾派的领导人罗伯斯庇尔在起草《人权和公民权宣言》时,就曾引用《论语》中的名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近代以来,西方列强通过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国门,中国国力日益衰弱,中华文明蒙尘。曾经有过一段时间,一部分国人对传统文化予以全面否定,这种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并不可取。中华文明尽管历经沧桑,但仍然是全世界保存完整的、独一无二的文化体系,这本身就充分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强大生命力和独特魅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文化沃土孕育的精华,是中国文化自强的基因密码。近年来,考古学界不断在探寻中国文化的起源,诸多考古研究成果实证了我国拥有10000年的文化历史、5000年的文明史。可以说,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层面,中国文化的“根”都是基于自身的文化传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在历史的实践中不断继承并发展形成的。比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大哉乾乎,刚健中正,纯粹精也”,表达了中华民族自强进取的民族精神;“知其性,则知天矣”“性与天道云者,易而已矣”,体现了中国文化中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阐述了中国人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政之所兴,在顺民心”等折射出强调宽容、以人为本的文化精华。此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仁者爱人、道法自然、和而不同、厚德载物、与时俱进等共同构筑了中华文明丰富的精神内核,是中华文明走向世界的精神底气,是中华民族屹立世界的精神支撑,创造出生生不息的人类文化之光,塑造了绵延不绝的人类文明之路。
(二)中国文化自强的底气来源于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实践
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实践是中国文化自强的底气来源。“战争与革命决定了二十世纪的面貌”[3]。“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4]421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进行伟大的革命实践,推翻了“三座大山”,诞生了伟大建党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等革命斗争精神,这些革命斗争精神共同构筑了伟大的革命文化。中国近代史就是中国革命文化发展史,是中华儿女不断奋斗、不屈抗争的革命斗争史。革命斗争文化是中国文化自强的坚实动力,为中国文化发展进步提供了“革故鼎新”的重要支撑。
革命文化给中国文化自强带来承上启下的生命力,筑造了中国文化自强的底气支柱。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征程,先后取得的一系列巨大成就用铁的事实粉碎了“中国崩溃论”,打破了“西方中心论”。“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5]36这种自信来源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实践。实践是一切认识的源头,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从实际出发,提出了“百花齐放,推陈出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等社会主义文化指导思想,为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改革开放后,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取得伟大成就,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得到发展完善。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全党全国人民汲取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精神力量,创造了脱贫攻坚精神、抗疫精神、“三牛”精神等新时代精神,这些精神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为实现文化自强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
(三)中国文化自强的底气依托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比较优势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深层支撑,也是中国文化自强的最大底气。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曾经将资产阶级文明称为虚伪的文明,“野蛮现象再度出现,但它是在文明本身的怀抱中产生的,并且归属于文明;因此便发生了染有麻风症的野蛮现象,作为文明的麻风症的野蛮现象。”[6]在这里,之所以将资本主义称为虚伪的文明,首先是因为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造成了殖民地和附属国的物质和精神更大的贫困,其对待生产力是野蛮粗暴的。其次,资本主义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周期性危机,这是由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贫乏,要想摆脱本身过度生产的财富,就需要掠夺更大的市场或被迫毁灭大量生产力,但这一举动必然引发新的危机。最后,资本主义对自然界的掠夺是野蛮的,以不加约束、毫无节制的方式对自然资源进行占有,对自然生态系统造成不可挽回的破坏。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资本主义是推动人类现代化的主要甚至唯一力量。伴随着中国式现代化取得的巨大成就,世界各国有了更多走现代化道路的选择空间。正如英国学者马丁·雅克所言:“现代化并不等同于西方化,西方的制度和价值观也不再是唯一的选择。中国将根据本国的独特思维重塑国际秩序,并展现出与西方国家迥异的行为模式和政治传统。”[7]与中国式现代化紧密联系的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完全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所产生的文明形态,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探索中逐渐形成的先进文化,是对以往文明成果的克服与扬弃、包容与超越,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显著优势。
同时,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给中国文化自强指明了发展方向。中华民族的近代奋斗历程纚风沐雨,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实践经验证明,这一历史性飞跃得以实现的重要原因,在于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因此,中国文化自强是“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自强,是在超越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基础上的中国式现代化文化自强。中国文化实现自强,应该在文化自觉的基础上不断增强文化自信,更加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1]16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人类探索更先进更和谐社会制度的底气信心,也为中国文化自强指明了前进方向。
