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教学研究

思想政治理论课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的审思与探索
柏路
【摘要】思想政治理论课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彰显了教学活动中师生角色定位的辩证关系,遵循了思想政治工作的“三大规律”,服务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需要,是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必然选择。基于对教学实践中存在的“主导”与“主体”相统一的边界如何廓清、张力如何平衡、效度如何评价等现实难题的把握,提出“一个遵循”“两对关系”“三个着力点”的实践进路,以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主导性;主体性;师生;角色定位
【作者简介】柏路,法学博士,东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副教授。
【原文出处】《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京),2020.3.138~146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媒体传播机制研究”(项目批准号:19CKS035)的阶段性成果。
教师与学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最直接的参与者,教学活动中师生角色定位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际效果。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坚持“八个相统一”的具体要求,指出“要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离不开教师的主导,同时要加大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的研究,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1]。深入探究思想政治理论课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的内涵实质和实现进路,对于破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长期存在的深层次问题,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思想性、理论性、针对性和亲和力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的内涵实质
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承载着知识传授、思想塑造、道德养成和价值引领的历史使命。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任务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不断提升,其中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把握好主导性和主体性的关系。厘清思想政治理论课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的内涵实质,需要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承载的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育人使命出发,系统审思其内蕴的价值旨归、生成过程和实践指向。
1.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的价值旨归,是教师育人与学生成人相统一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人”,如果说一般课程的育人目标是将学生培养成具有某种专门才能的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目标则是指向学生的思想建设与灵魂建设,即使学生成为理想信念坚定、精神世界丰盈、道德修养高尚的人。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的价值旨归,体现在教师以先进的思想文化资源铸育学生的精神灵魂,使学生自觉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育人”与“成人”是过程性与结果性的高度统一,两者一体同构的关系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的本质澄明。具体而言,教师主导的根本旨归是“铸魂育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使命决定了教师的“主导”不是价值无涉的“主导”,而是有立场的“主导”,它既彰显鲜亮的马克思主义底色,又指向学生的灵魂塑造。
从课程性质来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与政治性决定了教师主导是以培育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己任,以明确学生的立场边界、丰盈学生的精神世界、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为目标,不断地将国家意志转化为学生的价值共识与思想观念,使学生的人生追求与国家的发展需要同频共振。从教学过程来看,教师主导是寓价值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用先进的价值观念与丰厚的知识成果滋养学生精神世界,激发学生自主建构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实现从知识体系到价值体系再到信仰体系的自我转化,处理好知识与价值、认知与行为、个人与社会等多重关系。从方式方法来看,教师主导是通过以知识武装人、理论掌握人、价值引领人的方式,为学生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为学生铸好信仰之魂、价值之魂、精神之魂。学生主体的终极目的是“成才成人”。“成才成人”的关键在于能否唤醒学生主体的自我意识、发挥主体效能,通过主体价值的自我生成和使命践履来实现“铸魂育人”。具体而言:教师通过发挥主导性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引导学生明确自身的历史使命与责任担当,使学生体认“梦之队”的身份,明确所成之人的规格标准。教师通过激发学生的主体效能,引导学生自主构建意义世界与精神家园,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自己的内在需求,让学生明晰“成才成人”的基本路径。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教师主导的旨归在于引导学生自觉承担并践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让党的事业后继有人、薪火相传。一言以蔽之,教师主导的目的是“铸魂育人”,学生主体的归宿是“成才成人”,“育人”与“成人”相统一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的价值旨归和根本目标。
2.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的生成过程,是教师教化与学生内化相统一
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的产生、发展和灭亡,总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2]
