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教学研究

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
吴潜涛 沈茹毅
【摘要】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高质量发展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然要求。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要适应新时代新征程的新要求,坚持党的十八大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基本经验,准确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本质,在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上下大功夫、硬功夫,在提升教师队伍核心素养和教研能力上下大功夫、硬功夫,全面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教学体系、教师队伍建设、学科支撑体系的创新发展,加快构建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大格局,更好地服务于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高质量发展;着力点
【作者简介】吴潜涛,清华大学首批文科资深教授、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主任;沈茹毅,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北京  100084)。
【原文出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京),2022.10.102~111
【基金项目】2021年度教材建设研究教育部规划重点项目“《思想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思想道德’与‘法治’的有机融合研究”(2021GH-ZD-GJ-Y-03)阶段性成果。
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否在立德树人中发挥应有作用,关键看重视不重视、适应不适应、做得好不好。”[1]“重视不重视”,谈的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建设的组织领导问题,指的是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宣传部门、学校对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视程度;“适应不适应”,谈的是思政课教学与学生成长成才需要的适应度、匹配度问题,即思政课教学“供给”与“需求”两端的关系问题;“做得好不好”,谈的是思政课建设的效果问题,即思政课是否充分发挥立德树人“关键课程”的作用,是否让广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习近平的这一重要论述,阐明了思政课建设的基本规律,解决的是思政课建设“做什么”“怎么做”的根本问题,为新时代思政课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纲领性指导。推动新时代思政课高质量发展,必须把握思政课建设的基本规律与时代要求,全面推进思政课教材体系、教学体系、教师队伍、学科支撑体系的创新发展。
一、着力加强思政课教材体系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思政课教材体系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聚焦理论体系向思政课教材体系的转化,国家教材委员会印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程教材指南》等文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思政课教材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思政课教材铸魂育人、启智增慧的特色更加鲜明。聚焦思政课教材建设的顶层设计,不断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教材一体化建设,对思政课教材的编写工作、审核工作、选用工作开展了更为系统的制度探索,首批设立5个与思政课教材相关的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推动思政课教材建设的内涵式发展。在取得成就的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思政课教材体系建设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这主要包括:大中小学思政课教材的内容重复问题还需进一步解决,思政课教材内容与学生学习需要之间的对接程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不同学段思政课教材体系建设目标的具体转化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深化,等等。
新征程上,推进思政课教材体系建设,既要遵循教材建设的一般规律,又要把握思政课教材自身的特殊性质与具体要求。思政课教材建设必须守好反映国家意志、服务国家战略、体现国家需要之正,在思政课教材的内容结构、叙事逻辑、呈现方式上不断创新,破解大中小学思政课教材一体化建设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一是加强推进党的创新理论及时融入思政课教材工作,在教材铸魂育人的具体形式上开拓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思政课教材体系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就在于将党的领导贯彻到思政课教材体系建设全过程,牢牢把握党对思政课教材体系建设的领导权,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思政课教材体系建设中的指导地位,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新时代新阶段加强思政课教材体系建设,必须坚持十年来思政课教材体系建设的基本经验,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成果,及时有效地融入思政课教材之中。