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教学研究

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研一体化
代玉启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能力的发展、大学生获得感的显著增强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都离不开教师教研一体化理念的深度践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研一体化主张以教研为原点,从理论、政策、实践、对象四个层面立体化铺陈开来。坚持“宏微并进”、做到“守一望多”、强化“调研驱动”、提倡“团队作战”等形式,能够推动教研一体化理念落细落小落实,为打造一支高素质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研一体化;全面发展
【作者简介】代玉启,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  杭州  310058)。
【原文出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京),2024.4.103~110
【基金项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专项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全社会参与‘大思政课’建设机制研究”(23JDSZKZ05)阶段性成果。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关乎立德树人、培根铸魂任务落实的关键课程,是关乎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的灵魂课程,是关乎教育强国、人才强国建设征途的重要课程。高校思政课教师是思政课建设的主力军和一线责任人,其素质水平如何直接决定思政课建设的质量效益和教学改革能否顺利推进。当前,学术界多从核心素养、角色定位、使命担当、教学能力、现状把握、队伍建设等视角研究高校思政课教师的相关问题,较少关注部分高校思政课教师存在的“教研分离”等问题,鲜有教学与研究一体化并进的相关研究成果。作为理论性与实践性互相内嵌、社会性与时代性相互渗透的课程形式,高校思政课理应妥善协调课堂教学展开与研究成果推广和应用之间的辩证关系,沿着教研一体化的思路循序渐进、螺旋上升。这对于引导广大思政课教师争做“四有”好老师,努力培养新时代好青年,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校思政课教师教研一体化的价值意蕴
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1](P2)在“大思政课”建设如火如荼的现实形势下,高校思政课教师已经突破了狭隘的传统角色定位,兼具教学工作者、学术研究者、理论宣讲者、政策咨询者、自觉践行者等使命担当。为切实履行好各类职责,应贯彻教以促研、研以助教的教研一体化理念,实现“走出课堂—深入研究—反哺课堂”的良性循环,助力思政课教学实效的全面提升和高校思政课教师的长远发展。
第一,全面推进高校思政课建设的应有之义。高校思政课教师教研一体化侧重教学与研究的无缝衔接、深度交融,教师既能以深厚的理论功底、广博的知识储备为课堂教学增添学理底蕴,也能以鲜明的问题导向、学生的思想困惑、青年的现实关切为学术研究提供鲜活素材,实现教学过程与研究过程的相辅相成、互促互进。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对象是广大青年学生,他们“朝气蓬勃、好学上进、视野宽广、开放自信,是可爱、可信、可为的一代”,[2]他们时常关注和心存疑虑的问题需要教师了然于心并正确回应。高校思政课教师通过教研一体化,能够持续夯实自身的教学素养和研究功力,将学生高度关注的问题“掰开了、揉碎了,深入研究解答”,[3](P384)娓娓道来、循循善诱,促进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等的正向迁移,让学生在潜移默化地接受和悦纳中逐步建构起促进知识整合与内化的学习成效。教研一体化不仅能够澄清种种认知偏见,形塑高校思政课的良好形象,推动思政课教学提质增效;而且致力于塑造“经师”与“人师”统一的良好思政课教师形象,展现思政课应有的精彩、演绎思政课独有的韵味,打磨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的优质“金课”。
第二,增强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必然要求。高校思政课教学是一个供给与需求相统一的过程,只有保持“供给侧”与“需求侧”的彼此平衡,才能在育心育德的实践活动中精准施策,促进面向知识迁移与批判性思维生成的“深度学习”的转变,在聚焦“为理解而学”的高阶思维中逐步建构完整的思政课知识体系,增进学生对教学的接受度和认同度。高校思政课教师如何在动态发展中维系教学链两端的供需适配,离不开对思政课本质的把握和践行。习近平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4]教研一体化的提出旨在更加深刻地揭示思政课的本质,有利于高校思政课教师站稳政治立场、锤炼过硬本领,在教学中“将心比心”、[5]用心灌溉,以无可辩驳的说服力和穿透力讲深真理之味,彰显理论潜藏的精髓要义;以雄辩的事实论证和严谨的逻辑体系讲透认知误区,廓清学生的思想迷障;以与时俱进的方式方法和叙事表达讲活质朴道理,真正走进学生心灵深处,从而把远在天边的大道理讲得深入浅出、绘声绘色,将深奥晦涩的理论变得生动形象、引人入胜,缩减与学生之间的隔阂感。在此基础上,学生对思政课的获得感和满足感也就油然而生。
