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教学研究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创新研究
徐晓风 李响
【摘要】经过17年多的发展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实现了长足的发展,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是十分必要且紧迫的任务。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要坚持守正创新、守时创新、守位创新。同时,要处理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之间相互支撑的关系、壮大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教学人才队伍、明确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边界、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良性互动等问题,不断推进学科的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创新
【作者简介】徐晓风,哈尔滨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响,哈尔滨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
【原文出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京),2023.1.107~115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重大研究专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制度研究”(20VHJ010)阶段性成果。
2005年1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下发的《关于调整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的通知》中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调整为独立的一级学科,这是我国学科分类和高等教育的重大举措,是中国共产党为加强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战略部署。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经过17年多的发展建设已经实现了巨大的跨越。相较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成立时间较短,尚属于起步阶段,但因为其学科性质和社会作用具有特殊性,在党和国家意识形态工作中肩负着重要地位和作用,所以这就决定了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中,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作为领航学科的重要意义。2016年,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1](P15)当前,我国正值新时代新发展的关键节点,以历史变革的新方位为导向,以时代发展的现实基础为前提,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创新性发展,对构建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提升我国整个哲学社会科学建设水平,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一、新时代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创新的必要性
学科是以某一特定领域为研究对象而形成的研究方法独立、认知范畴完整、思想观点科学与知识结构系统的科学体系,具有属于自身领域特殊的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学理支撑。现阶段,学科的建设水平直接影响着高校的科学研究、教学水平、办学实力、人才培养等情况,是大学在国内及全球核心竞争力的评估指标和价值依据,是高等教育中非常重视的任务。经过多年的创新发展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已经围绕着学科、课程、教材、教师、教学等方面取得了卓越成绩,锻造了一支理论扎实且立场坚定的教学科研队伍,培育了一系列具有理论深度和实践成效的研究成果。然而在新时代的背景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整体发展亦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引领作用是十分必要且尤为紧迫的时代课题。
第一,学科建设的核心是学术研究,现阶段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创新尚需进一步夯实学术研究根基。学术研究是学科建设的基础,学科的创新发展依托于学术研究水准的提高。在新时代的背景下,面对学科专业的发展、课程改革以及教材编写等方面的需求,应加快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研究,以解决现实中提出的问题,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首要使命和任务。同时,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为学术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对于回答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深入研究阐释党的创新理论,党的二十大提出的重要思想、重要观点,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巩固主流意识形态阵地,领航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等问题尤为需要通过学术研究来回应。17年多的时间里,国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学科学术发展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目前在学术研究方面也存在着一些地方有待加强,比如理论研究的深度、学科问题意识的提出、学术交叉研究的广度、学术交流争鸣活动等方面相对薄弱,部分课题或科研成果内容单一,个别学术研究归属于其他学科范畴,某些研究者缺乏理论自信、方法自觉和学术自强。因而,只有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研究才能改变目前这种状况,学术研究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从而有力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发展建设。
第二,学科建设的根本是学科队伍,现阶段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创新尚需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高素质的学科队伍是学科体系建构的主体力量,是学术体系创新的根本,是实现学科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最关键的因素。近年来,国家加大了投入力度,将队伍建设作为学科建设的重要环节,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专业结构日益合理,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素质显著提升,学科队伍的思想观念与内在质量整体上得到了较大改善。然而,随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快速发展,人才培养任务持续增加,学科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日渐凸显,例如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培养出的高质量人才还远不能满足学科建设发展的需要,人才培养略显后劲不足;学科队伍知识增量不足;学科带头人后备力量及高层次人才缺口较大等。现阶段,培养一支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学科队伍是迫在眉睫的战略性问题。