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教学研究

习近平语言艺术对高校思政课话语体系拓新探析
汪金英 麦心念
【摘要】话语是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中的重要因素,高校思政课话语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所在。通过对习近平总书记语言艺术的特征分析,挖掘出其中蕴含的底气、文气、地气、生气,分析其对高校思政课话语体系拓新的价值指引——以“理”说服人、以“言”吸引人、以“实”取信人、以“情”感化人,得出高校思政课话语要夯实理论根基以增加底气、丰富话语内容以提升文气、转换话语方式以接足地气、把握好“事时势”以平添生气等几个方面进行拓新的启示。
【关键词】习近平语言艺术;高校思政课;话语体系
【作者简介】汪金英,女,辽宁开原人,博士,东北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研究方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麦心念,女,辽宁大连人,东北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原文出处】《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黄石),2023.5.63~69
【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毛泽东邓小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2572021DF08);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群建设研究”(GJB1421254);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三个转化’问题研究”(SJGSY2020031)。
话语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中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着作为语言实践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高校思政课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载体,提升高校思政课话语效能、拓新高校思政课话语体系是新时代给话语供给者提出的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的语言有底气、文气、地气、生气,有着极为丰富的艺术性,为高校思政课讲好马克思主义的“大道理”、注入话语新表达的“活水”、上出高校思政课的“烟火气”、培植有情感温度的“枝叶关情”提供了价值指引。习近平语言艺术为我国高校思政课的话语体系建设提供了一个范例和参考,使整个话语体系不断拓展,高校思政课话语体系在学习习近平语言艺术的过程中,能够不断提升语言的解释力、生命力和感召力,也能满足大学生对不同话语内容的要求[1]。
一、习近平语言艺术特征
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表达凸显出他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妙语天成;其话语能言之有理、言之有文、言之有情、言之有势;其语言艺术体现在蕴底气、彰文气、接地气、富生气。
(一)言之有理,蕴理论坚实的深厚底气
习近平总书记的语言独具特色,有着极强的艺术性。这种语言艺术源于他自身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超凡的理论造诣,体现了他作为一名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的洞察力、战略眼光和理论建树。习近平总书记的语言以理论事、以理启思、以理服人,在开展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源源不断地传递、传播、传承马克思主义理论。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中的“理”体现在他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创新理论丰富内容。他的一系列思想与观点的艺术表达显现出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在守正创新中,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说道:“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灵魂。[2]”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新时代中国之“的”,其全面深刻的论述以及金句频出的经典话语,为新时代改革开放指引方向。习近平话语之所以有这样的自信,是因为他拥有坚定的政治素养,具备治国理政的“战略思维”和宽阔的大局视野。习近平总书记说:“马克思主义指引中国成功走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康庄大道。”[3]其语言以坚实的理论基础明确政治方向,掷地有声。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作为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信念非常重要,全党要不断提高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中国的具体情况结合起来的能力。