二、中国文化自强的特征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式现代化不仅仅是经济的现代化,也是文化的现代化。实现中国文化现代化,首先就要坚持中国文化自强。中国文化自强是文化主体面向文化客体改造实践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进取性状态,具有主体性、连续性、包容性、和平性等特征。
(一)主体性
一方面,主体性是中国文化自强最鲜明的特征,包含两层意蕴:一是主体性从本质上决定了文化自强具有民族性,二是主体性体现了文化自强根本的独立性。法国学者库什将文化的民族性定义为“是在将一个群体跟与之相联系的其他群体对立起来的关系中确立的建构之物”[8],指出法国与德国文化的差异主要是民族意识的表达差异,法国文化强调的是普世主义,德国文化强调的是特殊主义。由此不难看出,尽管存在全球化,但西方国家也特别强调自身文化的民族性和独立性。这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中国文化自强的民族性是由其自身文化主体决定的。文化自强的主体是人,中国文化自强的人涵盖三个方面:第一层是各族人民,第二层是中国人民,第三层是世界上的中华民族。也就是说,实现中国文化自强,不仅仅是中国人民作为文化主体,更应该是中华民族作为文化主体。中国文化自强是具有中华民族共同体主体意识的文化自强,即民族自觉的能动性。一个国家的文化自强首先就是强调民族意识,作为文化主体的人在长期改造文化的过程中创造了新的文化,这种文化必将带有本民族的文化基因,只有本民族的文化个体不断实践,才是真正的文化自强。尽管会吸收借鉴其他民族的文化成果,但如果完全是其他民族的文化成果,那就不是文化自强,而是文化他强。
另一方面,中国文化自强中的“自”是独立性的最佳体现。这里的“自”有自我、自主、自发的含义。自我是指中国文化要强起来,就必须坚持“以我为主”,坚持走符合自身特点的发展道路。自主是指中国文化自强是在超越西方资本主义文化逻辑基础上的文化自强,以中国自身的核心利益为核心,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自发是指中国文化自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发展而来,能够积极主动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当前,复杂多变、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格局对我国意识形态领域造成较大影响,中国文化自强必须坚持主体性,保持独立性,坚定不移地走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自强之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坚定文化自信,坚持走自己的路,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9]只有这样,中华民族才能更好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二)连续性
中国文化是人类文化体系中唯一没有断层的文化系统。美国著名人类学家威斯勒提出,文化发展应该是具有连续性的,但西方文化的连续性是在文化废墟上不断累积重新建立新的文化,“把欧洲作为一个整体,显然它的文化是建筑在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反过来,罗马帝国的文化又是以希腊文化为基础的。”[10]中国文化形成的连续性显然是与西方文化的连续性全然不同的,关键的差异就在于中国文化从未中断过。即使久经战祸的考验,遭遇过文明蒙尘,中国文化仍然始终坚持着“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刚健日新的独立品格并发展进步。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经讲到,停滞的文明和流产的文明都不是中国文明的构成形态。黑格尔指出,中华民族“拥有自远古以来至少长达五千年前后相连、排列有序、有据可查的历史,记述详尽准确,与希腊史和罗马史不一样,它更为翔实可信”[11]。这些全球知名学者通过不同维度给予中国文化连续性的高度肯定,充分反映了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明精华,其中“自强不息”的精神观念正是中国文化历经磨难仍能保持连续性的重要思想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9]中国文化自强的连续性就体现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赓续发展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颇丰,比如老子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相比西方古希腊哲学家、辩证法创始人赫拉克利特“世界是一团活火”的思想还早几十年出现。中国文化曾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过巨大影响,新时代中国文化自强就在于为世界提供中国文化发展范本,即在复杂的民族构成、不同的宗教信仰、多元文化并存的格局下中国文化始终保持了自身的连续性和统一性。
(三)包容性
包容性体现在中国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历史地看,中国文化的包容性典例比比皆是,比较突出的融合有以下几点。一是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过多次少数民族统治时期,传统主流文化充分吸纳多民族文化,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民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内容更加丰富多彩。二是多次主动吸收外来文化,比如佛教文化传入中国并最终发展成中国文化中宗教、艺术、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充分显示出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对外来文化主动改造并为我所用的历史传统。三是鸦片战争以后,中华文明蒙尘,西方的船坚炮利打开了国门,至此西学东渐便成为一种文化潮流,中国文化开始自我反思并重构。中国近现代历史告诉我们这样一条重要经验,即“全盘西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全面否定是根本行不通的。当前,我们已经摆脱了“全盘西化”的狭隘意识,在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实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并在此基础上坚持对西方优秀文化成果的批判性吸收。历史经验表明,文化包容性体现为既不能是文化自卑的全然模仿,也不能是文化自负的全然抛弃,而是要尊重他者文化,承认并辩证看待外来文化的价值,更加自信展现出海纳百川的胸怀气度。中国文化自强不能走自我封闭的老路,也不能走丧失自我的邪路,应该以奋发向上的精神气象展现中国文化的兼容并蓄。
