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教学研究

铸强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力量
骆郁廷
【摘要】中国式现代化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创造人民更加美好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新时代新征程,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要铸强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力量,用中国式现代化伟大成就增强信心,用中国式现代化美好愿景构筑同心,用中国式现代化创新理论铸凝民心,用中国式现代化奋斗精神砥砺人心,凝聚全民族的共识、意志、信念,把精神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不竭的力量源泉。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精神力量;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作者简介】骆郁廷,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北  武汉  430072)。
【原文出处】《思想理论教育》(沪),2023.2.4~11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攻关项目“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研究”(项目批准号:22&ZD008)。
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就要铸强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力量。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精神力量,把精神力量称为“心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物力、人力,更离不开心力,物力、人力要靠心力去凝聚、掌握和运用。当前,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就要增强信心、构筑同心、铸凝民心、砥砺人心,凝聚全民族的共识、意志、信念,把精神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不竭的力量源泉。
一、坚持用中国式现代化伟大成就增强信心
铸强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力量,就要坚持用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成就来增强全国人民的自信自强。信心就是一种精神力量。自信来自实践,成就铸就信心。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推动了中国的历史性发展,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伟大成就。“中国人民的前进动力更加强大、奋斗精神更加昂扬、必胜信念更加坚定,焕发出更为强烈的历史自觉和主动精神。”[1]运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历史事实和伟大成就教育、引导、鼓舞人民,就能进一步增强和坚定全国人民的现代化自信,焕发巨大的精神力量,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
1.坚持用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发展增强信心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一代又一代接力奋斗的现代化,是推动中国由传统农业国变为现代工业国、全面提升国家现代化水平的现代化。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稳步向前,成就斐然。毛泽东、周恩来等是新中国的开国元勋,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开拓者。新中国成立后的前30年,我国推进“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建立了独立而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成功研制了“两弹一星”,为中国式现代化揭开了序幕,奠定了重要基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式现代化进行了创新探索,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创新话语、中心任务和“三步走”的战略部署,着力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达到小康状态的中国式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人民,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开启了中国由世界大国走向世界强国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奋力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交了一份中国式现代化的亮丽的成绩单。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1495亿美元上升到2021年的17.727万亿美元,增长了118.6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222美元上升到2021年的12551美元,增长了56.5倍。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生产总值从54万亿元增长到114万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39800元增加到81000元。我国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从1950年的40.8岁提高到1978年的66岁,2021年已提高到78.2岁。互联网上网人数达10.3亿人,中国的上网人数、上网规模居世界前列,标志着中国的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中国式现代化使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GDP总量已稳居世界第二,人民生活在解决温饱、实现小康以后,正稳步迈向共同富裕的新阶段,人民生活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大上升,14亿多中国人对中国式现代化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有目共睹、信心倍增,认同感和凝聚力进一步增强,汇聚成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发展的磅礴力量。
2.坚持用中国式现代化的横向比较增强信心
坚持用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成就增强全国人民的信心,还要加强中国式现代化的国际横向比较,站在新的历史方位,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成就和全球影响。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来,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人类发展史上从未有过的历史奇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作为一个拥有十多亿人口的大国,现代化建设取得了经济高速发展、社会长期稳定、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的伟大成就。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GDP总量2000年还处于世界第六位,到2010年已先后超过了法国、英国、德国、日本,仅次于美国,上升到世界第二位,进入了世界GDP十万亿美元国家的行列,并且不断巩固提升在全球的地位。据世界银行的数据,2021年,中国GDP总值为17.727万亿美元,美国的GDP总值为22.996万亿美元,中国GDP总值占美国GDP总值的77.1%。目前,我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比重达18.5%,稳居世界第二位。同苏东剧变后的国家相比,2021年俄罗斯GDP总值为1.778万亿美元,中国GDP总值为俄罗斯GDP总值的近10倍。而在1991年苏联解体时,当年中国的GDP总值为3833.73亿美元,俄罗斯联邦的GDP总值为5179.63亿美元,是中国的1.4倍。经过30多年时间,中国的GDP总值从占俄罗斯GDP总值的74%发展到其10倍,这是多么强烈的反差。同发展中国家相比,2021年印度GDP总值为3.091万亿美元,中国GDP总值是印度GDP总值的5.7倍。因此,无论是同发达国家比,同剧变后的苏东国家比,还是同发展中国家比,中国的现代化成就都令人震撼,让人印象深刻。2013年至2021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到38.6%,远超同期以美国为首的G7国家总和的25.7%的平均贡献率。事实胜于雄辩,中国式现代化不仅促进了中国的腾飞,也促进了全球经济的增长,中国的现代化成就获得了中国人民的广泛认同,也得到世界上越来越多国家人民的了解和认同。成就增强“发展自信心”,[2]认同形塑奋斗凝聚力,中国式现代化的国际横向比较,有助于拓展中国人民的国际视野,增强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更加坚定不移地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3.坚持用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探索增强信心
