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教学研究

论“大思政课”视域下“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有效衔接
孙秀玲 郭倩倩
【摘要】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大思政课”是新时代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必然趋势,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根本要求。在“大思政课”视域下推进“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的有效衔接,有助于打破“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壁垒,拓展育人场域,促进学生知信行的统一,实现内修与外化的双向发力。全面提升“大思政课”建设质量,要加强顶层设计,在时间维度、空间维度和组织维度上协同发力,促进“两个课堂”的有效衔接,提高思政课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大思政课;思政小课堂;社会大课堂;有效衔接
【作者简介】孙秀玲,新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郭倩倩,新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7)。
【原文出处】《教学与研究》(京),2023.9.113~120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①,要有效地“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②。“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③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提供了根本遵循。2022年7月,教育部等十部委联合印发《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明确了“大思政课”育人工作的重要地位,再次强调要高度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大思政课”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大思政课”视域下,推进“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有效衔接是提升思政课育人质量的必然要求。
一、“大思政课”视域下推进“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效衔接的内涵与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性问题。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做好“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有效衔接,体现了思政课理论性与实践性统一,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大思政课”视域下推进“两个课堂”有效衔接的理论内涵
所谓“大思政课”,是“以‘育人’和‘协同’为核心范畴架构起育人能量储存与释放场域的各类要素和条件的总和,是由多重要素相互作用形成的兼具发展性与时代性的系统。”④其本身肩负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具体而言,“大思政课”作为思政课的新样态,能够在传统思政课基础上推动思政课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充分利用丰富的社会教育资源,以鲜活生动的实践透析理论真谛,促进“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有效衔接,提升育人实效。
一方面,在“大思政课”视域下推进“两个课堂”有效衔接,有助于打破“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壁垒。“让思政课与现实紧密结合、与实践充分互动、与时代同频共振。”⑤“大思政课”的最终目的是讲好思政课,在内涵上坚持开门办思政课,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增强思政课的生动性和针对性。若“思政小课堂”仅仅局限于课堂单一讲授,脱离“社会大课堂”实践活动便会失去生机和活力,造成理论与实际脱节。因此,在“大思政课”视域下,打破“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壁垒,在“社会大课堂”中丰富理论教学资源,增强学生的现实感悟,使思政课贯通历史与现实、国内与国际、理论与实践、打破课堂内与外、线上与线下的壁垒,增强思政课的亲和力和感染力,提升理论的现实解释力,让学生在理论教学中获得信服,在社会实践中坚定信仰。另一方面,在“大思政课”视域下推进“两个课堂”互动与衔接,可拓展育人场域,提升育人实效。“‘大思政课’是思政课的新形态”,并非仅仅“在思政课以外另外构建一种课程育人体系”⑥,即是说“‘大思政课’并不等于‘大思政’,它的重音依然在‘课’”⑦。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有效衔接能够更好地凸显“大思政课”作为立德树人关键课程的重要性。“大思政课之‘大’绝不是指课堂规模的大小,其‘大’在宏大的时代、鲜活的实践、生动的现实,强调社会各方参与力量之多、横向辐射范围之广。”⑧这里的“思政小课堂”是“大思政课”系统中的基础性要素,思政课在“大思政课”系统中起基础性作用,学校是“大思政课”系统的基本场域和关键场所,通过“思政小课堂”、课程思政、校园活动等要素的有效融入与衔接实现育人目标;“社会大课堂”是“大思政课”系统中的运行和资源要素,是“大思政课”建设的实践场域和支持系统,通过“社会大课堂”拓展育人载体和空间,提升育人质量。
(二)“大思政课”视域下推进“两个课堂”有效衔接的实践要求
实现“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有效衔接,对于新时代加强思政课建设有着积极推动作用,这不仅表现在二者“统一于思政课的课程哲学基础,统一于学生的自我认知和成长,统一于‘大思政’改革创新,统一于‘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既定目标和进程,统一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相互印证”⑨,又体现在二者均是支撑“大思政”格局的重要方面,是新时代加强思政课建设的实践要求。