从专业背景来看,2018年,有163家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点尚存在教师专业比较庞杂的现象,占参加调研学科点总数的46.97%;从学缘结构来看,2018年,有94家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点尚存在教师学缘结构不合理的现象,占参加调研学科点总数的27.09%;从学历结构来看,2018年,有60家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点尚存在教师学历结构参差不齐的现象,占参加调研学科点总数的17.29%;从职称结构来看,2018年,有56家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点尚存在教师职称结构比例失调的现象,占参加调研学科点总数的16.14%。[2](P112-113)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亟待解决人才队伍建设问题,要通过引进人才与培养人才相结合,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建立确保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健康发展的队伍建设保障制度。
第三,二级学科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支撑,现阶段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创新尚需进一步厘清各二级学科的学科边界。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目前包括七个二级学科,各二级学科都有各自特定的研究领域、研究边界及研究对象,是具有内在关联性的统一整体。现阶段,就全国高校整体的情况来看,学科边界存在以下几点应当格外关注。一是各学科学术研究边界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泛化宽化”的情况,个别学科在发展创新中对某些二级学科的研究对象不够明晰,范围较为交叉,没有聚焦;二是学科研究方向上,关注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问题研究的选题和论文相对较少,对现实问题直接分析的选题和论文相对较多,而这些选题中相当一部分往往缺乏理论深度和高度,缺少对问题分析的理论支撑;三是各二级学科点的学科分布、发展潜力、队伍力量不均衡,学科建设的整体性与综合性依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创新的维度
新时代以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更具特色和生命力,其理论对实践更具有针对性和指导性,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在擘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业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结合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实现了理论成果与社会主义实践的有效融合。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面临的重大现实任务就是要进一步发挥学科的领航作用,加快发展步伐,因而要着力坚持学科的守正创新、守时创新与守位创新。
第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守正创新。马克思主义视野广阔,博大精深,其内容涵盖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各方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大树之根和兴党强国的长河之源。“在社会主义中国,马克思主义在国家意识形态中的地位是无可替代的。”[3]守正就是要守住马克思主义的灵魂与根本,坚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一理论基石,创新的前提和基础就是守正。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守正创新即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回答和解决历史、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科技、军事、党建等各领域实践发展中所面临的重大问题,构建时代特色鲜明的理论学科。100多年的实践中,时代在不断发展变化,但马克思主义依然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具有永恒的思想价值,其奥秘就在于它是科学的、人民的、实践的,是发展和开放的理论体系,这一点必须永远坚持、永不动摇,否则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
一是坚持科学性原则。马克思主义在批判旧世界中不断发现新世界,始终保持着对现实的解释力,体现在理论上的科学性与生命力,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性。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为工人阶级和全人类实现自由和解放提供了理论指南和思想武器,把人们对人类社会的认识首次建立在唯物史观的理论基石上,使人们找到了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的“钥匙”。二是坚持人民性原则。“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跨越国度、跨越时代的影响力,就是因为它植根人民之中”。[4](P8)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是在人民性原则的指导下,党和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投射出历史唯物主义的真理光芒,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行稳致远,构建体现人民意志,满足人民实践需要的理论体系。三是坚持实践性原则。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其源于实践,同时也在实践中完成了自我更新与自我完善,其在科学“解释世界”的同时,也在积极“改变世界”,是不断丰富、发展、完善的理论体系。
第二,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守时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需随着实践、时代的变化而发展,学科内涵和重点内容必须实现新拓展。”[5]要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守时创新,就要贯彻落实习近平在2016年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学深悟透讲话精神所指出的根本出路和发展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守时创新即要以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引领21世纪当代中国实践,“深化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的认识”。[6]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多年来,党始终在中国的实际国情、时代特征与历史条件等构成的历史形态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一坚实的理论根基和鲜明底色。党的理论创新既体现了一脉相承之“脉”源自何处,又回答了中国共产党思想上与时俱进之“进”走向何方,引领党和人民事业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守时创新具有历史必然性,要着重突出以人的全面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己任的价值关怀,在学术成果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以及社会成效上下功夫,高度关注并科学阐释时代提出的重大课题,使其理论体系与当代中国现实、时代关联密切,促进理论和实践的共同创新,突出学科话语体系的解释力、说服力和影响力,反映人类对未来美好社会的价值追求,和时代保持同步前行,和人民共享命运。
