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教学研究

论北大荒精神在高等农业院校的传承与弘扬
许静波 赵瑛琪
【摘要】北大荒精神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属于行业精神,在高等农业院校传承与弘扬北大荒精神与教育目标高度一致,因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高等农业院校的行业特色、专业特点、教育资源为北大荒精神的传承与弘扬提供了可行性条件。传承与弘扬北大荒精神,高等农业院校要从加深理论研究、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和方法、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将北大荒精神融入创业教育4个方面着手,为我国现代化大农业输送合格人才。
【关键词】北大荒精神;高等农业院校;传承;弘扬
【作者简介】许静波,东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赵瑛琪,东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0)。
【原文出处】《思想教育研究》(京),2020.8.114~118
【基金项目】本文为黑龙江省教育规划项目“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研究”(项目编号:GBC1317020)、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研究”(项目编号:20ZDA017)阶段成果。
北大荒精神诞生于解放战争时期,它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由三代拓荒人在北大荒开发建设实践过程中铸造而成,并提炼为“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精神财富。如今,北大荒精神是现代农业文明的重要智力成果,是现代化大农业的重要精神支撑,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建设、改革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系列红色精神的重要内容,是中国精神的生动体现和缩影。新时代传承和弘扬北大荒精神,不仅对于发展现代化农业,而且对于弘扬红色精神,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根铸魂,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北大荒精神在高等农业院校传承与弘扬的必要性
(一)传承和弘扬北大荒精神是推动现代化大农业发展的精神动力
北大荒精神源于北大荒文化的升华。北大荒文化是中国较为独特的一种文化现象,是一种丰富而深邃的民族文化,它吸收融合了军旅文化、知青文化、移民文化和黑土文化的创新和活力,形成了兼具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垦区特色思想文化体系,为推动垦区现代化大农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1]40北大荒文化的发展为垦区人民带来了新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经济社会区域管理模式,并随着社会的发展形成了北大荒现代化大农业文化,其精华就是北大荒精神。新时代,作为中国农业生产领域的国家队和主力军,北大荒垦区始终发挥着现代化大农业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农业机械化率高达99.4%,世界领先;形成了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为主导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北大荒农业正朝着数字化、精准化、智能化的方向扎实迈进。事实证明,北大荒精神在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变革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不仅带来了垦区文化的发展和繁荣,还推动了黑龙江垦区农业的发展,使得黑龙江农垦成为全国现代化农业的排头兵,在建设现代化大农业中发挥着示范引领作用。在这个发展过程中,高等农业院校的科研成果与北大荒垦区的实践形成了积极的良性互动关系,彰显了北大荒精神的特殊价值。新时代,通过高等农业院校传承和弘扬北大荒精神并充分发挥北大荒精神的导向作用、规范作用、激励作用、凝聚作用和辐射作用,可以为现代化大农业的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精神支撑,汇聚广泛而坚实的中国力量,助力形成农业领域的“航母”,助推实现中国梦。
(二)传承和弘扬北大荒精神是对高等农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重要补充
在高等农业院校传承和弘扬北大荒精神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强大的联动作用。一方面,北大荒精神是与农业发展建设共同成长的精神资源,它的形成发展及其蕴含的行业精神对高等农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拓展起着重要的补充作用。将北大荒精神融入高等农业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能够引发高等农业院校农业科学专业学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增强其对北大荒精神的认同感。同时,北大荒精神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继承了中华民族精神中伟大的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这与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政治观教育高度一致,因此,将传承和弘扬北大荒精神融入高等农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作为教育资源的重要补充。另一方面,将北大荒精神的传承和弘扬融入高等农业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可以充分发挥高等农业院校的学科优势,将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发挥到最大化。高等农业院校拥有国内最集中、最权威的农业科学专业教学资源,能够为国家输送最集中的农业科学专业高端人才。在高等农业院校传承和弘扬北大荒精神,将北大荒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有利于增强青年大学生的认同感和使命感。