其一,要在“彻底性”上下大功夫、硬功夫,对思政课教材中涉及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予以科学的、有说服力的回答,既把理论的“体系”与“整体”讲清楚,又把青年学生关注的疑难问题、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分析透,做到逻辑递进、层层深入、环环相扣,充分发挥教材解疑释惑的功能。其二,要在“及时性”上下大功夫、硬功夫,加强以修订统编思政课实体教材为主体,以编写思政课“电子教材”为补充的思政课教材体系建设。党的理论每发展一步,思政课教材必然也跟进一步、前进一步。在没有修订思政课统编教材的年份,要探索编写补充性数字化教材的新形式,既为学生解读最新的前沿理论问题,又顺应学生数字化学习的特点与教育信息化的趋势,为学生及时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提供高质量的教材支撑。其三,要在“可读性”上下大功夫、硬功夫,将理论话语、学术话语、生活话语统一于思政课教材的话语表达中,做到理论有“厚度”、学理有“深度”、叙事有“温度”,实现理论体系向教材体系的创造性转化。同时,要适应大学生学习特点与阅读习惯,探索创新思政课教材的排版形式、装帧形式、图文呈现形式,让学生爱读、爱看、爱学。
二是加强思政课教材体系的制度保障建设,在完善制度、盘活机制上开拓创新。经过坚持不懈的探索,思政课教材体系的制度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已形成了一套科学合理、系统完备、运行有效的思政课教材制度。思政课教材体系制度保障建设的创新发展,必须坚持巩固与完善的有机统一。首先,要进一步以管促建、规范管理,完善新时代思政课教材体系建设的组织管理机制。必须坚持国家教材委员会对思政课教材体系建设的统筹领导,强化国家、地方、学校不同层级的管理职责,强化对思政课教材编写、出版、使用等环节的组织领导,抓好具体落实。其二,要进一步以审促编、提高门槛,完善新时代思政课教材体系建设的编审评价机制。要加强对思政课教材的政治把关,实现编选审用全过程管理,选拔政治强、业务精、品德优、学风正的优秀一线教师学者参与思政课教材的编写审定工作。其三,要进一步以选促精、强化效用,完善新时代思政课教材体系建设的选用配套机制。要围绕最新版统编教材,组建一批高水平研究团队,集中攻关思政课教材中涉及的重点难点问题,编写高质量的思政课教学参考用书、重点难点解析、学生辅导读本,建立权威、立体、丰富的思政课教材资源库,充分发挥教学参考资料对教材体系建设的支撑作用。
三是加强大中小学思政课教材一体化建设,在推进思政课教材内容纵向与横向衔接上开拓创新。习近平指出:“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政课非常必要,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2](P6)教材是教学的载体、依据与导向。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政课,必须依靠思政课教材的方向引导,深入解决制约大中小学思政课教材一体化建设的难点问题,做好不同学段教材内容的有机衔接。一方面,要以学生成长成才规律、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为依据,把握“一体化”的本质要求,分学段设计思政课教材的内容和目标。小学阶段重在开展启蒙性学习,启蒙学生道德情感,引导学生形成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的情感,具有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美好愿望;初中阶段重在开展体验性学习,打牢学生思想基础,引导学生把党、祖国、人民装在心中,强化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思想意识;高中阶段重在开展常识性学习,提升学生政治素养,引导学生衷心拥护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形成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政治认同;本专科阶段重在开展理论性学习,增强学生使命担当,引导学生矢志不渝听党话跟党走,争做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另一方面,要着力解决不同学段思政课教材的内容贯通问题。解决教材内容重复的问题,关键在于凝聚不同学段思政课教材编写团队的“合力”。一要加强不同学段思政课教材编写团队之间的沟通交流,既避免在教材的论证逻辑、篇章结构、文献使用、素材选取上过多重复,又避免不同学段思政课教材内容出现逻辑跳跃、跨度过大、衔接不足的问题。后一学段的教材内容,需要体现出相较于前一学段的递进性、发展性、衔接性,才能真正实现“一体化”。二要加强同一学段不同思政课教材编写团队之间沟通交流。例如,中小学三科统编教材应做到相互印证、相辅相成,语文、历史学科教材基于自身学科特性,充分发挥铸魂育人的功能;大学思政课教材要进一步明确课程属性、找准论证侧重、调整论述思路、挖掘多样论据,避免教材内容的简单重复。
四是加强思政课教材研究、指导、示范工作,在探索思政课教材建设规律上开拓创新。思政课教材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离不开专家组织的建议指导,更离不开对于教材建设规律的学理研究。一要更好地发挥专家组织或决策协调议事机构的功能与作用,及时研判思政课教材中的前沿性问题,对思政课教材的高质量发展作出整体性、前瞻性的规划。二要更好地发挥思政课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的作用。作为思政课教材体系建设的“高端智库”,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应更好地将思政课教材的学理研究与应用研究统一起来,在探索教材建设规律上下大功夫、硬功夫,探究思政课教材建设的高质量发展。三要更好地发挥思政课教材奖励制度的功能与作用。