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教学研究

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语言魅力的四个着力点
曾庆桃
【摘要】教学语言在教学过程中极为重要,它是保证课堂教学顺利进行、教学目标圆满实现的重要手段。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语言应从政治引导性、思想引领性、理论科学性上讲得“有理”,从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上讲得“有实”,从真情、温情、倾情上讲得“有情”,还要从加入文学味、风趣味、时尚味上讲得“有味”,四个层面着力提升教学语言魅力,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让学生真懂真信,切实增强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关键词】思政课;教学语言;魅力;着力点
【作者简介】曾庆桃,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83)。
【原文出处】《北京教育》:德育,2023.3.41~45
【基金项目】本文系北京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专项课题“习近平总书记语言艺术对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话语的启示研究”(BJSZ2019ZX31)的阶段性成果。
思政课教学语言不仅是知识传授,还要进行思想引领、价值引导和情感沟通,完成把学生培养成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任务。2022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1]如果高校思政课教学过程不注重方式方法,只是机械式、填鸭式地进行思想“灌输”,很容易使教学语言变得“无趣”“无味”,导致课堂吸引力和感染力不强。提升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语言魅力,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师生沟通氛围,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一、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语言需“有理”
“有理”是指高校思政课必须要坚持其政治性、思想性和理论性,这是思政课的生命力所在。高校思政课的政治性、思想性和理论性,是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的内在要求,也是其区别于高校其他课程的关键。对任何一门高校思政课而言,如果淡化政治,就会丢掉灵魂、迷失方向;缺少思想,就会变得干瘪沉闷、味同嚼蜡;没有理论,则会走向轻浮和游移,直至化成心灵鸡汤。
(一)教学语言要突出“政治引导性”
思政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所担负的意识形态责任要求其必须把课程的政治性放在首位,其教学语言也必须突出政治引导性。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政治引导是思政课的基本功能。”[2]首先,要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没有信仰的教育是“无根”的教育,没有信仰的思政课教师是“无魂”的教师。高校思政课教师作为思政课教学的主导者,是否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将直接影响其教学语言的可信度和认同感。其次,要敢于“发声”。高校思政课教师要讲政治,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对威胁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各种错误思潮敢于“发声”,引导青年学生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做明辨是非、政治立场坚定的“明白人”。同时,要做好话语转换。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在把准政治方向、吃透政治理论基础上,结合学生特征和教学实际,善于把严肃的政治话语转化为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话语,即把政治性“说教”转变为政治观念的“说服”和“引导”,让学生从主观上乐于接受政治,愿意把它当作一种精神追求。
(二)教学语言要突出“思想引领性”
重视思政课的政治性并不意味着轻视其思想性,思想性是高校思政课的关键。曾经有些高校思政课教师认为课堂教学语言“政治化”会“束缚”和“矮化”思想,经常把思政课上成了“心灵鸡汤课”或“成功学课”,这严重违背了思政课的思想性原则。高校思政课的思想性是指思政课教师能够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去分析和研究社会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引导学生去主动思考,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3]要守住高校思政课的“思想性”,就必须深耕细挖课程所承载的思想内涵和外延,学会用所学理论知识看待和分析问题,使学生深刻认识到思政课是有思想、有内涵、有价值的“金课”。同时,高校思政课的“思想性”体现在用好教学语言载体,对“深邃的思想”进行语言艺术加工。当然,也不能盲目追求语言艺术,而忽略“思想性”,否则思政课教学语言就会“没根”“没魂”,成为“空洞”的躯壳。
(三)教学语言要突出“理论科学性”