一是坚持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守时创新要扎根中国大地,面对熔铸中国精神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汲取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宝贵经验,提炼有鲜明民族文化特色的标识性概念。同时还要视野宽广,挖掘国外同类研究的进展,交流互鉴世界各国优秀文化成果,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开放性特色,以开阔的文化视野实现中西话语、概念、范畴、表述的汇通融合,以博大的胸襟实现本国文化传统与人类共同文明成果的有机统一,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创新。
二是坚持历史性与现实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色在于始终坚持问题导向。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时间相对不长,但在解决治党、治国、治理社会等过程中出现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时,都发挥了重要作用。马克思主义研究者要寻求和发现多学科的交叉视野,为理论和实践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话语体系的建构要坚持以发展的观点审视理论的时代性,坚持以联系的观点突出发展的重要性,坚持以实事求是的观点准确把握发展与联系的辩证统一,夯实其学科基础、学术基础和话语基础。
三是坚持科学性与价值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想要实现守时创新,就必须要夯实七个二级学科的研究基础,推进各二级学科科学性、价值性、创新性和实践性走向深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要在全面掌握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基础上,深入辨析当代社会思潮的本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学科要结合国情系统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实践的历史进程以及产生的特殊规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要深化对各阶段创新成果的认识,充分彰显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意蕴和时代特点;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要批判地分析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最新研究成果,科学评价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学派和思潮;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要善于分析解决教育过程中出现实际问题,开展与教育对象相适应的高水平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学科要通过理论与史实结合的方式,揭示坚定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党的建设学科要明确党的建设规律与执政规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要注重理论之间的承前启后性及理论内部各模块之间的相容性,构建系统的理论体系、概念体系和发展逻辑,提升本学科的社会作用与理论价值。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新时代十年来,中国共产党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紧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结合前所未有的实践创新,丰富发展了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精神旗帜,昭示了人类文明的新形态,正确回答了时代提出的重大问题,接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的守时创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指导,这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
第三,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守位创新。习近平多次强调,“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7](P183)“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必须旗帜鲜明加以坚持。”[1](P11)坚守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守位创新就是要坚守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使命担当,遵循新的时代要求,不断完善自身真理体系,发挥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领航作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科学的理论,是哲学社会科学中最基础、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科学性与价值性的有机统一。恩格斯认为,“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包括我们这个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8](P499)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话语体系、理论内容、表达主题等均处于不断发展的态势,在变化和发展中形成具有科学性、价值性、实践性,经得起时代检验的科学体系。
一是要处理好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关系,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领航作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对其他人文社会学科起到思想引领作用,其他人文社会学科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起到理论互补作用,两者之间是协同发展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是巩固主流意识形态的关键学科,具有特殊的意识形态性,在不断发展壮大的实践过程中,进一步彰显了学科的独立性与主导性。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要借鉴相关学科的成果,“注意研究它的科学内涵,探讨它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它的学科属性,业务范围,学科边界,发展趋向,与相近学科的关系”。[9]现代社会中针对很多现象的研究已经突破了学科壁垒,属于人文社会学科共同关注的问题,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者要切实提升研究和解决问题的素养,提高运用众多学科破解问题的能力,基于问题导向提炼本学科所认同的标识性概念,基于科研意识打造本学科所接受的核心化表述,基于大局观念构建国家所关注的理论与实践范畴,避免出现对其他理论范式和话语体系简单移植的现象。