教师与学生作为教学共同体,共同作用于教学实践活动的全过程。教师主导作为教学实践活动的外因,决定着教学方向和内容;学生主体作为教学实践活动的内因,决定着教育的结果和效果,教师主导的外因只有通过学生主体的内因才能起作用。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的生成过程,是以教师主导唤醒学生主体性,用教化引导学生价值、精神和信仰的自我生成,将教师“教的目的”内化为学生的精神追求、外化为行为自觉的过程。
从教师教化来看,“教”是教师职责的内在规定,是教师主导的基本手段;“化”是教学艺术的应有之义,是教师主导的关键形式,教化是教师坚持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统一的生动体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涵容政治性和学理性、价值性和知识性等多重属性,既需要教师以“教”的手段灌输知识与价值,也需要教师以“化”的方式将“教”的内容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从本质上看,教化是教师运用教育、培养、规制、熏陶等手段,让学生从“所是的人”发展为“应是的人”的过程。诚如黑格尔所言:“个体的教化乃是实体本身的本质性环节,即是说,教化乃是实体在思维中的普遍性向现实性的直接过渡,或者说,是实体的简单的灵魂,而借助这个简单的灵魂,自在存在才得以成为被承认的东西,成为特定存在。”[3]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通过对学生的教化,让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存在成为“普遍性东西”,实质上就是让学生实现由“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跃迁,进而自觉地去承担社会责任、实现社会价值。
从学生内化来看,“人们是自己的观点、思想等等的生产者”[4],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离不开教师的主导,更离不开自身的内化与转化。教师能“教”学生“形下之术”,却无法直接“教”学生“形上之道”,这就要求学生要最大化地发挥主体性,将“形下之术”内化为“形上之道”、将“身外之物”转化为“精神之思”,否则就会出现“术道分离”“知行脱节”的窘境。总之,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是教师教化与学生内化的统一。海德格尔说,“教”比“学”更难,因为“教”是“让一学习”(let-learn)[5]。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化”最终通过学生“内化”予以实现,让学生能够将教师所“供”内化为自身所“需”。
3.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的实践指向,是教师主动与学生能动相统一
马克思认为:“就单个人来说,他的行动的一切动力,都一定要通过他的头脑,一定要转变为他意志的动机,才能使他行动起来。”[6]学生不是孤立的“生命体”,而是现实的人、活生生的人,人的价值生成需要自我能动的构建,需要现实生活实践的锤炼。思想政治理论课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不能止步于教师主动地“教”,学生积极地“学”,而要通过教师主动地“教”引导学生具备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动意识与能力,真正成为马克思所说的“有意识的类存在物”。
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的实践指向,是教师在遵循和运用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的过程中,激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主体效能,让学生在自我创造中不断扬弃“自然的”规定性而实现普遍的自由,在生活世界中能动地格物探源、创生价值,进而做到自我创造、自我实现。否则思想政治理论课就会变为“书斋里的学问”,即使学生能够在教师“教”的时候主动地“学”,但实质还是处于一种“被动地积极”的状态,无法做到自我生成与实现。
就现实而言,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够直接传导给学生的知识与道理是有限的,但是培育学生的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却是终身课题。教师的主导不能囿于“课堂之内”,而要延展到“人生之远”,让学生以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自觉自为地建构自我的价值体系与精神家园。因此,无论是从学理层面或是现实层面,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都需要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打通学生主体性的“最后一公里”,让学生实现从“公转”到“自转”,由“被动习得”转向“能动建构”,超越对象化的改造而实现“类的自我生产和自我创造”。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的现实难题
尽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已成为学界普遍共识,但在教学实践中仍存在诸多认识误区与现实困境。亟待在学理与现实的双重向度廓清思想政治理论课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的现实梗阻和根本症结。
1.认识之惑:如何廓清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的边界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的边界在哪里?是一个存在认识误区且不易明晰的问题。边界问题不仅决定了教师主导“导什么”“怎么导”“导到哪”,也深刻影响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激发。廓清思想政治理论课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的边界,需要进一步聚焦与厘清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关系的边界在哪里?关于这个问题目前存在两种认识误区:一是单向灌输的“主客体论”。该观点认为教师是教书育人的主体,把学生视为教育对象,教师主导教学实践全过程。这种观点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与主观能动性。二是形而上学的“双主体论”。该观点认为教师是教学主体,学生是学习主体,教师与学生轮番行使主体权利,教师只需要“教”,学生只需要“学”。这种观点割裂了“主导”与“主体”的统一性,导致“主导”与“主体”各行其是。事实上,这两种将“主导”和“主体”对立或割裂来看的错误认识,违背了教育作为“人改造人而指向人”的实践活动的质的规定性。
第二,内容的边界在哪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是教师发挥导向作用、激活学生主体效能的关键要件。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治性与学理性决定了教学内容不能随意增减、漫无边界,教师必须明确“什么可以讲,什么不能讲”的边界问题,在设计教学内容时要把准政治方向、彰显学术品位。教师还需处理好内容“知识含量”与“现实指向”的比重问题,新时代的大学生知识丰富、视野开阔、思维活跃,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丰富程度、理论深度、现实温度、延展幅度等提出了更高的期待与要求。教师如果“照本宣科”抑或“一味迎合”势必不能触及学生的灵魂,更无法做到入脑入心化行。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需要认真省思:如何让教学内容既表达国家意志又回应学生需求,既立足于教材又涵容鲜活的事实素材?