第三,促进思政课教师良性成长的迫切需要。教研一体化倡导教学与科研之间相得益彰、同频共振,有助于教师处理好教学与科研时间分配上的张力,实现“在教学行动中反思,在教学反思中实践”的良性循环。一方面,重视教研一体化能启发高校思政课教师紧盯理论前沿、把握学术动态,以深邃的学术思想和敏锐的科研触觉发现真问题,依托课堂调研的所获所得来辅助解决业已发现的真问题,持续拓深拓宽“专业学术槽”,阐发自我的学术思想、发出响亮的学术声音,提升课堂教学中的不可替代性,实现学术生命长青。另一方面,重视教研一体化能引导高校思政课教师讲活教学内容、创新教学形式,在“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的教学过程中持续注入丰厚的理论滋养和积极的情绪情感,善于将科研落在实处、把学问嵌入课堂。在师生双向奔赴式的互动中,学生的积极回应和正面评价有助于破除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职业倦怠现象,增强教学动力、激发教学热情、获得教学荣誉感。这种内在情感和坚韧意志又推动高校思政课教师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和更加充沛的教育热情投入教学和研究过程,将自我潜能淋漓尽致地激发出来,实现教学之路长青。
二、高校思政课教师教研一体化的主要内容
高校思政课教师教研一体化,是指教师将教学和研究作为教育事业的“一体两面”,视教学过程与研究过程为一体,提倡在教中研、在研中教的一种教育理念。教学与研究具有时空同步性和内容一体性,两者不存在明确的时空界限、没有泾渭分明的内容隔阂。提倡立足教学而又超越教学的研究,主张在教学中开阔研究视野,进行大开大合式的研究。这种“开”与“合”,涵盖理论、政策、实践、对象四个层面。
第一,理论层面。高校思政课教师作为理论宣讲者和学术研究者,其教学和研究内容总体围绕党的创新理论铺陈开来。“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6](P45)是党的思想建设的根本任务,也是高校思政课教师从事教学和研究的价值旨归。除此之外,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西方国家可资借鉴的有益成果,都是思政课教师坚持教研一体化理念需要掌握的理论。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知识脉络进行整体把握和系统剖析,汲取古今中外优秀思想理论为我所用,在熟悉掌握教材体系的前提下,基于已有的教材蓝本,将干巴巴的文字转变为活生生的理论,再进一步转化为通俗易懂的教学话语,把有意义的内容讲得有意思、把高大上的道理讲得接地气,与时俱进地延展教学和研究的深度与广度,生产出彰显自身主观能动性和卓越创造性的教研成果,避免教学沦为“一阵风”式的实践,课堂上轰轰烈烈、热热闹闹,课堂下学生收获甚微甚至一无所获。
第二,政策层面。高校思政课教师应及时追踪、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出台的各项政策以及有关思政课、思想政治工作、高校发展等方面的重要论述。一方面,政策是高校思政课教师开展教学和研究的重要依据,既能成为教师在课堂上旁征博引、佐证教学内容的客观案例,也能成为教师在研究中深耕细作、反复揣摩的热点议题。高校思政课教师可以在教学和研究中及时追踪与授课内容相关的政策文件和重要论述。例如,可围绕人生观、理想信念等话题,梳理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在各次会议、各种重要场合的相关论述,进行串联式的研究和学习。另一方面,政策也可成为高校思政课教师进行教学和研究的“归宿”之一,高校思政课教师可通过扎根实际、求真务实的调查研究,经由科研工作和课堂教学的多次论证,有的放矢地撰写内参报告、资政报告以提出有效政策建议,将自身在教学和研究中的所思所得尽数体现于公共政策的调整和优化中,更好地发挥思政课在服务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