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包含了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他的表达在诠释马克思主义深刻内涵的同时也在对其进行丰富与发展,为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二)言之有文,彰刚柔并济的中华文气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4]”短短一句显露了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怀。无论是会议还是讲话,他都能对优秀的中华文化元素广征博引,其语言表达在中华文气的渲染下纵横捭阖,主要表现有三点:一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古典诗词心向往之,善于用典,诗文典籍信手拈来,在引经据典中抒大情怀,展大格局。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二十五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上,他用“享天下之利者,任天下之患;居天下之乐者,同天下之忧”[5]指出要切实排解民生忧难。全球发展高层对话会上,他用“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6]表达他对人民盼望生活安康、社会安宁的关切;二是习近平总书记偏爱修辞手法,善用比喻,妙喻迭出,在明喻与隐喻之间彰显刚柔并济。例如,习近平总书记用紧紧抱在一起的石榴籽形象生动地比喻民族团结,意味深长地用“庙里的泥菩萨,经不起风雨”指出党员不能畏首畏尾,要勇于担当作为;三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故事偏爱有加,善讲故事,在一个个贯历史文化之“道”的故事之中,化深奥为具体,大大提升语言的丰富性和感染力[7]。
(三)言之有情,接贴近生活的亲民地气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坚持走人民的道路,走进人民的生活。他的讲话内涵深刻、高屋建瓴,句句为民、字字含情,既有高度,又接地气,能蕴大智慧于平凡之中。他的话语风格能够贴近生活、贴近基层、贴近群众,极具特色,富含“泥土味”。一是朴实直白。习近平总书记善于运用得体而又简单的语言,将群众认为晦涩的大道理,转变成人民群众能够理解的日常生活用语。例如“苍蝇老虎一起打”“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之类的俚语白话。朴实的表达更能够结合实际、切合实际、符合实际,说到群众的心坎上;二是喜闻乐见。诸如“蛮拼的”“为人民点赞”等富有时代气息的网络用语,在用直抒胸臆的鲜活表达传递情感态度的同时,也能用生活气的语言缩小与人民群众的距离,让听众心领神会;三是平易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的肢体语言亲切宽厚,举手投足间不摆架子、不讲空话,尽显为民、亲民情怀。习近平总书记平易和蔼、沉稳不迫的语态,可亲可敬、从容大方的肢体语言同样会给人一种亲和的感觉[8]。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吐鲁番市考察调研时,他笑着问当地百姓:“都爱吃些什么”。在新疆大学考察时,他翻开桌面上的书籍,同师生们亲切交流。在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时,他在灶台边撸起袖子做年馍、围坐在客厅里话家常、在田间地头里谈生活,他的语言表达能传递出深深的为民情怀,能够心系百姓,与群众心连心。
(四)言之有势,富伟大复兴的蓬勃生气
挑战与变局之下,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观念也随着各项事业发展的大变革而不断更新,充满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蓬勃生气。习近平语言中的蓬勃生气一是体现在习近平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论述。2021年,《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的三个“飞跃”,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发展历程中掷地有声的总结,反映了中华民族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的主旋律,气势如虹地向世界郑重宣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稳步走在奔向复兴的大道上。二是体现在团结人民、鼓舞士气。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提纲挈领的讲话大开大合,语言极富气势,振奋人心。“这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光荣!这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光荣!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9]几句话气势磅礴,极富感染力和生命力,令人心潮澎湃。三是体现在对青年人的寄语与鞭策。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人的寄语与鞭策中的蓬勃生气极为充实。例如,“在青春的赛道上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10]号召青年在追求学业的过程中融入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许多重要的讲话中都饱含着热情和期望,深情的嘱托饱含着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奋勇前进的勃勃生命力。
