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教学研究

论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郭杰忠 肖森
【摘要】伟大建党精神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宝贵资源,传播和研读好伟大建党精神,提升大学生传承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思想自觉、行动自觉、政治自觉,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大课题。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有助于推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坚定思政课教师的政治信念,提升其担当意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将伟大建党精神深植于大学生头脑,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亲和力。为了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应提升教师综合素养,整合思政课教师资源,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开展思政课教研活动,整体规划教学内容。
【关键词】伟大建党精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政课教学
【作者简介】郭杰忠,男,江西省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厅长,教授(江西  南昌  330038);肖森,男,通信作者,南昌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1级博士研究生(江西  南昌  330031)。
【原文出处】《教育学术月刊》(南昌),2022.10.3~8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的大会讲话中指出:“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1]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鲜明指出“党弘扬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2]。伟大建党精神的32字,言简意深,凝练有力,集中概括了伟大建党精神的丰富内涵。伟大建党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源头[3],对该精神进行宣传阐释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题中之义。传播和研读好伟大建党精神,提升大学生传承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思想自觉、行动自觉、政治自觉,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大课题。
一、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可行性
伟大建党精神作为一种精神资源,内涵丰富,对人民的影响深远。伟大建党精神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内容上是契合的,在育人目标上是一致的。我国拥有一支阵容强大的思政课教师队伍,为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提供了坚实力量。
(一)教育教学内容的契合是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前提条件
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与思政课教学内容联系紧密。以伟大建党精神为主题的教育内容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内容高度契合。通过剖析伟大建党精神教育内容和思政课教学的内容,不难看出,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讲述的坚定理想信念、以人民为中心、中国精神、中国道路、党的领导等教学内容,在伟大建党精神教育中都能够找到有力的素材作为支撑。例如,《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民立场与伟大建党精神蕴含的不负人民的内涵。中国共产党团结依靠人民群众取得了辉煌的历史成就,并且在取得成就的过程中,广大党员为践行初心使命做出了巨大的牺牲,这诠释了伟大建党精神的不负人民内涵,为思政课讲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民立场提供素材。通过仔细地挖掘伟大建党精神内涵与思政课教学内容的契合点,可以丰富思政课教育教学的内容,为思政课教学内容提供有力支撑[4],提升思政课教学的感染力、说服力。
(二)教育教学目标的一致是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重要基础
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目标重在增强大学生的使命担当[5],培养堪当重任的时代新人。通过发挥思政课教学的育人功能,培育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大学生[6],强化大学生对历史使命担当的认识,激发学生热爱党、热爱集体、热爱祖国、奉献社会、珍爱自己的情感,坚定大学生的政治信仰,并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坚持追求真理,不负韶华。而伟大建党精神教育的目标重在指引大学生担当使命,通过开展伟大建党精神教育教学活动,引领大学生增强使命担当意识和勇担民族复兴的时代责任。要深刻认识伟大建党精神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关系,通过充分发挥伟大建党精神的育人功能,在理论认知上,培养大学生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真理指导自身实践的能力,培育大学生明理、增信、崇德、力行的素养;在情感上,培育大学生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报效国家的情怀;在意志力上,培育大学生的共产主义信仰以及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事业中勇于牺牲、敢于拼搏的精神;在躬身实践上,培育大学生将个人理想融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伟大实践中的品格。可以说,两者的育人目标本质上是一致的,这为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提供了重要基础。
(三)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是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的根本保障
思政课教师队伍是传播意识形态的骨干力量,对宣扬马克思主义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具有重要的作用。全国各大高校应打造一支数量足、素质好、业务精、水平高的专兼职相结合的思政课教师队伍。为贯彻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各大高校都在保质保量地配齐思政课教师,并建立相应的教师队伍保障制度、考核制度。可以说,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在新时代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教师的素质、教学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了提高。将伟大建党精神有效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毫无疑问离不开思政课教师的作用。伟大建党精神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新观点、新论断,其必然是思政课教师需要掌握的教学内容。让理解伟大建党精神的人讲精神内涵,才能讲明白、讲清楚伟大建党精神,确保思想内涵不变味,政治方向不偏离正确的轨道。思政课教师应当积极参加教学培训、教学竞赛等活动,熟练掌握教学技巧,切实提高教学能力,更好地用伟大建党精神武装学生头脑。