第三,实践层面。高校思政课教师教研一体化不可能通过纸上谈兵、高谈阔论实现。无论是教学还是研究,都是从实践中来再到实践中去的循环往复过程,教研一体化的纵深推进必须面向生动实践,从实践中获取生生不息的思想伟力和促进自身发展的宝贵资源。具体而言,这种实践分为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次。微观实践,即学生的实习实践和日常生活实践。高校思政课教师通过对学生个体或狭小区域展开调查,挖掘不同学生存在的差异性、典型性、特殊性问题,可将这些问题转化为教学和研究的“活素材”。中观实践,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全国各地、各高校、各区域的具体实践。比如,2020年3月29日至4月1日,习近平在浙江考察时强调,浙江要“努力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7](P34)透过这扇“窗口”着力向世界展现新时代的中国风采、中国面貌。因而,奋力打造“重要窗口”就是近年来浙江省最鲜活的实践。浙江省高校思政课教师可立足浙江省的实践特色,围绕如何成为现代化先行省、如何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等问题展开丰富的课堂教学研讨、进行针对性的学术研究,为“重要窗口”的打造献计献策。宏观实践,是指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场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高校思政课教师可与学生一道,做这场伟大实践的观察者、体验者和践行者,系统了解中国共产党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推动新时代中国发生举世瞩目的历史性变革的历程,并以此作为研究话题和教学案例。
第四,对象层面。对于高校思政课教师而言,青年大学生既是其教育教学的主要对象,也是其学术研究的重要一隅。目前的大学生以“00后”为主,物质生活条件的大幅度改善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让他们成为自带“数字基因”的“Alpha一代”,思维活跃、独立性强、个性明显。青年发展的总体趋势持续向好,其创造的青年文化日新月异,构成高校思政课教师从事教学和研究不可多得的观察视角和案例来源。教育引导当代大学生成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8]的新时代好青年,离不开对青年思想问题和生活状态的密切关注以及对青年语言风格和思维方式的全面掌握。教育与文化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对于大学生“急难愁盼”的实际问题和成长发展的痛点堵点,可以从文化的视角切入,摸清根源、寻根究底,深入探究青年文化典型景观对学生成长和青年研究的启示意义。譬如,高校思政课教师可从日常生活中的“仪式感”等话题出发,关注“典礼育人”形式普及、“校外自习室”走红等情形下大学生的认知、情感、意识和行动的现状,将其充分引入高校思政课课堂,带领学生主动参与相关课题研究,提振学生的参与热情、增进学生的情感共鸣。
高校思政课教师教研一体化的四重向度之间并非截然分离、各自为政,而是相互影响、彼此交织,互为存在的条件、互为发展的支撑,理论层面是先导、政策层面是指引、实践层面是基础、对象层面是指向,四者统一于高校思政课教师教研一体化的“大厦”中。
三、高校思政课教师教研一体化的实践理路
马克思曾说:“用那种把不同社会职能当作互相交替的活动方式的全面发展的个人,来代替只是承担一种社会局部职能的局部个人。”[9](P561)高校思政课教师教研一体化命题的提出与践行,克服了教学工作与科学研究中多重要素离散化的困境,破除了两者之间的时空壁垒和圈层隔阂,通过“宏微并进”“守一望多”“调研驱动”“团队作战”等形式,有效引导高校思政课教师交替履行教学和科研双重功能,促成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和思政课教师的全面发展。
第一,坚持“宏微并进”。高校思政课既关乎党和国家的宏观政策,又连接学生的微观生活,是搭建宏观与微观之间的沟通桥梁,需要思政课教师做到“宏微并进”,将大课堂与小课堂相嵌构、大叙事和小叙事相结合。一方面,要注重教学和研究视角上的“并进”。高校思政课教师要由宏入微、由远及近,既要毫不动摇立足“两个大局”,始终如一心怀“国之大者”,成为党和国家政策的“坚定信仰者”“自觉宣讲者”和“积极传播者”;又要牢牢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扮演学生学习生涯的“知心人”、人生成长的“摆渡人”和思想灵魂的“同行人”。另一方面,要注重教学和研究话语上的“转化”。在信息流量爆破式发展的全媒体时代,话语日渐成为思想体系的结晶和时代特征的浓缩,话语体系的运用和话语风格的选择成为影响思政课教师育人效果的重要因素。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做好政治话语、学术话语和生活话语的有机转换,从“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10]“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11](P40)等创新性话语中钻研宏观话语微观化的技巧,将党和国家政策话语的“大词”和微观的生活实践彼此融汇,确保大词小化、硬词软化、旧话新说。