(三)传承和弘扬北大荒精神是影响高等农业院校培养全面发展农学专业人才的关键因素
高等农业院校承担着为国家输送高等农业人才的重任,在注重大学生学科专业方面成长成才的同时,还要加强对他们的思想引领,努力建设一支为国家农业发展所用的高质量、全面发展的人才梯队。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复杂多变,不同的思想文化交融,社会思潮多元复杂,这些都是影响青年大学生思想能否向好发展的因素,对他们的成长成才会产生深刻影响。北大荒精神作为在北大荒垦区长期发展中产生并升华的精神产物,不仅与北大荒垦区发展关系密切,还与我国农业发展紧密相连,因此,北大荒精神也属于行业精神,有助于我国农业现代化。传承和弘扬北大荒精神是坚定农学专业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关键因素,关系着其在多元化思潮中形成符合我国社会发展的思想道德观念,同时养成大学生兴农、爱农的社会责任感与情怀。虽然北大荒精神具有独特的地域性,这使得黑龙江地区的大学生对北大荒精神的认知和认同程度较高,但是,北大荒精神中所包含的来自北大荒垦区开发建设的历史沉淀以及垦区人民的英雄气概和价值取向是能够为全国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所接受的。因此,在高等农业院校传承和弘扬北大荒精神,只有不断探索和丰富北大荒精神的新时代内涵,将北大荒精神不断融入青年大学生的灵魂血脉,让青年大学生在传承北大荒精神中感悟中国精神,当好北大荒精神的忠实守护者、坚定传承者、自觉践行者,才能使青年学生坚定信仰信念,练就过硬专业本领,为国家现代化大农业发展注入新鲜活力。同时,在高等农业院校传承和弘扬北大荒精神,对于即将投身农业发展事业的青年大学生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使他们在丰富专业知识的同时,领悟北大荒精神,以最饱满的精神状态加入到现代化大农业的发展建设之中。
二、北大荒精神在高等农业院校传承与弘扬的可行性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导向作用为北大荒精神传承与弘扬提供思想保证
高校作为国家培养人才的主阵地和孵化器,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始终与我国社会主义发展方向一致,不断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为其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不断引导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2]不断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中华民族优秀精神成果,坚定文化自信。北大荒精神的传承和弘扬,如果单纯依靠人民群众的自发性,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无法真正实现传承与弘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意识形态的重要引导力量,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导向作用,能够使北大荒精神的传承和弘扬更具规范性。通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青年大学生对优秀精神传承的自觉意识,增进传承的自豪感和优越性,不断增强青年大学生自觉传承和弘扬北大荒精神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规范性是高校加强精神传承的独特优势,以此帮助青年大学生养成一种精神传承“惯性”,不断探索北大荒精神新的时代内涵,使其成为发展的理论、具有生命力的理论。在文化交融的复杂环境中,良好的传承习惯是保证特定精神文化延续的重要元素。高等农业院校无论在农学专业教育还是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都具有严谨的治学规范,可以引导青年大学生在相对封闭的校园环境中,练就过硬本领,提高自身传承和弘扬北大荒精神的积极性、主动性,做北大荒精神的传承者、弘扬者。
(二)高等农业院校为北大荒精神的传承与弘扬提供路径保障
北大荒精神与南泥湾精神、航天精神一样,具有行业特色,需要充分认识北大荒精神的个性特点,建构传承和弘扬北大荒精神的时代化载体。北大荒精神的传承和弘扬主要是通过企业文化、大众传播等载体,但是相比依托高等农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还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一般来说,依靠企业文化传承和弘扬的北大荒精神主要是在原生环境中进行传承,这种传承模式能够确保北大荒精神同农业发展实际相联系,但具有很大的地域局限性。而通过高等农业院校对北大荒精神进一步传承和弘扬则能够实现异地传承,打破地域的局限。再者,以大众传播为载体来传承和弘扬北大荒精神,大多是通过多媒体运营、纪录片拍摄等方式,这些方式具有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等优势,能够对青年大学生乃至社会公众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但是更多的是增强北大荒精神的影响力,使北大荒精神获得关注。而通过高等农业院校对北大荒精神进行传承和弘扬,能够根据教育对象有针对性地、创造性地进行教育,使青年大学生不仅关注北大荒精神的传承和弘扬,认同北大荒精神的传承和弘扬,还要践行北大荒精神的传承和弘扬。高校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也是精神传承的重要阵地。因此,相比依靠企业管理载体、大众传播载体的传承和弘扬,北大荒精神的传承和弘扬依靠文化载体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传承方式更为系统、严谨,在传承和弘扬过程中还可以凸显专业教育的特殊目标。
高等农业院校具有鲜明的农学特色,因此可以大力发展农学相关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一方面,通过教师引导、课程设计,使得青年大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对北大荒精神的时代内涵有充分理解,对北大荒精神的认同感有所强化,从而提升青年大学生对传承和弘扬北大荒精神的自觉性;另一方面,通过农学专业课程与北大荒精神的融合,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在无形之中增强其认同感,从而达到传承和弘扬的目的。