二、习近平语言艺术对高校思政课话语体系拓新的价值指引
习近平总书记话语表达彰显出的艺术性是他坚定的政治信仰、渊博的学识眼界、深厚的理论素养不断积淀而成的。他精巧绝伦的语言艺术能够化抽象为具体,将党的创新理论生动形象地阐释出来,在新时代传递出主旋律。话语作为承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主要载体,是高校思政课教育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键连接,同时二者以话语作为纽带实现有机联系。在习近平的语言艺术之中,高校思政课话语不断吸收精华,在探索和创新中打好学精悟透经典、密切联系实际、巧妙话语转化、构建平等交流的高校思政课育人“组合拳”,即以“理”说服人、以“言”吸引人、以“实”取信人、以“情”感化人。
(一)能以“理”说服人,讲好马克思主义的“大道理”
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11]马克思主义是思政课的根基,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应有之义和必然选择。在习近平语言艺术为高校思政课话语拓新指明了的方向后,高校思政课话语便能够从讲清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要求不断进阶攀升,进入能够讲活马克思主义“大道理”的场域之中。高校思政课堂上想要把道理讲深、讲透,关键的发力点在于如何讲活。习近平语言艺术为高校思政课话语提供了有效参考和范式,丰厚的知识基础、联系实际的理论表述、以典传意的精炼表达都是高校思政课话语拓新的目标。习近平语言艺术为高校思政课话语拓新赋能,推动其话语不断发展,从而能更好地讲活道理,进而讲好“大道理。”高校思政课话语体系艺术化拓新成为讲好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一教学核心内容的鲜亮特色和必然选择,深化大学生对时代特点的把握与认识。高校思政课话语加强语言艺术,体现语言的活力,营造出自由的语言氛围,让道理生动鲜活起来。
(二)能以“言”吸引人,注入话语新表达的“活水”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高校思政课是一门语言艺术课。面对新时代的大学生受众,高校思政课不是一味地宣读文论,而是需要不断提升话语能力,加强话语的艺术表达,把“知其然”讲出“知其所以然”。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要在改革中不断提高。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及时更新与丰富关键体现在话语上的新表达。习近平总书记在一次次讲话与座谈中展现出的语言艺术引人入胜,极富思想韵味,为高校思政课话语的更新与丰富提供了最佳的借鉴,是为高校思政课话语“清渠”注入的“活水”[12]。深刻体悟习近平总书记语言艺术中蕴含的思政意涵,对高校拓新思政课话语体系、更新思政课话语供给、用学生“听得懂、听得进”的语言上好高校思政课有着极强的指导意义。
(三)能以“实”取信人,上出高校思政课的“烟火气”
高校思政课的话语表达如果一味拘泥于理论灌输就会变得索然无味。要联系生活实际、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才能上出高校思政课的“烟火气”。习近平语言艺术体现出的亲切就是“燃旺”高校思政课话语、增添高校思政课“烟火气”的法宝。说能让人听懂的“白话”、取贴近实际的生活素材、用亲和慈爱的肢体语言可以使高校思政课话语的表达取得良好的反馈。有“烟火气”的话语能够得到学生的认可,让其感受到实在,同时真正让高校思政课接上地气,不断地接近学生,激发他们的热情,构建出良性沟通交流的循环圈。
(四)能以“情”感化人,培植有情感温度的“枝叶关情”
话语表达如果能注入情感就能实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习近平总书记把人民放在心上,做群众的贴心人,他的亲民之言、乐民之举能够汇人心、聚众力,以“情”感化人。在学习、运用和转化习近平语言艺术的过程中,高校思政课教师能够对习近平总书记深厚的为民情怀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从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教师的要求和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期待出发,能够把握高校思政课话语表达中的语言表达艺术,并以此加深理解,把情感倾注于话语表达之上,将其作为教学实践过程中的行动指南,使高校思政课提质增效。此外,高校思政课话语体系在习近平语言艺术的影响下不断拓新,也能进一步消除大学生与思政课之间的隔阂,提高师生之间的亲近感,加强针对性,从而适应大学生在成长成才过程中的需要和期望,在讲好理论的基础上,打动人心、启迪智慧,让学生在思政话语浸润间涵养深广情怀,把自身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成为有情感温度的“枝叶关情”。
三、习近平语言艺术对高校思政课话语体系拓新的实践启示
要提高高校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和针对性,就必须要拓新高校思政课的话语体系。习近平语言艺术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传播具有重大的启迪作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用习近平语言艺术来拓新高校思政课话语体系,能使高校思政课话语增底气、提文气、接地气、添生气,从而使高校思政课更有深度、力度和温度。
(一)夯实理论根基以增加底气