二、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意义
伟大建党精神作为精神资源,是激励当代大学生和教师砥砺前行的精神动力,更是助力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引领,及时把以伟大建党精神为主题的教育内容和理论研究成果转变为思政课教学内容,将其融入思政课堂,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有助于推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19年8月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指出:“加强思政课教材体系建设,在教材中及时融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7]习近平在思政课教师座谈会指出:“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8]伟大建党精神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新成果[9],将其融入思政课教学,有助于推动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一方面,及时将伟大建党精神的知识内容和理论研究成果写进思政课教材,将伟大建党精神的时代价值融入思政课教材的目标设计,加强和创新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核心内容的思政课程建设,全面推动伟大建党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大学生头脑,是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题中之义,有助于推动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另一方面,伟大建党精神作为丰富的教学资源,其知识内容和理论研究成果与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联系紧密,并且伟大建党精神作为一种思想性、理论性资源,不仅可以作为一种理论教学内容展现给学生,还能够作为一种实践教学内容带动学生,让学生入情入境、入心入脑。在尊重思政课教学规律的基础上,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全过程,有助于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针对性、思想性和理论性。
(二)思政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加坚定政治信念,提升担当意识
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过程中,思政课教师必须提升专业素养,打牢知识基础,夯实理论功底。必须很好地了解伟大建党精神,深刻理解其内涵,理解其形成的理论逻辑、实践逻辑、价值逻辑。思政课教师只有自身弄懂、学透了伟大建党精神的知识,才能为学生讲好、讲清楚、讲明白伟大建党精神的思想内涵。思政课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自身也能够受到很好的教育。伟大建党精神中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精神内涵,有助于更加坚定教师的政治信念;伟大建党精神中践行初心、不负人民的精神内涵,有助于提升教师的担当意识,让思政课教师将教书育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育建设者和接班人等理念外化为自身的行动。
(三)多渠道教学方式相交融,“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10]
一堂好的思政课,应该是在课堂中,师生之间能够得到良好的思想交流、情感交流。教学相长,师生之间都能够从教学过程中学到知识。要想提升学生的思想体验、情感体验,并且在增强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上取得成效,思政课教师就要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注重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讲授伟大建党精神知识。在课堂教学的讲授中,穿插许多关于伟大建党精神的案例和事迹,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在课堂中体悟党的伟大精神谱系,体验党的艰辛奋斗历程。如在《思想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上,讲述伟大建党精神知识的时候,穿插赣南苏区男儿踊跃参军,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历史事迹。具体来讲,如为学生生动讲述赣南苏区八子参军的故事。赣南瑞金人民杨荣显将自己的八个儿子送去参军,但他们都牺牲在战场上。通过此案例提升课堂实效,增强学生的震撼感。开展实践教学,让学生参观上海中共一大会址、浙江嘉兴南湖红船会址等活动场所,体验当时我们党在国家面临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召开重要会议的场景。体验会议召开时,那些年轻党员为建立中国共产党、制定党的纲领而作出抉择的气魄。让学生设身处地投入到会议场景中,感悟党的初心使命、党的信仰信念、党的性质宗旨等,从而达到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亲和力的效果。
(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11],将伟大建党精神深植于大学生的头脑
“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12],为高校开展思政课教学指明了方向。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围绕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对学生开展传承伟大建党精神的教育。将伟大建党精神深植于大学生的头脑中,引领大学生勇于追求真理,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初心使命,忠诚于党的领导。伟大建党精神作为一种教育资源,本质上它的教育目标和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以一种思想教育大学生,引领他们能够成长成才,及希望他们能够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实践中贡献青春力量。围绕伟大建党精神所孕育的精神内涵,将其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教育大学生坚定信仰信念,懂得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指导自身学习和实践;教育大学生勇担责任,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一奋斗目标牢记于心;教育大学生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敢于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作出牺牲;教育大学生忠诚于党的领导,不辜负人民群众的信任。只有将伟大建党精神有效地融入思政课教学,才能将伟大建党精神深植于大学生的头脑,也才能更好地实现伟大建党精神的育人价值。
