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教学研究

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根本遵循
杜玉华 柳红
【摘要】“五个牢牢把握”是对党的二十大精神丰富内涵的集中概括,为促进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了根本遵循。牢牢把握过去5年工作和新时代10年伟大变革的重大意义,帮助大学生坚定“四个自信”;牢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帮助大学生深刻领会党的创新理论的思想精髓;牢牢把握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帮助大学生明确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方向;牢牢把握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的重要要求,促进大学生坚定自觉做到“两个维护”;牢牢把握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激励大学生团结拼搏。
【关键词】党的二十大精神;“五个牢牢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
【作者简介】杜玉华,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柳红,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240)。
【原文出处】《思想理论教育》(沪),2023.4.68~74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必须“牢牢把握过去5年工作和新时代10年伟大变革的重大意义,牢牢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牢牢把握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牢牢把握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的重要要求,牢牢把握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1]这“五个牢牢把握”是对党的二十大精神丰富内涵的集中概括,为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牢牢把握过去5年工作和新时代10年伟大变革的重大意义,帮助大学生坚定“四个自信”
党的二十大用“极不寻常、极不平凡”凝练总结了党的十九大以来5年的工作,全景式全方位回顾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新时代10年所取得的伟大成就。过去5年间,党带领人民有效应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香港局势动荡变化、“台独”势力分裂活动和外部势力干涉台湾事务的严重挑衅以及国际局势急剧变化等重大风险挑战,“攻克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2]新时代10年间,党和人民经历了建党100周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件具有重大意义的大事。随着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推进,党和国家的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集中体现在理论创新、党的领导、战略部署、脱贫攻坚、新发展理念、全面深化改革、对外开放战略、全过程人民民主、意识形态建设、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生态文明建设、总体国家安全观、强军目标、“一国两制”、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从严治党等16个领域、方面。这些成就和变革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里程碑意义:一是党在新时代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过程中被锻造得更加坚强有力;二是中国人民在新时代的拼搏奋进中展现出更加强烈的历史自觉和主动精神;三是改革开放在新时代的纵深推进中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四是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中国高效的现代化建设中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
过去5年工作和新时代10年伟大变革蕴含着丰富的育人价值。一方面,新时代取得的全部成就和发生的全部变革,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具有十分紧密的内在联系。前者既是后者实践产生的直接结果,同时又是对后者优越性的充分证明和集中展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3]讲清楚这些成就和变革及其对党、中国人民、改革开放、科学社会主义、中华民族的重要意义,能够帮助大学生深刻感悟新时代党的各项战略方针、战略部署和战略举措等都是完全正确的,进而自觉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自信。另一方面,这些成就和变革是对新时代现实社会生活的系统概括和总结。2021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强调:“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4]社会即课堂,推动跟现实社会生活紧密结合的“大思政课”建设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普遍共识,也成为思政课建设的发展方向。把过去工作和新时代伟大变革融入思政课教学,让大学生全面了解过去5年和新时代10年党领导全国人民“干了什么”以及“干得怎么样”,这是对“大思政课”重要部署的生动、具象的贯彻。
将牢牢把握过去5年工作和新时代10年伟大变革的重大意义融入思政课教学,应着重用好实证教育策略和比较教育策略。所谓实证教育,就是基于事实和证据的教育。实证教育策略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或要求:一是客观性,坚持以确凿的客观事实和证据为基础,不被个人的主观愿望或偏见所左右;二是可量化性,努力获得对事物特征和变化的“度”的具体把握,而非仅限于对事物抽象地、模糊地描述;三是有定论,能够根据事实和证据得出确切的结论,而非无休止的质疑或争论。[5]适当运用新时代以来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国防、外交等领域建设的相关统计数据和声像资料,通过提高教学内容的客观真实性,可以大幅度提升思政课教学的有效性。比较教育,则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进行考察,寻找其异同,探求事物发展普遍规律与特殊规律的一种教育方法。比如,以时空为标准,可以对事物做横向比较分析与纵向比较分析。其中,横向比较就是对同一空间内同时并存的各种事物的既定形态进行比较;纵向比较就是对同一事物在不同时期的形态进行比较,通过对事物发展变化过程的认识揭示出事物的发展规律。对于比较复杂的问题,往往既需要横向比较,也需要纵向比较,这样才能全面把握事物的本质及其发展变化规律。思政课讲授新时代伟大变革时,可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国防、外交等不同视角,在对党的十八大以来与十八大以前的建设进行纵向比较分析的同时,也对中国发展的状况与同一时期世界平均发展和世界其他主要国家发展的状况开展横向比较分析。这样能够促进大学生深刻感悟新时代中国发展变革之大和不易,从而坚定“四个自信”。
二、牢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帮助大学生深刻领会党的创新理论的思想精髓
毛泽东指出,马克思主义虽然有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几门学问,但基础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如果没有学通马克思主义哲学,我们就不会有共同的语言,更不会有共同的方法。[6]哲学是整个思想理论形成的基础,哲学的成熟是思想理论走向成熟的必然要求和重要标志。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所谓世界观,是指人们对世界的总的根本观点和看法,主要回答世界“是什么”的问题,属于认识和解释世界的范畴;方法论则指人们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主要回答“怎么”改变世界的问题,属于改造世界的范畴。众所周知,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是人类创造历史的两种基本活动。认识世界的目的不仅在于解释世界,更要改造世界。一般来说,世界观是“看法”,方法论是“方法”,看法优先于方法。正因为如此,世界观指导决定着方法论,而方法论则是对世界观的贯彻,往往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方法论。哲学基础上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形成在思想理论的形成、发展、成熟的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丰富的实践基础上,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不断进行理论探索与理论创新,创造性地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真学、真懂、真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要“知其言”,更要“知其义”和“知其原义”;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和“知其所以必然”。其中,“义”和“原义”、“所以然”和“所以必然”,最主要的所指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7]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学习贯彻新时代以来党的创新理论,其首要任务就是理解把握它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并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根本立场观点和方法。