理论性是思政课的根基。高校思政课的理论性是指教学内容具有鲜明的理论性,主要包括提升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如果把高校思政课比作一棵树,那么理论就是根,思想则是枝叶,根深才能枝繁叶茂。政治不可说教,思想亦不能横空出世,其生命力均来自理论。马克思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4]高校思政课教学语言真正的说服力不是来自经验和煽情,而是来自理论的科学性和系统性。一方面,增强理论性有利于夯实大学生的理论知识。思政课是要用科学理论教育人,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讲清楚、讲透彻,让学生既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换句话说,就是引导大学生全面、系统地学习知识,探求知识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改进一知半解、碎片化的学习模式。另一方面,增强理论性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理论思维。恩格斯说过:“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5]新时代大学生肩负着实现民族复兴的使命,只有具备了正确的科学理论思维,才能培养独立思考的分析能力,更好地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语言需“有实”
“有实”是指高校思政课教学语言要坚持理论与实际结合,而不是干巴巴地讲授理论。不可否认,高校思政课教材为了突出政治性、思想性和理论性,引用了较多的文献、文件、报告等官方话语。因此,教材语言的逻辑性、宏大性也决定了它表现出所谓的“虚”与“大”,而高校思政课教学过程上要善于结合社会、生活、学生实际等进行理论阐释,做到教学语言“虚实结合”。
(一)教学语言要“贴近实际”
贴近实际是指高校思政课教学语言要密切联系社会现实,实现教学语言的与时俱进。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指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6]思政课教学过程要紧密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尤其是新时代中国这十年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取得的非凡成就,主动回答学生所关心的社会热点,有效化解学生对一些社会问题的认识误区,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同时,高校思政课教学语言“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7],要随着社会发展不断更新教学素材,回应社会现实问题,如把大量的现实素材引入教学,运用教学语言艺术讲授出来,既可增加理论力度,又可贴近现实,从而激发大学生的求知欲与归属感,提升学生学习思政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教学语言要“贴近生活”
贴近生活是指高校思政课教学语言要关注日常生活问题,实现教学语言的“生活化”。回归生活是推进思政课课堂改革的必然选择,也是高校思政课发展的价值取向。马克思认为:“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8]高校思政课教师要认识到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的思想也不是单一的、抽象的、一成不变的,而是复杂的、具体的,是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因此,高校思政课要主动聚焦现实生活丰富多彩的鲜活事例,用日常生活中的“小道理”承载思政“大道理”,实现教学语言的生活化。同时,要善于把学术语言与教材语言转换为生动的、鲜活的生活语言,拉近生活与课堂、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将教学和学生的生活相融合,使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在课堂上被充分讨论和分析,使课堂教学语言具有一定的生活气息。
(三)教学语言要“贴近学生”
贴近学生是指高校思政课教学语言要紧密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坚持“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的话语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9]首先,要了解学生。高校思政课教师在上课前要认真调研,充分认识不同层次、不同专业学生的知识积累、思想状况与现实需求,展开集体备课,形成适合学生特点与需求的教学话语体系。其次,要认识学生。高校思政课教师要放下“身段”,主动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交流,掌握学生“所思所想”,才能更好地“对症下药”,增强教学语言的针对性。最后,要尊重学生。新时代大学生具有感性特点,他们渴望被认可、被喜爱、被亲近,希望课堂上师生处于平等位置,他们喜欢在一种亲切友好的氛围中交流沟通,而不喜欢教师在课堂上的那种高高在上、盛气凌人。
三、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语言需“有情”
“有情”是指思政课教学语言要注重真情实感的融入。语言因思想而有灵魂,因情感而获得生命,只有将深刻的思想、丰富的情感融入优美的语言,思想才能成为时代的最强音,情感才能最真挚。
(一)教学语言要“真情”
真信才有真情,真情才能感染人。广大高校思政课教师首先要对思政课真心热爱,对所讲具体内容饱含感情,而不是机械式的“搬运”。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我为什么对焦裕禄那么一往情深,就是因为我在上初中一年级时,当时宣传焦裕禄的事迹,我的政治课老师在讲述焦裕禄的事迹时数度哽咽,一度讲不下去了,捂着眼睛抽泣,特别是讲到焦裕禄肝癌最严重时把藤椅给顶破了,我听了很受震撼。”[10]高校思政课教师在教学语言中富有感情,才能产生感染力,打动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否则学生只会被动接受,达不到教书育人的效果。另外,高校思政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语言“声情并茂”和“抑扬顿挫”,让教学语言流露出真情实感。如果讲授声音的语调平淡无奇,从头到尾都是一种声调,学生会觉得老师是“老古板”,讲课“不走心”,而且这样的上课模式也容易使学生在课堂上走神或犯困。当然,如果声音过度的“慷慨激昂”,也不是教学语言“真情”投入,容易让学生听得很累。因此,要根据教学内容进行带有适合感情的“手势”和“语调”,让学生在课堂上听得舒适、悦耳。
(二)教学语言要“温情”