二是以问题意识为导向,承担起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使命担当。“问题是学术研究的逻辑起点,学术研究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10]问题意识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思考的逻辑起点,马克思主义理论也是在分析社会现实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了与时俱进。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指出,当前,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提出了大量亟待解决的新问题。因此,迫切需要我们回答好时代之题,彰显中国之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创新要强化提升以马克思主义进行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指明我国社会主义未来发展的正确方向、战略布局、改革目标等方面深耕细作。要进一步关注我国出现的改革发展任务艰巨、矛盾风险突出、治国理政面临考验等各类理论性和现实性难题。理论研究人员要深入社会生活当中,了解民市民意,了解社会发展现状,让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能够在实践中体现其科学性。理论研究者只有结合实践才能够产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自觉承担起历史发展的使命,使得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更具时代特色,使当代马克思主义绽放更耀眼的真理之光。
三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改革创新推动其他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科两者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形成了庞大的有机整体,满足了新的发展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从自我发展走向开放发展,敞开胸怀,去汲取外在的养分、利用外在的力量,在做强自身的同时引领其他学科的发展”,[11]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改革创新必将推动其他人文社会学科的创新发展。从科学真理的自身逻辑出发,应破除社会科学发展的孤立化现象,以科学研究方法为指导建立跨学科研究,发挥学科的集群功能和支撑作用,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路径,探索协同创新的基本路径。在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针对性、有效性、实践性和引领性的基础上,实现其他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良性互动,挖掘其他学科中的教育资源,实现知识之间的贯通发展,在为其他学科提供强有力的科学理论指导的同时,强化马克思主义在各学科领域中的指导地位,保证哲学社会科学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创新的路径
在人文社会科学学科飞速发展的现实情况下,“学科建设只有规范化,从有序到更加有序,才能可持续发展”。[12]作为面向现实的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建设成果至关重要,直接关系着发展潜力与方向定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学科特点既具有一般性,也具有当代意识形态的特殊性,是两者的有机结合,因而应在问题导向中积极研究、探讨学科的研究规范与现实路径。
第一,处理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之间相互支撑的关系。在学科建设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价值、研究方式等已经随着高校教育的精细化、规范化发展愈加明确,指导价值日益凸显。但值得注意的是,学科的独立性并不意味着可以彻底脱离其他学科而独立存在,也不意味着学科设置可以覆盖所有的知识范围。
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与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哲学、历史学、文学等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互动的过程中,获得了大量的理论经验与研究素材,拓宽了学科的研究范围,促进自身学科体系更具系统性、科学性。高校要“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其他人文社会学科的交叉融合”,[13]避免学科建设工作变得单一、封闭、固化。依据当前教育领域的发展形势,高校应统一规划学科教育内容,利用学科之间的贯通性梳理逻辑思维,搭建哲学社会科学一体化教学平台,探索众多学科的优势资源和教育优势充分融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建设,加强各学科之间的转化能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要充分吸取其他学科的有益资源,实现各学科之间的协同效应,重视其他学科的依附性与协调性。在跨学科发展的同时,实现教育之间、知识之间的连贯性,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持续走向稳定、丰富、和谐发展。
第二,壮大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教学人才队伍。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是知识分子密集的地方,要把这支队伍关心好、培养好、使用好。思政课教师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者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两支关键队伍,目前已经实现了蓬勃发展,并且呈现出年轻化、高学历、具有一定规模等新特点。截至2021年底,思政课专兼职教师队伍超过12.7万人,队伍配备总体达到师生比1:350的要求,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展为1440余家,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展为37家,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研修(学)基地发展为41个,“手拉手”集体备课中心发展为32个,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阵地与主平台更加完备,构建了全方位、常态化的思政课教师培训研修体系。[14]理论研究与教学人才队伍核心素养的高低直接决定着高校思政课的教学质量与水平,决定着学科建设质量与潜力,肩负着学科未来发展的重任,所以学科建设应重视规范强化自身人才建设和管理服务,传播党的创新理论,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繁荣哲学社会科学贡献力量。
首先,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学术骨干与带头人应更明晰学科的学术属性与研究视阈,将学科教学与研究纳入本学科建设的范畴体系,找准角色定位。其次,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中应对全校资源进行整合,明确学院课程教学和学术科研的重要职责内容,持续关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双重目标,为学生提供专业化的教学平台,为思政课教学提供全面服务,完善规范化的学科管理制度。最后,做好学科交流工作,使之成为学科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马克思主义学院要积极组织高规格、高水平的学术会议,同时也要主动参与各大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学术交流会,利用好对外访问、培训的机会,合理学习借鉴其他成功经验。