一方面,“两个课堂”有效衔接为“大思政课”守正创新提供新赛道。“课堂课程”向“实践课程”延伸是实现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必然趋势。在“大思政课”视域下,首先要建好“思政小课堂”,通过“思政小课堂”,讲清党的创新理论的道理学理哲理,引导学生学习好和掌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刻理解这一思想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与时代逻辑,塑造正确的价值导向,为学生开展实践学习、社会调查和志愿服务等提供扎实的学理支撑;其次,要把“思政小课堂”的理论资源转向“社会大课堂”。“大思政课”之“大”在于育人场域之大,改变了“思政小课堂”单一讲授的局限,通过在“社会大课堂”的情境体验、实践锻炼,让学生深刻领悟党的创新理论的实践伟力,增强对党的创新理论的喜爱和认同,提升为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努力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另一方面,“两个课堂”有效衔接为“大思政课”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平台。“大思政课”彰显了“两个课堂”的双向互动,蕴含着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融合的特征。“社会大课堂”拥有宽广的时空场域和多样的社会资源,能够帮助学生更加了解国情、区情、社情,促进学生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统一,不仅打破了传统“思政小课堂”教学内容和讲授模式,有效弥补了育人程度的不足,而且还能够进一步探索社会教育资源向课程资源的供给,为学校思政课课程教学改革和社会实践活动创新提供实践育人平台,构建“大思政”育人共同体。
(三)“大思政课”视域下推进“两个课堂”有效衔接的价值意蕴
“大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有效衔接使思政课程内在结构更加立体丰满,实现内修与外化的双向发力,构建并完善育人体系,实现学生知信行的统一。
一方面,“两个课堂”有效衔接,有助于建构起协同育人的大思政课程体系。“大思政课”推动“两个课堂”有效衔接,“坚持以课程体系建设为重点,在抓好思政课改革发展的同时,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由‘单课程’向‘全课程’的拓展。”⑩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实质上是全课程之间协同构建一个大思政课程体系。学校围绕人才建设培养目标,发挥大思政课程体系作用,挖掘校内外各类课程教育资源,促进多学科知识交叉融合,推动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特色课程及校本课程等同向同行,进一步探索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协同育人,有效地构筑起大思政课程体系,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学科背景,建立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实践平台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通过“社会大课堂”多方协同联动,实现协同育人的大思政课程系统化、体系化。另一方面,“两个课堂”有效衔接,有利于形成多元主体协同的大思政协同育人体系。“‘大思政课’不再局限于学校,而是借助社会资源把思政课课堂空间由学校拓展到社会全域,倡导构筑家庭、学校、社会、政府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协同育人体系。”(11)以“思政小课堂”理论教学为基础,可以在思政课教师充分讲解的基础上,通过“社会大课堂”充分积极调动政府、学校、社区、企业等多元主体力量,扩展“大思政课”教育的主体,构建多元主体协同的大思政协同育人体系。正是基于“多元主体在‘大思政课’方面各有独特的角色和优势”(12),不仅有利于学生从多场域、多方位、多维度开展对思政课的学习,还可以增强思政课的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大思政协同联动相统一,从而构建多元主体协同育人的“大思政”格局。
二、“大思政课”视域下推进“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效衔接的目标要求
“大思政课”有效延伸了“思政小课堂”空间维度,以“社会大课堂”为重要载体,拓展了育人场域,符合学生成长成才规律与协同育人目标要求。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发展,在改革创新传统思政课教学模式时,社会实践空间场域也在悄然发生变化,“思政小课堂”不再是唯一场域,逐渐向社会实践空间与虚拟网络空间延伸,课程资源也逐渐从“单一平面”走向“多元立体”,为“大思政课”建设提供了广阔的育人场域与丰厚的育人资源。
(一)实现思政课整体贯通
推进“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效衔接,突破固定场域局限,打造全学段、全场域覆盖的“大思政课”,促进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统一,实现“大思政课”的整体贯通。
一方面,理论武装,促进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耳入心。思政课本质上是讲道理,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目标是思政课的教学首要任务。在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过程中,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理性置于“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效衔接过程中,从历史文化、社会现实等客观实际出发,教育引导学生理性认识社会,化解思想困惑,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具体来看,“思政小课堂”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通过各门课程、各学段思政课程实现联动教育,透过学理分析回应学生思想困惑,教会学生明辨是非,提升选择与判断能力,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坚定“四个自信”;充分利用“社会大课堂”拓展“大思政课”教学空间,将传统讲授方式与生动的社会现实相结合,引导学生在深入了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深刻体悟党和人民进行的不懈奋斗中筑牢信仰之基。