与此同时,中国文化自强包容性还体现在文化主体在对自身多元文化自觉自信的基础上对吸纳他者文化的理性态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强调承认和尊重本国本民族的文明成果,不是要搞自我封闭,更不是要搞唯我独尊、‘只此一家,别无分店’。各国各民族都应该虚心学习、积极借鉴别国别民族思想文化的长处和精华,这是增强本国本民族思想文化自尊、自信、自立的重要条件。”[12]这就是说,中国文化自强不是自娱自乐的封闭式自强,而是自信有为的开放式自强。中国文化自强的包容性体现内、外两个维度:对内是对本国56个民族文化、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兼具并容,向外是对世界2500个民族、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优秀文化成果的汲取互鉴。人类文明发展史告诉我们,文化在改造自身的实践中对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中国文化自强的包容性不等于趋同性,不是完全接受他者文化成为一致共性文化,而是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坚持“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开放式发展。
(四)和平性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和”的传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和”的思想是非常重要的文化底色,比如《论语》中的“礼之用,和为贵”“和而不同”,讲到了要和睦相处;《尚书》中的“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也提到了和谐共生;“天下大同”体现出和合与共的社会理想。这些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有力地证明了中国文化始终坚持和平性。与当今世界依托于输出自身文化、达到实现文化霸权和文化干涉为目的的文化强国不同,中国文化自强不搞文化霸权,不会把自己的价值观念与政治体制强加于他者。英国哲学家罗素曾经说过,与其说中国是一个政治实体,不如说是一个文化实体。但无论是作为政治实体还是文化实体,中国的发展路径也绝不会走西方文化霸权的错路,也不会走只许一枝独秀而不许百花齐放的歪路。和平是中华文明基因的底色,“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9]。
中国文化自强是以和平为价值导向的文化进路。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说过,文化将达到“暴力和金钱无法征服的目的”。一大批西方学者通过鼓吹西方的价值观影响全球,以期达到文化霸权的目的。美国政治学者亨廷顿提出“文明冲突论”,强调各个文明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冲突,认为文明的冲突将影响世界和平。作为亨廷顿的学生——美国日裔学者弗朗西斯·福山抛出“历史终结论”,断言人类最终只有一种意识形态就是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与之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和平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脉中,刻进了中国人民的基因里,塑造了中华民族以和为贵的和平性格、海纳百川的包容特质、天下一家的大国气度。”[13]中国文化自强要始终保持对文化差异相互尊重的态度,可以预见的是,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和平的价值将会愈发凸显。
三、中国文化自强的主要路径
中国文化自强的主要路径就是要解决文化自强怎么做的问题。归根结底,自强主要依靠自身的力量,通过自己的实践,使自己强起来。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新征程中,“要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融通各种资源,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我们要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既向内看、深入研究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课题,又向外看、积极探索关系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既向前看、准确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趋势,又向后看、善于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5]381因此,我们要在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中实现真正的中国文化自强。
(一)不忘本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自强的根,中国文化自强归根到底必须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依托。没有繁荣兴盛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不可能构建文化自强的高楼大厦。就此而言,只有坚持传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自强才有源源不断的动力之源。
1.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源不同,但彼此存在高度的契合性。相互契合才能有机结合。”[9]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在中国广泛而深入地传播,不仅因为现实的需要,更是因为具有思想的契合性。虽然中西方相隔甚远,但思想的流动却不是单向度的。中国哲学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有着内在的相通性,比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传统哲学同样存在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思想;“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与唯物论中的“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思想相契合;“一阴一阳之谓道”(《易经》)则是高度精练的辩证法观点;“谷足食多,礼仪之心生”(《论衡·治期》)则肯定了物质丰富是精神丰富的前提条件;“大同”与马克思经典作家所提到的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有着深度的价值契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就是对“天下大同”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等。这种思想互通之处正是由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之间存在着内在的高度契合性,实现中国文化自强离不开这种高度契合性。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必须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1]18。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是简单的排列组合,还存在“谁结合谁”以及“谁引领谁”的问题。马克思、恩格斯曾对世界历史发展进程进行了剖析,用“三个从属于”指明了世界文明的基本格局,即“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7]405。近代以后,中国逐渐沦落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难。中国人民不断求索真理救国,直到学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为主动”[14]。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中国文化自强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马克思主义引领中华文化发展,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两个结合”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国文化自强的必由之路。
