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教学研究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大思政课”建设
路丙辉
【作者简介】路丙辉,中共二十大代表,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原文出处】《教育研究》(京),2022.12.27~31
党的二十大开启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提出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传播的主要途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者培养的重要阵地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的关键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当前在我国治国理政战略全局中的地位愈加凸显。2021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大思政课”概念,强调“‘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①。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建设的指示精神,教育部等十部门于2022年8月印发了《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对如何抓好“大思政课”建设进行了科学、系统、翔实的规定。“大思政课”作为一个新概念和研究领域,它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应担负什么样的职责?中国式现代化给“大思政课”建设带来哪些机遇和挑战?如何更好地推进“大思政课”建设?这是当下“大思政课”建设所要厘清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比较之维:“大思政课”内涵的三重解读
作为思政课内涵式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手,“大思政课”不是凭空产生,它脱胎于传统思政课,其内涵应从与传统思政课的比对中觅寻。两者虽一字之差,但本质和内容却不尽相同,它是在传统思政课的基础上,体系上的完善、理念上的更新、格局上的拓展、力量上的增强,两者是包含与被包含、整体与局部、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一)基于课程属性的教学内容改革
“大思政课”首先是思政课,具有思政课的课程属性、意义要求,它不是打碎原有思政课的框架体系结构而另起炉灶,其建设要围绕思政课这个中心,其发展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大思政课’的实质是要加强思政课建设,它仍然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核心任务,以学生成长成才规律为教育遵循,以为党为国培育时代新人为教学目标。”②“大思政课”是传统思政课在教学内容上的拓展和延伸,体现出以下三个特征。一是有“厚度”。不仅要讲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等过去时;还要讲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以伟大建党精神和抗击新冠肺炎精神等为代表的新时代伟大精神、党的创新理论和历史、英雄模范的先进事迹等现在时;更要讲国家发展美好蓝图、人民生活美好愿景等将来时。二是有“广度”。不仅包含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马克思主义理论传统内容;也融合如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管理学等其他课程的观点、方法和思想,集世情、党情、国情、民情教育于一体。不仅强调要推进思政课程的课程群建设、形成必修课加选修课的课程体系,开展“大思政课”综合改革试点;还致力推进课程思政和日常思政教育活动开展,全方位提升育人工作成效。三是有“深度”。“大思政课”建设要扎根中国大地、立足中国国情、体现中国特色。在理论上,要建构党的创新理论研究阐释和教育教学自主知识体系,开设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在实践上,要重点抓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化学理化和分领域分专题研究和学习,将其融入学生日常课程和社会实践。
(二)基于社会属性的教学空间扩张
学校是思政课建设的土壤,社会是思政课成长的营养。思政课只有着眼于社会、衔接于社会,才会保持旺盛和持久的生命力。“大思政课”是“借助社会资源把思政课课堂空间由学校拓展到社会全域,倡导构筑家庭、学校、社会、政府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协同育人体系”③。其核心要义是,打破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间存在的壁垒,实现空间场域由单一的学校向度向两者的兼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大思政课”要按要求着眼思政课的社会衔接、拓展思政课社会运行空间,提升调动各种社会资源的意识和能力,形成协同育人效应。这其中有三重含义。一是推动教学空间覆盖至社会。“大思政课”教学空间覆盖至社会可有效弥补课堂教学存在的不足,在两者互补、互融、互通的基础上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良性互动。二是推动社会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新时代的伟大实践是思政课不竭的教学素材宝库,“大思政课”要及时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转化为课程建设的研究课题、教育课题,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成果成绩转化为课程建设的教学资源、育人资源,延展思政课的课程内容、厚实思政课的课程资源。三是推动社会人员参与教学。“大思政课”将教学空间拓展至社会领域,教育主体也相应地从学校教师拓展至社会人员,这个社会人员特指能够发挥价值引领的社会上的代表性人物,通过社会先进人物的亲身经历和真情实感去感染和号召学生,从而增强思政课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三)基于实践属性的教学形态鼎新