党的二十大第一次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层面提炼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和思想精髓,并进行了系统阐述。第一,必须坚持人民至上。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作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党,其理论创新必须扎根于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成为指导人民实践的强大思想武器。第二,必须坚持自信自立。马克思主义是鲜活的、具体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实际运用要随时随地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中国的问题要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并由中国人自己来解答,把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中。第三,必须坚持守正创新。马克思主义不是僵化的教条,而是随着实践不断发展着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对待马克思主义,既要坚持其根本立场观点方法,不允许有任何形式的歪曲,同时又要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新的贡献。第四,必须坚持问题导向。任何一种先进的思想理论,都能够回答和解决时代问题。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应增强问题意识,聚焦主要问题,把回答并指导解决问题作为党的理论创新的根本任务。第五,必须坚持系统观念。系统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或部分根据一定结构组成的有机整体,事物都是作为系统而存在、发展的,总是处于与其他事物的普遍联系之中。推进党的事业发展,应把握好全局与局部、当前与长远等一系列关系,提高战略思维、辩证思维等一系列思维能力。第六,必须坚持胸怀天下。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理想与根本追求。党既要有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家国情怀,也要有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世界担当,积极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作出贡献。这“六个坚持”贯穿于党的创新理论的形成发展全过程和全部内容之中,是党的创新理论的思想精髓和灵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和方法论及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的提出和系统阐发,标志着党对创新理论的认识深化和提升到哲学层面,开辟了党的创新理论的哲学新境界。
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和方法论及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的“六个坚持”,是一个环环相扣、步步递进、逻辑严密但又各有侧重的有机整体,分别从根本立场、立足基点、科学态度、重要途径、思维方法、宏大格局等多个方面推动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丰富和继续向前发展。“六个坚持”的新论断,体现了党的创新理论根本性与现实性、价值立场与科学态度、民族性与世界性等的高度统一。
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融入思政课教学,拓展了思政课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思政课以往主要围绕创立的社会历史条件、核心要义、主要内容、理论特质、历史地位等方面开展对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教学,较少从哲学的高度讲授其世界观和方法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有着鲜明主题、全面系统、严密逻辑、丰富内涵的科学理论体系。“六个坚持”用简明、通俗易懂的语言概括揭示了它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能够帮助大学生从哲学高度深刻领会党的创新理论的本质和精髓要义,使党的创新理论成为指导大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强大思想武器。
三、牢牢把握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帮助大学生明确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方向
实现现代化是世界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发展的共同目标。现代化涉及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接续努力。一百多年来,党一直把现代化作为自己孜孜以求的奋斗方向。“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不懈奋斗、勇于探索、不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历史。”[8]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对现代化建设在认识上的更深入、战略上的更成熟和实践上的更完善,党加速了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进程。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从现在起,党的中心任务就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为了完成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党的二十大进一步深化了对中国式现代化内涵的认识,创造性地概括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重大原则,系统构建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这是党的理论探索的一个重大创新成果,也是丰富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扎根中国大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度契合中国实际,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为人类社会现代化开辟了新道路”,[9]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既具有经济工业化、政治民主化、文化大众化、社会生活城市化等世界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又有着基于中国国情的鲜明特色,即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涉及面广,其中,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式现代化最重要的本质要求。这两个本质要求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在国内要做到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以及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而在国际上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从本质上来说,中国式现代化就是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而不是其他别的什么现代化。由于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仍在加速演进,全球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国内改革发展稳定面临许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党的二十大有针对性地提出并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前进道路上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人民为中心、深化改革开放和发扬斗争精神等五条重大原则。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党对现代化建设100多年艰辛探索的科学总结,回答了党在新时代新征程要“干什么”“怎么干”等重要问题,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确立了行动指南。