发挥全国教材建设奖等荣誉的激励作用,探索设立思政课教材建设与研究的奖项,调动起广大思政课教师参与教材体系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二、着力加强思政课教学体系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思政课教学体系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立德树人、“大思政课”、课程思政等教学理念展现出鲜明的新时代特质,以理念形态的拓展推动思政课教学实践的发展。以问题导向、任务驱动、情景体验、翻转课堂为主要代表的思政课教学方法得到广泛应用,为思政课教学提供载体形式支撑。思政课教学质量得到显著提升,以北京高校2020年思政课评教数据为例,4门本科生思政课的评教均分都在93~94分区间。①同时,从教学过程来看,思政课教学还需下大力气解决“抬头率”“点头率”问题,解决一些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娱乐化、碎片化、表层化倾向,解决教师“用心教”与学生“用心听”的师生互动问题,等等。
习近平指出:“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老师要用心教,学生要用心悟,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1]新征程上,推进思政课教学体系建设,必须完整准确把握好思政课的本质,在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上下大功夫、硬功夫。讲深、讲透、讲活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三者相互支撑、相辅相成、相互转化,是完善与发展思政课教学体系的原则遵循。
首先,要在把道理“讲深”上下大功夫、硬功夫。把道理讲深,就是要讲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纵深、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纵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就是用严谨深刻的剖析、深入浅出的叙述把思政课的“道”讲出来,做到用彻底的理论说服学生、用伟大的历史感召学生、用厚重的文化涵养学生。其一,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讲深。《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强国的根本指导思想。”[1](P66)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道理讲深,必须结合其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指导作用来讲,必须回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原著来讲,必须结合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自然界、思维、人类社会的规律来讲,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讲深刻来、讲深入去、讲得引人深思。其二,必须把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讲深。《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一百年来,党始终践行初心使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绘就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壮美画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3](P62)把百年大党的辉煌历史讲深,必须结合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并聚焦“大历史”视野来讲,必须深入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与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践行为人民服务价值观的历史来讲,必须从百年党史的“现象”与“本质”、“偶然”与“必然”、“内因”与“外因”、“主流”与“支流”的辩证关系中来讲。其三,必须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深。要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新形式、新载体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发展进程讲深,把“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讲深。
其次,要在把道理“讲透”上下大功夫、硬功夫。习近平指出:“思政课上学生会提一些尖锐敏感的问题,往往涉及深层次理论和实践问题,把这些问题讲清楚讲透彻并不容易。”[3](P11)把道理讲透,就是要把课程教学中涉及的理论问题与现实问题讲透彻、讲明白、讲清楚,让学生有思维上的透彻感、精神上的愉悦感、学习上的获得感。一方面,思政课教学必须结合不同类型问题的特点开展讲授,为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立体的知识图谱,为学生提供根本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整体性思维框架。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础问题事关筑牢课程知识体系的根基,在讲授时侧重系统分析、整体讲授、全面展开;重点问题是思政课教学中的主导性、支柱性问题,在讲授时侧重提纲挈领、纲举目张、突出主线;难点问题是学生不易理解与掌握的问题,在讲授时侧重由表及里、化繁为简、把握本质;尖锐敏感问题是学生最关注、教师最难讲的问题,在讲授时侧重横纵比较、辩证分析、讲透来龙去脉。另一方面,思政课教学必须掌握科学的方法,做到循循善诱、解疑释惑、启发学生。要坚持批判与建构的统一,旗帜鲜明地批判错误观点,敢于回应敏感尖锐问题,做到不怕问、问不怕、怕不问,实现由“被动”等待提问向“主动”回应问题的转变。要坚持知识传授与价值塑造的统一,既要讲透知识体系、理论体系,又要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一言以蔽之,把道理讲透的真谛,就在于让理论入脑入心。