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大思政课”建设的显著特征。“大思政课”兼有“课程育人”和“实践育人”两种形态,这相对传统思政课而言,无论教育视野和格局还是教育范围和影响都是一种突破,即充分把握思政课的社会属性和实践属性,在抓好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加强实践教学力度,将课程设置、课程建设和教学方式向社会拓展的一种新型教学形态。这种教学形态有以下三个特征。一是实践内容明确。《方案》要求各学校紧扣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目标和任务,利用志愿服务、理论宣讲、社会调研等活动开展实践教学,同时要注重成果总结,避免出现娱乐化、形式化、表面化等现象。二是联动特征明显。纵向上,《方案》提出深化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支持建设一批基地,鼓励开展课程共建,“建立大中小学师资培育、听课评课、教研交流、集体备课等常态化工作机制”⑤。横向上,提出要加强学校与社会力量的统筹,促进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有机结合。三是保障体系完整。《方案》围绕“大思政课”专门的实践教学课开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主题教育活动开展、专项经费设置、教师指导实践教学情况纳入教学工作量等提出了要求,这些都为后续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奠定了良好的政策和体系保障。
二、背景之维:中国式现代化对“大思政课”提出的挑战和要求
“大思政课”建设有其深厚的时代背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我们要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来看待,要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对待。”⑥中国式现代化是当前党和国家最大的奋斗目标,也是“大思政课”建设最大的实践指向。
(一)“两个大局”给“大思政课”建设提出新的挑战
“大思政课”之大,在于其时代背景之大。当前,我国正处于“两个大局”的历史交汇期。第一个是国内大局,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党的二十大再次明确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新时代新征程建设的使命和任务、方式和路径、保障和要求均已明确的情况下,我国发展还面临不少深层次的矛盾、难预料的因素及多发性的问题,这些都给“大思政课”建设带来严峻的冲击和挑战。第二个是国际大局,即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随着全球范围内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兴起,对世界经济和产业发展带来积极影响,我国面临新的战略机遇。同时,世纪疫情影响深远,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⑦如何正确解读、科学研判“两个大局”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带来的影响,是“大思政课”建设过程中不能回避且必须解答的问题。
(二)“多重历史”给“大思政课”建设带来丰富资源
“大思政课”之大,在于其蕴含的内容时间跨度之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教师的历史视野中,要有5000多年中华文明史,要有500多年世界社会主义史,要有中国人民近代以来170多年斗争史,要有中国共产党近100年的奋斗史,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的发展史,要有改革开放40多年的实践史。”⑧“大思政课”建设亦是如此,不仅要讲好道理,更要讲好历史。“多重历史”一方面给“大思政课”建设提供了丰厚的育人素材和育人资源,另一方面也给“大思政课”建设提出了新的时代命题:如何充分利用文明史、运动史、斗争史、奋斗史、发展史、实践史中蕴含的教育资源,回答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这一重大的理论问题,解释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这一现实的实践问题。
(三)“两个文明”给“大思政课”建设提供新的视域
“大思政课”之大,在于其工作的落脚点之大。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其内在要求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实现人民精神领域的富裕。作为人内在需要和本质体现的一种表现方式,精神生活是人在物质需求得到基本满足之后的超越性、更高层次的需求。当然,作为“现实的人”的精神生活可以分为社会集体和单独个体的两种状态,社会集体的精神生活是建立在无数个单独个体的精神生活基础之上的。“精神生活富裕是人的精神生活发展呈现出的一种丰富和完善状态。”⑨精神生活的富裕,一方面表现为主体(群众)在一定物质条件基础上的精神生活诉求以及对应的要求,另一方面表现为客体(国家、社会)对主体诉求的满足以及对应的质量。精神生活是否富裕,表现为客体对主体的需要能否满足及满足的程度,主体所得到的获得感、满足感、幸福感,以及在此基础上社会所呈现出的文明状态、和谐状态。随着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推进,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逐渐高涨、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日益增长,“大思政课”在满足人民群众精神生活需要、助力实现精神领域共富上肩负重要职责,如何通过理论教育培养高素质建设者,如何通过思想引领维护社会主流价值,如何通过发展先进文化提供精神动能,是“大思政课”建设过程中必须思考的问题。
三、实践之维:“大思政课”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建设的发力点
加强“大思政课”建设,要以伟大建党精神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持续创新立德树人体制机制的优化和供给,不断提升思政课的思想引领力、话语解释力和对学生的吸引力,实现自身内涵式和高质量发展。
(一)在内容上立足“大”
“大思政课”建设要突破传统思政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空间和教学形态,聚焦课堂、平台、师资三方面,以改革创新推动内容建设有新路、开新局、见新效。
一是建设大课堂。课堂是“大思政课”建设的主要载体,包括学校课堂和社会课堂两方面。推动两者结合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内在要求,也是“大思政课”建设的现实之路。“大思政课”建设要聚焦问题导向,回应学生思想关切,让学生在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提高政治素养、理论水平和道德情操。要聚焦实践导向,充分挖掘社会大课堂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把思政课上到田野里、讲在大地上,让学生在学思践悟中领会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
二是建设大平台。平台是“大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抓手,包括技术平台和资源平台两方面内容。在技术平台上,要加快思政课信息化建设,推进网络思政建设力度,建设全国高等学校思政课教研系统,实现信息技术与“大思政课”建设融合发展。在资源平台上,要加强思政教育资源库建设,加大优质资源推广使用力度,推动教学资源建设常态化机制化。