言为心声,情为意动。高校思政课教学若要真正实现抵达心灵、启迪思想的目标,一定要诉诸情感,主动关心、关爱学生,积极营造充分的情感交流氛围。高校思政课教师“要有仁爱情怀,把对家国的爱、对教育的爱、对学生的爱融为一体,心中始终装着学生,让思政课成为一门有温度的课。”[11]一方面,高校思政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切莫出现“知识权威式”“家长式”语气或语态,否则容易使学生在课堂上出现悖逆或抵触心理,拉开了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用“温和”的语气开展教学,让学生多参与课堂过程讨论和交流,可以拉近与学生之间的情感距离,在课堂上实现师生共鸣。另一方面,教师不仅要有教师立场,还要有学生立场,主动用真诚、亲切的语言与学生“拉家常”“说温情话”“说鼓励话”,让学生对教师更有亲近感,使学生从喜欢授课教师,到喜欢这门课,再到喜欢思政课承载的教学内容,真正实现“亲其师,信其道”。
(三)教学语言要“倾情”
何谓“倾情”,就是高校思政课教师对教学语言输出所倾注的时间和精力,即是否“用心”“用情”准备课堂上“讲什么话”。也就是说,提升教学语言魅力并不只是在课上“怎么说”,还要看课前准备“怎么样”。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高校思政课教师要想站在讲台上“有话说”“说好话”“说得好”,课前一定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做好教案、讲义、课件,而且要反复打磨里面的语言文字,保证课堂教学语言的精练、准确、清晰和逻辑性强,避免出现“口头禅”“重复话”“不严谨话”现象。一般受学生喜欢的思政课教师,他们都有一种愿意为教学和学生投入大量时间的“情怀”,他们的课堂上也都是语言流畅、观点鲜明。反之,现在也有个别思政课教师不愿意花时间在备课上,每年都是一样的教案和课件,甚至有个别教师把网上下载或同行“拿来”的课件,没有经过任何“自我消化”,直接“搬到”自己课堂,最后导致课堂上“水土不服”,教学语言出现“干瘪”“磕巴”“凌乱”。可见,高校思政课教师是否“倾情”教学,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语言效果。
四、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语言需“有味”
“有味”是指高校思政课教学语言要有生动性、趣味性、时尚性,让课堂变得“有滋有味”。
(一)教学语言加入点“文学味”
“文学味”是指高校思政课教学语言中适当融入点“传统典籍”“经典名句”等,让课堂变得更加“诗情画意”,实现“以文育人”。“传统典籍”中往往蕴藏着丰富的智慧,“经典名句”中常常含着深刻的哲理,构成了魅力无限、丰富多彩的诗化语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12]高校思政课教学语言适当加点“文学味”,可以使抽象的理论知识变得有“画面感”“韵味美”,进而增强学生在课堂上的专注度,达到情感交流、知识汲取、思想提升的目的。例如,在高校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引“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与学生讲崇德修身重要性,借“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也”与学生谈理想信念重要意义,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与学生抒发爱国情怀,用“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与学生聊奋斗精神,等等。当然,倡导高校思政课教学语言要有文学气息,并不是说要刻意“引经据典”“旁征博引”,而是要结合教学内容顺其自然地融入。
(二)教学语言加入点“风趣味”
“风趣味”是指高校思政课教师要注重说话艺术和说话技巧,巧用形象生动、幽默风趣的语言。俗话说:“话有三说,巧说为妙。”如果思政课教师能够巧用幽默风趣语言来表达阐述深刻的道理,让课堂变得丰富多彩、趣味无穷,那么学生就会喜欢听教师的讲课,并且听得津津有味。长此以往,就能让学生对思政课的学习产生兴趣,并且积极地、主动地、开心地学习知识。高校思政课教学语言不能为了幽默而幽默,而是要将语言的幽默性与内容的科学性结合在一起,寓教于乐,让学生在趣味中学有所获。但是,那种单纯追求噱头与热闹,追求好玩与气氛,授课没有实质性内容的幽默语言对思政课教学是无益的,应当避免思政课教学语言幽默流于形式。因此,风趣幽默的语言要与课程内容相关,而且要有针对性,尽可能地融入学生关注度较高的幽默话题,以引起学生共鸣,用幽默形式传达课程知识和内在价值。
(三)教学语言加入点“时尚味”
时代在发展,教学的内容也在不断变化,教学语言也需要与时俱进,增强其时代感和吸引力。当前,随着互联网的快速普及,网络热词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其紧扣社会热点,吸引公众眼球,是当下最流行的时尚词语,备受青年欢迎。高校思政课教师要主动关注网络热词,尤其是备受学生追捧的热词,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巧妙运用,增加教学语言的“时尚味”。例如,巧用“蛮拼的”“点赞”“青春是用来奋斗的”“撸起袖子加油干”等,这些朴实而又积极、乐观的网络热词,既教育学生要勤奋刻苦、努力奋斗,又引导学生对党和国家的认同。当然,对一些消极、悲观的网络热词,也不一定要排斥,如“躺平”“摆烂”“佛系”等,可以结合教材中“正确的人生观”部分内容,设计教学主题“为什么‘躺平’人生不可取?”,分析“躺平”的错误根源,引导学生以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实现崇高的人生追求。但是,对于一些低俗网络热词,还是不要运用到高校思政课教学中,以减少对学生的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 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 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N].人民日报,2022-04-26(01).
[2][3][10][11]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1,2020:17,17,13,14.
[4][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中,2012:10,152.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875.
[6]习近平.“大思政课要”我们要善用之[N].人民日报,2021-03-07(01).
[7][9]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78,377.
[12]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