第二,做到“守一望多”。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开放性决定了思政课教师既要种好“责任田”、守好“根据地”,主动围绕高校思政课的学科体系、教材体系、教学体系等下功夫、做文章;又要反对封闭式、独自式、坐而论道式的教学和研究模式,与时俱进地拓展大视野、淬炼大境界、涵养大气魄,倡导敞开式、对话式、身体力行式的教学和研究方式,做到在“守”中“望”、在“望”中“守”。一方面,高校思政课教师可结合自身兴趣爱好、原有知识背景、专业主攻领域,寻找自身最擅长的部分作为教学、研究的主攻专题,做到抓大放小、点面结合,以钉钉子精神突破关键环节、解决主要矛盾。另一方面,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处理好专题内容和整体内容的辩证关系,既要“守”牢一个专题的基本立场、观点和特色,又要“望”相关专题的经典论断、案例和思路,确保教学和研究成果不断推陈出新、具有独特价值。“守一望多”,不仅指上述确定专题的层面,还包括学科背景上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主,即“守一”,同时做到“望多”,兼顾其他学科的基础知识和理论内容。
第三,强化“调研驱动”。“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12](P219)也是提升高校思政课铸魂育人实效的基础性和必要性工作。“高校思政课既具有理论整体性,也蕴含着浓郁的社会性和丰富的实践性。”[13]从某种意义上讲,实践性是高校思政课的力量所在、魅力所系,始终注重扎根实践、回应实践,重视参阅实践的“无字之书”成为高校思政课教师教研一体化的必经阶段。高校思政课教师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带头践行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走出“书斋”、跳出理论的“有字之书”,开展投身实践、优化课堂的调研驱动式教学。高校思政课教师应整合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线上与线下的调研活动,实现经验体悟与理论分析的统一,在带领学生深入基层把问题找准、把情况摸清、把对策提实的过程中检验思政课所授内容的合理性,在引导学生设计调研方案、确定调查方法、推进调查过程的实践中体会思政课所授方法论的针对性。必须承认的是,对于高校思政课教师而言,可供其调查和研究的内容庞杂而繁琐,开展专题调研成为教师摆脱粗浅化研究状态、实现专业化成长的必由之路。每一名高校思政课教师均可围绕教材的某一章或某一节,结合文献阅读、实地调查、统计分析等途径更新和完善“素材库”,进行专题化的教学设计和学术研究,将选择的专题做深、做实、做透,以反哺和深化教材中篇幅有限的图文内容,为思政课教学和研究增添知识含量、增强文化蕴涵、加大实践支撑。如此,通过多维度调查研究的开展,助推高校思政课从社会现实出发又最终向其复归,实现知行合一。
第四,提倡“团队作战”。“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不是单纯一条线的工作,而应该是全方位的。”[14](P292)由于时间、精力、知识水平和思维方式等限制,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实现教研一体化,不能依靠教师个人孤军奋战、单打独斗,也不能仅仅依托思政课本身苦苦耕耘、默默奉献,要尝试跃出思政课的闭环审视思政课,探索思政课与日常思政、课程思政、“大思政课”的同向同行、同频共振,生成育人的最大合力。一是强化高校思政课与日常思政的相互合作。高校思政课与日常思政均以学生为对象,以立德树人为旨归,在教学内容上具有交叉性。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牵头部门、管理人员的不同,二者不时呈现“两张皮”现象。应从教学、研究与学生工作等方面出发,探索高校思政课与日常思政协同育人的机制和路径,建好、建强思政工作队伍。以基于教学的协同为例,高校思政课教师可鼓励辅导员进入思政课堂,讲学生感兴趣的、身边的思政故事,增强思政课的亲和力、凝聚力和感染力。同时,高校思政课教师也可踊跃参与辅导员工作,通过兼任辅导员、班主任等举措,更深入地了解学生群体、更广泛地接触思政工作的实际案例。二是推动高校思政课与课程思政的深度协同。课程思政并非教育的“新形态”或“新模式”,而是在所有课程教学中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导相统一,着力推动课程育人本质的回归。发挥思政课与课程思政的协同效应,要求教师抓牢“立德树人”、启智润心这一育人根本,更好地贯通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事实上,思政课与课程思政中育人元素的联结,不应是简单的“数字相加”或“物理组合”,而应是“化学反应”;不应是盲目引入牵强附会的案例,也不应是断层割裂讲授专业知识和思政内容的课堂,而应将思政的育人元素和教师对课程、对学生的热爱“如盐在水”般缓缓融入课堂,达到“知德共栖”之效。三是实现高校思政课与“大思政课”的价值融通。新时代思政课的应然追求和理想形态是教学与社会渗透融通的“大思政课”。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切实贯彻习近平强调的“‘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15]的要求,既要将专家、理论、实践等社会资源引入课堂,又要以社会万千气象中的鲜活案例革新思政课教学的“第二课堂”资源,持续开阔研究视域、创新研究思路。由此,思政课教师将内涵深邃的“思政小课堂”与缤纷多彩的“社会大课堂”紧密衔接,搭建育人的“大舞台”、畅通育人的“大格局”,将思政课贯穿课堂内外,使思政课的育人实效润物无声地发挥出来,生成直抵人心的育人力量。