最后,要在把道理“讲活”上下大功夫、硬功夫。把道理讲活,就是要用鲜活的素材、灵活的方式、活跃的氛围,调动起学生学习理论知识、锤炼政治素养的积极性与能动性。长期以来,有一种误区是把道理讲活,就是要搞形式创新、方法创新、载体创新。这种观点只看到了问题的表面,而没有看到问题的本质。把道理讲活,固然需要新颖的形式,但更重要的还要看教学的“里子”。一方面,把道理讲活,必须将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更好地统一起来。鼓励开展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如开展辩论活动、摄制纪录电影、进行课堂展示,等等。但任何形式与方法必须追根溯源、回归本质,做到以鲜活的形式支撑思政课教育教学,不能反客为主、本末倒置,这样才能真正让思政课教学“活起来”。另一方面,把道理讲活,必须推动“课程思政”的创新发展。公共课程或专业课程结合自身特点,充分挖掘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将价值引领贯彻课程教学全过程,做到用专业支撑思政、以学科讲好思政,实现专业学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从不同的视角、维度、领域把道理讲活。
三、着力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全国专兼职思政课教师总数超12.7万(截至2021年底),针对思政课教师的研修培训体系与资源供给体系不断完善,思政课教师开展思政课教学活动、服务社会需要与国家战略的能力不断提升,思政课教师队伍实现数量扩充、素质提升与结构优化。同时,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还存在“质量”与“数量”之间的矛盾,教师队伍的素质和能力还需进一步提升,教师队伍的制度保障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等等。
习近平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好的学校特色各不相同,但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有一支优秀教师队伍”。[1]思政课教育教学需要优秀思政课教师队伍在其中发挥主导性作用。新征程上,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正在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向,这就要求思政课建设要出实招、攻难点、破堵点,探索进一步提升思政课教师队伍核心素养和教研能力的有效举措。
一是全面提升思政课教师的核心素养,引导广大思政课教师做学生为人、为事、为学的大先生。经师易得,人师难求。思政课教师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神圣使命,必须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建设高素质高水平的思政课教师队伍,必须以习近平提出的“六个要”为根本遵循,深化对提高思政课教师核心素养的规律性认识。政治要强,就是要引导广大思政课教师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情怀要深,就是要引导广大思政课教师始终葆有家国情怀、传道情怀、仁爱情怀,对学生充满关怀;思维要新,就是要引导广大思政课教师善于运用创新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不断使思政课教学推陈出新,适应于学生的接受特点与学习需要;视野要广,就是要引导广大思政课教师开阔知识视野、国际视野和历史视野,提升思政课的知识“含金量”;自律要严,就是要引导广大思政课教师严格遵守教学纪律,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自觉弘扬主旋律,积极传递正能量;人格要正,就是要引导广大思政课教师提升自身的人格魅力,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引领学生。“六个要”是一个有机整体,是思政课教师的“立身之本”“看家本领”,必须将其融入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全过程,将其转化为具有制度约束效力的具体规范与要求,不断夯实与提升思政课教师的核心素养。
二是全面提升思政课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打造业务能力过硬的思政课教师队伍。教学与科研是思政课教师的基本功。长期以来,有一种误区是,思政课教师只需要把课讲好,科研是次要的甚至是可有可无的。但实际上,对于思政课教师来说,教学和科研是相互支撑、相辅相成、有机统一的,科研成果可以转化为教学成果,教学成果也可以推动学术研究,二者均不可偏废。全面提升思政课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必须精准发力、整体推进。一方面,要大下力气探索“定制化”“个性化”“精准化”的思政课教师队伍培训体系。思政课教师培训不能搞“大水漫灌”,而是要搞“精准滴灌”,必须以思政课教师的具体教学需求、科研需求为导向,探索定制化、分类化的思政课教师研修培训体系,进一步完善思政课教学资源供给体系与共享机制,点对点解决思政课教师的个性化成长与发展问题。另一方面,要下大力气探索思政课教学体系与科研体系相互衔接的有效举措。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为引领,以期刊建设为辅助,以课题研究为支撑,以考核评价为抓手,充分发挥思政课教师发表重点报刊文章目录的引领作用,充分发挥思政课教师专项研究课题的推动作用,充分发挥思政课教师实践研修与学术交流的导向作用,下大力气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学术研究进展转化为教学成果,下大力气破解思政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难题,推动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与科研能力的协同提升。
