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 资讯平台 > 高校区

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018-08-20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官网     作者: 未知

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于2009年4月22日,是直属学校党委和行政领导的、独立设置的教学科研二级机构。2016年获批辽宁省首批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2017年获批第二批全国重点建设马克思主义学院。
大连理工大学是中国共产党于1949年4月亲手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与新中国在崇高理想、科学精神和价值理念上具有深度融合与共鸣,这是大连理工大学特有的红色基因。1950年7月成立政治教研室,1979年6月成立政治理论教学部,1984年7月德育研究室与政治理论教学部合并成立社会科学系,1999年4月成立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下设“两课”教学部。
大连理工大学在全国率先开设大学生德育课,是思想品德课的发源地。马克思主义学院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红色基因。1980年2月我校首设必修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简称德育课),得到学生认可和国家教委的重视与肯定。时任国家教委副主任彭佩云专程到大连听取汇报,国家教委随后下发了《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的若干意见》等系列文件,德育课、法律基础课、形势与政策课在全国高校推开。
大连理工大学是培养思想政治教育专家的摇篮。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在我校开办了7期德育教师培训班,每期3个月;利用暑假举办了8期德育研讨班,培训来自全国各地2000余名学员,成为全国的德育研究与交流中心。由此,国家教委首选大连理工大学、清华大学等7所高校创办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开设双学位班,成为培养思想政治教育专家的摇篮。
大连理工大学是全国首批获得思想政治教育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十所院校之一,也是目前辽宁省唯一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的学校。学科建设走在前列。1987年作为全国首批十所院校之一获得思想政治教育硕士学位授予权,2005年获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09年思想政治教育获评辽宁省重点建设学科。2011年获批辽宁省唯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12年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
大连理工大学在全国最早开创了思政课案例教学和“大班授课、小班研讨”教学模式,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研究宣传和人才培养方面具有示范引领作用。大连理工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起步早、有创造,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开全国高校之先河,经过多年发展建设,形成了以案例教学和“大班授课、小班研讨”为代表的“大工教学模式”,特色鲜明,优势明显,与学校办学“红色基因”相映成辉。经过60余年发展,马院已经成为国内具有较大影响的马克思主义教学科研机构。
目前,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师资队伍,现有专兼职教师合计74人,其中,专职教师49人(教授13人,副教授24人,讲师12人),兼职教师25人(教授15人,副教授10人),博士生导师12人; “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1人、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理论人才1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大课题主要成员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思政课优秀教师1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年度影响力标兵人物1人。学院建有大连理工大学图书馆马克思主义分馆。
近年来,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学和科研获得长足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门课程成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和第一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4门课程成为辽宁省精品课程和“辽宁省精品资源共享课”,本科生思想政治理论课5门课程均获得“国家质量工程”建设项目支持。学院获评辽宁省级和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辽宁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教育部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优秀教学科研团队建设项目重点选题1项、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团队“择优支持计划”1项、教育部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项目“择优推广计划”2项,教育部全国高校优秀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择优资助计划”1项、教育部思想政治教育中青年杰出人才支持计划1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项(含2015年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大项目1项),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一般项目和青年项目20余项,中宣部、教育部项目29项,省级项目46项。在人民出版社、科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等出版各类著作30余部、教辅40多部,译著多部;在《马克思主义与现实》《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哲学研究》《光明日报(理论版)》《政治学研究》等刊物发表高水平论文600余篇,其中150余篇被《新华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等全文转载。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奖励50余项。
 

版权所有 © 2016 - 2025 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0536  京ICP备10054422号-1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