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之一,是探索和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道路。“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3]道路正确与否,决定着我们能否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决定着党的事业的成败。战争年代,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从中国革命的实际出发,通过艰辛的探索,付出了血的代价,找到了一条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这就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条道路引导中国革命走向了胜利。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找到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的新道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历史经验,不断艰辛探索,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4]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5]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既不同于封闭僵化的老路,更不同于改旗易帜的邪路。西方式现代化道路,是充满“战争、殖民、掠夺”[6]的血腥罪恶的现代化道路,而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符合中国实际和人民根本利益的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长期探索奋斗创造出来的一条现代化新道路,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取得伟大成就的新道路,是产生国际影响、引起国际关注、受到广泛肯定和赞扬的现代化新道路。“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上升,国际上关于‘北京共识’、‘中国模式’、‘中国道路’等议论和研究也多了起来,其中不乏赞扬者。……我们始终认为,各国的发展道路应由各国人民选择。所谓的‘中国模式’是中国人民在自己的奋斗实践中创造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7]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8]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创造人民更加美好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已经引导中国人民取得了伟大成就,并将引导中国人民取得新的更大的成就。我们要充分认识和认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来之不易,增强道路自信,始终不渝地沿着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前进,以前所未有的历史主动精神、历史创造精神,信心百倍地书写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新篇章。
二、坚持用中国式现代化美好愿景构筑同心
铸强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力量,还要注重用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愿景构筑同心。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愿景是中国现代化预期目标的集中展现,是人民群众未来的、根本的、共同的利益的观念再现,是14亿多中国人民奋力推进现代化的实践指南。坚持用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愿景来团结凝聚全国人民,可构筑全国人民奋力推进现代化的共同思想基础,增强现代化建设的精神合力,推动全国人民万众一心投身现代化事业,同心共建现代化,同心共逐中国梦。
1.坚持用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构筑同心
党的二十大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9]擘画了新时代新征程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即到2035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是: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大幅跃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迈上新的大台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形成新发展格局,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10]党的二十大报告还强调把我国建设成为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贸易强国、航天强国、海洋强国、农业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文化强国、体育强国,并加快建设数字中国。党的二十大提出的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概括起来就是“强国复兴”,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把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新时代新征程的现代化,就是由实现小康状态的现代化,跃升到强国复兴的现代化,把我国由世界大国真正转变为世界强国,使中华民族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时代新征程的中国式现代化,是高质量、高水平的现代化,是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迈向世界前列的现代化,是创造人民更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我们要用中国式现代化的共同愿景来引导、动员、凝聚人民,团结全国人民,激发内在动力,自觉为实现共同的美好愿景和根本利益而奋斗。
2.坚持用中国式现代化的使命任务构筑同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强国复兴中国梦的时代。党的二十大昭告世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1]并发出号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要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坚定信心、同心同德,埋头苦干、奋勇前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12]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既是新时代新征程全党的中心任务,也是新时代新征程赋予全党全国人民的历史使命。“使命呼唤担当,使命引领未来。我们要不负人民重托、无愧历史选择,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以党的坚强领导和顽强奋斗,激励全体中华儿女不断奋进,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13]党的二十大把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新时代新征程的中心任务,意味着我们的各项工作都要紧紧围绕、自觉服务和全力落实这一中心任务,意味着全党全国人民要自觉担当起新时代新征程赋予的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意味着新时代新征程要以党的中心任务和历史使命来凝聚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共逐中国梦的磅礴力量,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新时代新征程,党的思想政治工作要以党的中心任务作为自身的中心任务,以时代的历史使命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神圣使命,坚持用党的使命任务来教育、凝聚、动员全国人民,使全国人民团结一心,投身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伟业,不断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3.坚持用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部署构筑同心
坚持用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愿景构筑同心,还要注重用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部署来凝聚全国人民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精神力量。党的二十大对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任务和战略安排作出了明确的部署。这就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总的战略安排是分两步走:从二○二○年到二○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二○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14]新时代新征程“新的两步走”的战略安排,是对我国原有现代化“三步走”战略安排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原有的中国式现代化“三步走”战略安排的第三步,是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现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发展迅猛,已经为提前达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以来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展和显著成就,审时度势,对我国到本世纪中叶所要实现的现代化战略部署和安排适时作了新的调整,提出从2020年到2035年,用15年的时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把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时间提前了15年。并提出,在此基础上,再用15年的时间,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把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部署同宏伟蓝图、中心任务结合起来,教育、引导、激励人民,加深人民对中国式现代化美好愿景的全面把握、深刻理解和高度认同,增强全国人民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主动精神、历史自觉精神和历史创造精神,为把美好愿景变为美好现实而不懈奋斗。
三、坚持用中国式现代化创新理论铸凝民心