一是提升话语主体政治素养。高校大学生正处在“拔节孕穗”的重要阶段,他们的思想逐步成熟,思想也越来越活跃,更需要良好的教育与正确的引导。高校思政课对提高其综合素质与道德品质等方面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只有具有良好政治素质和坚定政治信念的高校思政课教师,才能说出真正的有说服力的话语、有理论的语言。作为高校思政课的话语传播主体,教师政治素养要强,要在常学常新中扎实理论根基,不断积淀知识,提升理论素养,以此增加高校思政课话语的力量与底气。话语有力量、有底气,学生才能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二是准确把握理论话语供给。高校思政课话语要在常思常研中实现有效的高校思政课话语供给,要正确把握科学、合理的话语,以此不断扩充话语内容,不断加强话语供给的时效性、价值性,进而提高话语提供手段的技术化、艺术化。面对西方“话语出口”战略和多元的意识形态冲击,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善于发现问题,不断打磨思政课话语,在思辨与深入研究中回应学生所需,找到话语更新的规律,推进话语创新。同时要大浪淘沙般选准有意义的科学话语供给,筛选时政热点、典范素材、艺术表达等话语素材,让高校思政课话语在信息化的浪潮中立住脚跟,让高校思政课话语活起来,富有生命力[13]。
三是拓展教师综合知识视野。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常悟常进,面对大学生,应该要多讲“含金量”高的话,不断丰富话语内涵,优化话语表达,使说出来的话有效管用。想要优化话语表达,高校思政课教师就要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既要有深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根基,又要对其他社会科学、哲学以及自然科学知识有一定程度的涉猎。就马克思主义的基础理论来说,其自身就是一个内容丰富、逻辑严密、浩瀚的知识体系,如果教师的知识面不够,就无法准确地把握、透彻地阐述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并将其清楚明白地讲解。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下,高校思政课教师若不能将其学好,没有渊博的知识与广阔的知识涉猎,就没有办法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规律与变化,就更无法向学生用科学、全面的话语针对学生的思想困惑作出解答。
(二)丰富话语内容以提升文气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资源,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主要教学资源,可以极大地提高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并以此为依据,拓展、拓新高校思政课的话语体系,不断加强高校思政课话语的文气,在特定的文化价值指向中讲清道理。
一是引经据典增添魅力。中华文化中的诗文典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高校思政课话语体系的更新中,一方面要做到贯穿古今,善用诗文。将课程中的学术话语和人物表现与诗文艺术的话语表达进行恰当地融合,教育和引导学生更好地认识和认同中华文明,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与认同,树立并坚定学生的文化自信。在诗文浸润的语言氛围中,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做中国人的“三气”,即志气、骨气与底气。例如在思政课话语表达中,用“位卑未敢忘忧国”传递热爱祖国的伟大精神;用“学不可以已”倡导学生要不断发展,终身学习;用“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象征做人要有君子品格,通达事理,明辨是非,为人正直。高校思政课的语言要带有中国特色,说好中国话语,能够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在语言艺术的方圆间见厚重的历史积淀与极富穿透力的文化底色。能够显示出高校思政课话语的智慧与风格,不移教育根基、不失文化本色,在意蕴悠长的诗词歌赋所培植的沃土之中汲取养分。另一方面要做到以事寓理,善用典故。高校思政课要利用好典故讲清楚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发展特色、精神追求、丰厚滋养与突出优势。欲知大道,必先知史,历史起承转合间流传下来的典故蕴含着各种教育和示范意义,含蓄间显风趣典雅,辞近旨远。同时,生动形象的故事表达,能够借古喻今强化话语表达力,增加说服力,让学生在知史的同时不断深入思考典故更深层次的意义。“典”亮高校思政课话语,能使高校大学生在新时代、新的历史时期中,明确价值取向、树立精神坐标、传承优秀中国传统文化。
二是妙喻取譬渲染底色。除诗文典故外,习近平总书记对形象的比喻也情有独钟。例如,青年被习近平总书记比作“茁壮成长的小树”和“初升的朝阳”,形象生动的话语揭示出了青年正值青春、不断成长的发展规律。在话语表达中用好比喻能够让事物“活”起来,从而使得文字表达生动起来,形象可感,极大程度上提升了话语表达的感染力。同时善用比喻能够加强语言的文学性,化繁为简,把抽象深奥的道理具象化表达,加深理解的同时能够引发听众的联想,给其留存深刻鲜明的印象。故在高校思政课话语体系之中,用好比喻是一举多得的创新之举。针对一些学生听不懂、听不进的“大道理”时,可以恰当地使用比喻,让晦涩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学生易懂、能懂的事物,以此渲染话语表达的文学底色,提高学生的理解程度以及对知识的接受能力。
(三)转换话语方式以接足地气
高校思政课话语体系不断探索转换方式的目的在于增强亲和力、思想性与实效性,实现这一目的的方法即将抽象理论与现实生活融会贯通。接足地气才能扎根在祖国大地上讲好具象化的理论话语。对于高校而言,想要开展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校思政课话语就不能“高高在上”,要在字句中见意重,白话中显真理,平凡中说伟大。