2.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马克思强调,人们不能凭空创造历史,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4]609。同样,中国文化自强不是建立在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之上,而是拥有深厚的传统文化根脉。理论创新的过程中既不能丢掉魂脉——马克思主义,也不能抛弃根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过程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比如《管子》记载的“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用来形象生动说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之间协调发展的重要性,我们经常提及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小康”一词源自《诗经》中“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后在《礼运》中“小康”和“大同”进一步发展成为描述社会治理的不同形态。“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9]历史经验反复证明,不断在实践的基础上推动理论创新,是党带领人民群众取得辉煌成就的根本原因。
实现中国文化自强就必须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适应、适合、适用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从而形成文化新形态。在文化内容方面,要加大对传统文化的研究工作,推陈出新,激活其内在生命力;在文化形式上,将数字化文明和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加强传统文化数字化展示,打造数字文创,沉浸体验数字化传统文化景观,利用VR、元宇宙、AI等数字化技术赋能传统文化,古今交融、虚实结合,不断创造出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品。
(二)吸收外来:汲取外来先进文化的有益养料
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希腊文学巨匠卡赞扎基斯的名言“苏格拉底和孔子是人类的两张面具,面具之下是同一张人类理性的面孔”,强调“我们不仅要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还要睁眼看世界,了解世界上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从中获得启发,为我所用。”[15]中国文化灿烂辉煌的历史得益于吸收外来先进文化的有益养料,这同时也是中国文化自强的外部动能。
1.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积极转化外来先进文化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中,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中国文化自强是开放自信的自强,集中表现在正确对待、吸纳、转化外来先进文化。中国文化盛衰交替,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傲立2000多年。历史实践证明,全部为中或者全面向西都是不可能的。中国文化要想自身强起来,不能因丧失自信而出现文化自卑。同时,亦不能矫枉过正、文化自负,患有妄自尊大式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文化优越感。
促进外来先进文化本土化,需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提高中国文化吸纳和创新的能力,提高文化软实力,充分实现文化自强。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就要对外来文化意识形态渗透保持必要的警惕性,消除历史虚无主义、泛娱乐主义、消费主义等错误社会思潮影响,避免所谓的“西方价值至上”等错误思想观念的传播。同时,需要在文化建设方面海纳百川,在包容吸收中创新发展。积极转化外来先进文化,不是生搬硬套而是去粗取精,要结合中国具体国情,结合中国文化建设的现实需要,结合中国文化发展的具体实践,甄别外来文化中不良部分,吸收其有益养料,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本土文化资源,以中国文化主旋律引领中国文化自信自强,不断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推动中国文化理直气壮走向世界
中国文化自强一方面要积极转化外来先进文化,另一方面也要在文明交流互鉴中走向世界。中国文化自强之路既不能一味地全面向西方看齐,也不能闭关锁国式地完全封闭,而是要坚持交流互鉴的发展道路。针对当前国际社会存在的“单边主义”“文化霸权主义”思潮,我们要高举文明交流互鉴的正义大旗,鼓励世界不同文明之间的相融互通。在吸收外来先进文化“引进来”的同时,也要促进中国文化“走出去”,为人类文化发展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提升中国文化影响力。
需要注意的是,中国文化“走出去”不是“输出去”,“走出去”的文化自强实现过程要有一种“大我”的气度,而不是为了迎合西方仅仅将文化“输出去”的谄媚投诚。一方面,要增强文化软实力,结合中国叙事创造出普通民众喜闻乐见的中国文化产品,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让世界充分理解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文化蕴涵。另一方面,要加强顶层制度设计,协调相关部门整体联动,不断提升中国文化产业竞争力,推动更多中国文化产品成功“出海”,做好中国文化产品的全球化表达。尤其是要不断加强全媒体建设的统筹布局,发挥互联网数字化优势,让世界全方位了解真实的中国,增进世界人民对中国文化的理解、认可和接纳。
(三)面向未来:推动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
中国文化自强不仅仅是属于中国的文化自强,还属于全人类的文化自强。中国文化自强和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互为表里、内在统一的关系。中国文化自强要创造超越资本主义文明的新的文化生命体,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同时,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构建对中国文化来说是一次新的激发,将赋予中国文化自强全新的时代意蕴和世界意义。
1.讲深讲透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基因