中国式现代化是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自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始终相伴相随,两者是同一过程中两个不同的方面。一方面,现代化是党一以贯之的追求。党不仅在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确立的“工业化”的现代化目标拓展到“四个现代化”,进入新时代后又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提出的“中国式的现代化”的基础上正式形成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另一方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一切奋斗、牺牲和创造的主题。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所作的重要判断。毋庸置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的核心议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是某一个或某几个领域、方面的复兴,而是全领域、全方面、全方位的变革和复兴,必然经历一个分成若干阶段的长期过程。解决温饱、实现总体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全面建成现代化强国,是不同时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若干阶段性目标,且这些阶段性目标梯次推进,直至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目标。历史证明,只有中国式现代化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所需要的物质基础、制度基础、思想基础、社会基础。
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融入思政课教学,能够帮助大学生明确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方向。道路是实现目标的具体途径。自进入近代社会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成为中国人民的历史夙愿和美好期盼。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发展既不能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能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只有深入理解并锚定党在新时代新征程的中心任务,明确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方向,大学生才能克服“老路”和“邪路”所带来的种种思想困扰,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这条“新路”和“正路”上行稳致远。
四、牢牢把握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的重要要求,促进大学生坚定自觉做到“两个维护”
自我革命是自我反思、自我否定、自我完善、自我超越的一种积极的、主动的革命性行为。党的历史表明,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善于依靠自身力量纠正自己的错误不断走向成熟和强大的党。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最鲜明的品格和最大的优势,也是区别于世界上其他政党的重要标志。对于如何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毛泽东在延安时期找到了“民主”第一个答案,而党的二十大明确指出,党又给出了第二个答案,即坚持“自我革命”。自我革命是党永葆先进性的根本政治要求。
勇于自我革命是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的必然要求。早在1957年的一次干部会上,邓小平就指出:“过去的革命问题解决得好不好,关键在于党的领导,现在的建设问题解决得好不好,关键也在于党的领导。”[10]在中国办任何事情,都离不开党的领导。正如党的二十大所强调的:“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11]在领导中国建设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中,我们党具有显著优势:其一,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一直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与拥护,具有巨大的社会影响力和号召力;其二,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指导,能够制定正确的战略方针和政策;其三,集中了全社会的大批先进分子,能够提供各方面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其四,形成了严密的组织体系,有科学的组织原则和严格的组织纪律。但是,党要领导好各项事业,是有条件的,并不是只凭执政党地位的确定就能够一劳永逸,而是需要勇于并善于不断进行自我革命,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新时代以来,党仍然面临长期执政、市场经济、改革开放、外部环境等带来的严峻考验,党自身的建设,特别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也仍然存在许多顽固性、多发性问题,必须持之以恒地继续推进自我革命。
勇于自我革命是党引领社会革命的内在要求。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提出,资本主义结束之后的未来社会,将经历“过渡时期”“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和“共产主义高级阶段”三个不同阶段。列宁根据俄国社会主义的具体实践,把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称作社会主义社会,并根据社会主义的不同成熟程度提出了“初级形式的社会主义”“发达的社会主义”“完备形式的社会主义”等概念。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明确区分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建成”,指出:“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还刚刚建立,还没有完全建成,还不完全巩固。”[12]后来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毛泽东又将社会主义阶段划分为“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和“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两个不同阶段。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大论断,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提出了“新发展阶段”的崭新概念。从本质上来看,这些不同发展阶段的划分都属于社会革命。所谓社会革命,是指人们改造社会的重大变革。当生产力的发展受到现存的生产关系以及维护这种生产关系的上层建筑阻碍时,人们就要开展社会革命,通过改变旧的生产关系及其上层建筑使被束缚的生产力获得解放,从而推动社会继续向前发展。社会革命是新旧社会发展阶段跃升的决定性环节,且涉及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各个方面,注定要经历一个复杂的、艰巨的、长期的过程。社会革命的复杂性、艰巨性、长期性对居于领导地位的党提出了自我革命的要求。马克思、恩格斯提出:“推翻统治阶级的那个阶级,只有在革命中才能抛掉自己身上的一切陈旧的肮脏东西,才能胜任重建社会的工作。”[13]列宁强调,党只有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并不断改正自己的错误,才能取得事业的成功。[14]毛泽东指出,党员的思想和党的工作同房子或人的脸一样,会沾染灰尘,应该经常打扫和洗涤。[15]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这些论述都体现了党坚持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自觉性和必然性。
把党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重要要求融入思政课教学,能够帮助大学生增强对党的认同,坚定自觉地做到“两个维护”。“两个维护”是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方针政策的根本要求。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经验教训深刻揭示了“两个维护”的极端重要性。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之所以仅存在了短短72天后就在国内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下失败了,除了因为敌人的强大之外,也与巴黎公社自身缺乏权威和集中领导有关。对此,恩格斯指出:“巴黎公社遭到灭亡,就是由于缺乏集中和权威。”[16]为了反对共产主义运动中出现的无政府主义倾向,列宁明确地提出无产阶级必须“实行无条件的集中制和极严格的纪律”。[17]如果一个政党不能自我革命,不能维护党中央权威和党的领袖核心地位,党的组织就会陷入混乱,丧失民心,最终亡党亡国。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等都与执政的共产党和领导人的权威消解丧失紧密相关,其教训十分深刻。只有深刻理解了党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大学生才会坚信党始终是中国人民应对风险挑战的主心骨,从而发自内心地认同党的领导,坚定自觉地做到“两个维护”。