第三,方法的边界在哪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是教师与学生交往对话的重要手段。思想政治理论课最基本的两种教学方法是“灌输”和“启发”,但教师在使用“灌输法”的过程中容易演化成“填鸭式”“注入式”教学方法,引起学生的不适反应;在“启发式”教学过程中容易过为已甚,导致“术”与“道”的背离。教师亟须廓清两种方法的边界:一是如何在灌输的过程中遵循教育规律,克服“填鸭式灌输”;二是如何在启发的过程中注重价值引导,克服“术道分离”。
2.过程之困:如何把握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的张力
平衡好“主导”与“主体”间的张力,最大限度地激发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的关键难题。
一方面,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的张力如何激发?教师的“主导”体现在教师能够积极地“教”,学生的“主体”体现在学生能够主动地“学”,而“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则需要教师与学生相互启迪、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带动。但现存状态下,“主导”与“主体”张力的激发仍存在阻力。从外部环境看,学生作为能动的社会人,深受外部世界的影响。我们常说“社会有多复杂,学生就有多复杂”,而学生有多复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就有多复杂。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期,信息技术的深刻变革与多样社会思潮的强烈冲击,青年学生的交往方式更加多样、思想观念更加多元、群体特征更加多变,客观上增加了教师对学生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的把握难度。不能全面地认识学生,就不能正确地引导学生,“主导”与“主体”的张力便会受限。从内部条件看,当前一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囿于本领恐慌、科研压力以及职业倦怠等问题,难以做到围绕学生、关照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存在讲授理论粗浅、内容陈旧、话语古板、形式单一等问题,无法与学生同频共振,更难以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此外,部分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认识误区与刻板印象,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与自身的成长成才关系不大,先入为主地将思想政治理论课贴上了“补觉课”“洗脑课”的标签。这种认识误区致使学生的“到课率”“抬头率”相对较低,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消解着教师的主导性。
另一方面,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的张力如何平衡?张力的激发并不意味着不分畛域,如果找不到平衡“主导”与“主体”张力的支点,便会导致“主导性”与“主体性”一强一弱、此消彼长的失衡局面。首先,存在教师主导性过强而抑制学生主体性的问题。一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确立主导地位、发挥主导作用的过程中,未能很好地掌握方式方法,忽视学生的主体性,片面地强调自身的权威性,导致课堂教学以单向度的灌输为主,缺乏交流互动,挤压学生的表达空间,忽视学生的感想感受,“主导”变为“主宰”。其次,存在教师主导性疲软而导致学生主体性肆意的问题。片面地强调主体性而忽视主导性无疑是本末倒置,在高扬师生“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里,一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放弃了自身的“主导”,重知识轻价值、重自由轻管理、重温度轻深度,试图让学生在所谓“自由的土壤”中拔节生长。但事实上,当教师照本宣科而放弃“价值主导”时,就意味着放弃了“育人使命”;当教师放任自流而放弃“管理主导”时,就意味着放弃了“课堂秩序”;当教师一味迎合而放弃“内容主导”时,就意味着放弃了“理论彻底”。
3.评估之难:如何测量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的效度
提升教学评估的真切度和有效性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关键环节,也是提升教学效果的重要保障。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中,因为“主导”与“主体”是属人的实践活动,所以其效度难以被测量与量化。
具体而言:一是谁来评估?当前,教学评估呈现了多元主体协作的良好态势,学生、教师、同行专家、教育管理者都能发挥一定的评估作用,但仍存在分工尚未明确、责任尚未压实、机制尚未形成等现实难题。例如,评估主体是否持有统一的标准?评估主体认识差别如何弥合?教师与学生是否存在相互通融的情况?