一是丰富肢体语言。肢体语言无声胜有声,是高校思政课语言的重要补充,是高校思政课话语中信息传递的重要载体之一。在高校思政课堂中,恰当地使用肢体语言,能够快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提高师生沟通交流效率、提升语言的亲和力。高校思政课教师在课堂中要使用恰当的表情和动作,例如,思政课教师在面对学生时,笑容可掬,语调平柔;在课上讲解时,教师可以依据授课内容用手势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用有起伏和情感的语调讲述内容;与学生答疑解惑、交流问题时,教师可以适时俯身、侧耳,以显示出对学生的尊重,在大方得体的基础上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人格的尊重和师生间的平等。丰富的肢体语言能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而充满平等交流、积极互动的课堂能够让学生将其当做认真学习和激发思考的所在,进而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是提炼生活实际。毛泽东曾说:“真正的理论在世界上只有一种,就是从客观实际抽出来又在客观实际中得到了证明的理论。”[14]思想政治教育与人们现实生活存在着交互作用,从而能转化成为源远流长的历史进程。因此,高校思政课话语体系的架构更是离不开对生活实际的总结提炼。高校思政课产出的话语要紧扣学生的生活实际、适应学生的价值观念与日常生活规律;要善用社会生活中的实际经历翔实语料,激发出全社会的育人能量。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上思政课不能拿着文件宣读,没有生命、干巴巴的。”[15]高校思政课话语不但不能脱离现实讲道理,而且还要联系现实讲活道理。百年奋斗中,中国共产党勇毅向前,为实现民族复兴而努力,书写出的恢宏史诗为高校思政课话语提供了丰厚的资源,社会生活中身边人的大壮举更是接地气的“活例子”。例如,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下的“逆行者”们生动诠释了无私奉献精神和深厚的家国情怀;被外交部发言人点赞的何同学为沉心钻研兴趣爱好作出了最好的代言;在大山里坚守支教的徐本禹将青春挥洒于大山,在感恩社会中成就山区孩子的梦想。高校思政课话语中不能缺少这些平凡而伟大的“身边人”,这些鲜活的事例是能传递深入人心力量的载体。高校思政课话语绝不能“浮在空中”,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立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以中国人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的历史篇章为生动的实例,融入高校思政课的话语之中。高校思政课话语不仅要从大处着眼,还要从小处入手。这些贴近高校学生生活实际的“活”事例,融入高校思政课话语之中,就能在“抓住眼球”的同时触及学生的灵魂,打造出一堂鲜活生动的思政课。
三是用好俚语白话。在高校思政课话语体系中,理论意识形态的表达与传播是其主要内涵。规范化、程式化的理论话语表达较多,容易出现曲高和寡、孤芳自赏的情况。在此情况之下,高校思政课话语应转换思维,立足学生受众,用适当的俚语白话实现话语转化。在高校思政课话语表达中的“大白话”里能够使高校大学生,在话语中找到一种亲切感,进而爱听爱学,听懂学会,从而形成良性循环。俚语白话包含着伟大智慧,是人们的智慧与生产、生活经验的结晶。“力量不在胳膊上,而在团结上”“长江后浪推前浪”等耳温则诵的民间谚语,看似零零散散,但如果能在高校思政课话语中用好这些俚语白话,就能让高校思政课的话语感染力更上一层楼,课堂氛围也能在小幽默中变得更加活跃。除此之外,网络新媒体环境的迭代更新为创新高校思政课话语体系提供了新载体和新途径,网络语言更是成为高校大学生必备的交流“技能”,网络“新语言”的字里行间传递着学生的认知态度、情绪抒发与思考方式。尊重学生的表达方式,借鉴流行的、正能量的网络用语能够更快、更好地消弭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感。高校思政课话语中出现新兴的网络用语一方面能创新话语表达,另一方面能让学生在兴趣吸引下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四)把握好“事时势”以平添生气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提出了“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三因”理念。“循天下之理之谓道,得天下之理之谓德。”要辩证看待“事”与“化”“时”与“进”“势”与“新”之间的关系,学习、发展、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把握好“三因”理念,为高校思政课话语增添生气。
一要因事而化,提升思政课话语的感染性。因事而化中的“事”主要理解为学生关注的国际、国家、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针对这些“事”,高校思政课的课堂上应该及时关注并作出回应。例如,2022年的北京冬奥会有哪些中国力量,“双减”“双碳”具体是什么含义等等。这些高校学生所关注的“事”是高校思政课话语表达中不能缺少的素材,是开展教学内容的话语切入点。由于多种因素的作用,高校大学生群体容易受到多方冲击,对于出现的舆论问题和政策解读会出现不同的理解,此时就需要话语对其认识进行“化”,即消化、转化、强化。高校思政课教学要符合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教学规律、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因此,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对学生的心理与思想动态有一个清晰的了解,用富有感染性的话语,不断强化大学生对各种政治问题的正确理解。同时,因事而化的高校思政课话语能够在正确的话语间增加话语的感染性,从大事小情中使学生的思想认知和理解产生变化与转化,从而更好地实现“传道授业解惑”。