另一方面,实践体验,用好“社会大课堂”。《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2021年本)》指出,要“突出实践教学,将生动鲜活的实践引入课堂教学,将课堂设在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一线,全面提升育人效果”(13)。“大思政课”以显性教育形式能够进一步实现“课程体系中的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作用”(14)。在具体社会实践场域中,引导学生通过研修体验、“行走的思政课”等方式,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紧密衔接,开拓学生洞察社会、观照时代的视野,真切感受新时代中国发展脉搏,正确认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在“实践—认识—实践”的过程中,提升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认识“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深刻感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所彰显出的巨大的现实解释力和实践引领力,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不断坚定“四个自信”,增强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和底气。
(二)完善“大思政课”育人体系
“大思政课”是学校整体的思政课教育教学体系。思政课和课程思政是“大思政课”教学体系的组成部分,它们不是静止的、孤立的,而是与其他课程、其他社会实践活动有效衔接,只有纳入整体的大思政课教学体系与育人培养体系,才能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
一方面,搭建大资源平台,优化“大思政课”教学体系。“大思政课”蕴含着丰富的“大资源”,学校要充分利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教学体系中各类教育资源,主动拓展“大思政课”所需的“大资源”,在“社会大课堂”的大资源库中寻找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社会资源,创设教学场域,搭建大资源平台。思政课和课程思政教学要善用“大思政课”,从“社会大课堂”聘请党政机关干部、科研工作者、先进劳动模范等走进“思政小课堂”,努力拓展“大思政课”新场域,实现学校、社会、课堂立体多元大资源平台构建,不断增强“大思政课”教学系统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另一方面,构建实践育人共同体,丰富大师资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15)讲好“大思政课”,仅仅依靠学校的力量是不够的,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协同推进,完善大师资体系。“思政小课堂”要突破传统理论教学主体单一模式,提升“社会大课堂”实践活动中校外师资组织协调能力和教育资源使用效率,统筹推进螺旋上升、纵横衔接融会贯通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促进“大思政课”建设大师资供给,形成每个学段教学目的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的思政课的同时,根据思政课各个学段发展规律,构建实践育人共同体。注重各个学段思政课教师拥有共同话语、共同认知、共同理念,确保教学内容合理有序,通过“社会大课堂”构建实践育人共同体,营造各区域、各学校、各学段之间共建共享的思政教育资源一体化信息平台,通过与短视频APP、微信、微博、抖音等数字媒体相融合的方式,构筑“大思政课”生态圈,更好地服务于学生成长成才。
(三)提升“大思政课”育人成效
“‘大思政课’是实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塑造学生品德品行的关键课程”(16)。互联网时代,学生接收信息的途径日益多元,学校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遵循教育客观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贯彻“大思政课”教育理念,充分运用现有的思政教育资源,加强与社会公益组织、不同社会主体之间的合作,把“思政小课堂”融入“社会大课堂”,实现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统一,帮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胸怀“国之大者”,做到知行合一,践行历史使命,增强社会责任。
一方面,强化“大思政课”育人目标。“大思政课”育人的关键在于党的领导。“大思政课”建设过程就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过程,党对“大思政课”建设的领导是落实立德树人,提高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障。“社会大课堂”丰富“思政小课堂”的实践目标,展现出国家改革发展中一系列生动事例和客观成果;“思政小课堂”服务“社会大课堂”的发展目标,引导学生在新时代“社会大课堂”中深刻感受“中国力量”,实现“两个课堂”有效衔接,发挥“大思政课”在促进学生知行合一中的作用。另一方面,提升“大思政课”育人效果。从整体上形成“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有效衔接的育人合力,提升社会实践育人内驱力。聚焦新时代背景下国家对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和新任务,学校在育人资源中要注重挖掘社会教育成果,调动“两个课堂”有效衔接的主动性,引导学生从“思政小课堂”走进“社会大课堂”,将“思政小课堂”的理论知识在“社会大课堂”的实践运用中产生现实感受,在进行理论验证的过程中获得理论认同,使学生不断认识和改造主客观世界,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实现知识讲授与实践导向的有效衔接,引导学生自觉“将个人奋斗的‘小目标’融入党和国家事业的‘大蓝图’,将自己对中国梦的追求化作一件件身边实事,在磨砺中长才干、壮筋骨”(17)。
三、“大思政课”视域下推进“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效衔接的三重维度
全面提升“大思政课”建设质量,促进“两个课堂”的有效衔接,要加强顶层设计,将“两个课堂”的有效衔接置于宽广的时间维度、立体的空间维度和多元的组织维度上协同发力。
(一)时间维度:确保学时,实现“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联动