(三)高等农业院校相关研究资源为北大荒精神传承与弘扬提供理论支撑
北大荒精神的产生和发展依托于垦区农业经济发展,相应地,北大荒精神的传承与弘扬也要依托高等农业院校。高等农业院校具有完善的教育资源和研究体系,包括完备的理论教育资源、优秀的研究团队和大量的实践教育基地。尤其是黑龙江省农业高校,具有鲜明的地域优势,对北大荒精神的相关研究更加深入、具体,对理论知识的考证更加丰富、权威。同时,高校能够系统地规划资源,充分利用高校教师资源,结合多媒体的教育手段和工具,从系统、规范、科学的视角,对北大荒精神进行保护性研究、传承并弘扬。例如,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充分利用自身地域优势和资源优势,设置北大荒精神研究中心;2020年5月,黑龙江农垦集团战略性地创办了北大荒大学,这不仅能够推动北大荒精神的理论研究,进一步拓宽研究的广度,挖掘理论的深度,而且为北大荒精神的传承和弘扬提供支撑的平台,推进理论与实践的积极互动。其他地区的高等农业院校同样可以将北大荒精神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资源,并结合地域文化特色,整合其他行业性质的思想资源开展理论研究。
三、北大荒精神在高等农业院校传承与弘扬的实践路径
(一)加强对北大荒精神传承与弘扬的理论研究
目前,学术界对北大荒精神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北大荒精神的基本内容与时代化表述,还应加强对北大荒精神传承与弘扬的理论研究。一方面,应推动北大荒精神的创造性转化。北大荒精神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时代内涵和表现形式,在北大荒开发建设的初期,人们在艰苦奋斗精神的激励下战胜了极端恶劣的环境,形成了创新、卓越的理念。因此,要传承和弘扬北大荒精神,高等农业院校必须组织专家学者对其时代内涵作深刻研究,挖掘北大荒精神的时代内涵,赋予北大荒精神新的生命力,丰富传承和弘扬北大荒精神的理论依据。另一方面,应推动北大荒精神的创新性发展。北大荒精神的创新性发展的重点在于内容创新和形式创新。内容创新方面,应坚持北大荒精神在时代内涵上与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充分融合和创新,这既是北大荒精神传承和弘扬的需要,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需要。同时还要尊重历史,坚持与时俱进,不断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形式创新方面,要充分利用新媒体等新兴传播媒介,做到线上线下两手抓,结合符合年轻群体价值取向的热门话题对北大荒精神进行宣传引导,也可以适当辅以社会实践活动,丰富传承和弘扬的形式,为北大荒精神注入新鲜活力,不断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校是专家学者的聚集地,应增强对推进北大荒精神理论研究的重视程度,以强有力的理论支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同各门专业课教师的协同发力,从而更加全面、广泛地对青年大学生进行引导。
(二)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需要将北大荒精神系统融入到高等农业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中,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一方面,可以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中设置专门学时,设置北大荒精神专题,也可以开设全校通识选修课,编写专门教材,搜集传承和弘扬北大荒精神的典型案例,进行集体研讨。另一方面,可以将北大荒精神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典型范例运用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中,将其中蕴含的爱国、敬业、富强等精神内涵拓展分析,使青年大学生对北大荒精神有直接、系统的学习,引发大学生对北大荒精神当代价值的思考,在系统的学习中增强对北大荒精神传承与弘扬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除了增强青年大学生对北大荒精神内涵的理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也要改进和创新教育教学方法。一方面,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电影、纪录片等形式,将北大荒的发展、独具地域性和时代性特色的北大荒精神直观展现,加深其对大学生的影响。另一方面,可以把大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教师教育相结合,充分调动大学生对于北大荒精神的学习热情,形成“主动预习,教师辅助引导”的高效率课堂。高等农业院校中的大学生更应增强学习北大荒精神,了解北大荒开发建设、改革和发展的历史,自觉践行并肩负传承与弘扬北大荒精神的使命,从而使北大荒精神成为高等农业院校“课程思政”的素材。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北大荒精神传承教育拓宽实践途径
传承和弘扬北大荒精神,既要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也要充分利用和发挥校园文化环境的作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是对课堂理论的实践延伸,也是传承和弘扬北大荒精神的文化载体。高校大学生课程安排相对自由,有充足时间参加校园活动,在这一过程中校园文化能对其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也使得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成为传承和弘扬北大荒精神的重要一环。因此,北大荒精神的传承和弘扬必须紧紧依靠校园文化建设,通过富有生机与活力的校园活动提高北大荒精神的理论魅力和影响力。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不仅使青年大学生的思想境界得到升华,同时对北大荒精神的传承也具有重要作用。