三是全面完善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措施,将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制度化、体系化、规范化。制度建设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提供根本保障。进一步夯实与完善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制度保障,必须在以下几方面下大功夫、硬功夫:其一,完善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后备人才培养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必须更注重内涵式发展,结合新时代新征程要求,完善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政策支持与实施方案,统筹设计本硕博一体化的思政课教师队伍后备人才培养体系,优化思政课教师队伍的整体结构。其二,完善思政课教师的选聘、考核评价体系。把好“入口关”,进一步完善思政课教师选聘机制,规范思政课教师的遴选条件和程序;把好“过程关”,进一步优化思政课教师考评体制机制,廓清评价思路,细化评价指标,明确评价导向,矫正唯论文、唯帽子等流弊,引导思政课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教书育人上;把好“奖惩关”,进一步发挥奖励与惩戒对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导向作用,厘定教学成效的认定范围,更好地将其与思政课教师的待遇、职称评定、荣誉经历评审结合起来,真正发挥评价的“指挥棒”作用,切实提升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建设质量。其三,健全思政课教师队伍的示范引领机制。进一步发挥思政课教学名师、杰出人才的领军作用,更好探索资深“老教师”传帮带“新教师”的机制,为搭建老、中、青分布合理的思政课教师人才梯队提供有力支撑。
四、着力加快构建思政课建设大格局
党的十八大以来,思政课建设的大格局逐步显现。这突出体现在思政课组织领导机制的完善以及学科支撑体系的发展上。统计数据显示,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数量达1440余家,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博士学位授权点达104个,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达279个(截至2021年)。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学术科研工作、期刊建设工作、人才培养工作取得长足进步,为思政课建设提供学理支撑、后备人才支撑,展现 出良好发展态势。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一些地方和学校对思政课建设存在重要性认识不够到位、重视程度不足、支持力度较小、能力欠缺的问题,在推动思政课建设上还存在一定的“形式主义”倾向,突出表现在重宣传报道、形式创新而轻内容品质、教学质量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术科研对思政课教育教学的支撑作用还需进一步加强,本硕博一体化培养的制度设计还需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的质量还需进一步提高,等等。
推动思政课建设高质量发展,教材体系、教学体系、教师队伍建设必须协同推进。要想实现这三个方面建设的效能最大化,就必须加快构建思政课建设大格局。新征程上,加快构建思政课建设大格局,必须统一思想、协同联动,进一步凝聚起全党全社会努力办好思政课的合力。
一是要巩固党对思政课的全面领导,进一步凝聚起各级党组织协同推进思政课建设的合力。思政课建设是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坚强的组织领导。党的领导更加坚强有力,思政课建设也就更能充满活力。对此,必须进一步加强思政课建设的统筹领导,压实各级党组织推进思政课建设主体责任,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各级党委应明确自身的主体责任,关心、支持、引导思政课建设,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政策支持,发挥积极性与能动性,更好地为新时代思政课建设提供有力的组织领导保障。正如习近平指出:“各地区各部门负责同志要积极到学校去讲思政课,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水平的一个考验。能不能讲好思政课,也是一个领导干部政治素质、理论水平、工作作风的体现。”[2](P28)学校主要领导要带头走进思政课课堂,带头联系思政课教师,带头讲好思政课,将思政课建设与学校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提高对思政课建设的重视程度。
二是要深化对思政课主渠道主阵地地位与作用的认识,进一步凝聚起全党全社会办好思政课的共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进一步肯定与强调了思政课的地位与作用,明确指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2](P1)思政课办得好不好,教、授主体对于思政课的认识程度至关重要。必须进一步在全党全社会明确思政课的重大意义与重要地位,深化对思政课建设的认识,凝聚办好思政课的共识。其一,思政课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要深化对思政课性质及其历史贡献的认识。思政课集中体现了我国高等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和育人功能,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着立德树人的关键作用,深远地影响了一代代人才的理想信念和人生选择。其二,思政课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要把思政课建设上升到“国之大者”的高度加以看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思政课必须心系“国之大者”,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其三,思政课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要深刻认识思政课建设创新发展的客观需要。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日益增长。思政课必须更深入地满足学生的美好生活需要,提升学生学习的参与感、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实现高质量发展。