二是评估什么?评估指标体系的科学性深刻影响着评估的效度。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评估体系缺少量化指标,存在简单化与形式化的问题。往往我们对教学效果的评估侧重于学生掌握了多少课程知识,以分数下定论,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根本旨归在于学生能否将所学的知识内化为价值信念,外化为行动自觉。通常来说,让学生学习知识不难,难的是如何让学生将知识体系转化为价值体系。因此,如若忽视对学生价值转化能力的评估,就无法全面客观地量化出学生“主体”的效度。此外,对于教师与教学的评价同样存在诸多难题,需要反复追问,如是不是“教学效果”就能客观地反映“教学质量”?是不是“精彩一课”就能全面地代表“精彩一门课”?等等。
三是怎么评估?使用何种方法评估主要取决于什么方法能够准确测量思想政治理论课“主导”与“主体”的效度。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评估存在两大难题:其一,“过程性评估”与“终结性评估”的错位。从现实层面看,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学生的评价,较多采用“一锤定音”的终结性评估,这种评估方式忽视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过程性考查,其弊端在于不能很好地考查学生“内化”与“外化”程度,对于部分教师而言,则可能会存在为了评估精心准备而与日常教学存有较大差异的问题,为了一时的“模范”而忽视学生的感受,将“公开课”演化成“表演课”,严重背离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书育人的初心和使命。其二,“评估反馈”与“持续跟进”的脱节。思想政治理论课评估的目的在于“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进”,但目前缺乏长效的“指导—整改—监管”机制,较大程度影响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的实现进路
思想政治理论课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是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过程中话语交流、情感交融、精神交往、价值生成、灵魂碰撞的应然要求。聚焦思想政治理论课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的内涵实质与问题症候,我们尝试构建“1+2+3”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模式,即坚持一个遵循,统合两对关系,把握三个着力点,以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思想性、理论性、针对性和亲和力。
1.坚持一个遵循
坚持一个遵循,即坚持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思想政治理论课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教师需要以立德树人为核心使命,教学实践全过程要始终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7]的内在要求,实现“育人”与“成人”有机统一。在合规律性上,把握主体规律与主导方法的耦合关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加大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的研究,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1]。要站在知识发展前沿,潜心钻研育人方法,以恰切的方法论回应学生成长成才的困惑与难题,满足学生的内在需要与发展期待,不断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创造、自觉自律。在合目的性上,明确主导方向与主体规格的内在关联。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做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做好“掌舵人”,“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8]。自觉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将主导方向与人才培养规格有效联结,旗帜鲜明、毫不含糊地履行政治使命,达成育人目标。调和主导性与主体性的内在矛盾,教师主导既要坚守育人使命,也要尊重教育教学规律,使学生主体既满足内在需要,又明确自身发展方向。在此基础上,实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相互转换,在目的性下把握规律,在规律性中确证目的。
2.统合两对关系
统合两对关系,即引导教师处理好“动力”与“张力”的关系,引导学生处理好“重要”与“需要”的关系。
第一,引导教师处理好“动力”与“张力”的关系。教师的内生动力与外在张力是讲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键,内生动力不足会阻碍主导性的发挥,外在张力不足会影响课堂教学效果,从而削弱学生的主体性。所以,要积极引导教师“内外兼修”,做到“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一方面,教师要以强烈的政治使命感、职业认同感焕发自身的内生动力,要心里装着国家和民族,在党和人民的伟大实践中关注时代与社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事业投入真情实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有执着的追求。另一方面,教师要以精湛的业务能力、高超的育人水平延展外在的育人张力,要深耕学理、关注学生,以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科学的育人方法打造出有虚有实、有棱有角、有情有义、有滋有味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努力把握“师与生”“教与学”“术与道”“内与外”的多重张力,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教师的人格魅力、思想境界与知识视野。教师要努力实现“动力”与“张力”的动态互构,即以内在动力激发外在张力,以外在张力推动内在动力。
第二,引导学生处理好“重要”与“需要”的关系。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解认识是主导性和主体性能否统一的重要前提,如若学生先入为主地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既不是自身的“需要”也不“重要”,即使教师讲得深入浅出、妙语连珠,学生也难以入耳入脑,更难入心化行。因此,必须打破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刻板印象,使其深刻认识到这一课程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具体而言:一是要让学生体会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自身成长成才的“必需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把稳学生思想之舵、筑牢信仰之基、解答青春之问、拓展知识之域、锚定前进之路,进而使其以蓬勃的朝气、昂扬的锐气、浩然的正气砥砺奋进、茁壮成长。二是引导学生认识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实现社会价值的“推动器”。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青年的人生目标会有不同,职业选择也有差异,但只有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才能更好实现人生价值、升华人生境界。离开了祖国需要、人民利益,任何孤芳自赏都会陷入越走越窄的狭小天地。”[9]要让青年学生清晰地认识到作为民族复兴伟业的“梦之队”,他们终将要实现从个体之“小我”到家国之“大我”的跨越,而实现这一跨越的根本在于是否能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与道德观念。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是解决学生的思想以及信仰信念问题,无疑是推动学生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的“催化剂”。
3.把握三个着力点
把握三个着力点,即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引领力与科学性,提升教师的胜任力与效能感,提升学生的学习力与获得感。
第一,提升教学的引领力与科学性。提升教学的引领力与科学性是实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的实操之策。具体而言:一方面,优化内容结构,转换教学话语,提升教学的引领力和感染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旗帜鲜明地在坚持真理中传导主流意识形态,发挥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结合教学实际与学生认知特点,调节内容供需矛盾,优化内容体系与话语结构,实现政治话语的学理转换,学理话语的生活转换,用鲜活的素材讲活原理,用朴素的话语讲明道理,用生动的形式讲清真理,努力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配方”先进、“工艺”精湛、“包装”时尚的目标。另一方面,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提升教学的科学性和针对性。教师要自觉运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理论提升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注重教学过程与效果相统一,教学实践与目标相统一。要采取多种方式综合考核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素养,争取科学地考量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思想道德品质。对于教师的教学评估要建立健全多元评价机制与科学指标体系,对教师教学质量进行综合评价。