社会时间是人们开展社会行为、社会习惯以及社会生活等需要遵循的社会实践活动时间,与人的主观性密切相关。“大思政课”建设蕴含着深刻的时代价值和实践价值,提升思政课育人质量,要在时间维度上保证“大思政课”应有的学时。
一是应当给予“大思政课”充足的社会实践时间。根据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社会实践活动范围不断扩大,国家推进“大思政课”建设一批实践教学基地,各地区资金投入、队伍建设、设备保障等积极推进,有利于学校增加社会实践时间,有利于学生加强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推进“大思政课”建设,重点解决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中社会实践时间较短、参与人数较少、社会环境较差等问题,借助微信、微博、抖音等数字媒体引入实践教学打破时空限制,搭建起“线上+线下”联合教学模式,保证社会实践时间与社会环境空间的互动,探索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形成“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有效衔接的联动机制。
二是合理分配“大思政课”所占的课堂教育时间。“‘大思政课’突破了传统思政课堂教学时间的约束,将思政课延伸到社会大课堂,极大拓展了思政课的教育时间。”(18)“大思政课”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面临着课堂教育时间的分配问题。学校要统筹设计,保证实践教学课时,思政课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参与者,要紧密结合学生关注的热点,围绕课堂教育时间进行优化,挖掘思政课的育人新资源,丰富教学形式;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学校要合理规划思政课与专业课、思政课与课程思政之间的课堂教育时间投入,落实思政课实践教学学时学分,注重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积极运用小组研学、情景展示、课题研讨、课堂辩论、校园快闪、新闻播报、短视频拍摄、社会调研、志愿服务等方式组织实践教学,积极推动思政课实践教学与校园第二课堂学分互认,实现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与各类校内外实践活动的协同配合。
三是引导家庭、社会参与“大思政课”的时间投入。“大思政课”建设应该让家庭、社会主动参与到社会实践育人当中,才能使育人收获良好的成效。国家高度重视“大思政课”建设,各个学校也在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家庭、社会也应在“大思政课”建设中投入一分力量。家庭、社会对“大思政课”的社会时间投入不足,会阻碍“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有效衔接,导致“大思政课”建设滞后。积极引导家庭、社会投入“大思政课”的社会时间,充分使用社会资源与家庭、社会实现联合教育,实现“思政小课堂”向“社会大课堂”延伸,将社会资源融入宽广的社会时间。
(二)空间维度:拓展场域,建设特色鲜明“大思政”课堂
2022年8月,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设立了一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种类丰富、形式多样的“大思政课”实践基地,可以进一步打通学生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最后一公里”,使学生通过沉浸式、体验式等虚实场景的亲身感受,打造虚实结合的课堂教学空间场域,不断提升“大思政课”的感知力、体悟力和行动力。
一是打造红色文化研学品牌。红色文化研学作为“社会大课堂”的特殊补充形式,其价值性表现为红色文化研学对师生所具有的教育意义和实际效果。考虑到“社会大课堂”是对实践参与主体的价值观折射,也是一种理想信念实践化呈现,就需要学校充分发挥思政课的主渠道作用,深化“特色主题+红色文化教育”的实践活动,讲好党史故事,传承党的精神,将党的历史经验、革命精神通过红色课堂传递出去。让学生重走长征路,重温革命前辈伟大而艰辛的创业历程,走进革命老区、红色革命圣地、历史博物馆纪念馆等,接受红色精神的洗礼,牢记红色革命历史,不断激励新时代学子不忘来时路,走好前行路。依托教育部红色实践课堂项目,打造思想政治教育“特色主题+红色文化研学”品牌,让学生亲身参与和体验红色文化资源与红色精神传承。
二是搭建虚拟实践教学平台。虚拟实践教学平台作为“思政小课堂”的延伸,以数字技术赋能“大思政课”建设,通过“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有效衔接,深入数字空间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搭建虚拟仿真实验室,围绕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沉浸式参观体验,教师现场讲述等,促进理论教学与虚拟实践教学相融合,将学生带入预设场景中,从“聆听者”变成“参与者”,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对社会现实的感悟,是在现实生活中讲好“大思政课”的重要方式。遵循“大思政课”建设理念,虚拟实践教学平台采取“同备一堂课”“同上云思政课”,为师生提供更多共学、共研、共教的机会,通过虚拟实践教学平台构建校际之间思政课“手拉手”集体备课群、建设思政课虚拟教研室,构建省际之间校外导师“帮帮团”,提高教师专业技能水平,提升课堂教学能力。
三是完善社会实践教学课堂。借助“大思政课”建设社会化实践教学基地,延伸“社会大课堂”。教育部将历史文化博物馆、红色革命纪念馆、科研文卫机构等作为“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注重学生群体在社会实践教学课堂的教育效能,打造学生红色社团,发挥朋辈群体正能量,使学生在社会实践教学的“大思政课”中深入体会。精心设计,专人负责,切实提升“社会大课堂”的实践教学课堂效果,增强学生奉献精神和责任意识。通过“三下乡”、实习支教、校外实训等载体,组织学生开展志愿服务等,让学生在“社会大课堂”中更好地了解国情、区情、社情,激励“广大青年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把对祖国血浓于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贯穿学业全过程、融汇在事业追求中”(19)。
(三)组织维度:齐抓共管,形成“大思政课”协同育人合力
“大思政课”建设在组织维度上,既涉及理论教学,又涉及社会实践,既关注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社会生态,又关注世情、国情、党情、区情、民情等,学校要拓宽教育主渠道,丰富“思政小课堂”,强化实践育人,善用“社会大课堂”,形成专兼职结合的协同育人队伍,打造高质量的育人团队。