第三,正确处理好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与二级学科以及各二级学科之间的关系。截至2021年12月,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博士学位授权点发展到104个、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发展到279个。[14]目前,学科的学位点数量位居各学科前列,宝贵的人才资源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后继有人,七个二级学科正在快速发展并逐步完善。高校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上应在遵循其理论性、独立性、自主性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一级学科的学科边界,“树立对一级学科的正确观念,凸显对二级学科的指导与引领功能”,注重一级学科与二级学科以及各二级学科之间的内在关联,凝聚整合学科的教育范畴、教育资源、学科构成及教育属性。二级学科是一级学科的延伸与分支,其研究对象与内容更加细化,其发展特色、学理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与历史特色愈加鲜明,对一级学科的建设与持续发展影响深远。高校应以社会需求为维度,以时代发展为基准,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与标准的学科规划,推动一级学科与二级学科协同发展,在一级学科的建设中融入二级学科固有的特色属性,在二级学科的建设中秉持一级学科的内在核心要求,结合二级学科的特色发展促进一级学科的建设;同时,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下面的七个二级学科之间也是紧密联系、相互支撑、协同发展的,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一大特色,要在一级学科与二级学科以及各二级学科的相互关系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高校教育中的政治站位,自觉承担起捍卫主流意识形态的重任担当,保持强大的理论勇气,明确突出优势,赢得主动与未来,回应人民的新期待,满足实践的新要求。
第四,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思政课的良性互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思政课两者都是要遵循学科内在的发展规律,培养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可靠接班人,这两者根本目标相契合,具有内在统一性。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思政课两者在制度、体制、政策等方面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学科是思政课的学理支持,思政课为学科建设提供了动力与方向,是共生发展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为高校思政课发展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依托,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以往分散研究的局面,增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整体化、具体化和精细化。思政课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功能的特殊性,同时也是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目标的主阵地,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
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要进一步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思政课建设的良性互动,既要体现党的意识形态要求,又要回应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现实关切。一方面,学科要将思政课的现实需求贯穿建设的始终,围绕思政课的基本矛盾探索学术研究,学科规划要突出思政课的发展方向与建设规律,提升思政课的教学实效,为思政课建设提供可持续发展平台;另一方面,思政课建设要明确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归属,通过教学实践的不断推进,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规律的认识,加强对教材教法、教学设计、课程改革、队伍培养、体制机制等问题中的学术研究,展现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理论魅力和思想感染力,充分彰显学科自觉意识,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和课程建设之间的衔接转化。
面对新时代青年学生这一群体,要深入挖掘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深度与广度,运用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精准阐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保持课堂讲授的鲜活生动,满足学生理论需求、解决学生现实困惑。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者要以科学态度研究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逐真理,透彻领悟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实践观、群众观、阶级观、矛盾观的精髓,进而将科学思想理论真正转变为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物质武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未来发展要有效统筹好意识形态属性、科学性、学理性、现实性等多方面的要求,构建开放的思想体系,提升学术包容力与自我净化能力,坚持学科基础理论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锤炼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者科研、教学、服务能力的协调提高等多层次措施并举。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2]艾四林,吴潜涛.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报告(2018)[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
[3]王斯敏.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谈:让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领航发展[N].光明日报,2015-01-22(16).
[4]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5]顾钰民.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内涵和重点内容的新拓展[J].理论与改革,2019,(3).
[6]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J].求是,2021,(7).
[7]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9]梅荣政.在改革开放中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创建和发展[J].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18,(5).
[10]钟明华.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生培养[J].理论与改革,2019,(3).
[11]张雷声.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J].理论与改革,2019,(3).
[12]张耀灿.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规范化建设的几个问题[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6).
[13]张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若干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14]教育部:高校思政课专兼职教师超12.7万教师年轻化[EB/OL].http://www.moe.gov.cn/fbh/live/2022/54301/mtbd/202203/t20220321_609546.html.2022-03-17/2022-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