铸强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力量,还要自觉用中国式现代化的创新理论立心铸魂、凝心聚力,加强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指导,增强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自觉。党的二十大报告集中阐述的中国式现代化创新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新时代中国现代化具体实际、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是对中国共产党创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理论的创新和发展。中国式现代化创新理论,围绕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如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根本问题,全面深刻地探索和回答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重大原则、发展道路、价值取向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现代化的重要思想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为新时代新征程坚持用中国式现代化创新理论铸凝民心、指导实践,提高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化水平,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创新性发展,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新时代篇章,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武器和正确的行动指南。新时代新征程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本质、道路、价值等创新理论来武装人民的头脑,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不断夺取中国式现代化的新胜利。
1.坚持用中国式现代化本质创新理论铸凝民心
坚持用中国式现代化创新理论立心铸魂、凝心聚力,就要坚持用关于中国式现代化本质的创新理论来武装人民的头脑,加深人民对中国式现代化本质的理解、把握和认同,坚定不移地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15]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最本质的特征和最大的优势。正是由于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中国式现代化才能始终坚持正确的性质和方向,增强全国人民的凝聚力,集中力量办大事,克服前进道路上的重重困难,不断把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千秋伟业推向前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内在的本质要求,“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16]“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17]正是由于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内在的本质要求,在引导人民认识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就要始终坚持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原则,“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发扬斗争精神”。[18]只有深入贯彻“五个坚持”的重大原则,才能更好地把握和坚持中国式现代化的性质和方向,不断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推向前进。
2.坚持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新理论铸凝民心
坚持用中国式现代化创新理论立心铸魂,凝心聚力,就要坚持用关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创新理论教育和武装人民,提高人民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思想认识、政治觉悟和实践自觉。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创新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是中国式现代化创新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说到底,是走向现代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坚持道不变、志不改,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19]走向现代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核心内容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经济建设兴国之要、四项基本原则立国之本、改革开放强国之路的有机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2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当代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引领时代发展的康庄大道,必须毫不动摇走下去。”[21]我们要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上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科学理论,认清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同社会主义现代化、同中国人民的美好幸福生活之间的本质的、内在的联系,“道不变、志不改”,自觉地沿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前进。
3.坚持用中国式现代化价值创新理论铸凝民心
坚持用中国式现代化创新理论立心铸魂、凝心聚力,还要用关于中国式现代化价值的创新理论教育人民,铸魂育人,凝聚民心,引导人民深刻认识、把握和践行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创新理论,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各种价值关系,始终坚持中国式现代化的正确价值取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创新理论与实践,集中体现为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创新理论。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创新理论,就是以“人民中心、人民至上、共同富裕”为核心的价值理念。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我们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22]共同富裕与两极分化是根本对立的现代化价值取向,两极分化是西方式现代化的必然结果,而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和价值取向。中国式现代化坚持共同富裕的价值取向,是因为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享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和价值,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是“人民中心、人民至上、共同富裕”的价值逻辑在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中的生动诠释。我们要处理好自富与共富、先富与后富的关系,不能只求个人富、少数人富、少数地区富,而不管其他人怎么样,要做到自富融共富,先富帮后富,后富赶先富,共同奔富裕。因此,我们要“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23]新时代新征程,思想政治工作要结合实际开展“四史”教育,特别是改革开放史和中国现代化发展史教育,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特别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创新理论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自觉坚持和践行中国式现代化“人民中心、人民至上、共同富裕”的价值理念,“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24]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朝着全体人民共建共享、共同富裕的方向深入发展。
四、坚持用中国式现代化奋斗精神砥砺人心
铸强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力量,就要始终运用中国式现代化的奋斗精神来砥砺人心,引导全国人民砥砺前行。中国式现代化美好愿景的实现离不开全党全国人民的拼搏与奋斗。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弘扬“奋斗精神”,反复强调“团结奋斗、共同奋斗、艰苦奋斗、接续奋斗”。在党的二十大结束后的记者见面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新征程上,我们要始终保持昂扬奋进的精神状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寄托着中华民族的夙愿和期盼,凝结着中国人民的奋斗和汗水。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长期实践探索的成果,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惟其艰巨,所以伟大;惟其艰巨,更显荣光。”[25]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孕育了奋斗精神,中国人民的奋斗精神又推动着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新时代新征程,思想政治工作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就要大力弘扬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奋斗精神,引导人民砥砺前行,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1.坚持用中国式现代化团结奋斗精神砥砺人心