三、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路径
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这阐明了为什么要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的问题。那么,要解决如何才能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问题,即该如何做的问题就摆在我们面前。对于此,我们应该做到如下几点。
(一)提升教师综合素养,整合思政课教师资源
讲授伟大建党精神的知识,思政课教师具有重要的作用。要提升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成效,必须努力提升思政课教师素养,充分利用好思政课教师资源。
1.提升思政课教师的综合素养。思政课教师的综合素养关系到思政课教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能否把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讲深讲透,能否富有成效、通俗易懂地把伟大建党精神知识传递给学生。因此,我们应提升思政课教师关于伟大建党精神知识教育方面的综合素养。在理论素养上,教育者要先受教育,思政课教师自身具备扎实的伟大建党精神知识,是伟大建党精神有效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前提条件。而伟大建党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精神的一条主线,内涵丰富,知识结构广泛,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在学懂学透伟大建党精神上狠下功夫,要多花时间和精力放在研究伟大建党精神的思想内涵上。学校应多组织思政课教师参加一些关于宣传伟大建党精神的讲座、培训,对思政课教师进行伟大建党精神的熏陶和感染。在能力素养上,增强思政课教师的团队合作能力,面对繁重的思政课教学任务,教师之间应加强合作,发挥集体备课、集体教研的重要作用。
2.整合思政课教师资源。思政课教师队伍的组成,不应只是专业思政课教师,还应该包括思想政治素养高、理论功底扎实的高校思政领导干部、学生工作管理者、党务工作管理者等,以及具有坚定的政治信仰、熟练掌握伟大建党精神知识的老红军、党史专家、烈士家属等。要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让具备相关理论知识的人讲伟大建党精神知识。思政课教师是守护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成员,我们要不断提升其综合素养,增强其教学能力,提高其业务水平。通过这些举措,更加有效地让思政课教师队伍服务于学校,服务于大众。
(二)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多渠道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合理地利用教育教学方法,对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成效有很大的影响。思政课教师在讲授伟大建党精神知识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不同教育教学方法的作用。
1.利用课堂教学这一重要渠道讲授伟大建党精神知识。课堂教学应打破以往的满堂灌思想,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思政课教师可以讲授一些案例和人物事迹,对学生进行启发,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如讲授到伟大建党精神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内涵时,用抗美援朝的例子启发当代大学生。新中国刚建立不久,美帝国主义就把战火烧到朝鲜半岛。为保卫我们国家胜利的果实,保卫新中国,中国人民志愿军义无反顾地开赴朝鲜,在朝鲜战场上浴血奋战,英勇杀敌,取得了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应继续传承和发扬这种敢于斗争、勇于牺牲的精神,在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实践中贡献青春的力量。
2.发挥实践教学的重要作用。要整合关于伟大建党精神思想内涵的实践教学资源,如革命遗址、革命纪念馆、博物馆、烈士陵园等。加强学校与当地政府部门的合作,成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通过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这一重大平台,定期不定期地组织学生参观革命遗址、革命博物馆等活动场所,在倾听讲解员讲解历史的脉络中受到启发。利用假期时间,大学生可以亲身参与社会调研,参加社会实践。大学生在亲身实践中,感悟伟大建党精神的魅力,增强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自觉意识。
3.发挥网络媒介的重要作用。互联网是当前影响力最大的媒介之一,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不容忽视。如思政课教师利用微信公众号制定一期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为主题的学习专栏,在微信平台中链接新窗口用于开展伟大建党精神知识竞答活动。利用校园网站宣传关于伟大建党精神为主题的知识内容,播放一些关于伟大建党精神思想内涵的视频,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接受教育。利用网上教学平台开展线上教学,既能够用一种新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能够解决有些学生不能参加实地教学的困难。在新冠疫情期间,为解决疫情地区学生不能在学校学习的问题,很多思政课教师采用腾讯软件对学生进行线上教学。网络媒介作为一种新媒体,充分发挥了其传播迅速、覆盖范围广、方便快捷等特点,更符合新时代青年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习惯。开展伟大建党精神的知识教学,我们应充分发挥网络媒介的作用,从而增强伟大建党精神传播的广泛性、时效性、多样性。
4.发挥党史专家、烈士家属、老红军、党务工作管理者的作用。他们身上具有熟悉伟大建党精神知识的优势,是开展伟大建党精神知识教学的重要力量。要让理解伟大建党精神的人讲精神内涵,让懂伟大建党精神知识的人讲理论知识。可以邀请这些人士到学校开展伟大建党精神知识的主题讲座,增强伟大建党精神的鼓舞作用。
(三)开展思政课教研活动,充分发挥思政课教师以研促教的能动性
思政课教研活动是思政课教师为促进自身的专业进步,针对自身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享、交流和探讨的实践性研究活动。思政课教研活动的有效开展,对于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具有重要的作用。
1.从教研过程来看,在教研活动中,思政课教师可以提出自身在开展伟大建党精神教育教学时遇到的问题,针对该问题进行探讨、交流和研究。各思政课教师可以分享自身在解决相关问题时的教学经验,例如分享好的教学设计、教学案例、教学方法等,从而帮助他人解决问题。并且思政课教师在众多教师的经验分享中,不断吸取教学经验,拓宽教学思路,丰富教学方式。通过教研活动,也可以很好地把教学任务分配到教师个人,让全体教师有更多的时间、精力去完成自身在教研活动中承担的教学内容,达到保质量、高效率完成教学任务的效果。思政课教师可以集体修改完善教学内容,共享教学资源。