四、结语
研而不教则空,教而不研则浅。教研一体化是促进高校思政课教师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成长发展的必要手段,是引导高校思政课教师聚焦学生的真需求、精研学术的真学问、得出教研的真道理,充分绽放教师的学术自信、教学自信和专业自信的关键环节。科研不能闭门造车、捏造问题,教学不能泛泛而谈、缺乏底蕴,两者如同天平之两端、一鸟之双翼,是互相成就、实时转化的辩证关系,以教学问题驱动和深化科学研究、以科研成果引领和反哺课堂教学,能有效避免教学与科研两者关系的割裂,促进高校思政课教师在教研相长的过程中突破教而不精、研而不深的瓶颈和窠臼,实现助力学生发展与个人职业成长的有机统一。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
[2]习近平首次点评“95后”大学生[N].人民日报,2017-01-03(2).
[3]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
[4]习近平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N].人民日报,2022-04-26(1).
[5]周飞舟.将心比心:论中国社会学的田野调查[J].中国社会科学,2021,(12).
[6]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7]干在实处勇立潮头——习近平浙江足迹[M].北京:人民出版社、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22.
[8]习近平在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强调  切实肩负起新时代新征程党赋予的使命任务充分激发广大青年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挺膺担当[N].人民日报,2023-06-27(1).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10]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N].人民日报,2022-12-17(1).
[1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12]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论述摘编[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
[13]代玉启,俞鼎.高校思政课也要调研驱动[N].中国教育报,2023-05-18(5).
[14]习近平.论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
[15]“‘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微镜头·习近平总书记两会“下团组”·两会现场观察)[N].人民日报,2021-03-07(3).

2024年 第四期

2024年 第四期

整刊阅读

本期其它文章

养课:思政课教师提高教学实效性必须练就的功夫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 打造新时代“钢筋铁骨”特色育人模式
党支部共建搭平台携手上好“大思政课”
以话剧《马兰花开》创排为载体构建学校美育与思政教育融合新模式
打造一站式“智慧思政”学工平台提升数字赋能育人实效
大中小学一体化打造“北京中轴线上的‘大思政课’”
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研一体化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善用“大思政课”培育学生主体性的思考
全媒体时代思政课教师话语权的内涵嬗变、现实挑战与重构路径
高校思政课讲好中国式现代化的“三个向度”
思想政治理论课“融入问题”的意义、类型与原则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内在逻辑探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与“大思政课”的价值对接及机制构建
高校思政课形象塑造的困境与突破
“大思政课”建设的核心旨趣、层级延展与效果期待
推动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关键在于把道理“讲活”
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循根本、强实践、求创新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建设的主要成就、重要经验和创新向度
习近平大历史观的方法论传承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基本内核、主要特征与价值意蕴
习近平传统文化观述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