二要因时而进,提高思政课话语的时代性。瞬息万变的时代,高校思政课话语要不断地提高话语的时代性。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高校思政课话语要把握好新兴文化与主体,善于识变、知变应变,不断加强思政课话语的时代性,以此更好地触摸时代脉动。首先,因时而进既要摸准时代脉搏,不断更新话语体系中的素材与表达,掌握大学生关注的热点和不断更新的表达习惯,还要找准时机,在理论讲解时,适时地进行话语切入,充实拓展话语载体,不断提升话语所呈现出的时代性。其次,因时而进要体现出进取状态和新思考认识进入课堂的内涵。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师,理论与思想都要不断更新,与时俱进,适应时代要求,在学习新理论、新思想上踔厉奋发、不断进取,将对思政课的新思考带入课堂之中。比如想让学生具备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教师可以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的各阶段目标进行阐释,引导学生对新政策、新文件形成新认识,对事物的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进行新的时代阐释,进而加深学生对事物的全面深入的认识。最后,因时而进的高校思政课话语还有反驳、思辨的含义。课堂内外,高校思政课话语都要坚定政治立场,对错误的阐述、不良的现象勇于驳斥。一味的平和不是良好的话语氛围,要在思政话语中看到思辨与批判,不能回避对错误认知的批评指正。
三要因势而新,增强思政课话语的实效性。高校思政课要认识准、理解透、高度高,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发力点,说好思政话语。立足新时代的历史方位,高校思政课话语更是要善于创新应对新形势的需要,不断因势而新,不能墨守成规。处于瞬息万变的时代形势里,高校思政课话语想要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发出时代强音、立得住脚跟,就要随势而变、依势而优,不仅要用掷地有声的话语说清局势,更要认清高校思政课教师自身话语表达的优势,讲出有底气的话、讲出有生气的课、讲出有说服力的、直击人心的高校思政课。随形势更新,借优势发力的高校思政课内容要更加新鲜、形式要更加新颖、表达要更加新潮,不断加强话语的实效性。“亲其师而信其道”,高校思政课教师只有讲出因势而新的“新”话语,才能更好地拉近学生的距离,亲近学生,从共同的话语表达中找寻共同语言,从而提升高校思政课话语的信服力。“新”话语与“思政”基因在高校思政课教师的精心甄选中有机结合,从而产生一种独特而又强大的高校思政课话语表达方式[16]。
参考文献:
[1]关锋,李小龙.思政课教学话语的“三个转换”[J]思想政治课教学,2022(02):44-46.
[2][3]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4(002).
[4]司忠华.论新时代国家仪式的政治叙事[J].青海社会科学,2022(04):74-81.
[5]习近平.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二十五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2-07-02(002).
[6]习近平.构建高质量伙伴关系共创全球发展新时代——在全球发展高层对话会上的讲话[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22(19):10-11.
[7]郭一丁,张科晓.习近平语言艺术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的启示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40(05):1-7+16.
[8]陈荣妃.习近平的话语风格及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启示[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9,35(03):110-111+114.
[9]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J].中国共青团,2021(13):5-9.
[10][11]习近平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J].党建,2022(05):2.
[12]李蕉,周君仪.“大思政课”视域下对建设高质量课堂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22(07):79-84.
[13]孟祥瑞.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话语供给:内涵、维度与路径[J].高教学刊,2020(28):99-102.
[14]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43.
[15]田丽,赵婀娜,黄超,等.大思政课,总书记心中的一件大事[N].人民日报,2022-05-22(001).
[16]李晓培,胡树祥.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的话语表达与当代意义[J].思想教育研究,2021(01):10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