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教学研究

大中小学一体化打造“北京中轴线上的‘大思政课’”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
【原刊编者按】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转化北京高校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全面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交流推广高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突出成果和典型经验,北京市委教育工委组织开展了第七届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实效奖申报和评选工作。经材料审核、专家初评、交流展示等环节,共评选出特等奖5项、一等奖10项、二等奖15项、三等奖35项。现把荣获特等奖的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北京科技大学的成果予以刊发,供大家交流。
【作者简介】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执笔人:金霞、郭相宜、张煦昀、孙琳。
【原文出处】《北京教育》:德育,2024.4.4~6
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正式提出和系统阐述习近平文化思想,强调要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调研中国人民大学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在教育部、国家文物局指导下,中国人民大学联合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北京市文物局以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为特色,创新打造“北京中轴线上的‘大思政课’”,面向大中小学生开展古建筑参访、口述史访谈、通识性讲座、学术性赛事、文艺性展演、国际性论坛等系列品牌活动,引领青少年读懂北京中轴线所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伟大民族精神,在“大思政课”中坚定文化自信、担当文化使命,立志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一、工作思路
(一)坚持“一个主题”,让文化自信贯穿始终
北京中轴线既是建筑之轴、历史之轴,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之轴、精神之轴、力量之轴。项目聚焦文化自信,引导青年学生走进中轴线上的文化遗产点位,学习拥有870年建都史、汇聚5000多年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首都建设史与文化发展史,提升文化理解力,通过文化作品创作、文保方案征集、跨文化交流论坛等途径,培养文化创造力。
(二)用好“两个课堂”,将学思践悟纵深推进
项目坚持“开门”办思政、用文物“发声”、让建筑“说话”,推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在邀请专家学者与文化名家开展讲座沙龙的同时,引领学生带着知识走出课堂,走进历史现场,让启智润心的文化理论课与强效赋能的社会实践课深入融合,引导青年投身“中华文明的创新性发展与创造性转化”的生动实践。
(三)联动“三个学段”,使大中小学同向同行
项目以教育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单位(北京市)为主体,以文化自信为切口一体化打造高水平的示范“金课”体系、高标准的师资培训体系、全覆盖的网络资源供给体系、全方位的实践育人共建体系,不断增强思政课教学的亲和力和感染力,把深刻的道理讲透彻、把古老的智慧讲鲜活,让贯穿其中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落细落小落实、入脑入心入行。
二、主要做法
(一)牢牢把握“两个结合”
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北京中轴线上的‘大思政课’”将牢牢把握“两个结合”重要思想的精髓,引导青年学生深入挖掘北京中轴线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读懂其所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伟大民族精神,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和文化观。
(二)更好融合“三个体系”
一是理论实践体系。打造以“古都新青年·最美中轴线”“中轴线文化遗产大讲堂”等为重点的理论实践体系,引导学生以北京中轴线为基础“重走百年党史路、追寻改革开放路、重温初心使命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样本中深刻体悟马克思主义真理伟力。二是国情实践体系。打造以“中轴线与中国式现代化”口述史访谈等为重点的国情实践体系,引导学生在国家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单元格”中深度了解国情社情民情。三是学术实践体系。打造以“中轴线与高质量发展”“文物遗产保护与文明互鉴”等为重点的学术实践体系,联动院系、智库和校地合作基地,匹配研究导师、联合发布选题、“揭榜挂帅”招标,引导学生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中理解和把握中国理论。
(三)着力完善“四个配套”
一是完善课程孵化机制。在目前已经以必修学分形式将“社会研究与创新训练”纳入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开设“大思政”国情教育通识课和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由跨学科多领域专家学者共同组成教学团队,打造多维课堂、延伸教学触角。二是完善数据共享机制。制定“权属明确、标准统一、全程追溯”的数据开放与使用规则,以优先使用资格、分级分类交换等机制为参与实践的师生赋权赋能,激活中轴线文化调查数据库和案例库资源。三是完善赛事牵引机制。举办“北京中轴线上的‘大思政课’”创新论坛,以单设门类、单列奖项、单独评审等方式推动社会实践成果与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创新杯”学术竞赛有机衔接。四是完善成果转化机制。依托信息技术构建“实践+智库”“实践+科研”的共建共享平台,集中发表、交流、研讨、表彰、转化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思政学术作品。