首先,高等农业院校应充分利用自己的图书馆、档案馆等传承载体,加强北大荒精神文化资源建设和文化环境建设,充分发挥其“普及专业知识,弘扬先进文化”的作用,结合现代科技,优化馆藏检索等功能,为大学生提供精神资源数据库,增强其阅读兴趣,从而传承和弘扬北大荒精神。同时,利用微博、微信公众号等积极营造北大荒精神传承氛围,吸引青年大学生,可以依托图书馆举办北大荒精神相关线下读书沙龙、读书报告会等活动,增进大学生之间的学习交流。其次,高等农业院校团委应积极组织各学院开展以弘扬北大荒精神为主题的团日活动,通过线上自主学习、线下讨论等形式,充分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的主体性,鼓励学生在主题团日活动中自发创新活动形式,在丰富多样的实践形式中了解北大荒的沧桑巨变,感受北大荒精神。最后,充分利用高等农业院校社团活动这一载体,开展传承和弘扬北大荒精神为主题的社团活动,这些活动不仅能够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也能够推动形成传承和弘扬北大荒精神的校园文化氛围。
(四)将北大荒精神传承工作融入大学生创业就业指导课程
国家为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了许多有效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充分体现了社会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认可度。创业就业指导课程是根据就业环境和就业形势,以高校大学生为教育对象,引导其对职业的选择和定位、职业意识与能力知识的学习,使大学生进一步树立服务社会的观念,加强职业道德修养。作为一门实践指导课,高等农业院校也应当将北大荒精神传承融入其中,尤其要为与农业发展密切相关的农学专业的学生制定有针对性的创业就业指导课程,在传承和弘扬北大荒精神的同时,将北大荒精神与创业就业指导课程充分融合,为企业培养、输送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从而推进现代化大农业的发展繁荣。高校应鼓励在校大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和兴趣参加各种学术、科技创新和创业竞赛活动,鼓励学生参加创新创业训练,提高自身就业能力,引导大学生在创业就业过程中充分继承和发扬北大荒精神的先进性和团队性特征。为了更好地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条件,可以建立大学生创业基地,举办创业大赛,成立专门的创业活动咨询中心并组织和举办大学生创业讲座,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创新和创业意识,激发大学生创业激情,实现对北大荒精神的有效传承与弘扬。当前现代化大农业的前景为大学生创业、就业提供了宽广的舞台,应发挥北大荒精神的教化功能,将农业院校大学生引导到献身我国现代化大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伟业之中。
综上所述,北大荒精神作为推动现代化大农业发展的精神动力,有助于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是高等农业院校培养全面发展农学专业人才的有效途径。高等农业院校可以通过加强北大荒精神理论研究、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将北大荒精神融入创业教育等多种途径,传承和弘扬北大荒精神,培育大学生的行业精神、社会责任感和专业能力,为我国农业发展持续培养堪当大任的时代新人。
参考文献:
[1]隋凤富.时代精神大荒魂——北大荒核心价值观解读[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3.
[2]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2020年 第六期

2020年 第六期

整刊阅读

本期其它文章

十八大以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2019年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成果聚焦——基于《复印报刊资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索引及转载数据的分析
高校思政课教师知识视野的内涵和要求——以《自然辩证法概论》课为例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学习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论述
论北大荒精神在高等农业院校的传承与弘扬
西藏高校思政课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探析——以《马克思主义“五观”教育概论》为例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文化自信教育研究——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为例
论长征精神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三重维度
高校思政课要直面问题
习近平语言艺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启示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建议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建议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建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建议
重大疫情应对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使命担当
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的“四个维度”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集体备课制度探析
思想政治理论课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的审思与探索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形态教材建设的探索与思考——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辅导用书编写为例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多维解读
努力办好新时代高校思政课
办好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