三是要推进思政课的学科支撑体系建设,通过推动学科发展凝聚起思政课建设的合力。学科建设是思政课内涵式发展的平台和基石。推动学科建设一体化,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核心引领作用,不断完善与发展思政课的学科支撑体系。其一,完善与发展思政课的学科支撑体系,必须深入解决学科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对此,要进一步加强统筹、协调、规划,明确全国一盘棋的学科建设思路,继续通过倾斜政策提高中西部地区的学科建设水平、发展水平,切实解决学科资源的地域分布不均衡问题,促进思政课支撑学科的均衡发展。其二,完善与发展思政课的学科支撑体系,要深入思考中共党史党建学科对于思政课建设的支撑作用。2021年12月,《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专业目录(征求意见稿)》首次将“中共党史党建”作为法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2022年5月,《面向2035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指出要“建优建强中共党史党建一级学科”。[4]发展好新兴的中共党史党建一级学科,需整合资源,深化基础理论研究,推出高质量成果,把理论研究成果有效转化为思政课教育教学的资源。其三,完善与发展思政课的学科支撑体系,要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中共党史党建学科的统一关系,进一步优化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学科结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中共党史党建学科,都有着涵养理论基础、以史为鉴、资政育人的学科支撑作用,都有着统一的建设目标,共同促进思政课教学水平的提升。质言之,要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领航作用,认识加强中共党史党建学科的重要性,推动思政课学科支撑体系发挥更大作用。
四是要巩固“大思政课”育人格局,进一步凝聚起全党全社会协同办思政课的合力。“大思政课”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也是一种新的思政课建设格局。“大思政课”之“大”,最根本的就在于育人格局之大,在于协调各方面主体力量、统筹各方面有益资源推进思政课的高质量发展。其一,构建“大思政课”育人格局,要坚持系统观念、做好整体设计。必须从思想政治工作的整体出发,从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大系统出发,实现不同主体之间在思政课教育教学资源上的共享、经验方法上的互鉴,提升思政课建设的协同效能。其二,构建“大思政课”育人格局,要坚持问题导向,回应好重大的理论与现实问题。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用头脑和心灵认识道德问题,不仅应包括对美德的赞赏,而且应包括对丑恶的愤怒。”[5](P2522)题是时代的声音。要讲有生命力的、鲜活的思政课,必须让思政课与现实社会紧密结合、与社会实践充分互动、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其三,构建“大思政课”育人格局,要充分借助“社会大课堂”的力量。习近平指出:“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6]社会生活也可以成为思政课教育教学的阵地。教育学家杜威指出,“要避免过分学校式和形式的教育观念”,充分使用社会教育这一“更为基本和更为持久的教导方式”。[7](P9)他认为,一切真正的社会生活都具有教育性,“不仅社会生活本身的经久不衰需要教导和学习,共同生活过程本身也具有教育作用”,有助于“扩大并启迪经验”,“刺激并丰富想象”,“对言论和思想的正确性和生动性担负责任。”[7](P11)有鉴于此,应结合疫情防控等重大事件讲好“大思政课”,用好社会生活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把握好“大思政课”的性质、对象、目标、路径、方法,深化对讲好“大思政课”的规律性认识,进一步推动形成全社会支持办好思政课的浓厚氛围,真正构建起新时代思政课建设的大格局。
注释:
①参见艾四林、吴潜涛主编:《北京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发展报告(2020)》,研究出版社2021年版,第426—427页。
②参见《思政课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加快构建》,《人民日报》2022年3月18日第4版。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 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N].人民日报,2022-04-26(1).
[2]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
[3]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4]陈鹏.用中国理论解决中国问题[N].光明日报,2022-05-28(2).
[5][苏]B.A.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周蕖等译.武汉:长江出版传媒、长江文艺出版社,2018.
[6]“‘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微镜头·习近平两会“下团组”·两会现场观察)[N].人民日报,2021-03-07(3).
[7][美]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