(四)用心建设“五个中心”
一是建好专家委员会。为大思政活动选题、项目规划以及成果的整合、推介、转化等工作把关定向。二是建好思政引领中心。组建高水平、专业化的思政教师队伍“主力军”,打造思政课程与思政实践相结合的“主战场”。三是建好学科协同中心。汇聚马克思主义理论、历史学、社会学等多领域的平台力量和人才力量,发挥跨学科管理团队和专家团队在前期培训、中期辅导、后期孵化全过程中的交叉融合优势和资源共享效应。四是建好基地建设中心。依托学生综合实践基地等校地合作平台,在学界与业界的有效互补中实现人才培养、技术服务、科研成果转化等全方位一体化链接。五是建好服务保障中心。学校成立由校领导任组长、十一个职能部处参与的活动领导小组,搭建融合学习课程、过程管理、交流研讨、危机应对等多功能的第二课堂在线管理平台。
三、实施效果
(一)主流媒体重点报道,擦亮首都大思政课“京字招牌”
截至2023年12月,“北京中轴线上的‘大思政课’”项目先后得到新闻联播、《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等主流媒体的重点报道,阅读点击浏览量超千万人次。项目入选全国“以革命文物为主题的大思政课优质资源十佳示范项目”、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综合改革与精品建设项目”、北京高校思政工作创新示范案例、北京高校师生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双百行动计划”优秀示范项目等,已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和突出示范效应的“京字招牌”。
(二)沉浸式实景教学,打造全国大思政课示范新模式
截至2023年12月,“北京中轴线上的‘大思政课’”项目覆盖超300万人次,超30所全国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工作部门先后前来交流学习;学校依托本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本省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的学术资源与工作网络,以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主题,以“北京中轴线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线,累计形成超过30万字的第一手材料;举办“中轴线文化遗产大讲堂”进校园对话活动10余场,覆盖北京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单位学生超1000人次,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助力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推动形成具有“首善标准、首都特点、首创精神”的全国示范性大思政课建设模式。
(三)紧贴“三全育人”,打造新时代文化育人新赛道
“北京中轴线上的‘大思政课’”项目启动以来,足迹覆盖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等重点文博单位和永定门、正阳门、钟鼓楼等中轴线文化遗产点位,参访影像资料超700条,收集学生参访心得近千篇。学校以“北京中轴线上的‘大思政课’”为契机,深刻把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式、嵌入式、渗入式的基本特点,紧密贴合“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准确嵌入同向同行、协同协作、互联互通的大思政格局,注重打通盲区、焊接断点,真正把重心、重音落在育人效果上,使之成为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能量枢纽”,打造新时代文化育人新赛道。

2024年 第四期

2024年 第四期

整刊阅读

本期其它文章

养课:思政课教师提高教学实效性必须练就的功夫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 打造新时代“钢筋铁骨”特色育人模式
党支部共建搭平台携手上好“大思政课”
以话剧《马兰花开》创排为载体构建学校美育与思政教育融合新模式
打造一站式“智慧思政”学工平台提升数字赋能育人实效
大中小学一体化打造“北京中轴线上的‘大思政课’”
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研一体化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善用“大思政课”培育学生主体性的思考
全媒体时代思政课教师话语权的内涵嬗变、现实挑战与重构路径
高校思政课讲好中国式现代化的“三个向度”
思想政治理论课“融入问题”的意义、类型与原则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内在逻辑探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与“大思政课”的价值对接及机制构建
高校思政课形象塑造的困境与突破
“大思政课”建设的核心旨趣、层级延展与效果期待
推动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关键在于把道理“讲活”
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循根本、强实践、求创新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建设的主要成就、重要经验和创新向度
习近平大历史观的方法论传承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基本内核、主要特征与价值意蕴
习近平传统文化观述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