2.从教研活动媒介的选择上看,思政课教师可以利用多种途径开展教研活动。不仅可以利用线下教研的活动形式,还可以通过线上开展集体备课、集体教研、集体教学观摩、教学成果展示及教研主题研讨等形式。如利用网络直播、网上虚拟教研室的形式开展伟大建党精神知识的教学研讨。
3.从教研目标来看,思政课教师要深刻把握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将其应用到思政课的教学实践,发掘其精神价值。教研目标引领思政课教师的教学活动,只有充分调动思政课教师以研促教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才能促使思政课教师更好地向学生讲授伟大建党精神知识,也才能更有效地实现思政课教研目标。以上三点,都有助于调动思政课教师在开展伟大建党精神知识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思政课教师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变得游刃有余。
(四)整体规划教学内容,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程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指出:“各高校要重点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设定课程模块,开设系列选择性必修课程。”[13]“加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思政课课程群建设。”[14]伟大建党精神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思政课程中设定伟大建党精神知识内容模块,及时把伟大建党精神知识内容和理论研究成果融入思政课程,是思政课坚持守正和创新相统一的必然要求。思政课教师要对伟大建党精神知识内容进行整体规划,将其有机合理地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这门课程深入阐释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这门课程,要讲清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以人民为中心,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教学内容与伟大建党精神内涵的关系。
2.《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程主要侧重对历史主体、历史背景、历史时间、历史进程的叙事[15]。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程,关键要讲清楚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中国共产党是在什么样情形下成立的,它的成立在当时的中国有什么样的影响,中国共产党团结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进程中取得的伟大成就等教学内容与伟大建党精神内涵的关系[16]。
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门课程融入伟大建党精神,侧重于讲述伟大建党精神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联系。讲清楚伟大建党精神体现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真理的相对性与绝对性相统一的辩证关系原理、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原理等内容。
4.《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门课程与伟大建党精神相联系,侧重于讲清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中蕴含的伟大建党精神内涵。比如要讲清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等教学内容中蕴含的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精神内涵。
5.《思想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与伟大建党精神相联系,侧重于在思想、道德等层面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这门课程,要讲清楚大学生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与伟大建党精神中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内涵之间的关系。一百年来,有很多共产党员发扬伟大建党精神,涌现出许多坚定理想信念、为共产主义献身的优秀共产党员事迹。思政课教师可以用这些事迹教育大学生,以达到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目的。培育大学生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共产主义信仰者。要讲清楚伟大建党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中国革命道德、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及原则等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07-02(2).
[2]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N].人民日报,2021-11-17(1).
[3]王炳林,张雨.伟大建党精神和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关系探析[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21,(5):19-30+156.
[4]崔淑芳.“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探析[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21,36(9):90-93.
[5]白显良,翟玉华.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重在增强大学生的使命担当[J].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20,6(1):165-174.
[6]齐晓明.论思想政治理论课之恢复理论本真[J].继续教育研究,2017,(6):50-52.
[7][13][14]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报,2019,(24):9-15.
[8]习近平.习近平重要讲话单行本(2020年合订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287.
[9]陈一新.学深悟透践行伟大建党精神[N].学习时报,2021-07-26(1).
[10]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9.
[11]习近平.习近平重要讲话单行本(2020年合订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282.
[12]习近平.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0-09-23(2).
[15]张卓莉.提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教学质量的思考与实践[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0,(1):128-130.
[16]李忠杰.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光辉历程[J].党建,2021,(7):12-23.