第二,提升教师的胜任力与效能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1]可见,教师的职业素养深刻影响着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更影响着学生的育人成效。因此,应聚焦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能力素养的症结,从以下三个方面提升教师的胜任力与效能感:其一,强化自我修养,增强职业认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10]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宣讲人”,“要始终同党和人民站在一起,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10]。要坚定讲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信仰信念信心,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努力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增强教书育人神圣使命的体认。其二,加强教育培养,夯实专业知识。专业知识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讲好课的必备条件,如果专业知识缺乏,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就会捉襟见肘。因此,要通过一系列的举措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知识功底与知识视野。首先,构建知识养成机制,夯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理论底子”。引导教师认真钻研马克思经典著述,学好、学深、学透原著,练好“看家本领”;其次,创设实践考察平台,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能力底气”。在党和人民伟大实践中汲取养分、丰富思想,在国际比较中拓宽视野、增强自信,提升教师对科学理论的传播力、对现实问题的阐释力、对多元思潮的引领力、对原则问题的批判力。其三,满足合理诉求,激发内生动力。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胜任力与效能感,既不能忽视教师的精神需求与能力需求,更不能忽视教师是“现实的人”,否认教师作为一个普通人的物质需要。因此,需要加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激励力度,合理提升收入待遇。对立场坚定、学养深厚、成果突出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优秀代表加大宣传力度,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保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以及职业地位,确保其理直气壮讲好思想政治理论课。
第三,提升学生的学习力与获得感。学生的学习力与获得感直接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到课率”与“抬头率”,学习力不强,学生就会“听不懂”;获得感不强,学生便会“不想听”。提升学生学习力与获得感的重点在于调节教师供给与学生需求之间的矛盾,具体而言:其一,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增强知识上的获得感。教师既要做到鞭辟入里,也要做到深入浅出,要以学生喜闻乐见的话语讲透知识、讲明真理,并指导学生“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掌握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让学生学习到“真知识、真本领”,切实感受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术魅力。其二,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增强情感上的获得感。教师要以多种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做到循循善诱、春风化雨,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人格魅力,通过提问、共情、激励等方式激活学生的学习动力。其三,提升学生的学习毅力,增强意志上的获得感。教学内容要紧扣学生的发展需求,直抵学生的生活世界与精神世界,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够解决自身所遇到的困难与挫折,通过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锤炼学生面对挫折时的意志品质。其四,通过开展“经典品读大会”“红色革命地参观”等实践教学形式提升学生行动上与价值上的获得感,引导学生树立“向真、向善、向美”的生活态度,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1).
[2]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27.
[3]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下卷[M].商务印书馆,1979:116.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24.
[5]孙周兴,选编.海德格尔选集(上)[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1217.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58.
[7]习近平在全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8]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N].人民日报,2019-08-15(1).
[9]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6.
[10]习近平.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10(2).

2020年 第六期

2020年 第六期

整刊阅读

本期其它文章

十八大以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2019年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成果聚焦——基于《复印报刊资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索引及转载数据的分析
高校思政课教师知识视野的内涵和要求——以《自然辩证法概论》课为例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学习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论述
论北大荒精神在高等农业院校的传承与弘扬
西藏高校思政课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探析——以《马克思主义“五观”教育概论》为例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文化自信教育研究——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为例
论长征精神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三重维度
高校思政课要直面问题
习近平语言艺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启示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建议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建议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建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建议
重大疫情应对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使命担当
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的“四个维度”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集体备课制度探析
思想政治理论课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的审思与探索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形态教材建设的探索与思考——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辅导用书编写为例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多维解读
努力办好新时代高校思政课
办好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