三是建设大师资。思政课能否讲深、讲透、讲活,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至关重要,“大思政课”建设更要凸显教师队伍的重要性。一方面,要着眼“大师资”体系构建,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培养一批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全面提升队伍综合能力。另一方面,思政课教师要充分认识自身所肩负的职责和使命,按照“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争当讲好“大思政课”的“大先生”。
(二)在保障上立足“善”
基于“大思政课”建设的标准更高、要求更严、内容更全,要从善用社会资源、完善联动机制、改善教学方式等角度强化课程建设的保障链条。
一是善用社会资源。思政课要发挥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作用,必须充分吸纳、用好用足社会中丰富多样的教育资源。从育人资源角度出发,当下可供利用、转化、开发的社会资源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在“大思政课”建设过程中,要将“校园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对接贯通、有机融入、融会贯通,充分挖掘社会中蕴含的教育资源,将其转化为课程资源,服务教育教学、服务学生成长。
二是完善联动机制。“‘大思政课’大就大在是一门社会大课,需要社会各方参与。要坚持系统观念,练好内功,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健全讲好‘大思政课’的保障促进体制机制,汇聚全社会的育人合力。”⑩要充分发挥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功能和作用,凝聚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有效合力,“推动形成全党全社会努力办好思政课、教师认真讲好思政课、学生积极学好思政课的良好氛围。”(11)
三是改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大思政课”的功能,要持续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尤其是教学方式的创新。“思政课的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材使用、教学管理等方面有统一要求,但具体落实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施教,结合实际把统一性要求落实好,鼓励探索不同方法和路径。”(12)“大思政课”建设要根据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探索实施基于目标优化、内容重组、情境重构、方法完善、评价改进的混合式教学改革,以提升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三)在效果上立足“真”
“大思政课”要以深入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为契机,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提升驱动力、解读力、亲和力、吸引力,以达到效果之真。
一是聚焦中国之问提升“大思政课”驱动力,让学生真参与。“中国之问”指的是,当代中国正经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大思政课”建设回应中国之问的出发点在于讲深、讲透、讲活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引导学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在实践中将“小我”融入“大我”、集体和国家,教育学生知道中国式现代化是什么、应该怎么建的同时,引导学生躬身力行参与这项伟业。
二是围绕世界之问提升“大思政课”解读力,让学生真信服。“世界之问”指的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变化。“大思政课”建设回应世界之问的出发点在于科学解读世界发展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及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生动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世界发展潮流中的优越性,让学生积极参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凸显“大思政课”的大格局。
三是围绕人民之问提升“大思政课”亲和力,让学生真满意。“人民之问”指的是,人民在追求美好生活的过程中不断有新需要和新要求。“大思政课”建设回应人民之问的出发点在于聚焦学生精神需求,从学生的思想困惑和问题出发,加强对学生思想上的人文关怀,满足学生多样化的思想性需要,入脑入心、触及心灵解决思想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是紧扣时代之问提升“大思政课”吸引力,让学生真肯定。“时代之问”指的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13)“大思政课”建设回应时代之问的出发点在于“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14),解决好思政课理论供给与学生思想需求之间的矛盾,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
注释:
①“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N].人民日报,2021-03-07.
②李敏.“大思政课”教育资源转化的方法论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22,(10).
③杨增岽,赵月.善用“大思政课”:深刻内涵、时代价值与建设理路[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2,(3).
④“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N].人民日报,2021-03-07.
⑤教育部等十部门关于印发《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的通知[EB/OL].http://m.moe.gov.cn/srcsite/A13/moe_772/202208/t20220818_653672.html.
⑥⑧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求是,2020,(17).
⑦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26.
⑨廖小琴.思想政治教育促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逻辑理路[J].思想理论教育,2022,(6).
⑩王学俭,施泽东.“大思政课”的科学蕴意和实践理路[N].中国教育报,2022-03-24.
(11)(12)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求是,2020,(17).
(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544.
(14)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