唯物史观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现代化不仅是经济的现代化,也需要文化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1]22中国式现代化既遵循现代化的一般规律,也有基于我国国情的中国特色,不是对西方现代化模式的直接照搬,而是在吸取西方现代化正、反两面经验的基础上致力于实现对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扬弃与超越,为全世界尤其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上,我们要讲深讲透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基因。当前,绝大多数国家都面临现代化的难题,中国也曾长期面临这样的难题。但是,“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1]22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不仅仅意味着中国的成功,更是代表世界上的很多国家都存在着成功的可能性。讲深讲透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基因就是要讲清楚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历程,同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有机结合起来,从中国式现代化的艰辛历程、历史经验、优良传统中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的文化基因。“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16]我们要透过丰富的历史实践洞察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本质,深入理解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机理和发展规律,着力从中国文化自强的角度讲清楚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鲜明特征和内在逻辑,深刻感悟中国式现代化对中国、对世界的深远文化影响。
2.铸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从人类发展史来看,人类文明经历了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落后到进步的演进过程,人类社会形态的更替其实也是文明形态的更替。就其本质而言,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需要,是超越资本主义文明的新型文明,要想理解其中“新”的丰富内涵,就需要从理解“中国特色”出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非以往人类文明形态的再版,换言之,它不是世界上以前出现过的一种文明形态,而是具有全新特征的人类文明新形态。
在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过程中,首先要做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创新。铸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是一个繁杂系统的过程,首先,要将创新融入文化内容、文化体制、文化形式等多方面,在文化充分自信的基础上永续创新创造。其次,要做好文化育人。文化发展依靠人民、为了人民。从国内角度讲,大力培养时代新人是实现中国文化自强的人才保障。随着高等教育普及,我国整体的文化能力显著提升,人才数量大幅增长,但由“文化大国”走向“文化强国”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要在提升人才质量上下功夫,加大培养时代新人是对人才质量更高的要求。从国际来看,中国文化自强需要增强世界影响力,走出国境,对世界人民产生文化感召力感染力。最后,要强化文化价值观建设。文化价值观具有规范社会的功能。美国所谓的普世价值观造就了美国强大的文化影响力,使美国成为世界文化强国。我们需要进一步构建既属于自己又带有人类真正普遍性的价值观,以求文化之强。没有强大的价值观支撑,就不可能建成文化强国。我们应当正视,中国文化自强不是完成时,而是现在进行时。实现中国文化自强,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全新的任务,我们必须意识到前途是光明的,但仍然任重道远。
结语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文化自强不仅事关我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而且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过程中,文化自强不仅事关文化繁荣发展,亦关乎世界新格局的构建。我们要想在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中把握先机、占据主动,就必须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充分实现文化自信自强。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2]梁启超.饮冰室合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9:18.
[3]汉娜·阿伦特.论革命[M].陈周旺,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1.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6]马克思.雇佣劳动与资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72.
[7]马丁·雅克.当中国统治世界:中国的崛起和西方世界的衰落[M].张莉,刘曲,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116.
[8]丹尼斯·库什.社会科学中的文化[M].张金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112.
[9]习近平.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N].人民日报,2023-06-03(1).
[10]克拉克·威斯勒.人与文化[M].钱岗南,傅志强,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35.
[11]黑格尔.世界史哲学讲演录(1822-1823)[M].刘立群,沈真,张东辉,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334.
[12]习近平.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161.
[13]秉承“和平性”,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N].人民日报,2023-06-20(5).
[14]毛泽东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516.
[1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406.
[16]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深刻理解“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N].人民日报,2023-07-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