五、牢牢把握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激励大学生团结拼搏
团结奋斗从主题到内容、从开头到结尾贯穿党的二十大报告全篇。与以往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强调“不懈奋斗”“努力奋斗”不同,党的二十大第一次将“团结奋斗”上升到大会主题的高度,提出新时代10年变革是人民团结奋斗赢得的历史性胜利,并明确指出“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号召全国各族人民“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18]
团结奋斗是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创造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因素。人民群众进行的物质资料生产创造了社会物质财富,解决了人们衣食住行等基本生存问题,创造了人们从事精神活动所必需的物质手段和物质前提。同时,人民群众从事的社会实践活动也是人类社会一切精神文化财富的源泉和推动一切科学文化发展的动力。人民群众不仅创造了社会财富,而且也创造并不断改变着社会生产关系,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需要注意的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过程,是一个由无数具有独立意志和目的的主体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产生的无数相互交错的力量形成合力的过程。在人民群众的众多力量之中,只有通过协调产生的协作力才是实现社会发展目标的最终力量。正因为如此,人民群众是在共同协作中创造历史的。
团结奋斗是中华民族绵延发展的历史经验。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具有团结奋斗的优良传统。“二人同心,其利断金”“人心齐、泰山移”“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众志成城”“众人拾柴火焰高”等成语、俗语、格言,都体现了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价值追求。自古以来,中国一直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一部中华民族发展史,就是一部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共同奋斗的历史。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始终把团结奋斗作为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重要法宝。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紧密团结广大农民,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党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取得了伟大的抗日战争胜利;党与人民团结一心,赢得了全国性胜利,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调动一切直接的和间接的力量,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开发大庆油田、建成红旗渠、发射“两弹一星”等,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基本物质基础。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党带领各族人民发愤图强,持续推进改革开放,创造了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有效的体制机制保证和较充裕的物质条件。
团结奋斗是新时代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需要。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践中,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但其具体利益由于不同层次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分工而存在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这就需要在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积极发扬团结奋斗精神,不断拓展人民共同利益的范围,广泛凝聚共识。同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团结才能胜利,奋斗才会成功。”[19]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党必须团结依靠广大人民,尽最大可能汇聚全体人民的力量,共同奋勇搏击。
把牢牢把握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融入思政课教学,能够激励大学生团结合作、努力拼搏。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续努力。作为社会中最有生机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青年是国家、民族的未来和希望。而高校大学生是青年群体中的中坚力量,更肩负着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重任。只有广大青年大学生有理想、敢担当、善合作、能吃苦、肯奋斗,国家才能强大,民族才能复兴。
总之,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作为一条红线贯穿于“五个牢牢把握”的各个部分,使其成为一个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五个牢牢把握”分别从变革成就、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领导力量、精神状态,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所涉及的一系列重要问题。“五个牢牢把握”为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政课提供了根本遵循。
参考文献:
[1][19]习近平在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时强调 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号巨轮乘风破浪扬帆远航[N].人民日报,2022-10-18.
[2][11][18]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22-10-26.
[3]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求是,2020(17).
[4]“‘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微镜头·习近平总书记两会“下团组”·两会现场观察)[N].人民日报,2021-03-07.
[5]袁振国.实证研究是教育学走向科学的必要途径[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3).
[6]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96.
[7]林建华.“五个牢牢把握”:学习二十大精神的“金钥匙”[N].北京日报,2022-10-31.
[8]杜玉华,王晓真.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理论基础、历史进程及实践转向[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
[9]杜玉华.新动力、新道路、新形态:中国改革开放的世界意义[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9(1).
[10]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64.
[12]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14.
[1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43.
[14]列宁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66.
[15]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96.
[1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75.
[17]列宁全集,第3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