一是组织“大思政课”育人团队。“大思政课”建构“以政府政策为导向、学校主导、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协同发力、家庭和社会全员参与”的精准育人团队,让更多的人参与到“社会大课堂”中,形成全员、全社会都关心学生成长成才的育人“大环境”。引导全社会都来关心学生成长,共同参与“大思政课”建设,努力营造和谐氛围助力学生成长的社会空间。“思政小课堂”育人团队是主力军,需要教师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对“思政小课堂”课程内容要用心钻研,成为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优秀教师;“大思政课”育人团队,需要学校组织全员多主体通力配合、全社会重点关注、全过程思想教育融入,充分发挥学校党委的组织领导作用,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形成课程、专业、学科协同育人格局,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联动共建发挥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合力,形成全员全过程共上“大思政课”的良好局面。
二是创新课堂运行方式。拓展社会实践教育资源,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有效衔接,构建“大思政课”育人新格局。坚持“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方式。聘请时代楷模、英雄人物等走进“思政小课堂”,引导学生不断领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真理的力量,同时,在“思政小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关注结合社会热点和时事政治,坚持问题导向,探索话题式、互动式、案例式等课堂教学方式创新,提高学生对思政课的获得感、参与感;在“社会大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接受革命精神的洗礼和历史文化的熏陶,传承革命血脉赓续红色基因,教师要深入挖掘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动鲜活的素材,依托数字技术引入课堂,采用体验式、沉浸式、探究式等课堂教学方式创新,提升社会实践教学的情感认知与行为认同。
三是健全实践教学机制。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有效衔接,需要学校主动对接社会实践教学资源,建设好“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促进学校社会实践教学的协同化、体系化和规范化。学校要与社会实践活动相关社区机构、团体组织建立实践教学长效协同机制,落实主体责任,推进任务落实,完善“社会大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机制,推动建立社会实践活动常态化运行机制。
“大思政课”视域下推进“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效衔接是推动思政教育常态化、提升育人质量的良好方式,需要学校和教师“胸怀国之大者”,立足大视野、大课堂、大平台、大师资,在教育理念、教学载体、教育内容等方面不断探索与实践,推动“大思政课”建设高质量发展。
注释:
①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人民出版社,2020年,第2页。
②《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 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人民日报》2019年3月19日。
③《“‘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微镜头·习近平总书记两会“下团组”·两会现场观察)》,《人民日报》2021年3月7日。
④刘先春、佟玲:《系统论视域下“大思政课”建设的多维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2年第6期。
⑤齐鹏飞:《善用“大思政课”》,《人民日报》2021年3月19日。
⑥石书臣:《深刻把握“大思政课”的本质要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22年第7期。
⑦李蕉:《“大思政课”的历史方位与理论定位》,《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2年第9期。
⑧王易:《推进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高质量发展》,《红旗文稿》2022年第6期。
⑨吴增礼、李亚芹:《“大思政课”视域下“社会大课堂”的多维阐释》,《思想理论教育》2022年第12期。
⑩王学俭、施泽东:《“大思政课”的科学蕴意和实践理路》,《中国教育报》2022年3月24日。
(11)杨增岽、赵月:《善用“大思政课”:深刻内涵、时代价值与建设理路》,《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2年第5期。
(12)石书臣、韩笑:《“大思政课”协同机制建设:问题与策略》,《思想理论教育》2022年第6期。
(13)《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2021年本)》,2021年11月30日,教育部网站。
(14)《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019年第9期。
(15)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人民出版社,2020年,第10页。
(16)初春、郑敬斌:《“大思政课”的守正创新审思》,《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3年第5期。
(17)《新时代的中国青年》,《人民日报》2022年4月22日。
(18)高晓林、骆良虎:《仪式教育融入“大思政课”建设的内在逻辑、价值意蕴与实践理路》,《思想教育研究》2023年第1期。
(19)《习近平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 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 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人民日报》2022年4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