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上海红色资源为何格外亮眼

“上海是中国社会主义者的活动中心,那里可以公开从事宣传活动。那里有许多社会主义性质的组织,出版300多种出版物,都带有社会主义色彩。”由于这样开放的氛围,上海聚集了很多进步文化人才,出版了很多宣传共产主义和民主革命的文艺作品。在这个大潮中,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拓宽了眼界、饱读了西方书籍

2017-11-30

兰克《近代史家批判》开启全新治学风气

利奥波德·冯·兰克(Leopolde von Ranke)是西方近代史学重要的奠基者之一。他以对史料的透彻批判和“如实直书”的著名声明,开创了西方近代“批判史学”之先河;他通过辛勤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完成了数量惊人的历史著作,培养出同样数量惊人的专业史学家。自19世纪中叶起,由兰克及其弟子所组成的“兰

2017-11-28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新发展的基本原则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创新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和发展,关键在于弘扬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学风,坚持了以下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指导思想

2017-11-27

以政治建设统领新时代党的建设

党的十九大报告要求,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新时代党的建设,这是我们党立足新时代新使命,深刻洞察自身性质、历史经验、建设规律提出的重大命题,是在新的起点上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纲领性要求。深入理解和把握这一新的重要遵循,对于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深化全

2017-11-17

讲好“八个新” 推动“三进入”

扎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青年大学生,是高校思政教师的首要任务。 一是要讲好“新成就”。要讲清楚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历史性成就。要把这五年的历史成就放在改革开放近40年

2017-11-13

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及其意义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的历史关头,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转化的科学判断。弄清这一判断的根据、内涵及其时代意义,有助于我们全面解读十九大报告精神,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略的

2017-11-09

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

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新时代党的建设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这些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我们党对自身建设规律的深刻把握,鲜明反映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执政党建设的时代要求,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

2017-11-06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球贡献

摘  要: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标志着中国向着未来创新、探路,为人类进步作新贡献的时代的到来。走出一条能够解决世界难题的新的道路,就是中国对世界、对人类的最大贡献。 关键词:十九大报告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世界意义   十九大报告“社会主义”的高频出现表明中国共产党始终

2017-11-0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指引新征程的伟大旗帜

习近平同志的十九大报告全面回顾并科学总结了五年来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并站在新的时代高度面向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新征程,以非凡的理论勇气、卓越的政治智慧、强烈的使命担当,首次提出和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2017-10-27

版权所有 © 2016 - 2025 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0536  京ICP备10054422号-1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