坚持用中国式现代化奋斗精神砥砺人心,就要动员和激励全国人民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中国式现代化是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历史伟业。“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我国十四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6]中国式现代化是与14亿多人民的美好生活密切相关的现代化,是需要14亿多人民共同参与、共建共享的现代化,是发扬14亿多人民的首创精神不断开拓奋进的现代化,是创造历史、改变世界、开创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的现代化。这样一种超大规模的现代化,必须发扬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精神。人心齐,泰山移。人心散,事难办。没有全国人民的团结奋斗、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就不可能创造“我国十四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的历史奇迹。正如党的二十大报告所强调的:“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才能胜利。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充分发挥亿万人民的创造伟力。”[27]“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28]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最重要的就是要团结凝聚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党和国家事业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使党始终成为风雨来袭时全体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确保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确方向,确保拥有团结奋斗的强大政治凝聚力、发展自信心,集聚起万众一心、共克时艰的磅礴力量”。[29]新时代新征程,思想政治工作要运用中国式现代化的团结奋斗精神砥砺人心。一方面,要增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坚定不移跟党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政治意识和实践自觉。另一方面,要增强党员干部的群众意识和群众观念,坚持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站稳人民立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30]“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31]坚持党的领导,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凝聚起全民族的磅礴力量,就一定能把中国式现代化不断推向前进。
2.坚持用中国式现代化艰苦奋斗精神砥砺人心
坚持用中国式现代化奋斗精神砥砺人心,就要动员和激励全国人民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艰苦奋斗。“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32]“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同时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33]中国式现代化走的是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走过的现代化道路,完成的是人类历史上从未完成过的现代化的艰巨任务,中国的现代化事业注定不会一帆风顺。所以,我们要始终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一是要奋斗创造。党的二十大报告描绘了我国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愿景,然而要把宏伟蓝图和美好愿景变为现实,离不开我们的艰苦奋斗和辛勤汗水。任何美好的理想要变成现实,都离不开人们的辛勤劳动和奋斗创造。“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给我们开辟了一条到达理想境界的道路,而理想境界的实现还要靠我们的辛勤劳动。有些青年人以为到了社会主义社会就应当什么都好了,就可以不费气力享受现成的幸福生活了,这是一种不实际的想法。”[34]今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仍然需要全国人民尤其是广大青年的辛勤劳动和奋斗创造。中国式现代化是等不来的,也是“躺平”躺不来的。“躺平”不可取,“躺赢”不可能。唯有艰苦奋斗,才能把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和美好愿景逐步变为现实。二是要攻坚克难。中国式现代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事业,是造福中华民族千秋万代的历史伟业。“越是伟大的事业,越充满艰难险阻,越需要艰苦奋斗,越需要开拓创新。”[35]中国式现代化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实现的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现代化,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只有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才能不断地攻坚克难,把中国式现代化不断推向前进。三是要突破重围。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36]“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37]面对国内外矛盾、困难的相互交织与影响,特别是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的围追堵截和打压遏制,思想政治工作要引导人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38]坚定信念信心,防范化解风险,奋力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
3.坚持用中国式现代化长期奋斗精神砥砺人心
坚持用中国式现代化奋斗精神砥砺人心,就要动员和激励全国人民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长期奋斗。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个长期奋斗的历史进程。中国人民经过长期艰苦奋斗,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接力跑,我们要一棒接着一棒跑下去,每一代人都要为下一代人跑出一个好成绩。”[39]“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40]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奋斗,推动了中国式现代化一步一步向前发展。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为开拓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前提。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式现代化进入了创新探索时期,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伟大成就,实现了由“站起来”向“富起来”的转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随着全面深化改革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践推进,我国正在实现由“富起来”向“强起来”的历史性转变。党的二十大的召开,标志着我国进入了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41]新时代新征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使命,已经历史地落在了全国人民尤其是当代青年的肩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不仅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而且前路漫漫,任务艰巨,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接力奋斗。思想政治工作要引导人们特别是当代青年,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接力奋斗,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奋力实现既定目标,以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清醒不懈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42]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赛道上跑出最好的成绩,努力创造更加灿烂的明天。
参考文献:
[1][2][6][9][10][11][12][14][15][16][17][18][19][22][23][26][27][28][29][32][33][36][37][38]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22-10-26.
[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6.
[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35.
[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10.
[7]习近平关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63.
[8][13][20][24][4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
[2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184.
[25]习近平在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强调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N].人民日报,2022-10-24.
[30][31][35][42]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N].人民日报,2021-11-17.
[34]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26.
[39]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43-44.
[40]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9: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